【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讲义)
展开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原理
红磷在密闭空间中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空间中压强减小,
打开弹簧夹后,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压入的水的体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现象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
(3)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反应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 O2 P2O5
(5)计算 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体积÷被测定空气的总体积)×100%
(6)注意
①红磷必须过量。(若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充分消耗,测量结果偏小)
②待集气瓶(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瓶内剩余气体仍然膨胀,剩余气体体积偏大,使得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偏少,测量结果偏小)
③装置气密性良好。(外面空气漏进来,测量结果偏小)
④要先夹紧橡皮管,然后再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瓶塞。
(伸入过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或未夹紧弹簧夹,导致燃烧时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测量结果偏大)
(7)误差分析
实测<真实,可能原因: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实测>真实,可能原因:弹簧夹未夹或未夹紧;点燃红磷伸入过慢
(8)药品选择
①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不能,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改进: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即可。
②可否换用铁丝?答: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③可否换用镁?答:不能,镁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发生反应。
药品选择: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燃烧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体积忽略不计)。
(9)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1)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固体) (2)吸热加快降温,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瓶底。
(10)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
(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物理性质:难溶于水)
(11)拓展:集气瓶压强变化
|
|
| 燃烧开始,消耗氧气使得压强减小,同时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使瓶内压强增大。燃烧放热引起的压强增大大于消耗氧气的压强减小,所以总体是压强增大。待燃烧结束后,剩余气体慢慢冷却,压强减小,减小到比初始压强更小(减少的部分就是被消耗的氧气的压强)。打开弹簧夹或者打开装置后,水流入集气瓶,瓶内压强迅速恢复到和外界大气压相同。 |
(12)其他的测量装置
装置改进的目的:污染更小,数据误差更小,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更环保,更节约药品材料等。
(二)物质的简单分类
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用化学符号表示)
②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三)空气成分及用途
1.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 氧气 | 氮气 | 稀有气体 |
主要性质 | 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不可燃,能支持燃烧, 能供给呼吸。 |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 无色、无味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很 不活泼(不易和别的物质反应)。 |
用途 | ①供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 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 | ①作保护气②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③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或医疗上冷冻麻醉④制硝酸和氮肥 |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③氦气充气球④氦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
(四)空气污染与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①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②可吸入颗粒物:如烟尘等
2.污染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
3.污染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4.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甲烷等也能造成)
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制冷剂氟里昂的排放)、
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但不是空气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5.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6.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课题2 氧气
(一)物理性质
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继续降温呈淡蓝色雪花状。
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二)化学性质
1.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
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1)木炭
现象:空气中红热;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CO2
(2)硫粉
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S + O2 SO2
注意事项:瓶底装少量水(目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
现象: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反应表达式: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 O2 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
(4)铁丝
现象:空气中红热;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 O2 Fe3O4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或水,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
4.缓慢氧化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
5.总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氧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氧气和液态氮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过程: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1.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主要成分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2)
(2)反应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 H2O2 H2O + O2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3)装置:固液常温型
2.高锰酸钾
(1)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2)反应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3)装置:固体加热型
(4)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① 连: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②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 装:装入药品(药匙或纸槽)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进入导气管,堵塞导管。
④ 定: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冷凝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炸裂)
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导管伸入试管稍露出橡皮塞,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⑤ 点: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后在固体药品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⑥ 收:收集气体。
排水法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往外冒时,氧气收集满,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气体逸出。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
⑦移: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熄:停止加热
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炽热的试管中,炸裂试管。
3.氯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反应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KClO3 KCl + O2
(3)装置:固体加热型
4.检验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多功能瓶在出气口验满。
(三)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2.特点:一变(改变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不变)
- 理解:
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②催化剂作为反应的条件
③一种催化剂只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个反应,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 证明某物质是催化剂
①证明是否改变反应速率:
相同条件下,加或者不加药品控制变量对比实验;
②证明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前称量一次,实验后分离出来再称量一次;
③证明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将分离出来的物质再进行实验①的操作,观察是否还能改变反应速率。
- 拓展:影响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物接触面积、是否有催化剂、催化剂种类、催化剂质量等等。
(四)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
发生装置(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 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 | |||
|
|
|
|
|
固体加热型 反应物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 固液常温型 反应物是固体和 液体,反应不加热 | 排水集气法 适合溶解性小 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 向上排空气法 适合密度大于 空气的气体 | 向下排空气法 适合密度小于 空气的气体 |
适合 高锰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制氧气 | 适合 过氧化氢制氧气 |
|
|
|
气体从短管进集气瓶,水从长管排出 | 气体从长管进集气瓶,空气从短管排出 | 气体从短管进集气瓶,空气从长管排出 |
(五)化学反应的分类
- 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 非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注意:是“氧”而不只是限于“氧气”)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易错点辨析
(一)误以为空气中的各成分含量是质量分数。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指体积分数,如氧气约占空气的21%,是指100体积空气中氧气约占21体积,而不能理解为100份质量的空气中氧气占21份质量.
(二)“烟”“雾”“气”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磷燃烧产生白烟。“雾”是液体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
“气”是物质在通常状况下以气体状态存在,一般在描述时有颜色、气味。
(三)“光”“火焰”的区别。
“光”一般指沸点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铁丝燃烧、木 炭燃烧等只产生光而不产生火焰。“火焰”是气体燃烧或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的蒸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酒精、气体燃烧等产生的火焰。
(四)加热、高温、点燃与燃烧的区别。
加热、高温、点燃是反应条件。一般认为加热不超过500 ℃,通常用酒精灯作热源。温度需要在700 ℃以上的实验,实验室通常用酒精喷灯作热源。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反应的现象,不是条件。
(五)化学向“绿色化学”“绿色消毁”“绿色生产”方向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六)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满标志判断错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无需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应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收集。
(七)物质鉴别思路
利用物质性质差异,逻辑顺序是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得到结论,现象与结论一一对应。
实例: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氮气最简单的方法:
先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正常燃烧的是空气,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向小木条熄灭的两种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则是氮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课题1 空气导学案</a>,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空气成分的研究史,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物质的分类,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巩固】精品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0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巩固】精品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0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巩固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docx、第0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巩固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讨论交流,温馨点拨,名师归纳,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