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1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2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15页。

    第五章测评(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垂直结构越丰富。下图为森林的成层现象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 森林植被出现成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湿度自上而下增大 B. 光照自上而下减弱C. 气温自上而下升高 D. 风速自上而下降低2. 下列森林植被中,垂直结构最丰富的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因不同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3~4题。3. 图中现象常年出现在( )A. 热带雨林 B. 落叶阔叶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4. 图中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存在于( )A. 长白山天池湖畔 B. 北京长城两侧C.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 D. 西双版纳澜沧江畔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回答5~6题。5. 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 椰子树 B. 樟树 C. 榆树 D. 茶树6. 下列植被特征最符合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 树冠浑圆,叶面具有光泽、无绒毛、稍硬B.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C. 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D. 具有肉质的叶或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下图)。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据此回答7~8题。7. 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的作用是( )A. 保持植物温度 B. 增强抗风能力 C. 减少水分蒸发 D. 减弱光合作用8. 根据该植物的生长特征推测当地( )①多大风 ②气温低 ③湿度大 ④光照弱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在巴西高原东北部,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的纺锤树引人注目。当绿叶纷纷凋零、红花竞相绽放时,纺锤树就好似插着红花的特大花瓶。下图为纺锤树景观图。据此回答9~10题。9. 纺锤树生长地区的主要植被( )A. 以旱生乔木为主 B. 以草本植物为主 C. 以落叶乔木为主 D. 以湿生植物为主10. 对纺锤树的特征及其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树干粗大利于旱季储水 B. 树皮坚实防止低温冻害C. 旱季落叶减少水分蒸腾 D. 根系发达利于防风固沙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回答11~12题。11. 下列成土因素中,图示没能直观显示的是( )A. 成土母质 B. 气候 C. 地形 D. 时间12. 图示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主要参与了( )①固体基岩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和热量的调节过程 ④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读生物循环示意图,回答13~15题。13. 影响土壤发育的最活跃的因素是( )A. 成土母质 B. 生物 C. 气候 D. 地貌14. 图中①②③④环节中,表示“有机质转化成腐殖质”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5. 黑垆土是一种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土壤,表层土质疏松,腐殖质层比较深厚;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含量约占一半以上,其余为砂粒和黏粒;土壤中矿物、养分含量高。据此推测古黑垆土形成时期的黄土高原( )A. 气候湿热,植被茂密 B. 气候干冷,植被稀疏C. 气候冷湿,植被茂密 D. 气候干热,植被稀疏2021年3月,正值东北春耕时节,黑龙江省五常市发生盗采黑土、破坏耕地事件。盗挖后的黑土,经晾干处理后进行网络销售,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烟台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下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据此回答16~17题。16. 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主要是因为( )①土质疏松 ②管理成本低 ③富含有机质④获取容易 ⑤来自寒地生虫少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17. 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 )A. 固定并通气 B. 提供无机盐 C. 提供矿物质 D. 增大温差土壤容重可以反映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程度,土壤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说明土壤发育良好,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渗透。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植被对不同深度土壤容重的改良作用。据此回答18~20题。18. 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裸沙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 B. 狗尾草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C. 樟子松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 D. 柠条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19. 影响图中土壤容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多少 B. 根系特征 C. 沙丘朝向 D. 气温高低20. 对土壤改良作用最好的是( )A. 裸沙地 B. 狗尾草 C. 樟子松 D. 柠条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回答21~23题。21. 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22. 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 胡杨涵养水源 B. 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 地下水埋深浅 D. 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23. 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土壤有机质减少 B. 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 土壤含盐量增加 D. 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公路、铁路等建成后,要对施工后的道路两侧坡面进行工程加固,再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于2009年4月构建了G85成渝高速永川段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分别构建了草本、灌木、乔木、草—灌—乔混合四种初始乡土植被类型,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图a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差异,指数越大,物种越丰富;图b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的产沙模数的变化差异,模数越大,产沙量越大。图a图b(1) 概括试验期间四类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6分)(2) 实验显示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试分析原因。(8分)(3) 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试说明理由。(6分)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由龙脑香科树种所组成的龙脑香林是东南亚典型热带雨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植被,是否具有以龙脑香科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成了判断当地是否存在东南亚典型亚热带雨林的依据。过去,受制于科考条件,学界曾一度认为云南没有东南亚典型热带雨林。1974年,植物学家带领林业工作人员徒步进入云南南部的森林,并在勐腊发现了大片的以龙脑香科望天树为建群种的群落,由此确认云南有东南亚典型热带雨林。2022年6月—7月,我国林业专家在云南南部的元江河谷发现一片残存的保存较为完好的热带湿润雨林,远较云南其他地区的热带雨林高大。材料二 下图示意云南勐腊和元江的位置。(1) 与海南岛相比,说明制约云南典型热带雨林生长的自然条件。(6分)(2) 云南热带雨林多呈现不连续的斑块状分布,试分析原因。(4分)(3) 简述元江河谷地形对热带湿润雨林形成的积极作用。(6分)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土壤干层是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土壤水分流失,形成的含水率低于10%的干燥化土层。黄土高原的土壤干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是区域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条件下土壤水分循环的综合结果。宁夏云雾山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当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封山禁牧,自然植被逐步恢复,对土壤干层产生了一定影响。材料二 下图示意云雾山放牧草地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干层分布特征。(1) 分析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2) 描述云雾山放牧草地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3) 恢复自然植被若干年后,推测云雾山草原土壤干层内含水量大小的变化并阐述理由。(6分)第五章测评1. 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光照垂直递减率较大,自上而下减弱,所以喜光的高大乔木占据上层,需要光照较少的灌木占据中层,喜阴植被生长在林下层。湿度、气温、风速的垂直变化对森林植被的成层现象影响不大。2. D[解析]由题干可知,森林植被中,层次最多的是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植被生长在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植被,亚寒带针叶林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热带雨林气候差,因此层次都不如热带雨林多。3. A[解析]结合图片信息,该植被有明显的板根现象,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4. D[解析]结合我国气候分布状况可知,云南的西双版纳为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的生长。5. C[解析]根据材料“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可知,该地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代表植被有杨树、桦树、柳树、榆树、银杏树等;茶树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椰子树主要分布在热带,樟树是樟科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6. A[解析]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特点是四季常绿,树冠浑圆,叶面多革质,有光泽,无绒毛,稍硬。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落叶阔叶林的特点;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属于针叶林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亚寒带;具有肉质的叶或茎属于干旱地区植被的特点。7. C[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植物表面覆盖蜡质层主要是为了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植物叶片的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与抗风能力、光合作用关系不大。8. A[解析]由材料信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可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海拔高,气温低,②正确;由“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可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是因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强,气候干旱,③④错误;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是为了适应高山地区多大风的条件,增强抗风能力,说明当地多大风,①正确。9. 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纺锤树生长于巴西高原东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该地以草本植物为主。10. 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纺锤树树干粗大,在湿季会储存大量的水分,利于其度过漫长的干季;该地处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低温冻害少;纺锤树通过旱季落叶的形式减少水分蒸腾;纺锤树的根系发达是为了吸收水分,不是为了防风固沙。11. D[解析]图示信息中直观显示出来的固态基岩属于成土母质,降水属于气候,坡度属于地形,没有直观显示出时间信息。12. B[解析]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②④正确;气候参与了固体基岩的风化过程,①错误;气候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能调节土壤的水热,③错误。13.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因素,生物尤其是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为土壤提供肥力。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气候主要通过温度和降水全面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强度和方向。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14. D[解析]图中①表示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并储存在生物体内;②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表示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④表示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15. C[解析]黑垆土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证明当时植被茂密。不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不同,冷湿的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由此可以推测,当时黄土高原气候冷湿,植被茂密。16. C[解析]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①③正确;东北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⑤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④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17. A[解析]蛭石和河沙较鸡粪、牛粪、草炭密度大,重量大,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蛭石和河沙在营养土中短时间内不会风化,不能提供无机盐和矿物质;阳台种植花草,因室内温差较小,蛭石和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合后,对土壤温差的影响较小。18. C[解析]读图可知,裸沙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狗尾草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樟子松、柠条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19. B[解析]植物的根系长度越长,根系密度越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容重越低。20.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除20—30 cm深度外,其他深度都是柠条林地土壤容重最低,土壤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说明柠条林地土壤发育良好,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渗透,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21. B[解析]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22. A[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该区域地下水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23. B[解析]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源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由于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24. (1) 各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均增大,早期(第1—2年)草本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占优势(种群数最丰富),后期(第3—5年)混合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占优势(种群数最丰富),乔木型植被物种多样性(种群数)一直最少。[解析]试验期间四类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可以先从总体上描述,再分阶段描述。从总体上看,试验期间各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均增大。分阶段来看,在第1—2年,草本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物种最丰富,所以草本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占优势;在第3—5年,混合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物种最丰富,所以混合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占优势;乔木型植被物种多样性一直最少。(2) 混合型边坡植被生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极为突出;地上茎、叶具有垂直分层结构,对雨水拦截、缓冲作用显著;枯枝落叶对土壤的发育和保护作用强;乔木、草本、灌木的根系立体纵横交错,固土作用强。[解析]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其原因可以从物种的多样性,茎、叶的垂直分层结构,枯枝落叶、根系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物种的多样性看,混合型植被生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极为突出;从茎、叶的垂直分层结构看,混合型植被地上茎、叶具有垂直分层结构,对雨水拦截、缓冲作用显著,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从枯枝落叶特点看,混合型植被枯枝落叶多,枯枝落叶对土壤的发育和保护作用强;从根系特点看,乔木、草本、灌木的根系立体纵横交错,固土作用更强。所以,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3) 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快;早期种植草本植物,其物种多样性显著;能快速板结(固定)表土,雨日产沙量少(利于水土保持)。[解析]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其原因可以从适应性、物种多样性和产沙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适应性看,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生长更快;从物种多样性看,早期种植草本植物,其物种多样性最丰富;从产沙量看,在早期种植草本植物,能快速板结(固定)表土,雨日产沙量最少,更有利于水土保持。所以,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25. (1) 纬度较高,且平均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地处内陆,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弱,冬季温度偏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小,降水量较小。[解析]与海南岛相比,云南不利于典型热带雨林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从热量不足和水分不足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热量条件上,与海南岛相比,云南的纬度更高,且地处高原,海拔更高,这导致当地热量条件比海南岛要差;水分条件上,当地地处内陆,受海洋气团的影响小,降水量较少。(2) 地形起伏较大,适宜的生境不连续;受人类活动干扰,分布破碎。[解析]云南热带雨林多呈现不连续的斑块状分布与地形复杂有关,人为原因与人类活动的破坏有关。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较为复杂,适宜热带雨林生长的环境不连续;同时,热带雨林的不连续分布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3) 便于夏季风顺河谷深入,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较封闭,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失;河谷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利于热带湿润雨林的生长。[解析]元江河谷地形对热带湿润雨林形成的积极作用主要从热量更高、水分条件更好、土壤较肥沃进行等方面分析。河谷地形有利于暖湿空气深入,带来充足的热量和降水,促进雨林的形成;且河谷地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利于热带湿润雨林的生长。26. (1) 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地形破碎(或地形坡度大),地表水易流失;土质疏松,土壤水分易下渗至深层土壤。[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要从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土壤含水量低;植被破坏,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土质疏松,降水下渗至地下深处,形成干土层。(2) 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加深先下降后上升,140 cm左右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低,0—10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100—50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解析]本题依据图示进行判读分析即可。读图可知,总体上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加深先下降后上升,140 cm左右深度达到最低,接近6%,0—10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100—50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3) 变化:土壤含水量增加。理由:天然草地逐步恢复,增加雨水截留和水分下渗(涵养水源能力提升);土壤质量得到改善,持水能力增强。[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云雾山天然草地逐步恢复,植被截留部分水分,增加下渗,地表径流增加,使得土壤含水量增加。原因是天然草地逐步恢复,植被根系固定土壤,增加雨水截留和水分下渗,土壤肥力增加,水土流失减轻,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变薄。 离河岸距离(m)群落属性影响因子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群落结构群落盖度(%)50乔—灌—草30.339165.731.410.36200乔—灌—草34.009175.041.500.59350乔—灌—草40.339144.421.500.37500乔—灌—草46.6791418.511.412.56650乔—灌—草74.3391319.271.370.40800乔—灌—草68.6791315.231.381.02950乔—草45.009127.781.400.501 100乔—草40.339163.061.580.661 250乔—草34.339152.321.621.98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