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训练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地理研究小组对我国某区域进行考察,在记录结果时写道:“此处地形平坦,一马平川,油菜花漫山遍野,前面是皑皑白雪,远处是冰川的边缘,近处是蒙古包,牦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研究小组可能正处于位置及季节( )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天山北麓
2.该区域山麓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为( )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草甸D.冰川
【答案】1.A 2.C
【分析】1.由材料“油菜花漫山遍野,前面是皑皑白雪,远处是冰川的边缘”可判断出,该地为青藏高原,A正确。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天山北麓都看不到冰川的边缘。故选A。
2.由材料“前面是皑皑白雪,远处是冰川的边缘”可判断出该地位于青减高原,青藏高原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为草甸,C正确。故选C。
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是新疆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如图所示)。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
A.叶片厚B.植株高C.根须细D.花期长
4.相比南疆,北疆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是北疆( )
A.水分较多B.热量较高C.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
【答案】3.C 4.A
【分析】3.由材料可知,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无法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叶片不厚,植株也并不高大,A、B错误。齿稃草为短期生植物,因其生长周期短,所以花期不会长,D错误。齿稃草需要在短短的生命周期内完成结籽,因其是春雨型短生禾草,生长时水分就在地表,所以根须较细,C正确。故选C。
4.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气温和水分关系紧密,南疆的热量条件优于北疆,但北疆水分条件优于南疆,A正确、B错误。温差大与风力大会使短期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更差,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发展,C、D错误。故选A。
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榕树属于(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6.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D.树冠广展、树根浅
7.下列月份中,榕树被吹倒的月份最可能为( )
A.2月B.5月C.8月D.11月
【答案】5.B 6.D 7.C
【分析】5.福建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题中提到榕树广泛种植,因此榕树应属于常绿阔叶林,B正确。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树种,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树种,针叶林为亚寒带气候典型树种。故选B。
6.榕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冠较大;材料中提到,每年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说明榕树根系浅。故选D。
7.榕树被吹倒的月份应是风力较大的季节,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东南沿海台风频发的日期,可知8月份福州受台风影响频繁且风力较大,此时榕树最容易被吹倒。故选C。
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
9.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光照B.热量C.水分D.海拔
10.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
A.莽山B.武夷山C.神农架D.宝天曼
【答案】8.A 9.C 10.D
【分析】8.结合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图示地区多位于亚热带,可以看出各山脉都有常绿阔叶林分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图示28°N以南山地中,有针叶林分布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没有针叶林分布,这应与西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有关,东西部的主要差异是降水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图示山地宝天曼的纬度最高,热量条件最差,因而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该森林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季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12.与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相似的植物可能是( )
A.苔藓B.马尾松C.樟树D.茶树
1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
【答案】11.D 12.A 13.C
【分析】11.根据表中信息,该山地植被垂直变化从高山苔原带向下,过渡带可能是高山草甸,推断该森林植被最可能是针叶林,D正确。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的海拔较低,或纬度较低,ABC错误。故选D。
12.由所学知识可知,与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相似的植物可能是苔藓,在阴坡长势好,A正确。马尾松喜光、喜温,在阳坡长势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错误。樟树和茶树是热带、亚热带植被,CD错误。故选A。
13.由所学知识可知,植被生长需要有适宜的水分、热量条件。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C正确。光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水土流失加重,会导致植被减少,B错误。降水减少,不利于森林植被生长,D错误。故选C。
土壤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能生长植物。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是指陆地的疏松表层B.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
C.质地疏松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D.有机质多的土壤,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
15.有关土壤肥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能力
B.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所含有机质的多少
C.一些土壤有肥力,一些土壤没有肥力
D.人类耕作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
【答案】14.B 15.D
【分析】14.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A错;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B正确,C错;土壤好坏不仅与有机质含量有关,还与水分和热量条件等有关,D错。故选B。
15.土壤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肥力,而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肥力不但包括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能力,还包括水和空气等);合理的耕作,可不断改良土壤,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故人类耕作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D正确,ABC错。故选D。
读某地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从地面垂直向下,土壤垂直分层顺序正确的是( )
A.有机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
B.有机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
C.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D.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母质层
17.图中甲层颜色较浅,是因为( )
A.有机层有机质分解多B.淋溶层矿物质淋失多
C.母岩层风化碎屑物多D.腐殖质层枯枝落叶多
18.土壤中的许多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其影响因素是( )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
【答案】16.C 17.B 18.C
【分析】16.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明显集中在土壤表层,有机层位于地表;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或黑色,位于有机层之下;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位于腐殖质层之下;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位于淋溶层之下;母质层是指土层下部的层次,是未经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的土壤母质。从地面垂直向下,土壤垂直分层顺序正确的是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图中最下方是母质层,其上应为淀积层,甲位于淀积层之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甲应为淋溶层。图中甲层是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B正确。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A错误。母岩层位于最下部,对淋溶层颜色较浅影响不大,C错误。有机层枯枝落叶多,D错误。故选B。
18.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C正确。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的最初来源,气候可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以及植被类型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地形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物质、能量的再分配而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但成土母质、气候、地形不是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的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甲、乙、丙淋溶层厚度的影响因素是( )
A.生物B.地形C.气候D.河流
20.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I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I
【答案】19.C 20.D
【分析】19.从材料中可以获取信息,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气候会影响到降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图中甲地的淋溶层最厚,降水多,位于湿润区;乙地几乎没有淋溶层,降水少,位于干旱区;丙是半干旱地区,草原多为半干旱区。与森林相比,草原地区的有机质含量相对低一些,且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因此,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丙与I,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我国疆域辽阔,土壤资源绝对数量大、区域差异明显,有着丰富的土壤类型。我国土壤学家将土壤划分出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588个亚类,并仍在调查和增加土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条件中,与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关联性最小的是( )
A.资源类型多样B.气候类型多样C.地形类型多样D.国土面积广阔
22.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荒漠土 B.松嫩平原—黑土
C.黄土高原—红壤 D.云贵高原—棕壤
【答案】21.A 22.B
【分析】21.“我国疆域辽阔,土壤资源绝对数量大、区域差异明显,因此国土面积广阔与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关联性较大,D不符合题意。土壤形成和气候、地形有关,不同气候类型下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不同地形类型下形成的土壤不同,BC不符合题意。资源类型多样和土壤形成关系不大,因此与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关联性最小的是资源类型多样,A符合题意。故选A。
22.华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A错误。松嫩平原地带性土壤为黑土,B正确。黄土高原地带性土壤为黄土,C错误。云贵高原地带性土壤为红壤,D错误。故选B。
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 )
A.故道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B.故道0~20cm深度有机碳含量最大
C.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D.三个区域的土壤颗粒大小相同
24.黄泛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颗粒B.土层深度C.农业耕作D.泥沙沉积
25.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是( )
A.合理使用化肥B.推广秸秆还田C.种植耐旱作物D.调整作物布局
【答案】23.C 24.D 25.B
【分析】23.读图可知,有机碳含量其他区域最大,其次是故道区,黄泛区最小,A项错误;其他区0~20cm深度有机碳含量最大,B项错误;三个区域的泥沙沉积作用存在差异,土壤颗粒大小不同,D项错误;其他区的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其次是故道区,黄泛区最小,C项正确。故选C。
24.由材料可知,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黄泛区因河水泛滥泥沙沉积,沉积层较厚,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小,故选D。
25.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所以秸秆还田可以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的有机碳含量,B项正确;合理使用化肥、种植耐旱作物、调整作物布局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大,ACD项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材料二 下面四幅图为世界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图。
材料三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
(1)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四个国家,对应材料二中的自然景观依次是(____)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④①
(2)说出亚寒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A、B、C三地陆地自然植被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分析】(1)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材料二中与这四国相对应的自然景观依次是②亚寒带针叶林、④热带草原、④热带草原、①热带雨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3) A、B、C三地距海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所以陆地自然植被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一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甲地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在其游记中对该树有这样的描述:“……树干高不过20m左右,而胸径却在15m以上,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cm,长圆状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绿色发亮,无毛或背面有稀疏的星状柔毛,叶柄长10~201cm。”
(1)这名探险者在甲地看到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简述这种森林的主要特征。(6分)
(2)乙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说出该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特点。(6分)
【答案】(1)热带雨林 特征;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2)热带草原(或草原)特点: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分析】(1)读图可知,甲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地区,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由于气温高,降水多,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茂盛,生物多样性复杂,多板根,垂直结构复杂。
(2)读图可知,乙分布在热带雨林南北两侧,为热带草原植被。热带草原植被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干季降水少,草类枯黄,湿季降水多,草原葱绿茂盛。
28.阅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________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富集,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东北平原土壤非常肥沃,试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1)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枯枝落叶 腐殖质
(3)植物选择性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植物的残体分解后又回到土壤表层。
(4)地势低平,长期接受河流沉积,土层厚;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活动弱,有机质富集;植被茂盛,养分充足。
【分析】(1)形成土壤的因素众多,在其过程中,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腐殖质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氮素。故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腐殖质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氮素。
(3)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富集,主要是指植物选择性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植物死亡后,植物的残体分解后又回到土壤表层。
(4)东北地区地势低平,长期接受河流沉积,土层厚;黑土广布,土壤肥沃,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有机质来源丰富;气候冷湿,微生物活动较弱,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9.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绿肥作物是提供作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作物。栽培绿肥以豆科作物为主,如紫云英、苜蓿、草木棵(见下图)等。绿肥作物经过一定时间生长之后,将其绿色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可以节省人力,减少运输费用,也可沤制土肥施用。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多数可兼作饲料。
(1)从植被形成的角度看,图片中绿肥作物所属植被都为____________植被。(2分)
(2)简述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的好处。(6分)
(3)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指出这种耕作方式的优点。(2分)
(4)多数绿肥作物可兼作饲料,说明这种做法的好处。(2分)
【答案】(1)人工
(2)减少运费,节省人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加速土壤的形成过程;等。
(3)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4)充分发挥绿肥作物的优势,一种作物,多种用途,在强化其环境效益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分析】(1)基于植被形成的角度(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判断绿肥作物的植被类型为人工植被。
(2)由材料可知,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的好处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个角度是就地翻入土中,节省时间和劳动力,减少运费;另外,这些翻入土中的茎叶给土壤带来的好处(生态改良作用),即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加速土壤的形成过程(熟化)等。
(3)轮作能够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品种,增加收入等。
(4)绿肥作物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具有环境效应,同时能作为饲料,利于畜牧业发展,可以增加收入,获得经济效益。
海拔(m)
坡向
1700-1800(%)
1800-1900(%)
1900-2000(%)
2000-2100(%)
2100-2200(%)
阳坡、背风坡
10
18
5
0
阳坡、迎风坡
13
35
9
6
3
阴坡、背风坡
17
70
19
9
5
阴坡、迎风坡
30
90
29
13
8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六章自然灾害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六章自然灾害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四章地貌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四章地貌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