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1节 温度随堂练习题
展开(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
(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
(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 均匀受热 ;
(4)器材组装顺序:按 自下而上 的顺序组装;
实验装置
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实验中选用小颗粒固体的目的:使小颗粒固体 受热均匀 ;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小颗粒 充分接触 ,温度测量更准确;
(2)采用水浴法加热优点:①使被加热的物质 受热均匀 ;②固体物质温度上升缓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即可;
(4)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 适当 :①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②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或侧壁;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图1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图2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
4.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非晶体、物态、内能大小等;
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
【交流与讨论】
6.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 是否需要吸热 :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
7.烧杯口处“白气”的成因:水蒸气遇冷 液化 形成的 小水珠 ;
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内能逐渐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断升高;
9.增加熔化时间的方法:①增加固体物质的质量;②调小酒精灯火焰;
10.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相同时间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
11.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
12.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13.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14.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热;
15.通过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16.比热容的相关判断和计算;
实验结论:晶体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 不变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一直 上升 。
【例1】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刚开始加入100g冰。
甲 乙 丙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3min时该物质处于状态,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
③物质在第3min具有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
④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该物质在段(选填“AB”或“CD”)吸热能力更强,由此可知,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
(4)在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
(5)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加热,试管中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
(6)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烧杯中,发现冰不再熔化,该现象(选镇“能”或“不能”)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7)某同学实验后,重新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两次图像的差异是因为该同学在实验中;
(8)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冰的比热容为J/(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
使海波均匀受热,有利于控制加热的速度;
-2;
(3)①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②0℃;固液共存;4min;③小于;④2;CD;状态;
(4)液化;
(5)不会;
(6)能;
(7)加入了一些冰块;
(8)0.63×103J;2.1×103。
【例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_____(选填“碎冰”或“大冰块”)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冰中在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
(3)下图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发现第0~4min内比第8~12min内温度升高得快,这是因为_____。
(4)实验中,内能从温水传递给冰,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_性。
【答案】碎冰-6状态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或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方向
【解析】(1)[1]为了让冰与温度计充分接触,应选择碎冰。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所以读数为-6℃。
(2)[3]在对冰不断加热的过程中,冰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会全部熔化成水,所以在实验中应不断观察冰的状态,所以表格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状态。
(3)[4]第0~4min内与第8~12min内加热时间相等,即吸收热量相同,第0~4min内升温快,温度变化大,比热容小,第8~12min内升温慢,温度变化小,比热容大,第0~4min内比第8~12min内温度升高得快,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4)[5]内能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实验中,内能从温水传递给冰,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例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选填“快”或“慢”).
(4)图象中DE段是_____过程.
【答案】B38晶体吸收固液共存50慢沸腾
【解析】(1)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38℃.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
(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3)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
物质是固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28℃(48℃﹣20℃=28℃).物质是液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40℃(90℃﹣50℃=40℃).所以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慢.
(4)如图,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
【例4】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物体熔化后其比热容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在第30min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5min时的内能。
【答案】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没有接触到物体晶体变大小于
【解析】(1)图甲中,温度计放置位置不对,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接触到物体,故这一操作是错误的;
(2)由图乙知,该物质从第10分钟到第28分钟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前的10分钟物质温度升高了80℃-50℃=30℃,熔化后的10分钟物质温度升高了100℃-80℃=20℃,所以可知物体熔化后比热容变大;由于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所以物体在第30min时的内能小于第35min时的内能。时间/min
…
温度/℃
…
(a)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过概念从理论上区分音调和响度,通过波形图进行区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温度的定义,温度计的构造、分类与工作原理,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自然界的一些温度,5℃和3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1节 温度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1节 温度巩固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