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4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4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4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4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48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50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51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182/0-169556593852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3)地幔(E+F)。①范围: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2 000~3 000
小技巧1:歌诀法记忆地震波特点地震双波为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固快液降气最慢,介质性质差异成。
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慢仅通固体中。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处界面生。
想一想1: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内结构?【答案】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会随着通过物质的性质不同而变化。
小技巧2:差异法掌握地壳厚薄海陆差异:大陆厚,海洋薄。地貌差异:山地厚,平原薄。海底差异:海岭厚,海沟薄。海拔差异:高处厚,低处薄。
小科普:地震后不同地点人的感觉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与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所以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左右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想一想2:什么是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答案】不连续面定义: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想一想3: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答案】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浅层地能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第1~2题。
1.浅层地能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平均深度范围内。第2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六个圈层。据此完成第3~4题。3.与地幔相邻的地球圈层是( )A.地壳、地核B.大气圈、水圈C.生物圈、水圈D.地壳、大气圈
4.下列关于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地幔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地壳、地核相邻。第4题,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岩石圈由厚度不均的岩石组成。
5.火山喷发的岩浆( )A.来自地壳B.来自地核C.上升过程中经过莫霍面D.上升过程中经过古登堡面【答案】C [解析]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上升中经过莫霍面;古登堡面在地幔、地核之间,在软流层下面。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右图为“9·5”泸定地震震情信息图。
(1)此次地震发生时,说出理论上受地震波的影响泸定县县城居民的先后感觉。【答案】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说出“9·5”泸定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地震波的变化情况。【答案】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3)“9·5”泸定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哪个圈层?该圈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案】地壳。地壳指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由各类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其危害,目前人们要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请你说出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及其原理。【答案】研究依据:地震波。原理: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1.地震波的特点和分类
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1)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2)区分地壳、岩石圈。
[考向1:地震波](2022年重庆期末)2021年10月14日5时6分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地核B.乙波无法通过地幔C.①层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加快D.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2.上图中X处为( )A.莫霍面B.内核与外核的交界C.软流层D.古登堡面
3.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顶部C.下地幔D.莫霍面【答案】1.C 2.D 3.A
[解析]第1题,图中横坐标表示深度,纵坐标表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①层最深可达2 900千米,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A项错误;乙波在①层的传播速度是随深度增加而加快,而①层中包括地幔部分,因此乙波可以通过地幔,B项错误;从图中可知,地震波的波速在①层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加快,C项正确;由图可知,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D项错误。
第2题,图中的X处深度约为2 900千米,在这里纵波(甲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乙波)完全消失,应为古登堡面,D项正确。第3题,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则比大陆地壳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上,震源深度10千米,震源应位于地壳。
[考向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2023年云南大理期末)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7日深夜,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岩浆持续涌向周边地区。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6题。
4.从火山口涌出的炽热岩浆来源于图中(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5.关于莫霍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深处在地下17千米处B.海陆地壳下的深度相同C.是横波消失的地下深度D.其两侧的物质主要由岩石组成
6.火山活动对地球外部圈层的影响是( )A.大气中凝结核增加B.岩石圈加厚C.生物多样性增加D.水循环加快【答案】4.B 5.D 6.A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①圈层为地壳、②圈层为地幔、③圈层为外核、④圈层为内核。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5题,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其深度为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A项错误;因地壳的厚度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所以莫霍面的深度并不相同,B项错误;横波在经过莫霍面时波速会突然增大,C项错误;莫霍面两侧均为岩石圈的范围,因此其两侧组成物质主要为岩石,D项正确。
第6题,火山喷发物质弥漫在大气层中,成为凝结核,A项正确;岩石圈的物质是循环的,存在动态的平衡,火山活动对岩石圈厚度影响不大,B项错误;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会遮蔽阳光,对生物生长不利,C项错误;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会遮蔽阳光,减弱太阳辐射,减弱蒸发蒸腾等作用,减弱水循环的动力,D项错误。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外部圈层与岩石圈一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哪个圈层?【答案】①是水圈,②是大气圈,③是生物圈,④是岩石圈。(2)①②③④四个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哪个圈层?【答案】①水圈。(3)连接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是哪个圈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是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答案】岩石圈。 岩石圈与生物圈。
(4)外部圈层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外部圈层与岩石圈一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与联系
如何理解“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①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并通过水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使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构成一个连续的圈层;②由于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水循环构成一个动态的圈层;③各种水体在数量上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水圈又是一个不规则的圈层。
[考向:地球外部圈层][不定项选择题](2022年陕西宝鸡期末)下图为黄河壶口瀑布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地理事物属于岩石圈的有( )A.瀑布B.峡谷C.蓝天D.山脉2.壶口瀑布形成的过程,说明了( )A.图中涉及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B.图示岩石圈连续不规则,与其他圈层互不联系C.图示圈层受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的影响D.图示景观只涉及地球内部圈层,无外部圈层【答案】1.BD 2.AC
[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属于水圈,峡谷、山脉属于岩石圈,蓝天属于大气圈,故选B、D项。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A项正确;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项错误;图中四大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受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的影响,C项正确;图中涉及的外部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内部圈层有岩石圈,所以该景观既有内部圈层也有外部圈层,D项错误。
【 教 材 疑 难 助 解 】教材第14页 探索1.对于装在盒子里无法看到的东西,我们只能用摇、拍、称重等方法,根据声音、重量等信息推测它到底是什么。2.科学家主要是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
教材第16页 思考略。(本思考题旨在让大家认识到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淡水以及人们接触最多的淡水所占比例的微小,增强珍惜水资源的观念,并能审视自己的行为,养成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材第18页 思考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2.耗资巨大、举世瞩目的“生物圈2号”实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但根本的一点在于人工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由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与“生物圈2号”建设所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导致氧气含量的下降,以及由于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而导致的粮食歉收,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材第18页 作业题1.(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岩石圈包含地壳,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2.绘图如下。3.生物圈。具有生物,非常活跃。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外出走一走——探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
(1)材料中的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哪些?该景观的主体属于哪个圈层?【答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图中的主体是瀑布,属于水圈。(2)材料景观图中景观的形成,说明圈层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上网搜一搜——“入地”中国梦“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四大壮举。以大陆科学钻探为主的“入地”工程是获取地下实物信息的有效手段,其难度绝不亚于“上天”工程。
受困于地壳岩石阻隔,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若想对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进行探测,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是向地球纵深打一口科学钻探井,将人类的“视距”向地球内部延伸数千米甚至上万米,进而一探究竟。2018年6月2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万米钻机“地壳一号”正式宣布完成“首秀”:以完钻井深7 018米创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2020-2021学年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doc、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单元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单元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3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3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