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各省份化学中考真题集【附精细解析】
-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 0 次下载
2022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中原大地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
2.(1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3.(1分)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4.(1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
5.(1分)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
A. B.
C. D.
6.(1分)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陶瓷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7.(1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8.(1分)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B.K2SO4
C.KNO3 D.C a(H2PO4)2
9.(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测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读液体体积
10.(1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
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
11.(1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12.(1分)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6.5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
A.Mg B.Al C.Zn D.Cu
13.(1分)甲、乙、丙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
A.CaO、Ca(OH)2、CaCO3 B.H2、H2O、H2O2
C.CuO、Cu(OH)2、CuSO4 D.C、CO2、H2CO3
14.(1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16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
A.48g B.56g C.64g D.72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16.(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硅原子核外电子有三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17.(2分)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氧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式即可)。
18.(2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 、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量取水时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 (填“10mL”“50mL”或“100mL”)。
19.(2分)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碳酸氢钠与胃酸(含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0.(4分)A﹣F是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标注了物质类别和这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已知A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这种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A的化学式为 ;B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与氧气、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
22.(2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3.(3分)金属用途广泛,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如图中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某同学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并写出Zn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3分)实验室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利用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若利用B制取CO2,请将开始时所加的药品分别填写在图中相应的虚线框内。
(3)若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猜想一种气体并用简单方法加以验证。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填字母)。
a.酸性
b.吸水性
c.氧化性
d.脱水性
(2)请简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 。
②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4)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如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 、CaCO3和BaCO3。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5)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某造纸厂欲排放200t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用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2022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中原大地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不合题意;
B、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B不合题意;
C、岩盐富含无机盐,故C不合题意;
D、鸡蛋富含蛋白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与常见食品中的营养素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1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论,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阿佛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1分)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分析】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减缓温室效应,与酸雨的防治无关,故选项错误。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能减少白色污染,与酸雨的防治无关,故选项错误。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与酸雨的防治无关,故选项错误。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与酸雨的防治有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酸雨是工业发展出现的副产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防治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1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煮楻足火,是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需要用火去煮,燃料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斩竹槌洗,砍下竹子置于水塘中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日晒成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一张张叠好,进行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覆帘压纸,将附着在竹帘上的纸张取下来,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1分)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
A. B.
C. D.
【分析】乙醇或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结合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乙醇和汽油属于易燃液体,而不是易燃固体,故A错误;
B、乙醇和汽油无毒性,故B错误;
C、乙醇和汽油属于易燃液体,故C正确;
D、乙醇和汽油无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乙醇和汽油的性质、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1分)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陶瓷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C、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7.(1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氯化钠、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B.K2SO4
C.KNO3 D.C a(H2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合题意;
B、K2SO4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不合题意;
C、KNO3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只含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肥料的分类依据,难度不大。
9.(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测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读液体体积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1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
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
【分析】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来分析。
【解答】解:A、在NaCl中,钠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不合题意;
B、在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B符合题意;
C、在NaCl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C不合题意;
D、在NaCl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1.(1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硬水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因此水与冰块混合得到纯净物,故A错误;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故B正确;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可知,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2):32,即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12.(1分)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6.5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
A.Mg B.Al C.Zn D.Cu
【分析】根据一定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一定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生成0.2g氢气需要消耗金属镁的质量是m,m×=0.2g,则m=2.4g。同理,生成0.2g氢气消耗的Al、Zn的质量分别是1.8g、6.5g。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由于金属混合物样品由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由于6.5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与镁、铝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会大于0.2g;与铜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会小于0.2g,则此合金中一定不含的金属是锌;该可能由Mg、Al中的一种和铜组成。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一定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1分)甲、乙、丙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
A.CaO、Ca(OH)2、CaCO3 B.H2、H2O、H2O2
C.CuO、Cu(OH)2、CuSO4 D.C、CO2、H2CO3
【分析】根据题意,甲能转化为乙,乙能转化为丙,丙能转化为甲,减缓所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采用带入验证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B、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转化生成氢氧化铜,故选项错误。
D、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通过一步转化生成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采用带入验证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16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
A.48g B.56g C.64g D.72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由16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由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生成水的质量,进而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
【解答】解:16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6g××100%=12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x,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7x,11x××100%+7x××100%=12g,x=2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
16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6g﹣12g=4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4g÷(×100%)=36g。
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22g+14g+36g﹣16g=56g。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明确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氮气(或N2)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铝(或Al)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碳(或C) 。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来分析。
【解答】解: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故答案为:氮气(或N2);铝(或Al);碳(或C)。
【点评】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之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6.(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 ;硅原子核外电子有三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三 周期。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硅原子核外电子有三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硅原子核外电子有三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硅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故答案为:
28.09;;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分)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氧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写出计算式即可)。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氧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故答案为:
(1)减小;
(2)×10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含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 称量 、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量取水时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 50mL (填“10mL”“50mL”或“100mL”)。
【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应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故答案为:
称量;50m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分)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碳酸氢钠与胃酸(含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 减少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分析】根据碳酸氢钠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碳酸氢钠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MgCO3+2HCl=MgCl2+H2O+CO2↑,碳酸氢钠和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84,但碳酸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减少。
故答案为:
NaHCO3+HCl=NaCl+H2O+CO2↑;减少。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4分)A﹣F是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标注了物质类别和这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已知A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这种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微量元素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A的化学式为 Fe2O3 ;B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
(3)D与氧气、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
【分析】A﹣F是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物质,A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B是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A是氧化铁;C是铁的亚铁盐,F是铁盐;E是+3价铁的碱,为氢氧化铁;D是+2价铁的碱,为氢氧化亚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F是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物质,A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B是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A是氧化铁;C是铁的亚铁盐,F是铁盐;E是+3价铁的碱,为氢氧化铁;D是+2价铁的碱,为氢氧化亚铁。
(1)这种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A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B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即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D与氧气、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即氢氧化亚铁、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
(1)微量元素;
(2)Fe2O3;
(3)4Fe(OH)2+O2+2H2O=4Fe(OH)3。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答案为:
(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2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分析】(1)试管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意,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试管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
(1)2H2O22H2O+O2↑;
(2)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3分)金属用途广泛,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如图中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某同学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并写出Zn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2)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存在硝酸铜,可能是硝酸银有剩余,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硝酸铜部分参加了反应;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也可能是硝酸铜、硝酸锌。
Zn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故答案为:
(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2)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或硝酸铜、硝酸锌;Zn+2AgNO3═Zn(NO3)2+2Ag。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4.(3分)实验室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利用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若利用B制取CO2,请将开始时所加的药品分别填写在图中相应的虚线框内。
(3)若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猜想一种气体并用简单方法加以验证。
【分析】(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采用的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若利用B制取CO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进行分析解答。
(3)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若采用的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若采用的是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若利用B制取CO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锥形瓶中所加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稀盐酸。
(3)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的大,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若是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若是二氧化碳,可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2)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3)猜想气体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猜想气体是二氧化碳;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b (填字母)。
a.酸性
b.吸水性
c.氧化性
d.脱水性
(2)请简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 H++OH﹣=H2O 。
②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由红色变成无色 。
(4)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如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玻璃棒 (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 Mg(OH)2 、CaCO3和BaCO3。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5)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某造纸厂欲排放200t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用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1)根据浓硫酸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来分析;
(3)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酚酞溶液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4)根据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仪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来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氢氧化钠的质量来分析计算。
【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b;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用途有生产农药、漂白剂,土木建筑、改良酸性土壤等;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3)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其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
②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红色变成无色;故答案为:由红色变成无色;
(4)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
②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则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还有氢氧化镁,故答案为:Mg(OH)2;
③由流程图可知,溶液乙中所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其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属于杂质,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因此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的溶液乙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沉淀,证明其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证明其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取少量的溶液乙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沉淀,证明其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证明其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5)200t含NaOH的废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中含NaOH的质量为200t×1.6%=3.2t
设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为x,则: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3.2t x×20%
x=19.6t
答: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19.6t。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