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3(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2(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0(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9(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8(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1(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1(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
化 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K-39 I- 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干冰制冷 C.铁矿石炼铁 D.铁杵磨成针
【答案】C
【解析】A、水结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干冰制冷,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铁矿石炼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氮气 B.加碘盐 C.食醋 D.石灰水
【答案】A
【解析】A、氮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加碘盐中有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氯原子:Cl2 B.3个一氧化氮分子:3NO
C.5个铁离子:5Fe2+ D.硝酸铵:NH3NO3
【答案】B
【解析】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一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3N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铁离子表示为5Fe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铵根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4.下列各图所示的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取药品 B.探究CO2与水反应
C.量取液体读数 D.倾倒液体
【答案】C
【解析】A、称取药品时要左物右码,图示错误,故A错;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不能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故B错;
C、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D错。
5.“建设美丽中国”,下列环保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改进燃煤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能源
【答案】C
【解析】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符合该主题,故选项错误;
B、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的排放,符合该主题,故选项错误;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不可行,废气还是排放在空气中,不符合该主题,故选项正确;
D、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不污染环境,符合该主题,故选项错误;
6.向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分层装填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就制成了简易净水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 B.此装置能降低水的硬度
C.X层装填石英砂 D.Z层装填活性炭
【答案】D
【解析】A.图示净化水的装置只能起到过滤、吸附的作用,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错误;
B.图示净化水的装置只能起到除去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的作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C.图示中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水经过小卵石可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不溶物,而石英砂则可除去小颗粒的固体不溶物,因此小卵石、石英砂都起到过滤的作用,X层为小卵石、Y层为石英砂、Z层为活性炭,故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Z层为活性炭,故正确。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冶炼金属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C.铝能与盐酸反应,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D.氩气通电时能发光,可用作不锈钢焊接的保护气
【答案】B
【解析】A、因为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冶炼金属,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发射火箭的助燃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不锈钢焊接的保护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
【答案】A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质量比,故A正确;
B、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一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是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故B错;
C、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是因为部分生成物以烟的形式逸散到空气中,故C错;
D、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由镁条燃烧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4:16,所以24g镁和16g氧气反应,可生成40g氧化镁,故D错。
9.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切断电源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答案】C
【解析】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A正确;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B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C不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D正确;
10.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 Si+4H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C错;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
11.根据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B.该实验可验证CO的氧化性
C.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
D.在整个实验过程中,c处的尾气可不做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实验可验证CO的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以防止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c处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12.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
A.KCl B.CO(NH2)2 C.Ca3(PO4)2 D.(NH4)2HPO4
【答案】A
【解析】A、KCl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NH4)2H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铁粉
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气体的集气瓶中
C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D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A
【解析】A、加稀盐酸,能够产生气泡的是铁粉,不能产生气泡的是木炭粉,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都熄灭,因此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高温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除去硫酸铜的同时带入硫酸锌,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4.向盛过量稀盐酸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打磨后的镁条,下列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向过量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镁,盐酸足量,镁条完全反应,A图正确;
B、盐酸与镁反应,开始时,氯化氢质量不断减少,当镁完全反应后HCl的质量不再变化,B图正确;
C、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镁质量从0开始增大,当镁完全反应时氯化镁质量不再变化,C图正确;
D、镁与盐酸反应放热,容器中的液体温度从室温开始增加,当镁完全反应后,温度开始下降直至降到室温,D图不正确;
15.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图中“→”表示“反应生成”,其它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下表所列A﹣D四组物质中,不能完全实现图示转化的一组是( )
甲
乙
丙
A
过氢化氢
水
氧气
B
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C
甲烷
二氧化碳
水
D
碳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能实现图示转化,故选项错误。
B、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氧气,不能实现图示转化,故选项正确。
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实现图示转化,故选项错误。
D、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实现图示转化,故选项错误。
二.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16.(7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下列A~E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的信息,请回答:
①B结构图中,x= ;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A、C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③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2)以下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①请把H框内的粒子补画完整。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①8(1分) 74.92(1分)
②Al2O3(1分)
③1(1分)
(2)
(1分)
(2)CO2+3H2CH3OH+H2O(2分)
【解析】
①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B结构图中,x=12﹣2﹣2=8;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②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C是铝元素化合价是+3价,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③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H框内应补充两个水分子,如下图:
(2)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甲醇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17.(8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 (填序号)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2)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①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不仅如此,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中含乙醇10%,使用这种乙醇汽油的好处
是 (写出一点).
(3)有野外作业人员在酒精炉上用白纸做成的轻便纸锅煮食物(如图)。
①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煮食物的过程中,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 。
③请从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角度,说明图中让固体酒精与纸锅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目的: 。
【答案】
(1)①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1分) ②AB(1分)
(2)①温室效应,太阳能(或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1分)②节省石油资源(1分)。
(3)①C2H5OH+3O22CO2+3H2O(2分)
②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1分)
③使火焰的外焰加热、增大固体酒精和空气充分接触面积。(1分)
【解析】(1)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广口瓶,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广口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者装置气密性不好,使氧气不能全部消耗或者进入空气,造成结果偏低,故选A、B;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
①燃料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②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乙醇汽油是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3)①在点燃的条件下,酒精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2H5OH+3O22CO2+3H2O;
②水在沸腾过程中,尽管继续加热,但温度总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盒没有燃烧,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燃烧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
③根据燃烧的充分条件和火焰的温度知道燃烧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外焰的温度高,燃烧时可燃物要和空气充分接触。故填:使火焰的外焰加热、增大固体酒精和空气充分接触面积。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18.(12分)下列A﹣E为气体发生装置,F﹣G为气体收集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B作为该反应发生装置时,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节的旋钮是 (选填“a”、“b”或“c”)。
(3)用装置C制气体时,液体药品要加到使仪器②的下端形成液封,目的是 。
(4)H2O2溶液加入MnO2中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较快,发生装置适宜选择 (填字母)。
(5)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使反应停止的便捷操作是 。
(6)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实验室也是用调节旋钮后制氧气的B装置制氨气,由此可推知,制氨气的反应物是 态的,且反应需要在 条件下才能发生。
②收集氨气只能用G装置而不能用F装置,说明氨气 。
用G装置收集时,氨气应从 (填“m”或“n”)导管口进入,理由是 。
【答案】
(1)锥形瓶;(1分)
(2)2KMnO4K2MnO4+MnO2+O2↑;(2分) a;(1分)
(3)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1分)
(4)D;(1分)
(5)往下拉注射器的活塞,使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分开;(1分)
(6)①固;加热;②易溶于水;n;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每空1分,共5分)
【解析】(1)①是锥形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选用B作为该反应发生装置时,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节的旋钮是a;
(3)用装置C制气体时,液体药品要加到使仪器②的下端形成液封,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4)H2O2溶液加入MnO2中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较快,发生装置适宜选择D;
(5)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使反应停止的便捷操作是:往下拉注射器的活塞,使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分开,反应停止;
(6)①实验室也是用调节旋钮后制氧气的B装置制氨气,由此可推知,制氨气的反应物是固态的,且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②收集氨气只能用G装置而不能用F装置,说明氨气易溶于水;用G装置收集时,氨气应从n导管口进入,理由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19.(8分)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物是一种俗称水煤气的气体燃料(其中不含甲烷),为确定水煤气的成分,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新鲜的鸡血遇一氧化碳变为樱桃红色。
【提出猜想】小组成员对水煤气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1:H2、CO2;猜想2:H2、CO;猜想3:CO、CO2;猜想4:H2、CO、CO2。
(1)请你说明猜想3不能成立的理由 。
【实验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现象】通入水煤气后,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新鲜鸡血变樱桃红色。
(2)由此可知,水煤气中不含 ,含有 (均填化学式)。
【继续实验】在B处点燃气体,然后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3)A处生石灰的作用是 ,气体通过A后再在B处点燃时,观察到所罩烧杯的内壁 ,由此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猜想 成立。
(4)由探究结果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应该含有氢元素,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氢元素。(1分)
(2)CO2;(1分) CO(1分)
(3)吸收水蒸气;(1分) 出现水珠;(1分) 2(1分)
(4)C+H2O(气)CO+H2(2分)
【解析】(1)猜想3不能成立的理由: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应该含有氢元素,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氢元素。
(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水煤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新鲜鸡血变樱桃红色,说明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故填:CO2;CO。
(3)A处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气体通过A后再在B处点燃时,观察到所罩烧杯的内壁出现水珠,由此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猜想2成立。故填:吸收水蒸气;出现水珠;2。
(4)由探究结果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气)CO+H2。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0.(10分)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组合物质
H2SO4
NaOH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H2SO4
Ba(NO3)2
NaOH
Ba(NO3)2
Na2CO3
Ba(NO3)2
【记录和解释】
(1)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 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请写出组合③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 生产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BaSO4
Ⅱ.沉淀只有BaCO3
Ⅲ.沉淀中含有BaSO4和BaCO3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 (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 ,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 ,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 (写化学式).
【答案】【提出问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分)
【记录和解释】(1)①;(1分)
(2)H2SO4+Na2CO3=Na2SO4+H2O+CO2↑;(2分)
【实验结论】水或气体;(1分)
【实验1】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1分)
【实验2】稀硫酸;(1分)
【解释与结论】Na+、Cl﹣、N、Ba2+;(1分)
【处理废液】碳酸钠;(1分)
【交流与反思】NaNO3(1分)
【解析】【提出问题】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通过分析使用的药品可知,要探究的问题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记录和解释】(1)氢氧化钠和硫酸会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硫酸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钡不会反应,所以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①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实验结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所以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产生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实验1】碳酸钡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分析可知,清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②硫酸和氯化钠不会反应,
③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④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
⑤硝酸钡和氢氧化钠不会反应,
⑥碳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
废液混合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钠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不会转化成沉淀,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废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l﹣、N、Ba2+;
【处理废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所有的钠盐、硝酸盐都溶于水,所以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是NaNO3.
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1.(10分)氢氧化钙久置会逐渐变质为碳酸钙。实验室有一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6.2g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再将100g稀盐酸逐渐缓慢加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获得相关数据如表(提示:氢氧化钙先与盐酸反应时无气体产生),请回答问题并计算。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0
40.0
60.0
80.0
100
生成CO2的质量/g
0
2.2
4.4
m
5.5
(1)氢氧化钙变质是它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
(2)表中m的数值为 。
(3)试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请在坐标中画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解析】二氧化碳。(1分)
(2)5.5(1分)
(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1分)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100 44 (1分)
x 5.5g
,(1分)
x=12.5g,(1分)
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77.2%,
答: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77.2%。
(4)(2分)
【解析】(1)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而变质。故填:二氧化碳。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开始加入20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0,说明与氢氧化钙反应,后面每加入20g稀盐酸产生2.2g二氧化碳,如果加80g稀盐酸完全反应,会产生6.6g二氧化碳,加入100g稀盐酸时产生5.5g二氧化碳,说明加入80g稀盐酸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故加入80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5g,故填:5.5。
(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5.5g
,
x=12.5g,
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77.2%,
答: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77.2%。
(4)加入20g稀盐酸时产生气体二氧化碳,加入70g稀盐酸时碳酸钙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气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如下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5(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6(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3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0(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华为开创了“中国芯”时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