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21.2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后练习题
展开1.2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10F
B.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C.Mg2+的结构示意图:
D.2p3p4p能级轨道数目依次增多
2.下列给出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其中正确的是
A.11Na:1s22s22p7 B.47Ag: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95s2
C.20Ca:1s22s22p63s23p63d2 D.35Br:[Ar]3d104s24p5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不超过8个
B.原子中易失去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
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个或18个
D.原子的M电子层电子数不一定大于L层电子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p能级有3个轨道
B.1s、2s、3s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不同
C.p轨道呈哑铃形,因此p轨道上电子的运动轨迹呈哑铃形
D.同一能层的p轨道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5.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Si B.Ca
C.Fe D.
6.反应可用于制备火箭推进剂的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 B.基态氮原子轨道表示式:
C.的电子式: D.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
7.某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Mn元素
B.该元素属于ds区元素
C.该元素最高化合价为+2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7个电子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B.碳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C.硫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D.的结构示意图:
9.下列选项中,X、Y两元素肯定属于同族且性质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X为,Y为
B.结构示意图:X为,Y为
C.X原子基态时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Y原子基态时轨道上也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D.X原子基态时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Y原子基态时轨道上也只有一对成对电子
10.科学家利用强大的X射线脉冲将密封舱内氖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敲除,下列关于敲除一个电子后的剩余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粒子质子数为9
B.剩余粒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C.氖原子与剩余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氖原子与剩余粒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二、填空题
11.按要求填空:
(1)Si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 。
(2)基态硫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
(3)在KH2PO4的四种组成元素各自所能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 (填离子符号)。
(4)基态硅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为 。
12.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
A.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核内有33个中子的Fe表示为Fe
E.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N
F. Cl-的结构示意图:
13.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14.许多物质中同一元素可以存在多种化合价,或是可以看成存在多种化合价,这样有助于把握某些反应的本质。
(1)写出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元素R是最高化合价为的短周期元素,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该物质的某种元素可以看成存在多种化合价。注:回答下列问题时,必须用R元素的真实元素符号作答。
(2)R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共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这些电子占据了 个能级。
(3)已知氧化性:。若将溶液逐滴滴加到淀粉试纸上,则可以看到 的现象。该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4)加热溶液,可以放出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结合上述信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2021·湖南卷)基态硅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为 。
16.氮、氧、氯是短周期中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1)氮原子核外共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氯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有 种电子云伸展方向。
(2)亚硝酰氯(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e结构,则其电子式为 。
已知:①具有毒性和强氧化性。②酸性。
(3)含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严重的水体污染,通常采用还原法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排放,如工业上采用KI或处理,请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往冷溶液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可得稀溶液。该物质是 (填序号)。
a.稀硫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醋酸
(5)有咸味,不法商家会用其制作假食盐,引发中毒事故。请写出一种简单的方法检验NaCl中是否含有: 。
17.目前我国锂电池的产量占全球份额接近80%。(磷酸亚铁锂)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极材料,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方法一:
(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每生成15.8g,转移 个电子。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为,再充入bmol一氧化碳,则平衡向 方向移动,保持温度不变,达到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为 。
(3)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进行到20min时,容器内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g,则0~20min内一氧化碳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4)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Fe原子有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电池材料涉及到的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做 (“正极”、“负极”)材料。
方法二:可以通过、与LiOH溶液发生共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经80℃真空干燥、高温成型而制得。
(5)共沉淀反应投料时,不将和LiOH溶液直接混合,其原因是 。
18.Cl2、SO2、NOx都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气体,均可用氨水或NaOH溶液处理,防止污染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气体所含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S原子中能量最高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 。
(2)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已知3Cl2+8NH3→6NH4Cl+N2),当有少量Cl2泄漏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反应中有0.08mol的氨气被氧化,则有 mo1电子发生转移。
(3)①若用热烧碱溶液吸收Cl2气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含NaCl、NaClO和NaClO3物质的量比值为n:1:1,则n= 。
②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取某化工区空气样本用蒸馏水处理,检测所得溶液,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下:
离子 | Na+ | K+ | NH | H+ | SO | NO | Cl- |
浓度/(mol·L-1) | 6×10-6 | 4×10-6 | 2×10-5 | a | 4×10-5 | 2×10-5 | 3×10-5 |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检测的溶液pH= 。
(4)NO2是燃油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①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NO2与NH3可反应生成无害物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室可用烧碱溶液吸收NO2和NO,(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O,NO2+NO+2NaOH→2NaNO2+H2O),当消耗100mL0.5mo1⋅L-1的烧碱溶液时,共吸收混合气体 L(标准状态)。
19.在原子结构理论中,有四个原理,分别是①构造原理,②泡利原理,③洪特规则,④能量最低原理。在以下的现象中主要决定的因素是(填序号,各只填一项)。
(1)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2倍 。
(2)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基态时是1s22s22p2而不是1s22s12p3 。
(3)最外层电子数不会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会超过18个 。
(4)铬(24Cr)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
(5)在磷原子的基态原子结构中,有3个未成对的单电子 。
(6)第四周期元素中,4p轨道半充满的是 ,3d轨道半充满的是 ,4s轨道半充满的是 。(填元素符号)
20.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 形象化描述。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Cu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钒(23V)是元素广泛用于催化及钢铁工业。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周期第 族,其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4)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
(5)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6)基态Fe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 。
(7)以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性能,31G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8)铝原子核外电子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9)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10)Se原子序数为 ,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
(11)可正确表示原子轨道的是___________。
A.2s B.2d C.3pz D.3f
三、实验题
21.过渡元素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很多用途。三氯化铬()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制取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连接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导管a中的液面在不断上升,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
(3)测定某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I.取该样品,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过量30%溶液,小火加热使完全转化为,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II.冷却后,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浓磷酸,使转化为,再加适量蒸馏水将溶液稀释至。
III.取溶液,加入适量浓混合均匀,滴入3滴指示剂,用新配制的的标准溶液滴定,重复2~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滴定中被还原为)。
①步骤I中完全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步骤I中完全转化后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③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三氯化铬(CrCl3)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制取CrCl3的反应为Cr2O3(s)+3CCl4(g)2CrCl3(s)+3COCl2(g),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COCl2(俗称光气)有毒,遇水发生水解;
②碱性条件下,H2O2可将Cr3+氧化为CrO;酸性条件下,H2O2将Cr2O还原为Cr3+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r原子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无水CaCl2的作用是 。
(3)装置E用来收集产物。实验过程中若D处出现堵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通过 (填操作)使实验继续进行。
(4)装置G中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测定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I.取5gCrCl3产品,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30%H2O2溶液,小火加热使CrCl3完全转化为CrO,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Ⅱ.冷却后,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浓磷酸(浓磷酸的作用是防止指示剂提前变色),使CrO转化为Cr2O,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将溶液稀释至100mL;
Ⅲ.取25.00mL溶液,加入适量浓硫酸混合均匀,滴入3滴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新配制的1.0mol•L-1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重复2~3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标准溶液21.00mL(已知Cr2O被Fe2+还原为Cr3+)。
①该样品中CrCl3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②下列操作将导致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低的是 (填标号)。
A.步骤I中未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B.步骤Ⅲ中所用(NH4)2Fe(SO4)2溶液已变质
C.步骤Ⅱ中未加浓磷酸
D.步骤Ⅲ中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平视
23.实验室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制取三氯化六氨合钴(Ⅲ),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具有较强还原性,溶液呈棕色;呈橘黄色。②硫酸铵溶液的约为。
(1)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实验中将、和活性炭在三颈烧瓶中混合,滴加浓氨水,溶液变为棕色,除了作反应物之外,还可防止浓度过大,其原理是 ;充分反应后缓慢滴加双氧水,水浴加热,该过程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趁热过滤,待滤液冷却后加入适量浓盐酸,冰水冷却、抽滤、乙醇洗涤、干燥,得到晶体。该过程中冰水冷却的目的是 ,抽滤的优点是 。
(4)产品纯度的测定.实验如下:
取产品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足量溶液并加热,将蒸出后,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酸化,使全部转化为后,加适量水稀释,加入过量的溶液,再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
①滴定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
②实验中,消耗了标准溶液,则产品的纯度为 。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A
6.A
7.A
8.A
9.D
10.D
11.(1)3s23p2
(2)3s23p4
(3)K+、P3-
(4)
12.ABCDEF
13.
14.(1)Fe3O4+8H+=2Fe3++Fe2++4H2O
(2) 16 5
(3) 试纸先变蓝后蓝色消失 S
(4)2Na2S2O8+2H2O2Na2SO4+2H2SO4+O2↑
15.
16.(1) 3 3
(2)
(3)
(4)a
(5)取样,配成溶液,测pH,若为碱性,则含有亚硝酸钠,若中性,则不含亚硝酸钠(方法简单合理即可)
17.(1) 2FePO4(s)+Li2CO3(s)+2C(s)2LiFePO4(s)+3CO(g) C 1.204×1023
(2) K=c3(CO) 逆 amol•L-1
(3)0.0025mol/(L•min)
(4) 7 Li>P>O 正极
(5)防止形成更易被氧化的氢氧化亚铁(或亚铁离子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18.(1) N 纺锤形
(2) 出现白烟 0.24
(3) 6 4
(4) 6NO2+8NH37N2+12H2O 1.12
19.(1)②
(2)④
(3)①
(4)③
(5)③
(6) As Cr、Mn K、Cr、Cu
20.(1) 原子轨道 Cr
(2) 1s22s22p3
(3) 四 ⅤB
(4) 三 ⅠA 2
(5)1s22s22p63s23p63d9
(6) 4 1s22s22p63s23p63d5
(7)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 3d104s24p1
(8)13
(9)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10) 34 3s23p63d10
(11)AC
21.(1)3d54s1
(2) CrCl3进入D中冷凝时将C与D之间导管堵塞 将装置C、D之间的导管改成粗导管
(3) 除去未反应完全的H2O2 88.8%
22.(1)[Ar]3d54s1
(2)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及C装置
(3) A中导管内液面上升 对D处稍加热
(4)
(5) 88.76 AC
23.(1)3d74s2
(2) 加入NH4Cl可增大铵根离子的浓度,抑制NH3H2O的电离,防止生成Co(OH)2沉淀;
(3) 冰水冷却的目的是降低了的溶解度,有利于结晶析出 过滤较快,并且得到的晶体较干燥
(4) 淀粉溶液 蓝色变为无色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技版(2020)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1.2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沪科技版(2020)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1.2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