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十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导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16107/0-16944449138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四年级数学上册(全)精品导学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导学案,共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 题计算工具的认识编写教师 授课时间 第10课时审核人 学习内容教材第23-27页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与功能。2、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用计算器发现规律。环节 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 ),并一直沿用至今。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 );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 ),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 )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7、用计算器计算。(1)386+179=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计算:先输入数字键( ),再输入运算符号键( ),又输入数字键( ),最后输入( )就显示出了结果( )。(2)、26×39= 312÷8=(3)、36+228-179= 26×39-349=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3-25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中相关练习。2、自学检测。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质疑探究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762.32—0.89= 32010—8925=436.8÷0.75= 13.6×2.7÷0.75=145+145+145= 138+489=3、发现规律。(1)用计算器独立计算.9999×1=9999×2=9999×3=9999×4=(2)观察,小组交流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小组代表发言。(3)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9999×5= 9999×7= 9999×9=(4)运用计算器检验答案。4、完成27页的“做一做”。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1、强调学生独自完成质疑探究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认识计算工具,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发现算式规律的方法。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讨论将最后统一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3、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4、教师归纳:用计算器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还可以干脆利落来探究一些算式的规律,还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过关检测一、随堂练习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785÷5= 34×48= 69+328-89= 11256÷334=2、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按规律把算式补充完整。4342×12=_____ 4342×24= _____4342×36=_____ 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练习用计算器计算。152= 252= 352= 452=(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算出852、952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课后完成拓展练习。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学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优秀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方法宝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优质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引题,激发兴趣,尝试使用,探索交流,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