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徽中考考情,思维导图·建体系,知识清单·理脉络,氧化反应,盖上锅盖,隔绝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隔离空气,用湿抹布盖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燃烧和灭火(高频考点)1.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 (2)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2)方法。
【微点拨】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用水灭火把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日常生活中的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
4.火险应对措施:(1)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___________扑灭。 (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应立即拨打____________电话,并采取自救措施,如用____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跑离着火区域。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___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而引起爆炸。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3.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1)家用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切不可_____________,应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2)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进行灯火试验。(3)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应该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4)室内着火,不能_________________,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微思考】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一定会发生爆炸吗?提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不一定引起爆炸,只有空气或氧气的含量达到一定的范围(即爆炸极限)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高频考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①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O===Ca(OH)2
C+CO2 2CO
(2)能量变化的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燃料燃烧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发射火箭、开山炸石等。
2.化石燃料的利用:(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能源。 ①煤。a.组成:主要含有___________,是组成复杂的___________。 b.综合利用:
②石油。a.组成: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_____两种元素。 b.炼制原理: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③天然气。a.组成: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b.甲烷的燃烧:甲烷易燃烧,产生___________火焰,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2O2 CO2+2H2O
【微思考】 煤的隔绝空气加强热与石油的炼制在变化类型上有什么不同?提示:煤的隔绝空气加强热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炼制是物理变化。
(2)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燃料。①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a.燃烧时要有_______________,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等。 b.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②燃烧不充分的缺点。a.产生的热量_________,浪费资源。 b.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乙醇——绿色能源①俗称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 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途: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实验室最常用的液体燃料。
C2H5OH+3O2 2CO2+3H2O
(2)氢气——最理想、最清洁的能源①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液不加热装置)。 ③优点:热值_______;燃烧产物为_______,无污染;制取原料来源广泛。 ④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
2H2+O2 2H2O
Zn+H2SO4===ZnSO4+H2↑
(3)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埋藏在海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4)其他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等。它们的优点是安全,可再生,节省化石燃料,对环境无污染。
安全、环保、无污染(合理即可)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示范题1】(2021·梧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方法点拨】 本题涉及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答题时须明确几点:(1)燃烧和灭火的关系。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2)常见的灭火原理和方法。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例如,液化气起火,应关闭阀门;森林、草原着火应设置隔离带。②隔绝空气。例如,油锅着火,应盖上锅盖;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③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例如,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示范题2】(2021·宣城模拟)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B.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用洗涤剂清除餐具上的油污是一种常见的乳化现象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考点二 燃料的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示范题3】(2021·福建中考)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1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
(1)“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__(填基本类型)。 (3)反应④中,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的CH4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_________。 (4)我国学者开发促进反应③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过程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过程的中间产物________(填化学式)、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3OH)和水。 (5)该技术路线有利用于实现_______(填标号)。 A.碳循环利用 B.减少碳排放C.减少白色污染
CH4+2O2 CO2+2H2O
实验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1.实验设计:
2.实验设计中运用的方法:(1)对比实验法: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对比,白磷的着火点低能燃烧,红磷的着火点高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___________;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_________接触。 (2)控制变量法: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气。其研究思路是只给可燃物和反应的温度,不给________________,检验能否燃烧,像这种控制其他条件,检验一个条件的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3.实验改进: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应加以改进,让白磷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
【示范题】(2021·阜阳模拟)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3)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小西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收集生成的气体B.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5)如何使图1水中的白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导管向白磷处通入空气或氧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AB,碳酸钠,面粉与空气,氧气不足,化学反应,不燃烧,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提供热量,隔绝氧气或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习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甲烷化催化剂,不可再生,SO2,天然气,Ca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AB,碳酸钠,面粉与空气,氧气不足,化学反应,不燃烧,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提供热量,隔绝氧气或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