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1页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2页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3页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4页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5页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6页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7页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第8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徽中考考情,思维导图·建体系,知识清单·理脉络,氧化反应,盖上锅盖,隔绝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隔离空气,用湿抹布盖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燃烧和灭火(高频考点)1.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 (2)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2)方法。
    【微点拨】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用水灭火把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日常生活中的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
    4.火险应对措施:(1)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___________扑灭。 (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应立即拨打____________电话,并采取自救措施,如用____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跑离着火区域。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___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而引起爆炸。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3.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1)家用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切不可_____________,应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2)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进行灯火试验。(3)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应该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4)室内着火,不能_________________,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微思考】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一定会发生爆炸吗?提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不一定引起爆炸,只有空气或氧气的含量达到一定的范围(即爆炸极限)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高频考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①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O===Ca(OH)2 
     C+CO2 2CO 
    (2)能量变化的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燃料燃烧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发射火箭、开山炸石等。
    2.化石燃料的利用:(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能源。 ①煤。a.组成:主要含有___________,是组成复杂的___________。 b.综合利用:
    ②石油。a.组成: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_____两种元素。 b.炼制原理: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③天然气。a.组成: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b.甲烷的燃烧:甲烷易燃烧,产生___________火焰,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2O2 CO2+2H2O 
    【微思考】 煤的隔绝空气加强热与石油的炼制在变化类型上有什么不同?提示:煤的隔绝空气加强热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炼制是物理变化。
    (2)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燃料。①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a.燃烧时要有_______________,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等。 b.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②燃烧不充分的缺点。a.产生的热量_________,浪费资源。 b.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乙醇——绿色能源①俗称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 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途: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实验室最常用的液体燃料。
     C2H5OH+3O2 2CO2+3H2O 
    (2)氢气——最理想、最清洁的能源①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液不加热装置)。 ③优点:热值_______;燃烧产物为_______,无污染;制取原料来源广泛。 ④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 
     2H2+O2 2H2O 
     Zn+H2SO4===ZnSO4+H2↑ 
    (3)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埋藏在海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4)其他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等。它们的优点是安全,可再生,节省化石燃料,对环境无污染。 
     安全、环保、无污染(合理即可)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示范题1】(2021·梧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方法点拨】 本题涉及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答题时须明确几点:(1)燃烧和灭火的关系。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2)常见的灭火原理和方法。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例如,液化气起火,应关闭阀门;森林、草原着火应设置隔离带。②隔绝空气。例如,油锅着火,应盖上锅盖;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③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例如,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示范题2】(2021·宣城模拟)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B.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用洗涤剂清除餐具上的油污是一种常见的乳化现象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考点二 燃料的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示范题3】(2021·福建中考)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1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
    (1)“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__(填基本类型)。 (3)反应④中,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的CH4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_________。 (4)我国学者开发促进反应③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过程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过程的中间产物________(填化学式)、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3OH)和水。 (5)该技术路线有利用于实现_______(填标号)。 A.碳循环利用   B.减少碳排放C.减少白色污染
     CH4+2O2 CO2+2H2O 
    实验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1.实验设计:
    2.实验设计中运用的方法:(1)对比实验法: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对比,白磷的着火点低能燃烧,红磷的着火点高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___________;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_________接触。 (2)控制变量法: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气。其研究思路是只给可燃物和反应的温度,不给________________,检验能否燃烧,像这种控制其他条件,检验一个条件的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3.实验改进: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应加以改进,让白磷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
    【示范题】(2021·阜阳模拟)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3)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小西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收集生成的气体B.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5)如何使图1水中的白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导管向白磷处通入空气或氧气 

    相关课件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AB,碳酸钠,面粉与空气,氧气不足,化学反应,不燃烧,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提供热量,隔绝氧气或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习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甲烷化催化剂,不可再生,SO2,天然气,Ca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AB,碳酸钠,面粉与空气,氧气不足,化学反应,不燃烧,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提供热量,隔绝氧气或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