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4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4钠及其化合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4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1.(2023秋·天津南开·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化合物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B. C. D.2.(2023秋·天津南开·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比热稳定性强B.和固体溶于水均放出热量C.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等量的D.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酚酞溶液,溶液红色较深3.(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有关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溶液均变红B.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向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Na2CO3产生的气体较多D.常温下,Na2CO3的溶解性大于NaHCO34.(2023秋·天津河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离子有很强的还原性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C.与都属于碱性氧化物D.可以作为呼吸面具或潜水艇里的氧气来源5.(2023·天津南开·高一天津市第九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均易分解生成气体 B.均可用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C.加水溶解均伴随放热现象 D.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6.(2023·天津南开·高一天津市第九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碱性氧化物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取用金属钠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7.(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均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气体B.等浓度等体积二份溶液都滴入2滴酚酞,溶液颜色深C.二种固体溶于少量水后,都伴随着放热现象D.等质量的二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8.(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校考期末)关于钠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且反应产物相同C.金属钠应该密封在煤油或石蜡中D.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金属钠与水反应不可能产生氧气9.(2023秋·天津河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可用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B.俗称小苏打,俗称苏打C.常温下,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小D.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等量的时,消耗的质量比多10.(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 B.Na2O2、Na2CO3C.NaOH、Na2CO3 D.Na2O2、NaOH、Na2CO311.(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海河中学校考期末)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的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12.(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海河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关于钠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有很强的金属性 B.钠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D.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13.(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下列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是A.Fe B.NaCl C.KCl D.14.(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海河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将Na保存在煤油中B.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氧化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C.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放出CO2多15.(2023秋·天津南开·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的密度比水大B.钠着火可用湿布盖灭C.Na2O2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变成NaOHD.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16.(2023秋·天津和平·高一统考期末)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有关。下列有关“焰色试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烟花呈现的艳丽色彩是由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单质的燃烧呈现出来的B.做焰色反应实验只能用铂丝蘸取溶液在外焰上灼烧C.碳酸钾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能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D.NaCl与Na2SO4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17.(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银白色柔软 B.密度比水小C.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18.(2023秋·天津和平·高一统考期末)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A.Na2O B.NaOHC.Na2CO3 D.NaHCO319.(2023秋·天津河东·高一统考期末)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配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的颜色B.分别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浑浊出现C.分别配成稀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D.分别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看有无沉淀产生20.(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海河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应有尾气吸收处理装置B.酒精及其他易燃物小面积失火,应该迅速使用湿抹布扑盖;钠、钾等失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D.实验时应戴防护眼镜,万一眼睛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不要用手揉眼睛),然后请医生处理21.(2023秋·天津河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玻璃棒在实验中的用途及操作,不正确的是A.溶解物质时搅拌 B.蘸取少量溶液做焰色试验C.过滤时向漏斗中转移液体 D.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pH22.(2023秋·天津河北·高一统考期末)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A溶液B加热CD溶液粉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C【分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 含有三种元素,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选项A不符合;B. 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选项B不符合;C. Fe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选项C符合;D. Na2O2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同时还有氧气生成,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C。2.D【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因此碳酸钠的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A项错误;B.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B项错误;C.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摩尔质量小,因此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碳酸氢钠物质的量大,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更多,C项错误;D.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因为碳酸钠只能水解,产生氢氧根和碳酸氢根,而碳酸氢钠除了水解还可以电离,能电离出氢离子,则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所以碳酸钠溶液颜色更红,D项正确;答案选D。3.C【详解】A.Na2CO3和NaHCO3溶液均显碱性,故滴入酚酞后溶液均变红,A正确;B.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B正确;C.向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更大,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加入足量稀盐酸,NaHCO3产生的气体较多,C错误;D.常温下,Na2CO3的溶解性大于NaHCO3,D正确;故选C。4.D【详解】A.单质钠有很强的还原性,故钠离子具有氧化性,A错误;B.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水灭火,若金属钠着火,应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B错误;C.Na2O 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与水反应不仅生成碱还有氧气生成,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错误;D.Na2O2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供氧剂,D正确;故答案为:D。5.B【详解】A.加热易分解生成气体,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故B正确;C.加水溶解伴随着吸热现象,溶于水放热,故C错误;D.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D错误;故选B。6.D【详解】A.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B.钠着火生成Na2O2,可与CO2或水反应生成O2,干粉灭火器中含有CO2,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B错误;C.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但Na2O不能,因此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的是Na2O2,C错误;D.由于金属钠易与氧气、水蒸气反应,且反应放热,可能引起实验安全事故,故取用金属钠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D正确;故选D。7.D【详解】A.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故A错误;B.等浓度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则等浓度等体积二份溶液都滴入2滴酚酞,NaHCO3溶液颜色深,故B错误;C.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现象不同,故C错误;D.碳酸钠、碳酸氢钠摩尔质量不同,碳酸钠摩尔质量大于碳酸氢钠摩尔质量,根据碳元素守恒,NaHCO3产生气体多,故D正确;故选:D。8.B【详解】A.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A正确;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分别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氧气,故反应产物不相同,B错误;C.金属钠很活泼容易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应该密封在煤油或石蜡中,C正确;D.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金属钠与水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要升高作为还原剂,氢元素化合价只能降低,氧元素化合价不会升高,故不可能产生氧气,D正确;故选B。9.A【详解】A.和溶液都呈碱性,均可用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故A正确;B.俗称苏打或纯碱,俗称小苏打,故B错误;C.常温下,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大,故C错误;D.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等量的时,消耗的质量比少,故D错误;选A。10.A【详解】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由方程式可知,2mol碳酸氢钠生成1mol二氧化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固体反应时,二氧化碳优先与过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由方程式可知,1mol二氧化碳与1mol过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最终反应得到的固体只有碳酸钠,故选A。11.D【详解】A.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故A不选;B.Na2CO3与CaCl2溶液作用产生C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与C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鉴别,故B不选;C.向Na2CO3中逐滴加少量盐酸时,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故C不选;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选。故选D。12.B【详解】A.钠原子容易失电子,钠有很强的金属性,故A正确; B.钠离子难得电子,钠离子氧化性很弱,故B错误;C.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故C正确; D.钠的焰色为黄色,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D正确;选B。13.B【分析】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详解】A.Fe元素无焰色反应,灼烧为无色,A不符合题意;B.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NaCl中含钠元素,B符合题意;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则KCl的焰色反应为紫色,C不符合题意;D.Cu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绿色,所以的焰色反应为绿色,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详解】A.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实验室常将Na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B.过氧化钠中O显-1价,化学反应时容易降低为-2价,是强氧化剂;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一种碱性氧化物,B正确;C.钠与氧气反应不加热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故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C正确;D.由、可知,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CO2多,D错误。答案选D。15.D【详解】A.钠的密度比水小,故A不符合题意;B.湿布中含有水分,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易燃,容易使燃烧更剧烈,故钠着火不能用湿布盖灭,可以用沙子隔绝空气盖灭,故B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碳酸钠,故C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16.D【详解】A. 烟花呈现的艳丽色彩是由锂、钠、钾、锶、钡等金属的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呈现出来的,故A说法不正确;B. 做焰色反应实验也可以用铁丝蘸取溶液在外焰上灼烧,故B说法不正确;C. 碳酸钾在酒精灯上灼烧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紫色火焰,故C说法不正确;D. NaCl与Na2SO4都含有相同的钠离子,所以它们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故D说法正确;本题答案D 。17.D【详解】A、钠是银白色的金属,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A正确;B、钠的密度比水小,和水反应的时候,浮在水面上,B正确;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正确;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D错误;故选D。18.D【详解】钠变质过程是:钠→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晶体。所以在变质的过程中不能出现的是NaHCO3。答案选D。19.D【详解】A.钠元素、钾元素的焰色不同,分别配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的颜色,可以鉴别K2CO3和NaHCO3,故A不选;B.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分别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浑浊产生,可以鉴别K2CO3和NaHCO3,故B不选;C.分别配成稀溶液,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K2CO3,无明显现象的是NaHCO3,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不选;D.由于反应:K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Ca(OH)2=CaCO3↓+H2O+NaOH,故二者分别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都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鉴别K2CO3和 NaHCO3,故D选;故选D。20.B【详解】A.有毒气体应有完全吸收处理装置,及时将气体排出,A正确;B.金属钠失火,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灭火器放出的是二氧化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使火势更剧烈,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B错误;C.由于硫磺能够与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黄粉,避免汞挥发影响人的健康,C正确;D.不慎将酸或碱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D正确;答案选B。21.B【详解】A.溶解物质时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A正确;B.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而不是用玻璃棒,B错误;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C正确;D.测溶液酸碱性或测pH值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其pH,D正确;故答案为:B。22.D【详解】A.二氧化碳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而被消耗,A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加热时被消耗,B错误;C.二氧化碳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而被消耗,C错误;D.铜粉和硝酸银反应生成单质银和硝酸铜,故可以除去硝酸铜溶液中混有的硝酸银,D正确;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离子反应,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1化学键,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