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2课时 轴对称再认识(二)
课题 | 能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23页及第24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
教学重点 | 借助于方格纸,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
教学难点 | 进一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自备)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上节课的时候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现在来考考大家。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第2,3,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完全重合。 教师:同学们掌握的很扎实,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再认识(二))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境图。 2.学习第1题 课件出示: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得对吗? 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淘气根据轴对称房子的一半,画出了一整座房子,他画得对吗? 预设1: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画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画得不对。 预设2: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淘气画的房子最右边一点到对称轴有3格,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淘气画得不对。 3.学习第2题 教师:大家都能发现淘气画得不对,那你能试着画一画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课件出示: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先想象一下对折的过程,就能得到展开后图形的另一侧的样子。 教师:这个想法很好,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大家看这个轴对称图形,观察一下两边的对称点与对称轴的方格数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格图) 学生:相等。 教师:那哪位同学能根据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找出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呢? 学生:找出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借助对称轴,找到对称点依次连接就能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了。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我们来总结一下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1)找出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2)根据对称轴画出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3)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材P24“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如何画的,课件出示过程,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教材P22“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交流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再动笔画,课件出示过程,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补全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3,4题。 |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学生给出其他理由合理即可。
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说一说。
学生总结课堂内容,与同桌交流
| |
板书 设计 | 轴对称再认识(二) 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 (1)找关键点; (2)找关键点的对称点; (3)顺次连接各对称点。
| |
教后 反思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了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在画轴对称图形时,可能会出现格数数错的情况,应提示学生要细心,避免错误。 |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二 轴对称和平移2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二 轴对称和平移2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北师大版2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2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先找出已给图形的关键点;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