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集锦—地形图类、地形类、气象和气候类-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94551/0-16937084428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集锦—地形图类、地形类、气象和气候类-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94551/0-1693708442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集锦—地形图类、地形类、气象和气候类-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94551/0-16937084429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集锦—地形图类、地形类、气象和气候类-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1)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集锦—地形图类、地形类、气象和气候类-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形图类,地形类,气象和气候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题是地理学科高考中的重要题型,具有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分值高等特点。掌握综合题的解题思路,能培养地理思维的综合能力,让地理知识空间存储有序化,使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得当、思路清晰,准确、规范地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迅速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率,快速提高地理高考的成绩。一、地形图类1. 水库坝址的区位条件1)(地形)河流的较窄处(如峡谷)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地质)地质稳定,尽量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等地形区,防止诱发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等)。3)(气候水文)降水较丰富,保证蓄水充足。4)(占地和淹没范围)考虑修建水库后的占地和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文物、良田和居民点,减少移民数量和搬迁量。5)(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以保证库区水源补给充足,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用期限。2. 沿等高线修筑交通线路的原因1)坡度小,不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小,施工容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2)路面平缓,道路质量好,有利于安全通行,减少事故。3. 根据河流确定某地为盆地的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该地的地势中部低,四周高。4.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的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可节约能源。 5.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的原因1)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开垦梯田工程量小,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有利于涵养水源和控制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6. 居民区、工业区、飞机场的区位选择地形平坦开阔(即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较高,靠近水源(即依山傍水),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居民区应建在上风向和上河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7. 气象站、雷达站、电视塔的区位选择坡度适中、地形开阔、海拔较高、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它地理事物屏障(考虑其通视程度)。8. 疗养院的区位选择一般在城郊山地的向阳坡,坡度较缓,气候适宜,有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等条件,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安全、舒适、清静。二、地形类9. 某区域的地形(或地貌)特征1)地形的种类(复杂多样或单一);主要的地形类型(较大的区域: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较小的区域:山谷、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及其分布,地形的组合状况(即空间排列方式,如纵列分布、交错分布等);2)地面起伏(坡度陡缓和相对高差)的大小;3)平均海拔;4)区域内的海拔极值(即海拔最高和最低点);5)地势特征(××高××低或由××向××倾斜);6)其它:是否具有特殊(或特色)地形(如裂谷、冰川地形等)和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海陆轮廓特征(或海岸线曲直状况)等。【例】亚洲的地形特征:①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② 山地和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③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④ 地面起伏极大;⑤ 平均海拔950米,仅次于南极洲。
欧洲的地形特征:① 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平原面积广大, 占全洲面积的2/3;② 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约300米),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 冰川地形广布。10. 某地形区的地形(或地貌)特征1)海拔高低,地表起伏大小;2)特殊的地形地貌(如冰川地形、喀斯特地貌)等。【例】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① 海拔较高,地形崎岖;② 喀斯特地貌广布。11. 地形的成因1)全球宏观地貌的成因:板块运动(碰撞或张裂)形成的地形(如高大山脉、裂谷等);2)区域微观地貌的成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形的形成是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情况下只说主因)。
【例】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和冲刷作用下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是因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丹霞地貌是内陆盆地的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雅丹地貌、风蚀蘑菇等是因风蚀作用而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高原等是因风积作用形成。三、气象和气候类12.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高度、密度、透明度和坡向)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低纬地区的太阳辐射多于高纬地区。2)地势(或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如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阴晴状况即云量):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如我国西北地区)。4)大气透明度:大气洁净,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5)坡向:向阳坡强于背阴坡,背风坡强于迎风坡。【例】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的原因。
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2)晴天多,云量少;3)地势高;4)空气稀薄,大气洁净,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的原因。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较长。13. 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
14. 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低纬度地区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 ① 海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度的高原和山地比平原的气温低。② 坡向:向阳坡的气温高于背阴坡。③ 不同地形对气流的影响不同:谷地和盆地中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如高原和山脉)对寒冷气流(冬季风)有阻挡作用。3)海陆位置: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的强弱影响气温的变化,沿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于内陆地区。4)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晴天气温高于阴天。6)下垫面:地面的反射率、热容量、植被状况等(冰雪地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于裸地;陆地与水域上空的气温不同)。7)大气环流:我国北方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大,气温降幅大。8)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例】印度比同纬度的我国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在冬季,印度北面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使冬季气温下降的幅度小。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原因。1)地形为盆地,热量不易散失。2)北面有高山阻挡冷,使其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较小。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低的原因。1)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或冬季风)的影响;2)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15.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地区小于中高纬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2)下垫面性质:如地形、海陆位置、植被状况等。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越高,气温的年较差越小;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林地和草地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16. 影响气温日较差(即昼夜温差)的因素1)纬度。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气温的日较差越小。2)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相反,则昼夜温差小。3)天气和气候。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多云的阴天,昼夜温差小。赤道和温带地区降水多,日较差小;副热带和两极附近降水少,日较差大。4)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则昼夜温差小,如海洋小于陆地,林地小于沙地。5)季节。夏季日较差大于冬季。【例】某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1)地处内陆,大陆性强,比热容小,变温快等;2)受高压或地形影响,晴天多,云量少。我国西北内陆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我国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散失的热量多,气温低。17. 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影响降水的最重要因素(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等)。低气压(气旋)、低压槽、锋面、上升气流、西风带、夏季风、海风、向岸风等控制时,降水多;相反,高气压(反气旋)、高压脊、下沉气流、信风带、极地东风带、冬季风、陆风、离岸风等控制时,降水少。2)地形:暖湿气流在山地的迎风坡被抬升易形成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迎风坡山腰)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降水量。一般地,沿海地区多于内陆地区。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沼、水库、河流等附近和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蒸发量增大,降水增加。7)人类活动:因改变下垫面而影响降水(如对植被覆盖地如林地、草地、湖泊等湿地的破坏与保护),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导致降水减少、城市“雨岛效应”等。【例】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1)濒临海洋,水汽丰富,空气湿润;2)东南季风经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3)来自西北的冬季风经过海洋,水汽易达到过饱和状态。 贵阳“天无三日晴”的原因。1)冬、春、秋三季均处在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多锋面雨。2)夏季受暖湿的东南风和西南风影响,多地形雨。海南西侧成为半湿润区的原因。1)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蒸发量大。2)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18.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降水强度、季节变化和雨季长短、年际变化等。
19. 天气特征气温高低、阴晴状况、风(风向与风级)、降水及其强度、光照强度和长度、湿度大小等。【例】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气候特点的异同。同:均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的时间长。原因:旧金山受西风控制的时间长;洛杉矶受副高控制的时间长。20. 较小区域的气候特征1)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及其分布与季节变化、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大小、积温、生长期的长短);2)降水(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3)四季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4)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如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光照状况;5)主要气象灾害。
21. 较大区域的气候特征1)气候类型的多少(多样或单一);2)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4)主要的气象灾害。【例】中国的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2. 某种气候类型的特征1)气温:季节变化、最热月与最冷月气温的高低、年较差的大小、积温和生长期。2)降水: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3)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或搭配)状况(雨热同期或不同期)。【例】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23. 气候的成因1)太阳辐射(或纬度位置)——影响气候的首要因素,主要影响气温的高低。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3)地面状况(地形、海陆位置、植被状况和洋流等)。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某些成分,如CO2、尘埃和水汽含量,释放热量;改变地表性质,如兴修水库、植树造林等)。【注】在小比例尺地图(大范围区域)中,一般考虑宏观因素,即纬度、风带、气压带和季风等因素。在大比例尺地图(小范围区域)中,一般考虑中观和微观因素,即地形、洋流、海陆热力差异和人为因素等。【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1)西欧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2)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多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或大西洋的水汽)在中部深入内陆;3)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地区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4)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24. 某沙漠(如南美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1)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受沿岸寒流的影响。3)地处信风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北非(或澳大利亚)沙漠面积广大的原因。1) 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降水少。2)受寒流影响,降水少。3)有高原或高山阻隔,水汽难以到达。4)海岸线平直,受海洋的影响较小。5)植被遭到破坏。【例】智利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1)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2)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低纬)延伸。【例】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东非高原虽地处赤道地区,但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较弱,降水少,因而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例】欧洲的海洋性气候区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1)欧洲缺少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向东深入大陆内部。2)受陆地形状及洋流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的影响较大。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和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1)地形的影响:在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2)洋流的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几个纬度的原因。1)大峡谷基本呈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2)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的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昆明“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的原因:1)因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因而夏季凉爽;冬季因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因而冬季温暖。2)在雨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因此气温明显下降。25. 雾、霜的形成原因 1)湿度较大(如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附近);2)地形封闭(如低洼地、山坳);3)尘埃较多(如道路旁、市区内、建筑工地和矿区等)。26. 影响风力的因素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2)距高压中心的远近;3)摩擦力的大小(如平坦开阔的地面和海面上摩擦力较小);4)植被状况(植被稀疏地区风力较大);5)地形特征(如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和沿海地区风力较大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气候类类型和全球变化(精选练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集锦—环境保护类、综合类-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荒漠化的原因与治理措施, 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和治理, 赤潮的原因与危害, 影响大气质量的因素, 大气污染源的类型, 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 酸雨的危害, PM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5)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集锦—城市类、自然灾害类-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的措施, 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措施, 城市道路网, 城市化特征, 卫星城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