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父爱之舟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父爱之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上19《父爱之舟》
一、教学目标
1、认读“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父爱并理解课文为何以“父爱之舟”为题。
二、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概括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2、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父爱并理解课文为何以“父爱之舟”为题。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点明文体
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课文中的母亲省吃俭用,在生活如此艰辛的情况下,却愿意花钱给作者买书,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我们生命中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亲人—父亲,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你们的父亲是怎样的?
是啊,都说父爱深沉如山,父亲总是不善于表达,但是他的爱却从不缺席。同学们,著名作家也是画家吴冠中在父亲去世后经常在梦里梦见与父亲相处的场景,还有那艘小渔船,于是写下《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吴冠中笔下的回忆性散文《父爱之舟》,来体味这深沉的父爱。
(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情感的表达,不一定非要直接抒情,个个动人的场景也能胜过万句抒情。
读书要求:现在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读完之后,请同学们给每一个难忘的场景取一个小标题。开始读吧。
1、检查字词
师:看到大家刚才读书的时候表情专注,充满自信,相必屏幕上的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想来挑战一下?
(同桌评价: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自信大方)
(你都听出自信大方了,还听出什么了呢?冤枉的枉第三声,连读的时候是轻声)
师:读完之后,有没有发现屏幕上有些字被老师标红了,这些标红的字就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同学们快来观察一下,哪些字的写法,是你想提醒一下大家的。(蚕,平舌音,第一笔是横)【老师师范,学生拿出学习单】
2、梳理课文
过渡: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善于总结,解决了字词拦路虎,我们就能更加顺利地理解课文了。
师:这篇课文当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多,你们的小标题取好了吗?这些场景依次展开,我们可以根据地点的切换来找到场景,并通过关键语句来概括场景。有哪位小勇士举手来给大家分享分享?请你说。
师:真棒,他一口气说了三个,谁来补充,就同桌叭,来这组最后一位同学。
【卖茧子、买枇杷——半夜为“我”换房——带“我”逛庙会——雨雪天背“我”上学——筹钱供“我”上学——摇船送“我”考师范——为“我”缝补棉被】
总结:同学们,作者在文中一共描写了梦中的7个场景,我们再分分类,前三个是日常生活的,后面四个是求学路上的,哎看来父亲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以题为线,感受父爱
1、浏览课文,发现线索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父爱之舟”,有一个线索把这一个个场景都串了起来,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去课文中找一找,在课文中做上标记。(姑爹的小鱼船)
追问:能不能再快速数一数小渔船出现了几次?(4次)
师:那老师也数了数所有的“船”字在文章中出现了19次,这种反反复复出现的词对这篇文章来说,小渔船就是这边文章的线索。
2、反复浏览,感受父爱之舟
过渡:文章线索可以让我们对整体结构的把控更清晰些哈,那我们再回到这个主题,叫“父爱之舟”,作者为什么这样拟定标题?我看到同学们紧皱眉头,先不着急解决这个问题,等品读完文章问题一定迎刃而解。
追问:老师想问的是,你觉得父爱和舟哪一个是作者真正想去写的东西?哪一个更重要一点?(父爱,赞成吗?)
师:都是赞成啊,那你们能不能从原文中再快速的找一找,父爱这个词它出现了吗?
预设: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追问:其他有找到的吗?应该是没有了,全文只有结尾才出现这一次。那老师非常的疑惑,父爱明明那么重要,为什么不提父爱呢?这篇文章里到底有没有父爱,告诉我,有,但是它藏起来了,对不对?所以,老师接下来想交给大家一个小任务。
(四)深入研读,深化感受
过渡:在学本单元的课文要素的时候老师就曾说过,咱们平时爱看的电影啊就是由一个一个场景剪辑而成的,那现在我们要拍一部名为《父爱之舟》的电影,剧本就是我们这篇课文,同学们啊都是这次电影的摄影师,要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拍下来,拍出隐藏在文中的父爱。注意屏幕上老师给大家的拍摄小提示,来四人一小组讨论,我们5分钟后开“镜头探讨会”
师:好的,时间差不多了,我看到好几个小组已经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就请第三小组的代表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他们组想拍的场景叭。
预设1:拍第三自然段住破旅店的情节
问:这个是有难度的哦,老师问问你你想拍哪些镜头来表明这个旅店真破呢?可以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回答。
答: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
问:哦那你是不是要给臭虫和身上的大红疙瘩一个特写镜头?点点头。你来想象一下这个时候作者会是怎样的表情?(难受,憋屈)好的,那同桌来找找看这个时候如果镜头给到父亲,父亲在做什么?
答: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
问:找的很准确,父亲动心了和刚开始说找了最便宜的小客栈这两个冲突吗?老师想在这个镜头中加一段父亲的内心独白,同学们帮帮老师,想象一下父亲会想些什么?
答1:孩子被咬了就像自己身上被咬了一样,好心疼。
答2:哎呀,都怪我没有钱,早知道换一个好点儿的小客栈了。
追问:文章说父亲想换房间,他动心了,为什么最终没有换呢?(家里会更加窘迫)
师:非常好,老师从你们这一组的镜头中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板书)
追问:那孩子给了父亲什么样的反馈啊,他有没有让父亲给自己换房间呢?他很懂事对不对?他能体会到父亲的不容易,尽管文中虽然没有提到父爱,但是拍完这个段落同学们觉得父爱在不在里面啊?父爱里有什么?(板书:伟大,万不得已)
总结:这一段真的让大家觉得非常的心酸和苦楚啊,让我们捧起课文一起感受这父子情深。有没有哪个小组和大家分享其他想要拍摄的镜头?
预设2:第四自然的逛庙会的情节
问:哦?你说说看你们小组想拍什么镜头?
答: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追问:这些热闹的场景镜头和父爱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1:写庙会的热闹是因为自己对当时的场景记忆深刻,记住的不仅是庙会,还有父亲的爱。
预设2:庙会上琳琅满目的小吃和父子俩吃凉粽子形成对比,可以感受到“我”家里贫穷,尽管家里贫穷,可是父亲还是“给”我买了碗豆腐脑,这也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父爱。
师:非常棒,那要给特写镜头,你觉得什么样的特写可以把隐藏的父爱凸显出来?
预设:父亲看看凉粽子再看看热豆腐脑,犹豫一下还是买下了豆腐脑。
师:是呀,这样一来,内心独白也有了。
总结:作者很少提及父爱,但是处处都是父爱。还有哪个小组想分享小渔船出境的场景?
预设1: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师:我听到你重读了“抓紧时间”和“弯腰低头”,你是不是想把特写镜头给到这两个画面?
追问:在我们印象中,缝补棉被一般是由谁来完成?(母亲)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新体会?
生1:因为晚上光线昏暗,增加了针线活的难度,需要父亲弯腰低头才能看见。
生2:虽然对父亲来说,针线活不是他所擅长的,但是为了“我”的生活所需,他在努力地,用心地缝。
生:是啊,父亲真的好伟大,即使多年以后,父亲坐在船头上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仍时常浮现在作者的脑海中,永不磨灭。
(五)升华情感,质疑结课
总结:没想到父爱之舟上居然有这个多的表现形式,一篇课文满满当当都是爱。那作者吴冠中呢是个画家,一生画过很多船,可就是画不出载满父爱的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父爱满满当当,父亲的爱太多太多太重太重了,更重要的是在作者的心里,这份父爱太完美了,没有一支笔,没有一张纸能绘出他心中完美的东西,所以他最后只有一个感受,就是文章的结尾,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师:只有什么了?只有泪水了。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作者给课文取题为“父爱之舟”了吗?
总结:所以我想,作者最后肯定是遗憾的,因为他不仅画不出这艘父爱之舟,也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了,他有些话再也没有机会和自己的,父亲说了,如果还有一次机会,他可能很想再回到那艘小渔船上,这次摇橹的一定是他;如果有机会,他说不定还想再回到那个小旅馆和父亲再住一夜。吴冠中没有机会和父亲说说心里话了,可是同学们你们还有,老师想邀请同学到台前来,对着你的爸爸说说心里话。
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读文识字,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弄清脉络,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获奖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概括场景,课堂回顾,交流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