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9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师用书
展开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生产活动
(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 | 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
水源 | 保证农作物的灌溉 |
地形 |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
土壤 | 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
(2)人文因素。
市场 |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
政策法规 | 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 |
其他 | 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 |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2.人文因素不断发展变化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因素的变化 | 影响 | 案例 |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 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 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基地,内蒙古的乳产品生产基地 |
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 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
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 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 经水稻品种改良,并采取室内育秧技术以后,在东部也可种植 |
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 | 促进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改种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小麦 |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
【思维培养】
知识储备 | 材料信息 | 文字: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 图像:蔬菜大棚设施简易、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 |
调运知识 | 南疆地区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有优势方面也有劣势方面,其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部分位于暖温带;地处干旱区,全年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存在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 |
思维路径 | 第(1)题 | |
第(2)题 | ||
第(3)题 |
【我的解答】
答案:(1)南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全年降水较少;土地面积广大,但存在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2)政策支持;冷藏保鲜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户素质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市场需求量大。
(3)提高庭院土地利用率;庭院小拱棚投入小、生产灵活;满足自家蔬菜的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三类。
(1)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2)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3)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种农业生产活动或两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判断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
方法 | 举例 |
看作物种 类及生长 特性 | 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
看农业生 产特色 | 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 |
看优势因 素或制约 因素 | 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再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水源也就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其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考向 农业区位因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瓜喜温、喜光、喜干,不耐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4~30 ℃。西瓜需要大量养分,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最佳。云南东川小江地区山高谷深,产于谷底河滩的“小江西瓜”是知名特产。当地农民采取修整滩地、开沟、薄铺浮泥等方式种植西瓜,形成一种独特的种植模式。每到西瓜成熟季节,游客络绎不绝。下图为小江滩地耕作景观。
(1)分析“小江西瓜”选择在冬春季节种植的原因。
(2)分析“小江西瓜”品质较高的自然原因。
(3)分析“滩地种瓜”模式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影响“小江西瓜”种植季节的原因,依据材料中“当地农民采取修整滩地、开沟、薄铺浮泥等方式种植西瓜”信息,可以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以及上市季节等方面分析。由图文资料可知,“小江西瓜”产于谷底河滩,云南东川小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是汛期,冬春季节是枯水期,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下降,河床冲积滩地裸露,才能修整种植,另外冬春季节种植可以提前上市抢占市场。第(2)题,分析“小江西瓜”品质较高的自然原因,可以结合西瓜的生长习性,从日照时长、气温日较差、土壤以及水质等方面展开。该地位于河谷地区,冬春季节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光照强,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滩石覆盖,有利于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品质;每年汛期,河滩上的泥沙沉积,带来充足养分;邻近河流上游谷地,沉积物以砂质土层为主,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生态环境好,水质较高。第(3)题,该地发展“滩地种瓜”,主要是由于该地土地资源少,该地地处山区,耕地少,该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益;增加经济作物的比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小江西瓜”市场需求量大,直接带来销售收入;促进相关产业如运输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在西瓜成熟季节,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带来其他经济收入。
答案:(1)云南东川小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是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床冲积滩地裸露,才能修整种植;上市时间早,经济效益高。
(2)河谷地区,冬春季节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光照强;滩石覆盖,气温日较差大;每年汛期,河流的泥沙沉积,带来充足养分;砂质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生态环境好,水质较高。
(3)该地地处山区,耕地少,该模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益;增加经济作物的比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西瓜成熟季节,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
考点二 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2·广东卷)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2)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
A.进水区 B.出水区
C.水稻区 D.螺沟区
【思维培养】
知识储备 | 材料信息 | 文字: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图像:进水口、出水口、水稻、螺沟的分布 |
调运知识 | 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传统稻田养螺特点,生态系统特点 | |
思维路径 | 第(1)题 | |
第(2)题 | 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水稻区由水稻、螺、微生物、水体等组成,生态系统最复杂 |
【我的解答】(1)D (2)C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最后,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1.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2.气候条件的影响
作物 | 气候条件 |
棉花 |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
水稻 |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
玉米 |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 |
甜菜 |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
甘蔗 |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
柑橘 |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
苹果 |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
3.市场条件的影响
(1)市场的时空差异:时间上→上市时间(反季节上市或错峰上市);空间上→市场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交通通达度、运输要求与运输成本)。
(2)市场需求量→供需关系→销售价格。
(3)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量、质量(品质)、品牌(知名度)、销售价格(受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冷藏和保鲜成本、营销成本等影响)、上市时间、交通便利程度等。
(4)市场定位→当地产量、目标市场供需关系、运输距离及成本、农产品属性(是否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品质和销售价格等→消费群体。
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考向 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3·大连模拟)梅菜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民间用新鲜的梅菜经晾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历来被作为宫廷食品。地处珠三角的广东省惠州市横沥镇是中国梅菜之乡,距今有400多年历史。近年来,当地梅菜产业蓬勃发展,产品辐射全国并远销北美和东南亚。下图示意横沥镇梅菜种植与加工制作流程。据此完成1~3题。
1.据资料可推测梅菜生长( )
A.喜阴湿 B.耐盐碱
C.喜湿热 D.喜温凉
2.“深沟高畦,畦面栽培”的方式种植梅菜主要利于( )
A.施肥除虫 B.排水防涝
C.增大温差 D.获得光照
3.近年来,横沥镇梅菜产业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加工制作标准化、效率高 ②冷藏保鲜技术的广泛使用 ③不断积极拓展消费市场 ④保留传统的生产制作方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D 2.B 3.D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中梅菜种植与加工制作流程图,可知9月—11月栽培,12月—次年2月采收,均是在气候较凉爽的秋冬季节,因此梅菜具有喜温凉的生长习性,故选D。第2题,“深沟高畦,畦面栽培”反映梅菜种植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生长期中需要深沟排水,通过高畦防涝,B正确;该方式与施肥除虫、增大温差、获得光照关系不大,A、C、D错误。第3题,根据图中“人工撒盐,逐一踏实腌制”“手工分拣”等信息,说明梅菜加工制作主要靠人工,加工制作效率不高,故①错误;梅菜晒干并密封包装运往国内外市场,不需要使用冷藏保鲜技术,故②错误;消费市场的拓展促进了该地梅菜产业的发展,故③正确;该地梅菜生产工艺悠久,保留传统的生产制作方式有利于保持产品特色,开拓市场,从而促进该地梅菜产业的发展,故④正确。故选D。
(202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思维培养】
【我的解答】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顺坡垄的走向与坡向一致,水流速度较快,不利于保水保土,且灌溉不便。结合材料,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故可推断该地降水频率高即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每次降雨量较小,对土壤的冲刷能力较弱,故可不考虑保土保水的作用;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故可不考虑灌溉的问题。第(2)题,由材料可知,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南坡)。该地位于52°N附近,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高度低,与梯田相比,顺坡垄葡萄之间的阻挡少,可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利于葡萄的生长。第(3)题,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且灌溉不便,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顺坡垄加重了水土流失,不利于保水保土;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灌溉不便,故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
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高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
2.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
3.答题模板
(1)种植业区位条件分析。
答题方向 | 答题模板 | |
自然因素 |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 纬度较低(较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充足(不足),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崎岖),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
经济因素 |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 市场广阔(狭小);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
社会因素 |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等 | 政策支持(限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历史较短,经验不足) |
(2)畜牧业区位条件分析。
答题方向 | 答题模板(有利) | |
自然因素 | 气候、地形、草场、水源等 | 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水源充足。 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
社会经济因素 |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
(3)水产养殖业区位条件分析。
答题方向 | 答题模板(有利) | |
自然因素 | 水域面积、水域条件、饵料、大陆架、洋流、河流注入 | 海洋水产业:大陆架广阔;浅海滩涂面积广大;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河流注入。 淡水养殖业:水域面积广;水域条件适宜鱼类生长;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 |
社会经济因素 | 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养殖经验等 |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政策优惠;养殖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 |
(4)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答题模板。
(2021·河北卷)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1~2题。
1.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
2.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
1.A 2.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且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所以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当地自然环境独特,A正确;猕猴桃为当地引种,且2011年才开始规模种植,其种植经验并不丰富,且实现规模化种植,不一定是传统的种植方式,B、D错;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并不先进,C错。第2题,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好,并可错峰上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B正确;并未降低产品的运费,A错;挂果期长导致果园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C、D错。
二十九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1·广东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单位:%)。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 长江流域 | 黄河流域 | 西北内陆 | |||
面积 贡献率 | 单产 贡献率 | 面积 贡献率 | 单产 贡献率 | 面积 贡献率 | 单产 贡献率 | |
1950—1965 | 22.61 | 30.27 | 26.85 | 48.61 | 52.38 | 9.52 |
1965—1980 | 18.77 | 46.74 | 20.37 | 52.78 | 34.92 | 26.98 |
1980—1995 | 30.65 | 37.55 | 50.93 | 30.56 | 47.62 | 19.05 |
1995—2010 | 55.56 | 19.16 | 62.04 | 17.13 | 61.90 | 9.52 |
2010—2015 | 57.47 | 26.44 | 68.06 | 11.11 | 66.67 | 9.52 |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C 2.C 3.B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足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棉区自1950年以来,面积一直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较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C正确。第3题,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首先得益于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全程机械化在新疆棉田得到大范围推广,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从而使新疆棉花生产效率提升,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①③符合题意;沙漠化强度减弱是干旱区进行退耕还草生态治理的结果,退耕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②不符合题意;气候暖湿化加强不利于棉花产量提高,④不符合题意。
河南省是我国主要的优质小麦产区,被称为“中原粮仓”。但2022年5月份,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农民将小麦提前收割,当成青贮饲料卖给养殖场,每亩可以卖到1 500元左右。为此,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坚决禁止一切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的行为。据此完成4~5题。
4.相比于黑龙江省,河南省小麦种植( )
A.病虫害少
B.机械化水平高
C.土壤肥力高
D.生长期长
5.导致小麦被作为青贮饲料提前收割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农业科技
C.小麦品质 D.政策
4.D 5.A 解析:第4题,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与河南相比纬度较高,气温低,气候条件不易发生病虫害,A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开阔,人均耕地多,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B错误。东北地区黑土地广布,C错误。河南省纬度相对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因此生长期长,D正确。第5题,由材料可知小麦当成青贮饲料卖给养殖场,每亩可以卖到1 500元左右,售价较高,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大,A正确;农业科技、小麦品质都不是导致小麦被作为青贮饲料提前收割的原因,B、C错误;由材料可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坚决禁止一切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的行为,政策对这一行为是反对的,D错误。
(2022·辽宁卷)云南哀牢山东麓盛产的柑橘汁水饱满,但常温下不易保存,且柑橘的种植户分散,面临从田间地头到冷链系统的“最先一公里”困境。2020年某企业在该地建立产地仓(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解决这一问题。下图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是因为( )
A.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
B.延长柑橘生产的产业链
C.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
D.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
7.建立产地仓对当地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
A.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
B.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C.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D.推广制冷技术应用
6.D 7.B 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面临从田间地头到冷链系统的‘最先一公里’困境”以及图示信息可知,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冷链缺失的问题,能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D正确;没有改变农产品与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A错误;“最先一公里”没有延长产业链,B错误;移动制冷设备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小,且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不是解决“最先一公里”的主要原因,C错误。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建设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的问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保鲜质量,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B正确;产地仓的建立没有改变农业种植技术,不能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A错误;产地仓对于农产品生产成本影响较小,C错误;产地仓的建立可以推广冷藏技术应用,但不是对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D错误。
漆树喜光、喜暖,不耐严寒,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避风山区栽种。生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涂料,具有耐腐、耐磨、隔水和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特性。优质生漆漆酚含量高,水分含量低。读中国漆树分布示意图(图1)及生漆品质与漆树所在山地坡向关系图(图2),完成8~10题。
图1
图2
8.漆树分布中心区的区位优势有( )
A.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B.临近交通干道,运输便利
C.土层较厚,排水条件优越
D.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9.据材料分析,生漆品质好的漆树宜栽种的一组坡向是( )
A.东南坡、南坡 B.东北坡、西坡
C.西北坡、北坡 D.东南坡、东坡
10.受化工漆的冲击,为实现生漆产业的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改造自然环境,扩大漆树面积
B.增加政府补助,提高收购价格
C.加强技术研发,拓展产品用途
D.推广传统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8.C 9.D 10.C 解析:第8题,结合材料“漆树喜光、喜暖,不耐严寒,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避风山区栽植”可推测出,漆树分布中心区的区位优势为土层较厚,排水条件优越,C正确;从图中看,漆树分布中心区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如东部发达,A错误;交通和河流状况从图和材料中无法判断,B、D错误。第9题,由图可知,东南坡、东北坡和东坡漆酚总量的比值高,西坡、南坡和西北坡漆酚总量的比值低,可判断出生漆品质好的漆树宜栽种的一组坡向是东南坡、东北坡和东坡,D正确。第10题,生漆产业的持续发展应依靠自身实力的增强,不是靠增加政府补助,可加强技术研发,拓展产品用途,扩大市场,实现生漆产业的持续发展,B错误、C正确;由材料可知,漆树生长在山区,改造自然环境难度较大,且对生漆产业持续发展影响不大,A错误;推广传统工艺,不会降低生产成本,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21·辽宁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东北地区贡献较多。南方水稻主产区通过改良品种、提升口感和品质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据调查,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的市场成本和价格均高于江苏省,但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水土资源压力,表现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主要依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采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长期的土地高强度利用,部分耕地质量下降。下图为2001—2017年东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耕地面积和水稻增加面积占比统计图。
(1)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黑龙江省和江苏省水稻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
(3)针对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压力,提出该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策。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在海拔0~60米最高,在海拔300~500米最低。总体来看,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呈减小趋势,说明其受地形影响;水稻需水量较大,受水源影响,海拔较低处水源丰富,便于灌溉。第(2)题,可从气候、土地、水源、稻米品质等方面分析。如下图(从黑龙江省角度分析):
第(3)题,针对黑龙江省水资源压力,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的水稻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针对土地资源压力,可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扭转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
答案:(1)特征:随着海拔升高,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呈减小趋势,在海拔0~60米占比最高,在海拔300~500米占比最低。影响因素:地形、水源。
(2)黑龙江省复种指数低,单位面积土地的水稻总产量小;灌溉用水、提高土壤肥力等农业生产成本高;黑龙江省水稻品质更好。
(3)培育耐旱的水稻品种;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