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1页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重庆市高三等级性考试]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宇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 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从政事堂制度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这说明设立政事堂是为了( )
    A.分割宰相权力 B.缓解君相矛盾
    C.强化皇权专制 D.维护政治稳定
    3.[2023·济宁市高三模拟]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高宗以后,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A.提高决策效率 B.实现政事公开
    C.抑制政治腐败 D.避免决策失误
    4.[2023·江西省赣州市期末考试]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冗官”现象 D.加强了中央集权
    5.[2023·武汉市高三调研]在唐代,进士出身成为“士林华选”,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而在唐朝后期,多次出现特赐进士及第的特殊现象,成为皇帝乃至某些权臣用以笼络人心的工具。此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唐后期( )
    A.官员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B.官吏选拔的程序日趋完善
    C.世家大族的地位日益没落
    D.科举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6.[2023·黄山市二模]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清查核实户口,按户籍上登记年龄与本人体貌进行核对,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政府编户增长一倍有余。隋朝这一举措( )
    A.加重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B.激化了人地资源矛盾
    C.杜绝了人口隐匿的现象
    D.打击了豪强世族势力
    7.[2023·山东临沂期中]营缮令是唐朝建筑工程营建和修缮的法令,《唐会要》卷31记载太和六年(832年),唐文宗颁布的营缮令:“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这些规定反映出唐朝 ( )
    A.市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B.建筑工艺水平高超
    C.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反映
    D.建筑工程立法完善
    8.[2023·山东省六校联合考试]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9.[2023·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新唐书·食货志》载:“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材料反映的是( )
    A.两税法实施的弊端
    B.均田制带来的危害性
    C.租庸调推行的背景
    D.两税法实行的必要性
    10.[2023·湖南省永州市期末考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 )
    A.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
    B.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
    D.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1.[2023·“皖豫名校联盟体”高三第三次考试]
    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单位:次)
    这反映出,唐代该地区( )
    A.人口迁移规模扩大 B.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C.日渐成为经济中心 D.水患灾害得到根治
    12.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蹴鞠、骑马之外,尤其喜欢荡秋千。唐诗《秋千词》写道:“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B.女性社会地位提升
    C.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D.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3.[2023·湖北十堰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7世纪初的唐朝,内部组织结构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近于至善,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的“互相制衡”截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专制体制。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内部组织“近于至善”的表现并分析其局限性。(9分)
    课时作业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解析:由材料“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判宇文述田以还民”可知国家通过严苛的法律严格限制豪强地主占有土地的份额,并将其侵占的土地还给人民,贯彻实施了均田制,故选D项;农民负担与税收政策相关,与土地多少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宇文述田以还民’”可知严刑峻法是表现而非实质,排除B项;“消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据材料“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可知政事堂产生于统治者加强皇权的需要,有利于强化皇权专制,故选C项;政事堂产生于唐朝,而当时已经产生三省六部,宰相权力已经被分割,排除A项;政事堂是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缓解君相矛盾属于客观作用,排除B项;唐朝前期的政治相对稳定,而且材料中提到了需要出现凌驾于三省之上的权力控制矛盾和冲突,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据材料“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可知,史官随同,如实记录所奏内容,奏事者不敢任意曲解事实,对抑制政治腐败起了一定作用,故选C项;史官随同记录制度只是记录所奏内容,与提高决策效率无关,排除A项;中国古代政事不公开,排除B项;“避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依据材料,东晋时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的比例仅为4%,隋朝时为17.2%、唐朝24.5%、北宋达到了46.1%,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给更多的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的机会,也就扩大了政府的官吏来源,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的变化表,无法说明官员素质的高低,排除A项;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出现了“冗官”现象,而材料反映的是从曹魏到北宋入仕官员比例的变化,排除C项;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而材料反映的是寒门弟子在官员中的比例,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说明科举制对即使高官也有很大的影响,可见这一制度的影响力变大,故选D项;“多次出现特赐进士及第的特殊现象,成为皇帝乃至某些权臣用以笼络人心的工具”体现了科举这一制度的政治倾向,却无法说明其官员的素质,排除A项;“多次出现特赐进士及第的特殊现象,成为皇帝乃至某些权臣用以笼络人心的工具”这种做法并非正常的选拔程序,也是对程序的破坏,排除B项;“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这种现象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倾向,无法判断当时世家大族在政权中的地位,排除C项。
    答案:D
    6.解析:根据“清查核实户口,按户籍上登记年龄与本人体貌进行核对,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并结合所学可知,自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因此,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打击豪强世族势力,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从豪强手里将原来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隋朝的“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打击了豪强世族势力,而人地资源矛盾主要指的是人口与土地的关系紧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以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杜绝了人口隐匿的现象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
    答案:D
    7.解析:根据材料表述可得出唐朝不同身份的人,其建筑规格及样式也不同,反映的是等级秩序,选择C。材料没有体现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材料反映的是等级,而不是建筑工艺和立法,排除A、B、D。
    答案:C
    8.解析:“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表明有利于其他社会成员获得田地,从而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材料与抑制土地兼并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A项;其他社会成员获得田地不一定指的就是地主,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排除D项。
    答案:B
    9.解析:据材料“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可知,两税法实行的原因是因为租庸调制带来了诸多弊端,因此可判断材料强调的是两税法实行的必要性,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两税法实行的原因,而A项所述为其影响,答非所问,排除;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据材料“盖口分……坏而为兼并”可知,材料仅提及其带来的结果,但并未提及其危害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据材料“租庸调之法坏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租庸调推行的结果而非背景,排除C项。
    答案:D
    10.解析:“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可见税收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加财政收入,故选A项;“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可见威胁政府财政是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而贫富不均是不税收能解决的问题,排除B项;“两税法”改变的只是收税的时间和名目,没有考虑土地是兼并还是个体,排除C项;两税法的依据是以资产为宗,事实不管土地所有者是自己耕种还是佃人耕种,事实上放松了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
    答案:A
    11.解析:材料可见唐代后期该地区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结合所学可知唐中期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材料中的地区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兴修水利适应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后期确实出现了进一步的北人南迁情况,但材料中仅能看出水利工程数量的变化,不能直接得出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经济中心,排除C项;水患灾害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得到根治,排除D项。
    答案:B
    12.解析:根据“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蹴鞠、骑马之外,尤其喜欢荡秋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比较低下,而材料中体现了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这反映了唐朝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女子的业余生活而非市民生活,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与女性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关,而材料主要反映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女子的业余生活而非百姓生活的情况,排除C项。
    答案:D
    13.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可得出魏晋奠定的制度基础;根据材料一“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可得出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统治者励精图治。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行政效率提高,相权一分为三,防止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宰相共同议政,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等。第二小问局限性,根据材料二“不论唐太宗如何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专制体制”可得其本质是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政令决策执行程序化,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掣肘推诿等问题。
    答案:(1)有利因素:魏晋奠定的制度基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励精图治。(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表现: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行政效率提高;相权一分为三,防止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宰相共同议政,利于减少决策失误。(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局限性:相权被分割削弱,其本质是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政令决策执行程序化,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掣肘推诿。(4分)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淮南区
    浙西区
    浙东区
    宣歙区
    唐前期
    8
    12
    9
    0
    唐后期
    17
    33
    26
    7
    时间不详
    1
    2
    3
    1

    相关试卷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8走向整体的世界: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8走向整体的世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5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5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