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质量评价(四)(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科举制下,考生可以自由报考,不问家世,凭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这说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A项;唐朝时期除科举制外,仍然存在恩荫等选官方式,排除B项;取士标准以成绩为主,不能体现多样化趋势,排除C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2.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初唐时期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唐朝中期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唐朝后期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A 解析:根据表格中列举的唐朝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相关规定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科举报考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这反映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据此可以判断出国家的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其社会主流意识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唐朝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没有将科举制度与其他入仕途径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制度是士人入仕唯一通道”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越来越严格,说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数量会不断减少,其社会流动性会减少,而不是加强,排除D项。3.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 )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 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发展,宰相的下设机构成员和辅助人员增多,并听命于宰相,有利于提高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故选D项;宰相属于中枢机构,与地方势力无关,排除A项;对宰相的改革不能影响皇帝的决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如何选拔中枢机构成员,不能体现是否削弱门阀贵族的影响力,排除C项。4.(2020·济宁模拟)“堂帖”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帖”。“堂帖”的出现表明当时( )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常A 解析:材料表明,唐朝中后期日常政务三省宰相不用请示皇帝,可直接裁决,这反映了该时期相权有所增强,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测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否尖锐,故B项错误;三省分权体制在此之前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堂帖”并没有改变国家具体的决策机制,军国大事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5.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该评论(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D 解析: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可以得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C项排除。6.女子骑马的风俗在唐代流行。妇女骑马通常是“横乘”,侧身斜坐在马鞍上;而唐代女子则是“纵乘”,像男子一样骑在马背上(右图),女着男装也开始盛行。不少陶制品展现了骑马的妇人形象。这主要体现出唐代社会( )A.游牧文明改变道德观念B.彻底摆脱儒家伦理束缚C.深受丝路商旅文化影响D.崇尚自由和开放的风尚D 解析:唐代妇女喜好骑马,且和男子一样“纵乘”,体现出唐代社会崇尚自由和开放的风尚,故选D项;材料反映出唐代女子骑乘的习俗深受北方游牧文明影响,并非道德观念的改变,排除A项;儒家伦理有所削弱,但并非彻底摆脱,排除B项;唐代女子骑乘的习俗深受北方游牧文明影响,而非西域商旅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7.(2020·深圳二模)图1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2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B.“三教合归儒”促进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D 解析:材料“羽化升天”反映出受到道家的影响,“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反映出受到佛教的影响,体现了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些画像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排除A项;材料画像属于宗教画,与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无关,排除B项;材料画像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是没有体现出其主流地位,排除C项。8.(2021·济南模拟)《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写道:“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一言论( )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C.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B 解析:根据材料“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可知,这体现了历代医者秉承济世为怀的信念,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千金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作,理学是宋代才出现的,排除A项。《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医学理论涉及不多,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医者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故排除D项。9.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陶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 )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B.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C.开始出现“三教合归儒”的趋势D.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B 解析:材料“崇奉道教”“推崇佛教”说明,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故选B项;梁武帝虽然推崇佛道,但没有反映出将其列为统治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三教合归儒”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政策发生改变,排除D项。10.西晋成书的《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利用浮力给大象称重的故事。民国学者陈寅恪以“象为南方之兽”及印度佛经记载了相似的故事为依据,认为该故事其实“为外国输入”。由此可以推知( )A.三国时期北方不可能出现大象B.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未真实发生C.《三国志》的编写深受佛教影响D.魏晋时人已知晓利用浮力称重D 解析:由材料“西晋成书的《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利用浮力给大象称重的故事”可知,曹冲称象利用的是浮力称重的原理,《三国志》中的记述说明魏晋时已掌握并利用这一原理,故选D项;“不可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陈寅恪认为该故事是外国输入,并未质疑故事本身的真实性,排除B项;佛经中有相似的故事记载,曹冲称象只是《三国志》中的一则故事,不能得出“《三国志》的编写深受佛教影响”的结论,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1.(2020·南京、盐城二模)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就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经门下审议,最后由尚书省执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三省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第三小问,从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作答。 (2)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以他人官居宰相职”及材料二“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书”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三省的地位变化角度思考。 (3)第一小问,结合两则材料得出前期三省制对唐朝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唐朝后期其作用下降,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第二小问,可以从制度完善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角度进行阐述。答案:(1)职责: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2)调整: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3)关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认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12.(2020·天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材料反映了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观察材料所给信息,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补充九品中正制,结合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也可从举孝廉的察举制度下地方有一定的选官权,对材料“朝廷掌握官员任命权”进行修改,运用察举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注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答案:修改一:在“举孝廉”之后应该添加“九品中正制”。理由: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汉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故在“举孝廉”之后添加“九品中正制”。修改二:将“朝廷掌握官员的任命权”改为“地方掌握官员的任命权”。理由:汉朝采取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品行,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作为选官的标准,这些选拔方式都是举荐,特别是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掌握了选官的权力,而到了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选拔方式是通过考试,标准是才学,这才是将选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所以此处应该改为“地方掌握官员任命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7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5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