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02.2 溶解度(讲义)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897/1-16926256367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02.2 溶解度(讲义)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897/1-1692625636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02.2 溶解度(讲义)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897/1-16926256368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02.2 溶解度(讲义)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897/0-16926256322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02.2 溶解度(讲义)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897/0-16926256322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02.2 溶解度(讲义)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897/0-16926256323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课题2-2 溶解度
知识导航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
知识精讲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
一、固体溶解度
1. 概念
表示在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符号为S。
2. 含义
如“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为: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在20℃时,100 g水最多能溶解36 g 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 g。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3. 四要素
(1)前提: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100g溶剂里。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及时小练
求下列物质的溶解度: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在20℃时,测得25 g水中溶解9 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在60℃时,测得105 g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5 g。
4. 与溶解性的关系
(1)溶解性是说明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方法;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3)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示例
AgCl、CaCO3
Ca(OH)2
KClO3
KNO3、NaCl
二、溶解度曲线
1. 概念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g)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上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 意义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在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
溶液为_______溶液。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3)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为_________溶液。
(4)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溶液为_________溶液,会有
固体析出。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5)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 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呈“陡升型”,如KNO3, NH4Cl。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呈“缓升型”,如NaCl。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呈“下降型”,如Ca(OH)2。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Ca(OH)2的溶解度曲线
4. 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得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4)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5)确定溶液的状态,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思考与交流
(1)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如何提纯?
三、气体溶解度
1. 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举个例子
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 影响因素:
(1)内因:气体本身的性质。
(2)外因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_______。
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对点训练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
题型一:溶解度的理解
【例1】下列对“20℃时的溶解度为3l.6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31.6g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g溶液中含有31.6g
C.3l.6g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变1-1】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100 g,该温度下,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溶液=1:1 B.溶质:溶剂=1:1
C.溶剂:溶液=1:1 D.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为200 g
【变1-2】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38g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食盐溶液的质量为( )
A.138g B.136g C.100g D.38g
【变1-3】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100 g水中溶解20 g食盐,则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0 g
B.60 ℃时,100 gKNO3完全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60 ℃时KNO3的溶解度为100 g
C.36 gNaCl溶于100 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NaCl的溶解度为36 g
D.20 ℃时,30 gKNO3需要100 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0 g
【变1-4】将饱和溶液的温度由降至,其溶解度之差为,则表示
A.温度每降低,析出的质量
B.每溶剂中析出的质量
C.每溶液中析出的质量
D.温度降低后该溶液中析出的质量
【变1-5】已知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0C时,10g水中最多溶解4g X物质,300C时,20g水中最多溶解8g Y物质,则200C时X与Y的溶解度相比是
A.X
【例2】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 g水,并冷却到t ℃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例3】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海水晒盐利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氯化钠适用这一方法结晶是因为______。
【变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5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
(2)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图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①A溶液为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题型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例4】20 ℃时,某物质在100 g的水中最多溶解了4 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变4】20℃时,1.5克某物质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属于
A.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难溶物质
题型三: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例5】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变5-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璧上有小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糖里的鱼浮出水面
【变5-2】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例6】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逸出。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影响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因素。
Ⅰ、探究温度和压强对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影响。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实验1 :标准大气压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某种无色碳酸饮料,大烧杯中加入不同温度的水,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大烧杯中水的温度
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澄清石灰水的现象
实验①
0℃
缓慢
不浑浊
实验②
20℃
适中
不浑浊
实验③
90℃
很快
变浑浊
实验2:室温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某种无色碳酸饮料。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注射器活塞的位置
试管中的产生气泡的速率
实验④
不拉动活塞
适中
实验⑤
向上拉活塞到25mL
变快
实验⑥
向上拉活塞到50mL
变得更快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欲得出温度对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影响,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和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
(3)由实验1、2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Ⅱ、比较二氧化碳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性。
实验3:烧瓶中收集250mL的气体,分别加入50mL不同液体,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变化。(实验前烧瓶内压强为104.20kPa,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烧瓶中气体
注射器中物质
实验后瓶内压强
实验⑦
空气
水
130.25 kPa
实验⑧
CO2
水
104.98 kPa
实验⑨
CO2
盐酸
106.67 kPa
实验⑩
CO2
小苏打的水溶液
103.40 kPa
【解释与结论】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4)实验后瓶内的压强,实验⑧小于实验⑦的原因是______。
(5)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讨论】
(6)请你利用二氧化碳溶解性知识,解释“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逸出”的原因______。
题型四:溶解度曲线
【例6】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变6】下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特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Cl
KCl
NH4Cl
KNO3
10℃
35.8g
31.0g
33.3g
20.9g
60℃
37.3g
45.5g
55.2g
110.0g
A.图中a曲线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结晶
D.KCl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10℃时变成饱和溶液
【例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________方法。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恒蒸发温掉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量甲________乙,(填“>”“<”“=”“无法判断”)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4)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
【变7-1】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 ℃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填“a”“b”或“c”,下同)。
(3)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变7-2】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内陆成水湖,当地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
(1)“夏天晒盐”中的“盐”溶解度曲线可用如图中___________来表示。
(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关系是____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3)t2℃时将40g的a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
(4)不改变溶液浓度,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比较析出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___________。
A.a=b B.a>b C.a
【变7-3】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
(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__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填序号)。
【变7-4】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洋洋解决她的疑问。
(1)清晨,洋洋佩戴着KN95医用口罩走出了家门,这种口罩可以防止病毒吸入鼻腔,起到了与化学实验中___________操作相同的作用。
(2)吃完午饭,洋洋用洗涤剂清洗饭盒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下午的化学课上,洋洋看到老师将一瓶汽水的瓶盖打开,汽水自动喷出来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
(4)伴着晚霞洋洋回到了家中,晚饭后开始复习有关溶解度曲线内容。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②t1℃时,将12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③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将t2℃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提分作业
【练1】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它的含义是( )
A.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食盐
B.20 ℃时,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C.20 ℃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20 ℃时,100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练2】某温度下,将5 g氯化钠放入110g水中,得到 113.6 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
【练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20℃时20g食盐放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67g B.68g C.69g D.70g
【练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B.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C.喝下汽水打嗝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练5】将1 g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20 g水中即达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练6】如图是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B.50℃时,向45g硝酸钾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得到95g溶液
C.5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硝酸钾比氯化钠少
D.分别将50℃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硝酸钾溶液析出的固体多
【练7】上完体育课后,小明感到又热又渴,他买了一罐“健力宝”饮料,拉开瓶盖,看到有大量的泡沫溢出,原因是______,他赶紧喝了几口后,禁不住打了几个嗝,感到凉爽多了。他打嗝的原因是______。
【练8】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 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 点。根据下 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t2℃时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此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__。
(3)当 a 物质中含有少量 b 物质时,可以用 ___________(填 “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练9】溶解度与速度、密度一样,都是控制某变量,度量另一变量,以表达事物固有属性。
(1)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其含义是_______。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填字母,下同)。
A.温度 B.压强 C.溶质、溶剂的种类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搅拌 E.颗粒大小 F.溶质、溶剂的质量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度快慢的因素有 。
A.温度 B.搅拌 C.颗粒大小 D.振荡
(4)不同温度下,O2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
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
(5)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KNO3溶解度的测定实验。
步骤1:分别准确称取3.5g、1.5g、2.0gKNO3.加入药品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A.添加KNO3直至天平平衡 B.取出KNO3直至天平平衡
C.改变砝码、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D.重新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
步骤2:将3.5gKNO3放入大试管中,并用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于试管内。注意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液体_______保持水平。
步骤3:振荡大试管,发现有固体未溶解,于是用如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水浴加热,使固体全部溶解,则此加热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步骤4:取出大试管,插入温度计,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并摩擦试管壁,同时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当刚有晶体析出时,立即记下此时的温度T1。
步骤5:此时在大试管中再加入1.5gKNO3,重复步骤3、4,记录温度为T2;
同样方法,再加入2.0gKNO3实验,记录温度为T3.则T3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g。
实验交流与反思:
交流1:判断溶液的饱和状态是溶解度测量的关键点。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是_______。
交流2:依据学生实验后绘制的下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Na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B.分别将b℃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KNO3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C.在a℃时若配制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KNO3所需的水量多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中提纯KNO3,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a href="/hx/tb_c98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练习题</a>,文件包含92溶解度答案doc、92溶解度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2 溶解度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溶解度优秀课堂检测,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精品精练,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