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五章 章末检测(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五章 章末检测(含解析)01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五章 章末检测(含解析)02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五章 章末检测(含解析)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五章 章末检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五章 章末检测(含解析),共11页。

    第五章 章末检测

    、单选题

    陕北黄土高原属于生态脆弱区,是国家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任重道远。下图为榆林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榆林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是(   

    A.耕地 B.绿地 C.建设用地 D.其他用地

    2.榆林地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生态风险依然存在,主要的问题是(   

    地下资源无节制的开采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绿地面积的大幅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D    2C

    【解析】1.读图可知,2000年至2020年,榆林市绿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BC排除;耕地面积约由16700km2下降至15600km2,减少的幅度为约6.5%,其他用地由4700km2下的降至4250km2,减少的幅度约为9.5%故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其他用地,D正确,A错误。故选D

    2.结合所学可知,在不适宜开展种植的地区开垦耕地会导致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等。该地实施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②④错误;榆林市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可能会导致地表植被土壤破坏、地面塌陷等问题,正确;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可能会导致绿地、水体等面积减小,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热岛效应显著等问题,正确。故①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某省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提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是1962—2007年该省年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962—2007年,该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氧气减少 B.二氧化碳增多 C.臭氧增多 D.水汽增多

    5.全球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我国率先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下列关于全球变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会使到达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减少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烃类化物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毁林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我国不应再使用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3D    4B   5B

    【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62—2007年,该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呈波动上升趋势,升幅超过降幅,D正确,AB错误;2007年与1962年相比,气温大致升高1.1℃C错误。所以选D

    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省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B正确;氧气减少、臭氧增多、水汽增多都不会导致气温升高,ACD错误。所以选B

    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但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没有变化,并不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错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会使直接进入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减少,正确;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不是生产和使用氯氟碳化物,错误,正确;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广泛使用这些能源有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植被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正确;我国经济规模和人口庞大,能源需求量大,如果不再使用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清洁能源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不再使用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不太现实,错误。所以选B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近些年,随着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干洁空气成分 B.水汽比重 C.固体杂质含量 D.有害气体成分

    7.下列与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关系密切的现象是(   

    A.气候变暖 B.大气降水 C.臭氧空洞 D.酸雨危害

    【答案】6C   7A

    【解析】6,又称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直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固体杂质,C正确。形成的成分主要是固体杂质,不是气体与液体,ABD错误。故答案选C

    7.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加剧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A正确;大气降水、臭氧空洞、酸雨与二氧化碳无关,BCD错误。故答案选A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观测发现,南极上空每年春季臭氧含量比以前有大幅度下降,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臭氧空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臭氧层气温较高,主要是因为臭氧吸收部分(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9.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主要是因为(   

    A.化石燃料的燃烧 B.土地利用的变化

    C.氯氟碳化物的使用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

    【答案】8B   9C

    【解析】8.根据臭氧的有关知识可知,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因此臭氧层气温较高,主要是因为臭氧吸收部分太阳辐射,B正确。臭氧不能显著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ACD错误。故选B

    9.根据臭氧的化学性质可知,人类活动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会分解和破坏臭氧,导致大气中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C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生产中氮肥的施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不是臭氧破坏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调查报告,发达国家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多达5000万吨,其中75%没有经过正规回收处理,大都非法输往发展中国家。读电子垃圾主要物质质量比例表,完成下面小题。

    物质

    金属

    塑料

    玻璃/陶瓷

    电线

    印刷电路板

    总计/%

    比例/%

    49.00

    20.70

    18.10

    0.40

    1.20

    100.00

    物质

    木材

    橡胶

    绝缘体

    混凝土

    其他

    比例%

    0.30

    0.40

    0.80

    4.10

    5.00

    10.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大量输往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环保意识差 B.电子垃圾回收利用价值低

    C.电子垃圾回收技术难度大 D.电子垃圾回收成本高

    11.实现电子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回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10D    11D

    【解析】10.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环保意识更强,A错误;由表可知,电子垃圾含有较多可回收物质,回收利用价值较高,B错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电子垃圾回收技术难度也不大,C错误;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工序复杂、要求严格,导致电子垃圾回收成本高,为了降低甚至免除这部分成本,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大量输往发展中国家,D正确。故选D

    11.发达国家每分生的电子垃圾多达5000万吨,其中75%没有经过正规回收处理,实现电子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回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以下对图中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A分别表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B系统产生生产废弃物排放到系统

    C.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D.资源与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1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A.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

    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答案】12D    13A

    【解析】12.根据三者与人类的管理调控关系,提供物质和资金,可判读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动力,可知应为社会系统,可以判断①②③分别代表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A错;社会系统向生态系统排放的主要是生活废弃物,B错;在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C错;资源与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D对。故选D

    1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A对;BCD的描述均为人类过度破坏自然或索取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BCD错。故选A

    下图为山东鲁北企业集团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产业链条图,多条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5.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   

    重视对废弃物的利用没有废弃物排入自然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第一、二产业之间的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4C    15A

    【解析】1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得到了有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公平性原则,A错误;也没有体现共同性原则,B错误;没有发展性原则,D错误。故选C

    15.该企业模式,重视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正确;废弃物排放量少,并不是没有废弃物,错误;对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成本,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第一、二产业的联系,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错误。故选A

    2022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助力海南蓝碳开发。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蓝碳开发能缓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生态破坏 B.气候变暖 C.水体污染 D.资源枯竭

    17.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当前海南省应优先(   

    A.强化蓝碳开发 B.调整产业结构 C.优化能源结构 D.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16B    17A

    【解析】16.根据可知,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故蓝碳开发能缓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气候变暖,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17.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环境优美,二氧化碳排放少;海南岛四面环海,开展海洋活动便利,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而海南岛应优先强化蓝碳开发,A正确。海南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较为合理,并非优先目标,BC错误。适度造林,大力造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A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201910月中旬,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范围达到了1986年以来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小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南极臭氧空洞范围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污染减轻 B.常规能源利用率提高

    C.氟氯烃制冷剂的使用减少 D.南极考察活动减少

    19.材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18C   19A

    【解析】18.南极出现臭氧层空洞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使用的冰箱、空调里的制冷剂,里面含有氟氯烃物质,排放以后会大量消耗臭氧,造成臭氧层空洞,C正确;工业污染与南极臭氧层空洞关系不大,A错误;常规能源利用率提高,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减轻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但是对臭氧层空洞的影响不大,B错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南极的科考活动会更加深入,南极的科考活动与南极臭氧层空洞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9.臭氧层空洞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所有国家共同面对。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集中力量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体现了共同性的原则,A正确;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B错误;公平性原则是指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C错误;可持续发展里没有发展性原则,D错误。故选A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中央政策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山东与河南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约定监测断面水质年均值在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金;反之,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金。2022年,山东向河南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引发人们关注。但这次生态对赌并没有输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黄河流域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是(   

    A.黄河口湿地生态萎缩退化 B.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不足

    C.黄河上下游协调发展度高 D.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21山东与河南对赌治理黄河,体现了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合作性原则

    【答案】20A    21B

    【解析】20.黄河流域要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说明流域内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黄河口湿地由于黄河三角洲增长减慢,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萎缩退化,这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这也是提出该国家战略的重要背景之一,A正确;黄河流域上游水电丰富,中上游能源资源丰富,能源资源可开发量大,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B错;黄河上下游在发展过程中就出现水资源的不协调利用和污染治理各自为政的问题,流域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C错: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在中游地区,D错。故选A

    21山东与河南对赌治理黄河,其本质是为了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B正确,排除ACD。故选B

    二、综合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多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总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为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孟加拉国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下图示意博多河流域地理位置及生态风险评价单元的划分。

    (1)  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  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原因。

     

     

     

    (3)  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22【答案】(1)纬度低、降水丰富,水热充足;地势平坦,耕作便利;泥沙沉积层厚,土壤肥沃。

    (2)人口分布集中,人类活动对流域湿地破坏严重;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发,引发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3)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景观呈现斑块化;城市和工农业生产污水排放量增大,河水水质下降。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莱茵河见证了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在19世纪中期就出现了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联合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现在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成为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河流之一。

    (1)  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巨大的主要原因。

     

    (2)  分析治理莱茵河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3)  说明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主要原因。

     

     

     

    23【答案】(1)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水体自净能力差。

    (2)国家间建立相关处理机构,增强协调处理能力;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大资金、技术投入,防治污染;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荷兰地处莱茵河入海口,受河流污染威胁最大。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与河豚、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下图示意贵如黄金的天价刀鱼。

    (1)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指出其违背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并简述理由。

     

     

     

     

    (2)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4【答案】(1)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导致刀鱼的数量减少,其减少的速度超过了生长发育的速度,即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公平性原则:破坏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

    (2)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河流上的大坝切断刀鱼洄游线路,水体污染。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五章 章末检测(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