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2 排列与组合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2 排列与组合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与内容解析,目标与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解析,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4 组合数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1.内容:组合数的定义和表示,推导组合数公式及性质;利用组合数公式求具体问题的组合数;
2.内容解析:
(1)在组合基础上给出组合数的概念:给出组合数公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加便捷地求出不同组合的个数。有了组合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为导出组合数公式奠定了基础。在组合数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组合数和组合两个概念。
(2)组合数公式的推导:推导组合数公式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组合和排列的关系,发现排列可以分为“先取元素分组,再对组内元素全排列”两个步骤。为了让学生充分经历“发现”的过程,教材从具体问题“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出发,为学生设置认知台阶,并将具体结果推广为一般形式,得到组合数公式。
(3)组合数公式的理解和性质:引导学生把握组合数公式的特点,掌握组合数公式的连乘形式与阶乘形式,并通过例题发现在时,选择连乘形式计算更为简单,当时,选择阶乘形式计算更为简单;通过计算简单的组合数,发现组合数的简单性质,从组合数的意义和组合数的计算公式两个方面进行证明。
(4)组合数公式的应用:能够利用组合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及时巩固组合数公式,形成解决组合问题的一般方法,即“先分类,后分步”的解题策略。
3.教学重点:
理解组合数的概念、推导组合数的公式及性质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组合和组合数的概念,能够区分组合数和组合;
(2)通过探索排列和组合的关系,利用计数原理推导组合数公式;
(3)通过组合数的计算,体会“数学运算”,通过探索排列和组合的关系,体会“逻辑推理”
2.目标解析
达成以上目标的标志是:
(1)能在组合基础上给出组合数的定义和表示,并能区别组合和组合数;
(2)通过利用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组合问题,由组合数与排列数的关系得到所求组合数,再将具体结果归纳为一般形式,从而得到组合数公式,并能利用公式求具体问题的组合数;
(3)通过组合数的计算和推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三、教学问题诊断解析
1. 问题诊断
(1)推导组合数的公式是第一个教学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与推导排列数公式不同,推导组合数公式不仅需要将具体情况归纳为一般情况,还要研究组合与排列的关系,通过建立有关排列数与组合数的等量关系式得到组合数公式,学生对此的理解会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应该紧扣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利用分步乘法计算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发现排列可以分为“先取元素分组,再对组内元素全排列”两个步骤,从而得到,并认识到等式两边是对同一个问题作出的两个等价解释。
(2)利用组合数公式解决具体问题是第二个教学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正确选择计数原理,辨别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正确运用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其次,对于综合问题,要同时使用分类加法和分步乘法两种计数原理。
2. 教学难点:推导和应用组合数公式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当和较小时,可以通过手算得出。当和较大时,可以利用计算工具计算组合数。一般的计算工具可以直接求阶乘,利用阶乘形式的组合数公式可以计算。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含有计算组合数的构造函数,可以直接求得组合数。本节课使用Excel内置函数作为教学支持条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温故知新
问题1 从集合中取出3个元素组成三元子集,共有哪些不同的子集?
引导语 在问题1中,我们通过列举数数的方式得到各问题的组合个数,但随着元素个数的增加,这种方法越来越繁琐了。能否像排列一样,也能找到计算组合个数的公式,从而能便捷得求出组合个数?
定义:类比排列数,我们引进组合数的概念——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辨析:组合与组合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结合已解决的具体问题,类比排列数给出组合数的定义和表示,并与相似的组合概念做对比,引入组合数公式。
2.新知探究
问题2 前面已经提到,组合与排列有关系,能否利用这种关系,由排列数来求组合
呢?
追问(1) 求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师生活动:列举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和组合,以“元素相同”作为标准将排列分为4组,每组中元素的全排列有种,得出.分析等式两边的实际意义,可以发现“从4个不同元素中任取3个的排列”可以分为两步完成:第1步,从4个元素中任取3个作为组合;第2步,将取出的3个元素作全排列。所以,.
追问(2) 将求的方法推广为一般形式,如何求组合数?
师生活动:求“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由以下两步得到:
第1步: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作为一组,共有种不同的取法;
第2步:将取出的个元素作全排列,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根据分布乘法计数原理,有,因此
追问(3):由的公式,你能得到的公式吗?
师生活动:
规定:
[设计意图]从一个具体问题出发,利用排列数求出组合数,由具体推广到到一般,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组合数的公式,发展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3.学以致用
例1 计算:(1) (2) (3) (4)
追问:观察(1)与(2),(3)与(4)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和猜想?
师生活动:可以发现,.这两组组合数的共同特征是:两个组合数的下标相同,且上标之和等于下标,由此可以猜想:.
证明:,,所以.
从组合数的含义也可以解释上述等式:当确定取出哪些m个元素时,剩余的n-m个元素也确定下来,所以取m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与选出剩余n–m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与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m个元素的组合数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公式求组合数,以把握公式的结构,加深对公式的理解。通过追问深入思考,发现组合数的对称性,提出猜想,并从组合数的计算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证明,提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例2 一个口袋里有7个不同的白球和1个红球,从中取出5个球: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如果必须取红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如果不取红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1)是一个组合问题,有种取法。
(2)因为红球只有1个,所以只需从剩余的7个白球中取出4个白球即可,
有种取法。
(3)方法1:问题转化为“从7个不同白球中取出5个白球”,
故有种取法。
方法2(间接法):不取红球,可以理解为从“任意取出5个球”中,去掉“必须取红球”即可。结合前2问的结论可以得到:种取法
从问题(3)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中,我们又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
,即
追问: 你能解释 的意义吗?
师生活动:从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解释上述公式,猜想组合数的性质2:,从组合数的意义进行证明,从组合数的计算公式证明留给学生作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应用巩固组合数公式,学会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追问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组合的定义和两个计数原理进行证明。
例3 在100件产品中,有98件合格品,2件次品。从这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出3件。
(1)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
(2)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3)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解:(1)这是个从100个元素中取3个的组合问题,所以抽法的种数为
(2)从2件次品中抽出1件有种抽法,从98件合格品中抽出2件的抽法有种,因此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次品的抽法种数为
(3)方法1(直接法):3件产品中至少1件为次品,包括有1件次品和2件次品两种情况,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次品的抽法种数为
方法2(间接法):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次品的抽法种数,就是从100件产品种抽出3件的抽法种数减去3件都是合格品的抽法种数,即
追问 你能总结一下解决组合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梳理解决组合问题的一般思路——先分类,后分步;对于含有“至少”、“至多”等关键词的问题,可以使用直接法或间接法,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选择。
演示:当和较小时,可以通过手算得出。当和较大时,可以利用Excel等计算工具计算组合数。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及时巩固组合数公式,形成解决组合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升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学会用计算工具来计算组合数。
4.课堂小结
1.组合数的公式
2.组合数的性质
3.解决组合问题
“先分类,后分步” 直接法 间接法
4.发展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组合数的概念、回顾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和性质,总结解决组合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六.板书设计
6.2.4组合数 1.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 2.组合数的公式
性质: (1) (2) 3.组合问题: 思路:先分类,后分步 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 例3: 解:(1) (2) (3)方法1(直接分类法) 方法2(间接法) |
七、目标检测设计
1.计算
(1) (2) (3) (4)
2.求证
(1) (2)
[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组合数公式进行运算和证明,检测学生对于组合数公式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记住公式,并掌握公式的使用。
3.从含有3件次品的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取5件进行检验
(1) 抽出的产品都是合格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2) 抽出的产品中恰好有2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3) 抽出的产品中至少有2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4) 抽出的产品中至多有2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进一步熟悉解决组合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8.3 分类变量与列联表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具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及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8.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与内容解析,目标与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解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8.3 分类变量与列联表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解析,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