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五首:登飞来峰》测试题(附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99839/0-16921425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随堂练习题,共2页。
《登飞来峰》测试题(附答案及解析)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 。 3.这首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 。他字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1.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2.当时的保守势力;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北宋 王安石 介甫4.D (“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王安石没有归隐的念头,这首诗表现的是他的雄心大志和远大抱负。)5.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解释,陈子昂文学家,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课后练习题,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复习练习题,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