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293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293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共计六单元】精品全册同步教案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导入,初读古诗《登飞来峰》,了解古诗大意,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质疑活动,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境。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出示幻灯片)……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播放歌曲)
二、初读古诗《登飞来峰》
1.出示幻灯片,播放录音。
2.全体学生齐读古诗。
3.介绍作者:(幻灯片出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主持过“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了解古诗大意
1.大家想想我们以前都是通过什么办法了解诗的大意的?(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根据书中的图片,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弄懂诗的大意。
3.生汇报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重点理解:飞来峰:一峰独立入云,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故称“飞来峰”。
闻说:听说。 缘:因为,由于。
(“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我不怕浮云遮挡视线,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
四、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
(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点拨要点: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主旨句,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
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五、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板书: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小结:《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作业
1.背诵《登飞来峰》。
2.拓展学习: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七、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登高望远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登飞来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诗歌朗读,理解诗意,品读诗句,写作手法,拓展延伸,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写作背景,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检查字词,精读课文,把握文章,合作探究,本文主旨,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