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物质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物理、化学变化的判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教学重点】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教学难点】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如物态变化、机械变化、地球运动等,而且在水和空气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化学变化,本节教材是从物质变化的本质出发去讨论自然界物质变化的不同,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明确物理和化学两个变化的含义,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否生成新的物质,为接下来学习酸碱盐等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实验准备】学生材料:4人一组,准备14组实验材料;
水槽1个,小烧杯三只(标明清洗试管用的清水,实验三中用的清水,废液杯),滴管一根,色素一瓶,培养皿+泡腾片1套,试管架一只,小试管2根,碘化钾溶液,硝酸铅溶液各1瓶,装有油的塑料瓶一只,每组1小段镁条,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石棉网。
教师材料:实验1(玻璃缸1只,装有指示剂的大烧杯1只,装有泡泡液的小烧杯,一条小布条,干冰1箱),实验2(1卷镁条,1把剪刀,1盒火柴,1盏酒精灯,确保能点着,坩埚钳,石棉网)
【教学过程】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进一步来探究物质的变化,感受魔幻的科学世界。
【魔术引入】现在请大家将你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我的两手之间,这里有一个大玻璃缸,我将在其中放一些干冰,知道干冰吧,就是?(学生说:固态的二氧化碳),然后我将这杯蓝色的液体倒进去,用泡泡液封口,请大家仔细观察!
T: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S:1颜色的变化(液体由蓝色变成了黄色)——化学变化
2泡泡越来越大(说明里面产生了大量的气体,猜测一下,这个气体是?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物理变化
3很多的白雾(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物理变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呢?请这边两组同学一起告诉我,物理变化就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就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个小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你认为它是一种(化学变化)
2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铅溶液的混合,你猜测它是一种?(化学变化)真的吗?
(我已经开始听到不一样的答案了,有说物理的,有说化学的,那么第3个小问题)
3碳酸氢钠溶液与有机酸溶液的混合,你猜测它是一种?
T:这些都只是大家的想象,随口那么一说,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呀?
S:做实验!
【探究实验】
一、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1.用剪刀剪取一段镁条,点燃酒精灯;
2.用坩埚钳夹取镁条,在空气中点燃;
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S:发出耀眼的白光,(教师补充,老师还感受到了它的热量啊)——发光发热
T:根据发光发热的实验现象,你可以推测它是一种?(化学变化)
但是所有的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请举出反例
S:电灯通电发光发热就是一种物理变化(钨丝与填充的气体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否则岂不是开一次电灯就要换一次钨丝)
T: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就要交由大家来探究了,现在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我们要做什么
二、 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铅溶液的混合
1.在小试管中取约1mL(20滴)的碘化钾溶液;
2.滴加1-2滴硝酸铅溶液;
三、 碳酸氢钠溶液与有机酸溶液的混合
请大家检查一下,有没有哪个组缺碳酸氢钠与有机酸这两种药品的?
非常聪明,这两种物质都在这一片小小的泡腾片中,只不过现在都是固态的,我们要探究的是两种溶液的混合
1.往油杯中加入约50ml清水;
2.用滴管快速滴加5-6滴色素;
3.15秒后,往杯中位置投入一片泡腾片;
最后我提醒两点,第一取用不同液体时滴管要注意清洗,将清洗试管的废液滴在专门的废液杯里,第二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要及时记录,并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这两种变化分别是什么变化,好,现在请大家开始动手实验。
【授课助手展示】
【分享实验结果】
任务二: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铅溶液的混合
T:请一组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出现了黄色的物质——(那我们描述得更准确一些)原本两种无色的液体混合以后生成了黄色的物质
另外这种黄色的物质并不能溶解在液体中,说明它不可溶,是一种沉淀物
——说明在这个实验中,颜色的变化,生成了沉淀——由此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它是一种化学变化
T:这种黄色的沉淀就好像颜料一样,所以老师给这个实验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清水变颜料)
现在进行到下一个任务
任务三:碳酸氢钠溶液与有机酸溶液的混合
T:请先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的?
S:漂亮!
T:它可以让我们想到大自然中的龙卷风,火山喷发等等,我们可以根据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给它起名字,比如说“火山杯”“龙卷风杯”等等,这个实验在我看来啊,就像熔岩喷涌而出,所以老师管它叫“熔岩杯”。
那么这个实验为什么这么漂亮呢?因为它简单又复杂。我们一起来分析。
1当我们往油杯中加水的时候,你观察到(水和油分层了——这是一个物理变化,水在下层,油在上层)这是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这一性质
2我们往其中加入色素,目的是使这个实验现象更明显,有一个回落的过程
3最后关键一步是投入泡腾片,这个时候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气泡——碳酸氢钠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的时候发生了反应——生成气体——由此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它是一个化学变化)
好,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当你遇到两种物质混合无法判断它的变化类型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有无(气体/沉淀/颜色/发光发热)的现象来推测变化类型,当然这只是推测,辅助我们判断的方法,真正要确定还是要通过判断有无新物质生成。
【过渡】知道变化类型往往还不够,我们要从变化中推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根据它的性质推测它的用途,造福我们的生产生活。
一、 磨光闪闪
根据刚才发生的化学变化,请你推测一下在这个变化中镁条所体现出来的性质有哪些(可燃性)
根据镁条的可燃性,并结合一下它在燃烧过程中发光发热的现象,推测一下它有什么用途?我们可以依据镁条的可燃性制得镁光灯,早期很多摄影棚里的闪光灯用的可都是镁光灯。
现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大电影节明星偶像们走红毯的时候,摄影师可都是拼命对着明星拍照啊,一闪一闪的,那么如果老师这辈子也想体验一把女明星的感觉,你想想可以怎么办?结合一下我们桌面上已有的器材,想一想(其实很简单,当老师走下讲台的时候,边上两排同学一齐点燃镁条,这感觉啊估计会很棒)
二、 清水变颜料
我们已经学过化学方程式了,先来推测一下这种黄色沉淀物是什么?
这里发生了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它是一种黄色的沉淀,这体现出了它的一个物理性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大,想象它可以做什么?(做颜料,镀青铜等)而且它还是一个网红实验的主角,——这个实验叫做黄金雨,非常的漂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老师这里也制作了一瓶黄金雨,大家可以看到非常地漂亮。
三、 熔岩杯
这个实验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它其实就是碳酸氢钠与有机酸的反应,说明碳酸氢钠它具有的性质是能与酸反应,碳酸氢钠,它的俗名成为小苏打,苏打粉,我相信这下大家对它都不陌生了,做馒头发酵的时候会加一下苏打粉,它的性质是能与酸反应,如果酸太多了,我们可以怎么办?加一些碳酸氢钠,对人体而言,如果胃不舒服,胃酸过多了,我们可以(吃一些含有碳酸氢钠的物质,可以中和胃酸过多)
小结:那么这节课的基本内容都在这儿了,由一条主线贯穿其中,由实验现象推测变化类型,进一步推测它的性质,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它的用途反推回它的性质等等。
T:接下来的时间交由大家,通过材料的阅读,对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老师先举个例子: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硫酸铜可以分解产生铜。
硫酸铜分解产生铜→化学变化→硫酸铜可以被分解→用途:炼铜
【小组讨论】3分钟的时间,待会请同学上台分析,说得最多的同学老师有奖励。
1硫酸铜粉末,它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晶体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粉末。→化学变化→能与水反应变颜色→用途:检测空气中的水分,少量水的吸收剂
2往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发生凝固聚沉(蛋白质变性),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和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后使蛋白质变性,可制农药波尔多液。→用途:农药是为了防止病虫害,很多病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就无法生存繁殖
T:非常好!这是对你这节课出色表现的奖励,老师制得的黄金雨,但是注意这个是封闭的,你要小心保存,只能远观不可亵玩。
好,最后三个小练习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优秀测试题,共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复习题,共1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11物质的变化解析版docx、11物质的变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