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通史专练--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通史专练--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通史专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仰韶文化晚期的青海柳湾遗址墓葬中,82座男性墓中随葬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等生产工具的有48座,随葬石球、石镞的有2座;71座女性墓中随葬石斧、石锛、石刀者仅8座,随葬骨锥的有38座。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原始农业逐步发展 B.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社会组织形式转变 D.早期国家逐步形成
2.下图为龙山时期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由此可知当时( )
A.社会阶层分化开始出现 B.奴隶制度走向繁荣
C.初步形成复杂社会系统 D.进入传统农耕时代
3.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直接控制范围在方圆200公里内。如图为二里头文化兴盛期,具其文化风格的陶酒器(孟、鬻、爵、觚)分布的情况。据此可知在当时( )
A.大一统秩序已建立 B.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
C.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D.形成了地域核心文化
4.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可以说明当时(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王
臣
礼
义
孝
仁
A.私有观念开始产生 B.君主集权逐步形成
C.分封制度渐趋成熟 D.礼制观念得到发展
5.融地理、数术、博物、志怪和神话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图书《山海经》中记载“有人曰 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研究发现,甲骨文中记录商代先王“王 亥”的“亥”字经常写成上边有一只鸟的形状。这说明《山海经》( )
A.现实主义风格鲜明 B.能够真实还原历史
C.可与出土文献互证 D.价值源于学者发掘
6.《史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北京西南的琉璃河发现一处西周遗址,其中一座大型墓葬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揭示,墓主“克”是燕国国君。由此可知( )
A.《史记》所载史事需经考古证明 B.周的政治势力已达到今北京一带
C.周朝的政治统治中心发生转移 D.周天子对北燕地区实施直接管理
7.在十三经之中,只有《孝经》自始即称为《经》。《汉书·艺文志》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日《孝经》。”该典籍的独特历史地位在于( )
A.维护父权宗法关系 B.阐发儒家政治思想
C.奠定经学学术标准 D.保存先秦诸子言论
8.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 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 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9.如表为某一时期战争概况。据此可知,当时
国君姓氏属性与战争的相关性
国君姓氏
姬姓—姬姓
姬姓—非姬姓
非姬姓—非姬姓
战争次数
130(16.4%)
331(42%)
328(41.6%)
A.宗法关系不复存在 B.血缘关系导致战争频繁爆发
C.礼制秩序走向瓦解 D.姬姓王国注重维护中央权威
10.《说文解字》中的“公”是会意字,即“八厶”。《孟子》认为井田制下,“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据此可知,井田制( )
A.以土地国有为基础 B.是阶级社会形成的标志
C.仍以公有制为主体 D.有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11.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 )
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 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
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 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
12.儒家经典《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开辟桑田、种植桑树、采桑、伐桑和养蚕、缫丝、纺纱、织锦、刺绣等各种生产的具体描述。据此可知,当时( )
A.丝织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B.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C.儒家思想重视蚕桑生产 D.工商食官制度受到冲击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周公形象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献记载中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周公形象 时用到的一组材料。据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上述研究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周公形象的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14.曾随之谜
【材料】
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
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
铜缶
编钟
【问题】
(1)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曾随之谜”?
(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男性墓中出土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女性墓中出土的多为生活(缝制衣服)的工具,说明当时已经完成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原始农业逐步发展,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随葬品多少的问题,并非反映出贫富分化日益加剧,排除B项;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材料中也没有国家机器产生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龙山时期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山遗址有着宫殿区、仓储区、中期小城内大墓及观象台基址,由此可知,此时初步形成了复杂社会系统,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阶层分化,排除A项;此时并不是奴隶制度社会,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为中心”,陶酒器分布也体现了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周围分布其它文化,可知在当时形成了地域核心文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证明大一统秩序已建立,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陶酒器分布,不能得出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陶酒器分布的情况,不能体现阶级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王、臣、礼、义、孝、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关于王、臣、礼、义、孝、仁等文字,说明在当时以王、臣、仁、义、礼、孝为中心的礼制观念在逐步发展,D项正确;私有观念开始产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分封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详解】王国维通过研究发现,甲骨文中关于商代先王“王亥”的书写,与综合性图书《山海经》描述相似,说明《山海经》可与出土文献互证,C项正确;《山海经》现实主义风格鲜明与其融“博物、志怪和神话等内容为一体”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山海经》能够真实还原历史,排除B项;《山海经》的价值源于学者发掘的说法过于武断,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其中一座大型墓葬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揭示,墓主‘克’是燕国国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琉璃河西周遗址证实了《史记》关于召公受封建立燕国的记载,说明分封制使周的政治势力达到今天北京一带,B项正确;《史记》所载史事并不是每一项都需考古证明,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西周初期政治中心在镐京,并未转移,排除C项;分封制下,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是间接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经》有特殊的命名由来,是阐发先秦时期父系家长制下宗法孝道的典籍,《孝经》作为儒家经典强调了“孝道”对维护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作用,维护父权宗法关系,A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孝经》并未奠定经学学术标准,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保存先秦诸子言论的著作有《孟子》、《论语》等,《孝经》并不是记录先秦诸子言论的著作,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在礼乐制度下,等级森严,其中材料“牧牛状告他的上司行为”说明的是礼乐制度面临冲击,C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度遭到破坏、司法体制漏洞的说法无关,排除AD项;在此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故选C项。
【点睛】
9.【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姬姓为周王室姓氏,结合材料中的战争次数可得出为春秋战国时期,姬姓与姬姓之间,姬姓与非姬姓之间,非姬姓与非姬姓爆发的战争均达百次以上,说明当时传统的礼制秩序走向瓦解,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诸侯国之间频繁爆发战争是为了争霸和夺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排除B项;材料中的姬姓诸侯国发动战争,本身就是对中央礼制的践踏,不能得出“姬姓王国注重维护中央权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答案】A
【详解】《孟子》认为井田制下,“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据此可知井田制是以土地国有为基础。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A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夏商时期中国进入阶级社会,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提现井田制以公有制为主体,排除C项;小农经济以铁犁牛耕和土地私有为前提,在春秋战国后产生,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涉及夏商周时期都城、铜矿和锡矿的分布情况,由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C项正确;夏朝的都城在阳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西周都城是镐京,东周是洛邑,排除A项;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是在秦朝之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诸侯国都的分布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关于开辟桑田、种植桑树、采桑、伐桑和养蚕、缫丝、纺纱、织锦、刺绣等各种生产的具体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丝织业有了较大发展,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内容源于《诗经》,未涉及儒家思想,排除C项;工商食官制度受到冲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1)①金石(铭文)史料,如周朝的青铜器铭文
②史书,如《左传》
③学术著作,如《孟子》(或《新书·礼容下》)
(2)变化:西周初年周公形象主要集中于辅佐周朝巩固政权方面(或具体事务层面);战国后 至西汉周公被提升到圣人的地位并逐渐神化。
解释:战国时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新兴统治阶级急需确定新的 统治秩序(周公制周礼符合战国稳定秩序的需要);儒学家的大力弘扬;西汉儒学 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等;周公圣人形象的确立,有利于稳定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认 同与政治理念,成为影响深远的传统伦理道德准则;代表了传统士人社会理想的精 神追求;但制约了社会进步。
【详解】
(1)①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属于金石(铭文)史料
②《左传》属于史书
③《孟子》、《新书·礼容下》属于学术著作
(2)变化:根据“周公谋”“周公相王室”,得出西周初年周公形象主要集中于辅佐周朝巩固政权方面(或具体事务层面);根据“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得出战国后至西汉周公被提升到圣人的地位并逐渐神化。解释:结合所学,可从战国时新兴统治阶级急需确定新的统治秩序、儒学家的大力弘扬、西汉儒学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稳定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代表了传统士人社会理想的精神追求等角度分析总结。
14.【答案】(1)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表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
(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由编钟铭文可知,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
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由墓葬出土的礼器及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可知,曾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明,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
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编钟及其铭文“禹”和“夏”的发掘与释读,表明曾国对“禹”和“夏”的认同。
【详解】
(1)根据“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并综合所学可知,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表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从而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
(2)根据“伯括受命,帅禹之绪……”等内容可知,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由编钟铭文可知,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由墓葬出土的礼器及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可知,曾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明,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根据编钟及其铭文“禹”和“夏”的发掘与释读,表明曾国对“禹”和“夏”的认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通史专练 --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9页。
这是一份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通史专练 --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9页。
这是一份三国两晋南北朝 通史专练--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