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3 湖心亭看雪 练习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3 湖心亭看雪  练习题(含答案)第1页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3 湖心亭看雪  练习题(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翻译句子,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湖心亭看雪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崇(zhēn)  定(gēng)  一小舟(ná)

    B.衣(cuì)   (sōng)   (dàng)

    C.一(jiè)   饮(qiǎng)   迷(chī)

    D.长(dī)   (tán)   喃(ná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湖中人鸟声俱          绝:                  

    日更定矣              是:                  

    毳衣炉火              拥:                  

    ④雾凇沆砀                沆砀: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强饮三大白/而别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惟长堤

    B.童子烧酒炉正沸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D.余拏小舟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2)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

    7.翻译句子。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二、课内阅读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题目。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  绝:      

    (2)余饮三大白而别  强: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文:                                                             .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

    10.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1.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人、鸟都不敢外出的环境,写出了大雪后的森然寒意,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面对此种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C.作者写作此文时,明朝已经灭亡,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13.作者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三、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龙井题名记

    秦 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①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②,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③,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篮舆(yú):竹轿。③天宇开霁:天空晴朗。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

    14.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邀余入山     书:书信

    B.出郭    比:等到

    C.从参寥策杖湖而行 并:并且

    D.以不至,去矣     时:按时

    15.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濯足惠因涧   尝射家圃

    B.夕,天宇开霁 金陵人

    C.殆非人间 千里者

    D.明日      不知有汉

    16.翻译下面句子。

    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译文:                                               .

    17.选文写了月夜之景,在写景观察的角度方面,采用               ,交代行踪游踪,写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景色;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顾恺之传》,有删改)

    丹青:绘画。小术:小技巧,小法术。绐:欺骗。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云兴霞蔚(      )

    (2)自尾至本(      )

    (3)尤丹青(      )

    (4)故俗恺之有三绝(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

     

     

     

    (2)以为求之必得。

     

     

     

    20.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小窗幽记》

    注: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láo):浊酒,未滤出渣子的酒。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  绝:       

    (2)余一小舟  拏:           

    (3)不散粉  妆:       

    (4)画冒雪出云之  势:        

    22.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分别概括选文寄托的情感。

     

     

    2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

    1D  2.①消失    ②代词,这    ③裹、围    ④白汽弥漫的样子  3.A

    4C  5,D

    6.(1)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2)上下一白

    7、(1)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8、(1)消失   2)勉强,尽力  3)哪能

    9、(1)我撑着一艘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

    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10、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11、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12.B 

    1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体现了俗人之见。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14C  15.A

    16(我们)在龙井亭休息,斟泉水靠在石头上喝。

    17、移步换景   幽寂

    18.(1)好像 (2)常常 (3)擅长 (4)流传,传说

    19.(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20.画绝 痴绝

    21、(1)消失  2) 撑()  3)装点  4)景致

    22、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家国之思;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自然之乐

    23(示例一)(表达方式方面)甲文综合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乙文以描写为主,在景物描写中,融情入景(寓情于景),使情与景浑然一体。

    (示例二)(写作技巧方面)甲文写景运用白描手法,简洁概括,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乙文写景运用比喻修辞,多个角度设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白雪之态,细腻传神。

     

     

    相关试卷

    语文人教部编版湖心亭看雪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湖心亭看雪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字词书写,填空题,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时练习,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词语解释,填空,理解性默写,指出停顿错误的一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释义,填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