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5章专题卷01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5章专题卷01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第1页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5章专题卷01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第2页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5章专题卷01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5章专题卷01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5章专题卷01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共12页。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5章专题卷
    专题01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透过水珠可以将荷叶上的纹理看得更清,水珠相当于(  )

    A.平面镜 B.玻璃板 C.凸透镜 D.凹透镜
    2.如图所示,四个透镜中,与其他三个不是同一种透镜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和圆孔P等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  )   

    A.只可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凸透镜
    C.凹透镜或凸透镜都有可能 D.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为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是校园操场一角粉色的蔷薇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粉色的花能透过粉色的光
    B.粉色的花能发出粉色的光
    C.用照相机给花拍照属于光的折射
    D.水中花的倒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6.以下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成像
    B.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C.  放大镜的成像
    D.  枯井中的青蛙观察范围
    7.2023年5月5日,中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自主对接,创造了世界空间交会对接最快的纪录,如图指挥室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拿出相机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下列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金色的“日环” B.  树荫下的光斑
    C.湖中倒影 D.  监控摄像
    8.在鉴定文物时。文物专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微部分通过放大镜成放大的实像 B.细微部分在放大镜的焦点处
    C.细微部分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D.细微部分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9.有关光现象及其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的光斑是虚像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用手机要扫的二维码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空中的鸟越飞越高,它在湖面的倒影也越来越小
    10.如图所示,利用“红外发热人群检测”装置,每分钟可以对百余人快速地检测,同时监控主机中的摄像头可以对体温异常者进行人像采集,已知监控主机的摄像头焦距约为5cm,关于人像采集,其中正确的是(    )

    A.摄像头镜头是凹透镜
    B.人群距摄像头距离应大于10cm
    C.装置可以通过发出红外线强度判断人的体温
    D.装置相当于投影仪
    11.如图所示,图中成实像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多选题
    12.如图所示,是晓铭同学画出的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后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是凹透镜的有(  )
    A.   B.  
    C.   D.  
    13.如图,关于凸面镜和凹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口的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
    B.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
    C.太阳灶烧水,利用了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D.凹面镜反射光的方向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填空题
    14.如图所示将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在白纸上看见中间亮边缘暗的原因是放大镜是________镜,它对射向它的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

    15.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16.我国古书《淮南万毕术》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可生火”,这是由于“圆冰”相当于一个 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或凹面镜);沈括《梦溪笔谈·阳燧照物》一文中,这样写道: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这是利用凹面镜对光有_____作用,
    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_________(会聚/发散)作用,是_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能把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一定不)是凸透镜。

    18.透镜光路基本概念:图(1)是透镜光路示意图。
    (1)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_____(主轴),用“CC”表示。透镜的几何中心叫______,用“O”表示。

    (2)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____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____,用“F”表示,如图(2)a所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其_____会交于一点,这是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如图(2)b所示。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___,焦距用“f”表示。
    (4)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___,用“u”表示。
    (5)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叫___ ,用“v”表示。
    19.在①平面镜成像;②投影仪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放大镜的成像,这四种成像中,成虚像的有__________;像比物大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20.今年3月,东莞再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如图所示,是张老师利用手机为同学们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屏幕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屏幕和老师,手机应该 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老师在手机中成的是 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四、作图、实验题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凹透镜并射入水中,凹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垂直,F为凹透镜焦点,请在图中将光经凹透镜后并射入水中的光路补充完整。

    2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F是凸透镜的焦点,水下有一块平面镜M,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再经水中的平面镜反射后恰过P点,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23.如图甲所示是博物馆内“刘充国印”的展台,上方是凸透镜,透过它能看到放大的印章;下方是平面镜,通过它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图乙是其示意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凸透镜的光心,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图中虚线)。请在图乙中画出:①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b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4.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①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b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②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光线BC的入射光线。


    25.黄紫珊和陈晓慧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不断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即是该凸透镜的___________,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26.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让平行光通过如图(a)的四个透镜(其中甲、乙和丙、丁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成)。

    (1)当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甲、丙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凸透镜的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如果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两个透镜,这里主要用到的一个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3)联想到如图(c)光的色散现象,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测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用__________(选填“红”或“紫”)光测出的凸透镜焦距更大;
    (4)小明用乙透镜测焦距时发现边缘有一小块已经缺损,这会使测得的焦距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C
    7.D
    8.C
    9.C
    10.B
    11.B
    12.ABD
    13.AC
    14.凸透镜 会聚
    15.凸透镜 会聚
    16.凸透镜 会聚
    17.发散 凹 不一定
    18.(1)主光轴 光心 (2)会聚于 焦点 反向延长线 (3)焦距 (4)物距 (5)像距
    19.①④ ②④
    20.凸透镜 远离 缩小
    21.  
    22.  
    23.  
    24.  
    25.最小最亮 焦点 10.0
    26.(1)小 (2)控制变量法 (3)红 (4)不变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