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6401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课件+习题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2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微专题2,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第九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传】(1)传不习乎(《十二章》) (2)空谷传响(《三峡》) (3)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传】(1)传不习乎(《十二章》)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空谷传响(《三峡》) 传来 (3)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传送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从】(1)择其善者而从之(《十二章》)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3)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4)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5)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6)从口入(《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从】(1)择其善者而从之(《十二章》) 学习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自 (3)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听从,顺从 (4)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自 (5)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跟随 (6)从口入(《桃花源记》) 自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故】(1)温故而知新(《十二章》) (2)故克之(《曹刿论战》) (3)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故渔者歌曰(《三峡》) (5)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故】(1)温故而知新(《十二章》) 学过的知识 (2)故克之(《曹刿论战》) 所以,因此 (3)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缘故,原因 (4)故渔者歌曰(《三峡》) 所以,因此 (5)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特意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8)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9)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因此 (7)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所以,因此 (8)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所以,因此 (9)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所以,因此 (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所以,因此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乐】(1)乐亦在其中矣(《十二章》) (2)钟鼓乐之(《关雎》)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4)心乐之(《小石潭记》) (5)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乐】(1)乐亦在其中矣(《十二章》) 名词,快乐,乐趣 (2)钟鼓乐之(《关雎》) 使……快乐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形容词,快乐 (4)心乐之(《小石潭记》) 为……高兴 (5)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游乐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7)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二章》) (9)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1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11)宴酣之乐(《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以……为快乐 (7)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形容词,快乐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二章》) 以……为快乐 (9)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形容词,快乐 (1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名词,快乐,乐趣 (11)宴酣之乐(《醉翁亭记》) 名词,乐趣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日】(1)吾日三省吾身(《十二章》) (2)旦日,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3)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4)隐天蔽日(《三峡》) (5)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日】(1)吾日三省吾身(《十二章》) 每天 (2)旦日,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天 (3)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日子 (4)隐天蔽日(《三峡》) 太阳 (5)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太阳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如】(1)于我如浮云(《十二章》) (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河中石兽》)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5)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如】(1)于我如浮云(《十二章》) 如同,好像 (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河中石兽》) 像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假如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依从 (5)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如同,好像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善】(1)择其善者而从之(《十二章》) (2)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 (3)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4)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 (5)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6)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善】(1)择其善者而从之(《十二章》) 好的 (2)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 善于,擅长 (3)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好的 (4)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 善于,擅长 (5)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好 (6)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好处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善事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舍】(1)不舍昼夜(《十二章》) (2)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3)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舍】(1)不舍昼夜(《十二章》) 舍弃 (2)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房屋 (3)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舍弃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客舍 (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舍弃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食】(1)一箪食,一瓢饮(《十二章》) (2)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3)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4)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6)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8)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食】(1)一箪食,一瓢饮(《十二章》) 饭 (2)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吃 (3)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供养,给……吃 (4)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吃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食物 (6)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吃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同“饲”,喂 (8)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吃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师】(1)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2)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二章》)
微专题2
第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师】(1)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老师 (2)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军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二章》) 老师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说】(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二章》) (2)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3)莫说相公痴(《湖心亭看雪》)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说】(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二章》) 同“悦”,愉快 (2)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说 (3)莫说相公痴(《湖心亭看雪》) 说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信】(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十二章》) (2)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3)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4)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5)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信】(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十二章》) 诚信 (2)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实情 (3)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信用 (4)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相信 (5)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信任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学】(1)学而时习之(《十二章》) (2)《兑命》曰“学学半”(《虽有嘉肴》) (3)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聊天 (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6)子未学礼乎(《富贵不能淫》)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学】(1)学而时习之(《十二章》) 动词,学习 (2)《兑命》曰“学学半”(《虽有嘉肴》) 同“敩”,教导 (3)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动词,学习 (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学习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动词,学习 (6)子未学礼乎(《富贵不能淫》) 动词,学习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一】(1)一箪食,一瓢饮(《十二章》) (2)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3)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4)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5)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一】(1)一箪食,一瓢饮(《十二章》) 基数,一 (2)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一旦 (3)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全 (4)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第一次 (5)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全,都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相同,一样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知】(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十二章》) (2)人不知而不愠(《十二章》) (3)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4)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 (5)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知】(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十二章》) 了解 (2)人不知而不愠(《十二章》) 了解 (3)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知道 (4)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 了解 (5)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了解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知道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二章》) (2)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匹夫不可夺志也(《十二章》) (4)博学而笃志(《十二章》) (5)志虑忠纯(《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二章》) 有志 (2)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做记号 (3)匹夫不可夺志也(《十二章》) 心意,志向 (4)博学而笃志(《十二章》) 心意,志向 (5)志虑忠纯(《出师表》) 心意,志向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自】(1)有朋自远方来(《十二章》) (2)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4)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5)猥自枉屈(《出师表》) (6)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7)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自】(1)有朋自远方来(《十二章》) 从 (2)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只,只是 (3)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自己 (4)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5)猥自枉屈(《出师表》) 自己 (6)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如果 (7)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 自己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命】(1)五十而知天命(《十二章》)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富贵不能淫》) (3)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4)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命】(1)五十而知天命(《十二章》) 命令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富贵不能淫》) 教导、训诲 (3)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生命 (4)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命令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忠】(1)为人谋而不忠乎(《十二章》) (2)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3)志虑忠纯(《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忠】(1)为人谋而不忠乎(《十二章》) 竭尽自己的心力 (2)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3)志虑忠纯(《出师表》) 忠诚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安】(1)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3)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微专题2
第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安】(1)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怎么 (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安身 (3)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怎么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5)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安定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策】(1)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执策而临之(《马说》)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策】(1)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记下(功)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用马鞭驱赶 (3)执策而临之(《马说》) 马鞭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辞】(1)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2)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3)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4)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辞】(1)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告别 (2)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告别 (3)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言辞 (4)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文辞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出】(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3)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4)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5)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出】(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生长于 (2)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出现 (3)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露出水面 (4)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拿出 (5)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出现,显露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外 (7)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发出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直】(1)中通外直(《爱莲说》) (2)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3)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4)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寄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直】(1)中通外直(《爱莲说》) 笔直,不弯曲 (2)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同“值”,价钱 (3)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同“值”,价值 (4)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直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当】(1)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 (2)今当远离(《出师表》) (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4)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当】(1)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 应该,应当 (2)今当远离(《出师表》) 将 (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应该,应当 (4)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在(某处、某时)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得】(1)竟不可得(《河中石兽》)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5)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7)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得】(1)竟不可得(《河中石兽》) 得到,获得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同“德”,感恩、感激 (3)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得到,获得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能,可能 (5)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得到,获得 (6)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能,能够 (7)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 得到,获得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9)得其船(《桃花源记》) (10)锺子期必得之(《伯牙善鼓琴》) (11)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1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1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实现 (9)得其船(《桃花源记》) 得到,获得 (10)锺子期必得之(《伯牙善鼓琴》) 懂得,知道 (11)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得到,获得 (1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实现 (1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懂得,领会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扶】(1)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2)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扶】(1)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搀扶,扶着 (2)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沿着、顺着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复】(1)唧唧复唧唧(《木兰诗》) (2)兴复汉室(《出师表》) (3)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6)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复前行(《桃花源记》)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复】(1)唧唧复唧唧(《木兰诗》) 又 (2)兴复汉室(《出师表》) 恢复 (3)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又 (4)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又 (6)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再 (7)复前行(《桃花源记》) 又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再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更】(1)不更颠乎(《河中石兽》) (2)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4)白头搔更短(《春望》) (5)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6)更造崩山之音(《伯牙善鼓琴》)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更】(1)不更颠乎(《河中石兽》) 更加 (2)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还 (4)白头搔更短(《春望》) 更加 (5)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还 (6)更造崩山之音(《伯牙善鼓琴》) 又,再次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2)由此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3)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三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看 (2)由此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推断 (3)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看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景象 (5)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看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可】(1)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2)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可】(1)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可以 (2)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大约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可以 (4)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可以 (5)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 可以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临】(1)一寺临河干(《河中石兽》)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4)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5)临表涕零(《出师表》)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7)执策而临之(《马说》)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临】(1)一寺临河干(《河中石兽》) 临近,靠近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临近,将要 (3)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临近 (4)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迎着 (5)临表涕零(《出师表》) 面对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居高面下 (7)执策而临之(《马说》) 面对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名】(1)有仙则名(《陋室铭》) (2)故虽有名马(《马说》) (3)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5)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6)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其名为鲲(《北冥有鱼》)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名】(1)有仙则名(《陋室铭》) 动词,出名,有名 (2)故虽有名马(《马说》) 形容词,出名,著名 (3)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命名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形容词,出名,著名 (5)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名字 (6)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名声 (7)其名为鲲(《北冥有鱼》) 名字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能】(1)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 (2)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3)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5)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6)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能】(1)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 能够 (2)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才能,能力 (3)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能够 (4)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有才能 (5)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能够 (6)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能够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清】(1)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2)回清倒影(《三峡》) (3)香远益清(《爱莲说》) (4)清荣峻茂(《三峡》) (5)水尤清冽(《小石潭记》) (6)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 (7)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清】(1)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清澈 (2)回清倒影(《三峡》) 清波 (3)香远益清(《爱莲说》) 清芬 (4)清荣峻茂(《三峡》) 清澈(的水) (5)水尤清冽(《小石潭记》) 清凉 (6)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 清澈 (7)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凄清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求】(1)求二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2)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4)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5)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求】(1)求二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寻找 (2)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要求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探求 (4)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请教 (5)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请求 (6)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希求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色】(1)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 (4)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6)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7)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色】(1)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颜色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脸色 (3)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 颜色 (4)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脸色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颜色 (6)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脸色 (7)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神色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上】(1)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2)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3)鸣声上下(《醉翁亭记》)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5)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上】(1)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长到 (2)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上面 (3)鸣声上下(《醉翁亭记》) 方位词,可指时间、处所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上面 (5)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等的 (6)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进献,送上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是】(1)斯是陋室(《陋室铭》) (2)是非木杮(《河中石兽》)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是】(1)斯是陋室(《陋室铭》) 判断词 (2)是非木杮(《河中石兽》) 指示代词,此,这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指示代词,此,这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指示代词,此,这 (5)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指示代词,此,这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指示代词,此,这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市】(1)东市买骏马(《木兰诗》) (2)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4)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四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市】(1)东市买骏马(《木兰诗》) 集市 (2)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集市 (3)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买 (4)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集市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属】(1)属引凄异(《三峡》)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属】(1)属引凄异(《三峡》) 连接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类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同“嘱”,嘱托 (4)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类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素】(1)则素湍绿潭(《三峡》) (2)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素】(1)则素湍绿潭(《三峡》) 白色的 (2)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不加装饰的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虽】(1)虽乘奔御风(《三峡》) (2)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3)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4)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5)故虽有名马(《马说》) (6)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虽】(1)虽乘奔御风(《三峡》) 即使 (2)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虽然 (3)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即使 (4)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虽然 (5)故虽有名马(《马说》) 虽然 (6)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虽然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遂】(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2)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3)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4)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5)遂逐齐师(《曹刿论战》) (6)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遂】(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就,于是 (2)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就,于是 (3)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竟 (4)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就,于是 (5)遂逐齐师(《曹刿论战》) 就,于是 (6)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就,于是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苦】(1)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兴,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苦】(1)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使……痛苦 (2)兴,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受苦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谓】(1)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3)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4)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5)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7)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8)窥镜,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谓】(1)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叫作,称作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以为,认为 (3)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叫作,称作 (4)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说 (5)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命名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说 (7)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为,是 (8)窥镜,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对……说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寻】(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2)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3)寻十余里无迹(《河中石兽》) (4)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 (5)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寻】(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寻找 (2)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随即,不久 (3)寻十余里无迹(《河中石兽》) 寻找 (4)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 古代长度单位 (5)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寻找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益】(1)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香远益清(《爱莲说》) (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4)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5)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益】(1)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增加 (2)香远益清(《爱莲说》) 更加 (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益处,好处 (4)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更加 (5)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 益处,好处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引】(1)属引凄异(《三峡》) (2)引喻失义(《出师表》) 10.【喻】(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引喻失义(《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五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引】(1)属引凄异(《三峡》) 延长 (2)引喻失义(《出师表》) 称引 10.【喻】(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了解、明白 (2)引喻失义(《出师表》) 譬喻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欲】(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 (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4)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欲】(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 想要 (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喜爱 (3)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将要 (4)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想要 (5)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想要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7)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8)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欲望 (7)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想要 (8)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想要 (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想要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戒】(1)往送之门,戒之曰(《富贵不能淫》) (2)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3.【备】(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 (3)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戒】(1)往送之门,戒之曰(《富贵不能淫》) 告诫 (2)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谨慎 3.【备】(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详尽 (2)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 完备,齐备 (3)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装备,这里指挂着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朝】(1)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2)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余朝京师(《送东阳马生序》) (4)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5)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6)朝晖夕阴(《岳阳楼记》) (7)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朝】(1)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早晨 (2)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 (3)余朝京师(《送东阳马生序》) 朝见 (4)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5)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6)朝晖夕阴(《岳阳楼记》) 早晨 (7)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早晨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长】(1)巴东三峡巫峡长(《三峡》) (2)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 (3)道阻且长(《蒹葭》) (4)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长】(1)巴东三峡巫峡长(《三峡》) 与“短”相对 (2)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 经常 (3)道阻且长(《蒹葭》) 远,辽阔 (4)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 推动,促进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常】(1)常有高猿长啸(《三峡》)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千里马常有(《马说》)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常】(1)常有高猿长啸(《三峡》) 经常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普通的 (3)千里马常有(《马说》) 经常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道】(1)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2)道阻且长(《蒹葭》) (3)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 (4)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5)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6)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道】(1)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道路 (2)道阻且长(《蒹葭》) 道路 (3)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 规则 (4)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道路 (5)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学说,主张 (6)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道路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8)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9)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0)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11)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道理 (8)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方法 (9)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说 (10)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方法 (11)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说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动】(1)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佁然不动(《小石潭记》) (3)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动】(1)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使……受到震撼 (2)佁然不动(《小石潭记》) 与“静”相对,活动 (3)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与“静”相对,活动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发】(1)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3)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4)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 (5)苍颜白发(《醉翁亭记》)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黄发垂髫(《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发】(1)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兴起,指被任用 (2)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出发,启行 (3)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开放 (4)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 发出,抒发 (5)苍颜白发(《醉翁亭记》) 头发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显露、流露 (7)黄发垂髫(《桃花源记》) 头发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拂】(1)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2)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微专题2
第六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拂】(1)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飘拂 (2)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违背 (3)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弼”,辅佐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国】(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国破山河在(《春望》) (3)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4)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国】(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家 (2)国破山河在(《春望》) 国都 (3)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国都 (4)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国家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过】(1)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3)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5)属国过居延(《使至塞上》) (6)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7)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过】(1)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犯错误 (2)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过错,过失 (3)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超过,胜过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过错,过失 (5)属国过居延(《使至塞上》) 经过 (6)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过分 (7)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经过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正】(1)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2)立天下之正位(《富贵不能淫》)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4)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湖心亭看雪》)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正】(1)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常法 (2)立天下之正位(《富贵不能淫》) 正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真正的 (4)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湖心亭看雪》) 恰好,正好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或】(1)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或】(1)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或许、也许 (3)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极】(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2)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3)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4)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5)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极】(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尽头 (2)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至、到达 (3)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尽头 (4)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竭尽,终了 (5)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非常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间】(1)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2)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3)飞漱其间(《三峡》) (4)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5)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6)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间】(1)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2)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间或、偶然 (3)飞漱其间(《三峡》)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4)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间隔,隔开 (5)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参与 (6)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见】(1)才美不外见(《马说》) (2)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3)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4)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 (5)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见】(1)才美不外见(《马说》) 同“现”,显现 (2)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看见 (3)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接见 (4)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 看见 (5)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谒见,拜见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论】(1)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3)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4)众服为确论(《河中石兽》)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论】(1)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说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评定 (3)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谈论 (4)众服为确论(《河中石兽》) 言论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将】(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2)公将战(《曹刿论战》) (3)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将】(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将要 (2)公将战(《曹刿论战》) 将要 (3)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扶持,扶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将要 (5)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 将要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尽】(1)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进尽忠言(《出师表》) (3)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4)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七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尽】(1)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完 (2)进尽忠言(《出师表》) 穷尽 (3)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竭尽 (4)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完,没有了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美】(1)才美不外见(《马说》) (2)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3)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4)林壑尤美(《醉翁亭记》) (5)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美】(1)才美不外见(《马说》) 形容词做名词,美好的素质 (2)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美好 (3)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美丽 (4)林壑尤美(《醉翁亭记》) 美丽 (5)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认为……美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丽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若】(1)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 (2)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3)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6)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若】(1)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 像 (2)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像 (3)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如同,像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比得上 (5)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假如 (6)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如同,像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假如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通】(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中通外直(《爱莲说》) (3)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4)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5)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6)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通】(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通晓 (2)中通外直(《爱莲说》) 贯通 (3)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使……通过 (4)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相通 (5)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畅达,顺 (6)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达,到达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息】(1)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5.【意】(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3)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息】(1)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气息,这里指风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叹息 5.【意】(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意思 (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意趣,情趣 (3)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想法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已】(1)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 (2)转转不已(《河中石兽》) (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4)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5)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6)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已】(1)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 罢了 (2)转转不已(《河中石兽》) 停止 (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罢了 (4)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停止 (5)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已经 (6)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 完,这里指干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作】(1)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5)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6)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7)作亭者谁(《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作】(1)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做 (2)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鼓起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做 (5)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劳作 (6)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 (7)作亭者谁(《醉翁亭记》) 建造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足】(1)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4)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5)兵甲已足(《出师表》) (6)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足】(1)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充足 (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值得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 足够,充足 (4)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值得 (5)兵甲已足(《出师表》) 充足 (6)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脚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至】(1)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4)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5)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至】(1)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最好的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到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到 (4)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到 (5)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周到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远】(1)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3)有朋自远方来(《十二章》) (4)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5)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7)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8)今当远离(《出师表》)
微专题2
第八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远】(1)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2)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长远 (3)有朋自远方来(《十二章》) 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4)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差距大,多 (5)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疏远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从远处 (7)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向远处 (8)今当远离(《出师表》) 向远处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游】(1)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伯牙善鼓琴》) (4)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5)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醉翁亭记》) (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游】(1)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游玩的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交往 (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伯牙善鼓琴》) 游玩 (4)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游动 (5)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醉翁亭记》) 游玩 (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游玩的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异】(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3)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5)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异】(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对……感到惊异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与……不同 (3)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不同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不同 (5)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不同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许】(1)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2)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3)从今若许闲乘月(《游山西村》) 4.【薄】(1)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许】(1)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表示约数 (2)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答应 (3)从今若许闲乘月(《游山西村》) 允许 4.【薄】(1)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迫近 (2)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轻视,看不起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归】(1)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3)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归】(1)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归依 (2)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聚拢 (3)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返回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返回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和】(1)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2)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3)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和】(1)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和煦 (2)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谦和 (3)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 和谐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和睦,融洽 (5)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暖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及】(1)及下船,舟子喃喃曰(《湖心亭看雪》) (2)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3)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及】(1)及下船,舟子喃喃曰(《湖心亭看雪》) 等到……时候 (2)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到 (3)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赶得上,比得上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和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进】(1)是进亦忧(《岳阳楼记》) (2)进尽忠言(《出师表》) (3)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进】(1)是进亦忧(《岳阳楼记》) 在朝廷做官 (2)进尽忠言(《出师表》) 进献 (3)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进谏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居】(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居(2)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3)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4)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5)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居】(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处于 (2)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安居 (3)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居住 (4)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停留 (5)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住宅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具】(1)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2)具答之(《桃花源记》)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九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具】(1)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同“俱”,全、皆 (2)具答之(《桃花源记》) 详细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详细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绝】(1)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3)沿溯阻绝(《三峡》) (4)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5)会当凌绝顶(《望岳》) (6)哀转久绝(《三峡》) (7)绝多生怪柏(《三峡》)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绝】(1)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 消失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人世隔绝的 (3)沿溯阻绝(《三峡》) 断 (4)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断 (5)会当凌绝顶(《望岳》) 极高的 (6)哀转久绝(《三峡》) 消失 (7)绝多生怪柏(《三峡》) 极高的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开】(1)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3)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5)开我东阁门(《木兰诗》) (6)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开】(1)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指天气放晴 (2)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扩大 (3)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开阔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散开 (5)开我东阁门(《木兰诗》) 打开 (6)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开放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空】(1)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2)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空谷传响(《三峡》) (4)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空】(1)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消散 (2)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使……缺乏 (3)空谷传响(《三峡》) 空阔,广大 (4)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在空中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6)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8)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天空 (6)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只,仅 (7)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形容澄澈 (8)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只,仅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明】(1)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2)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4)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明】(1)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今之次,第二天(月、年) (2)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之次,第二天(月、年)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清明 (4)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贤明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6)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7)晦明变化者(《醉翁亭记》) (8)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明亮 (6)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明媚 (7)晦明变化者(《醉翁亭记》) 明亮 (8)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形容水的澄澈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穷】(1)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2)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锺子期辄穷其趣(《伯牙善鼓琴》)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穷】(1)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形容词,穷尽 (2)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动词,尽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穷困 (4)锺子期辄穷其趣(《伯牙善鼓琴》) 动词,穷尽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胜】(1)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 7.【阴】(1)朝晖夕阴(《岳阳楼记》) (2)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3)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4)树林阴翳(《醉翁亭记》) (5)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伯牙善鼓琴》)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胜】(1)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美好 (2)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 胜利 7.【阴】(1)朝晖夕阴(《岳阳楼记》) 阴天,没有阳光 (2)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阴冷的 (3)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树荫 (4)树林阴翳(《醉翁亭记》) 阴影,树荫 (5)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伯牙善鼓琴》) 山的北面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闻】(1)渐闻水声潺潺(《醉翁亭记》) (2)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3)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4)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6)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7)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闻】(1)渐闻水声潺潺(《醉翁亭记》) 听到 (2)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听说 (3)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听说 (4)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听到 (5)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见识,见闻 (6)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使……听到 (7)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闻名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兴】(1)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3)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10.【鲜】(1)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2)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3)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十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兴】(1)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兴办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兴盛 (3)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发扬 10.【鲜】(1)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少 (2)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新鲜 (3)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新鲜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修】(1)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2)僧募金重修(《河中石兽》) (3)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修】(1)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长,这里指身高 (2)僧募金重修(《河中石兽》) 修建,修葺 (3)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修建,修葺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遗】(1)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4)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2.【遗】(1)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遗留 (2)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 遗留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给予 (4)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给予,赠送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望】(1)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4)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望】(1)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名望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向远处看 (3)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向远处看 (4)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向远处看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伐】(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2)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3)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5.【寓】(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4.【伐】(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征伐 (2)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砍伐 (3)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砍伐 5.【寓】(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寄居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寄托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再】(1)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2)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3)如是再啮(《河中石兽》) 7.【效】(1)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6.【再】(1)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两次 (2)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第二次 (3)如是再啮(《河中石兽》) 再次 7.【效】(1)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效果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功效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奉】(1)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2)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9.【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8.【奉】(1)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侍奉 (2)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接受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供给 9.【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疑问代词,谁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熟”,仔细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士】(1)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2)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微专题2
第十一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士】(1)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将士 (2)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狱官 (3)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贤士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隐士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顾】(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2)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2.【生】(1)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2)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绝多生怪柏(《三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顾】(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探望、拜访 (2)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看 2.【生】(1)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学生 (2)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生命 (3)绝多生怪柏(《三峡》) 生长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存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阙】(1)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2)略无阙处(《三峡》) (3)不知天上宫阙(《水调歌头》) 4.【屈】(1)猥自枉屈(《出师表》) (2)手指不可屈伸(《送东阳马生序》) (3)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3.【阙】(1)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缺失 (2)略无阙处(《三峡》) 同“缺”,空隙、缺口 (3)不知天上宫阙(《水调歌头》) 宫殿 4.【屈】(1)猥自枉屈(《出师表》) 委屈 (2)手指不可屈伸(《送东阳马生序》) 弯曲 (3)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使……屈服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加】(1)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2)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6.【请】(1)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2)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3)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4)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5.【加】(1)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虚夸,夸大 (2)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益处 6.【请】(1)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请求 (2)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请教 (3)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请教 (4)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请求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良】(1)此皆良实(《出师表》) (2)良多趣味(《三峡》)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8.【举】(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2)九万里风鹏正举(《渔家傲》)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7.【良】(1)此皆良实(《出师表》) 忠良 (2)良多趣味(《三峡》) 甚,很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好的 8.【举】(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推举 (2)九万里风鹏正举(《渔家傲》) 高飞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拔、任用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患】(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2)无冻馁之患矣(《送东阳马生序》)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9.【患】(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动词,忧虑,担忧 (2)无冻馁之患矣(《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忧虑,担忧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祸患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祸患 (5)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祸患,灾难
微专题2
第十二组
古诗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关
10.【称】(1)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著称 (2)流辈甚称其贤(《送东阳马生序》) 称赞 (3)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称赞 (4)手把文书口称敕(《卖炭翁》) 声称,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字词整合迁移训练(四)实词一词多义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量小不多,排行在后的,擅长善于,好的方面优点,做善事,好的正确的,待等到,比得上,来得及,做得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说明文阅读课件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帮,真题帮,通透灵动,优秀品质,颜色或“体色”,作比较,作诠释,知识帮,说明文概念,一按说明对象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微专题1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微专题1,题组1,题组2,题组3,题组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