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论证要合理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543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论证要合理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543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论证要合理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543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 论证要合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展开《论证要合理》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2.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3.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
【教学重点】
1.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2.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3.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
【教学难点】
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前面的写作实践中,我们已经明白:写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除此两点外,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进行论证。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论证的合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论证要合理”。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
(一)技法指导
1.提出问题
合理的论证,势必要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那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呢?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2.技法小结
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分享,我们回顾了常见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
作用:
(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此外还有具有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等效果。
(2)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3)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4)比喻论证:使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5)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或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6)类比论证:用具有相同属性的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论证严密,使人信服。
(二)技法回顾
1.提出问题
回顾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所学的议论文篇目,以具体的篇目来说一说一篇好的议论文作者是如何进行合理的论证的?
2.成果展示
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
(1)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一致。
①回顾《怀疑与学问》。在整篇文章中,中心观点始终是: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在整个的论证过程中,观点没有随意变更,始终保持自身的同一。
②回顾《创造宣言》的第5、6、7这三个自然段。先以“有人说”的形式,列出错误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然后举例论证,以古今中外的名人在平凡单调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事例,证明“有人”观点的荒谬。最后几句一针见血,指出“平凡单调”只不过是懒惰者的借口。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同时具体的事例与尖锐的剖析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明确论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论点。
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材料必须与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如果材料和观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则会出现论证不合理的问题。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回顾《敬业与乐业》的第8自然段。作者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后,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对以上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引用了孔子的两句话,都分别做了阐释,以切合论证的需要。
(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①回顾《怀疑与学问》。“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这段话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一正一反,证明了“怀疑”对于学术的重要意义。
②回顾《创造宣言》。“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段话运用了比喻论证,“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生动形象。
(4)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①回顾《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样的结构模式就叫总分式。
②回顾《谈创造性思维》。这篇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这样的结构模式就叫递进式。
提示: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结构模式。
(1)并列式: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文章的论点。可按事物的性质并列,也可按事物的特点并列,这可按“首先”“其次”“再次”等排列。
(2)对照式: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论述其中的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画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3.技法小结
(1)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一致。
(2)明确论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论点。
(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4)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三)技法迁移
如何才能论证合理呢?我们借用上述的方法,一起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借助议论文单元学习内容,巩固已学习技法知识,并引导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知识迁移。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小组合作,选择下列两组任务中的一个,完成探究。
(1)《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提示:
①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②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2)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①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③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2.探究过程
单数小组完成1,双数小组完成2:
(1)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要求,根据刚才总结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2)小组内交流任务一的要求,利用以下表格完成观点及论据的梳理,再灵活使用论证方法,完成片段习作。
观点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3)小组内交流任务二的要求,围绕两个观点,确立论证角度,小组成员共同搜集材料,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分别列于立论材料和驳论材料之下。然后再整合材料,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完成习作。
观点
论证角度
材料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知足常乐
立论
知足未必常乐
驳论
(4)认真聆听小组成员分享,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品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根据以下的评价表格进行点评。
关注方向
质疑原因
修改意见
观点是否一致
整体思路是否清晰
分析所用材料是否能支撑观点
论证方法是否恰当
3.成果展示
教师可先展示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也可直接让学生进行分享。
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
(1) 怀疑与学问
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高尔基有言:“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如果没有怀疑精神,笛卡儿屈从于神学的权威,就不会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如果没有怀疑精神,伽利略不会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就不会揭开物体运动的秘密;如果没有怀疑精神,钟南山院士就不会质疑医学权威认为的非典病毒为衣原体病毒,就不会为救治病人立下大功。怀疑精神对于治学就如生命之于氧气,失去了怀疑,学问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点评:
本段文字紧紧围绕“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的观点展开论证。首先引用高尔基的名言,增加了观点的说服力;接着列举出笛卡儿、伽利略、钟南山的事例。在简要的分析中进一步证实观点;最后将怀疑与学问类比于生命和氧气,也就更容易让人信服。限于字数的要求,小作者能够做到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论证方法较为丰富,可谓难得。
(2)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即对己对人皆不强求;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对事对物皆有包容。
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艳羡富人们的生活,极力遮掩自己的贫困,对于勒的态度也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毫无亲情可言。因此,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常乐。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面对仕途不顺,宏图难展,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其田园诗作因传递出来的悠然达观的人生信条而传唱千古。鼎鼎大名的诗仙李白,据传曾得“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可一生才华浪置,不得重用,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在周游四海、浪迹天涯中,将诗意尽情挥发,成为唐诗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一生坎坷,正如其《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的自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断被贬谪的命运,并没有阻挡东坡居士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遂有“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的胸襟。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因为知足者,常乐也。
点评:
本文开篇即点明自己的观点——知足者,常乐也,并对其稍作解释、清晰地表达了自己观点的内涵。小作者先从反面进行论证,列出不知足的事例,加以分析。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援引的是初中生熟悉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分析点评独到新颖、既抓住小说深刻的主旨,又符合本文的立意需求。接着,文章从正面进行论证,举出陶渊明、李白、苏轼的例子,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方面展开论述,由命运的坎坷与精神的豁达的鲜明对比,论证自己主张的平和、不强求、豁达,即知足常乐的观点。结尾引用俗语,点题且照应开篇,整篇文章结构严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4.活动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发现,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要有明确的观点,还要一致;不仅议论要言之有据,还要能支撑论点;不仅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还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这样我们才能写出一篇有观点、有依据、有思路的议论文。
四、课堂小结
(展示思维导图)这节课,我们通过单元内容的回顾,我们总结出论证要合理的方法: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一致;明确论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论点;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五、布置作业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梳理驳论的写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批驳,同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
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一致。
【板书设计】
明确论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论点。
论证要合理
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优秀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优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常用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要合理”方法指导,写作文题,佳作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7d216d876601fa4cad6d0b1b40c872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