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第1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第2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河流的发育过程为,据图可知,古井中淡水的直接来源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练15

    (2022·湖南湘西三模)下图为火山岛形成示意图,图中各岛屿形成于同一热点。据此,完成1~2题。

    DL151

    1.图示a、b、c、d链状火山岛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a     B.b    

    C.c     D.d

    2.图中岛屿从d到a海拔逐渐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浪、冰川侵蚀   B.火山、风力堆积

    C.流水、风力侵蚀   D.流水、冰川堆积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呈链状分布的各火山岛,形成于同一热点,示意图显示,链状火山岛是由板块在岩浆喷发的岩浆库(热点)上移动而成,所以离岩浆喷发地越近,形成越晚,年龄越轻,根据图示箭头可知,图中链状火山岛形成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为a、b、c、d。故本题排除B、C、D三项,选A。第2题,依据火山岛形成示意图分析可知,在火山岛形成之后,随着板块的移动,一旦离开岩浆喷发的热点,就少了岩浆的来源,火山岛也就不怎么变大变高。此后出露在海面的火山岛,会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包括温差、流水、风力和海浪等共同作用,使得岛屿变小变矮,最终可能会重新没入海洋,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岛屿从d到a海拔逐渐变低的过程应属于外力长期风化、侵蚀的结果,据此排除B、D两项;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火山岛属于夏威夷群岛,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岛上不存在冰川作用,可排除A。故本题选C。

    答案:1.A 2.C

    新西兰南岛高山顶部终年积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旅行地之一,图1为新西兰南岛示意图。在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内有一处非常奇特的地理景观,一块形似苹果的巨大球形花岗岩从中间整齐地分裂成两半,屹立于岛屿边上的悬崖旁,被称为分裂苹果岩(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3~4题。

    DL152

    DL153

    3.有关南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缓东陡

    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常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

    D.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结冰期长

    4.关于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推测合理的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岩浆喷发→地壳抬升→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C.地壳下沉→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抬升→球状风化→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南岛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陡东缓,A错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B正确;常年受西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东部地势比西部缓,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误,所以选B。第4题,根据材料,“一块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可以推知,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壳深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出露,花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3.B 4.A

    (2022·河北衡水二模)河流是地球表面最活跃的外营力,它通过水流的侵蚀、搬运与堆积等外力作用塑造了绚丽多彩的地表形态。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发源于黄山山脉,下图示意其发育过程(箭头代表侵蚀作用方向)。读图,完成5~6题。

    DL154

    DL155

    5.该河流的发育过程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6.河流发育的最后两个阶段之间,该地区(  )

    A.地壳抬升明显   B.河水流速减慢

    C.河谷不断变浅   D.泥沙含量增加

    解析:第5题,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在黄山北麓山前地带,由于长期的季节性洪流或泥石流的作用,在出山口地带形成了广阔的洪积扇,并在洪积扇上发育了多条暂时性的辫状河如图;此后该区环境可能发生了显著变化(降水增多或地面抬升,或两者兼有),其中某一条辫状河开始发生显著下切,而其他辫状河却逐渐萎缩或消亡如图;与此同时,该辫状河通过加深和拓宽谷地,逐渐成为稳定的持续性河流而发育成青弋江,原洪积扇也因青弋江(或辫状河)下切而形成台地,而此后青弋江进一步拓宽河谷、 堆积第一层阶地砾石层,并且发育了较宽广具有二元相结构的河漫滩如图③;最后该区环境可能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壳再次抬升),青弋江再次发生显著下切,形成了青弋江最老的第一层阶地,与此同时谷底开始第二层阶地砾石层如图。因此图中青弋江发育形成过程的序号排序为④②③①。答案选B。第6题,根据题意,结合第5题结论和所学知识可知,最后两个阶段,③发育时期,河道拓宽向两边侵蚀,出现阶地,到达①发育时期,河道变窄,出现第二层阶地,说明河流下切作用增强,地势落差增大,可推测是由于地壳抬升所致,故A正确;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增强,说明地势落差在增大,因此水流速度较快,河谷不断加深,故B、C错误;河流的含沙量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降水等有关,根据图文材料无法推测最后两个阶段泥沙含量会增加,故D错误。答案选A。

    答案:5.B 6.A

    (2022·广东模拟预测)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这里断层发育,河谷两岸集中了150余个温泉,泉眼海拔3 530~3 570米。该地温泉分布有明显的规律,绝大部分高温热泉分布于岩性致密、透水性差的花岗岩区域(乙区域),而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下图示意茶洛温泉群。据此,完成7~8题。

    DL156

    7.下列岩层形成的时间由早及晚排序正确的是(  )

    A.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  B.石灰岩、卵石层、花岗岩

    C.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   D.变质岩、卵石层、石灰岩

    8.与乙处比,甲处温泉水温较低的成因与地下冷水流密切相关。与之相关性最小的是(  )

    A.卵石层孔隙较大   B.石灰岩透水性较强

    C.泉眼四周坡度较缓   D.泉眼附近断裂发育

    解析:第7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卵石层也是因外力沉积作用形成,据图,卵石层覆盖在石灰岩之上,由此可推测卵石层形成较石灰岩晚。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中显示,花岗岩侵入石灰岩,说明花岗岩形成较石灰岩较晚,卵石层覆盖在花岗岩之上,且未被岩浆侵入,说明卵石层形成较花岗岩晚。变质岩最可能与花岗岩同时期形成,晚于石灰岩,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8题,与乙处比,甲处有卵石层,卵石层孔隙大,地表冷水易下渗,形成地下冷水流,A不符合题意;甲处卵石层下方有石灰岩,石灰岩透水性好,且多地下径流,利于地下冷水渗入温泉,B不符合题意;甲处泉眼四周坡度较缓,地表水滞留时间长,地表冷水下渗多,C不符合题意;甲乙两处泉眼附近都有断裂发育,D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D。

    答案:7.C 8.D

    (2022·辽宁沈阳二模)海心山是位于青海湖湖心偏南的一个小岛,山顶高出湖面约70米,海拔约3 300米,其山体系花岗岩和片麻岩(经深变质作用而成)构成。全岛面积仅为1平方千米,但因距离湖岸40米处有一口淡水古井,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在岛上定居。下图为海心山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DL157

    9.据图可知(  )

    A.花岗岩受风化作用显著

    B.海心山由岩浆喷发而形成

    C.片麻岩形成早于花岗岩

    D.海心山经历了地壳的抬升

    10.古井中淡水的直接来源可能是(  )

    A.花岗岩裂隙水   B.山顶冰川融水

    C.片麻岩裂隙水   D.附近青海湖水

    解析:9题,由图可知,花岗岩位于片麻岩之下,位于地下,受风化作用较小,片麻岩则裸露出地表,受风化作用强,A错误;海心山山体系花岗岩和片麻岩(经深变质作用而成)构成,花岗岩由岩浆侵入而形成,B错误;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在地下深处经岩浆高温高压下经深变质作用而成,故形成晚于花岗岩,C错误;花岗岩和片麻岩是在地下形成,现裸露地表,表明该地经历了地壳的抬升后经侵蚀作用形成,D正确。故选D。第10题,由图可知,古井水面右侧有花岗岩和片麻岩的交界面。花岗岩岩层坚硬致密,难以风化形成裂隙,A错误;海心山高出湖面约70米,相对海拔低,无冰川融水,B错误;片麻岩裸露地表经风化作用裂隙较多,地表水可通过裂隙下渗补给古井,C正确;青海湖为咸水湖,D错误。故选C。

    答案:9.D 10.C

    (2022·重庆某中学模拟预测)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地表常常形成陡崖,随着时间的推移,陡崖往往会发生演化,读“某种陡崖演化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1~12题。

    DL158

    11.图中陡崖的形成主要受到(  )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流水侵蚀作用   D.物理风化作用

    12.若气候条件保持稳定,相较于第2阶段,第4阶段典型河流特征是(  )

    A.纵比降变大   B.流程变短

    C.含沙量降低   D.河道曲流减少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陡崖是岩层发生断裂后,一侧岩体相对抬升,使断层面出露地表形成,因此应为地壳垂直运动形成。B正确。与地壳水平运动、流水侵蚀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无关,A、C、D错误。故选B。第12题,若气候条件保持稳定,相较于第2阶段,第4阶段坡面进一步接受侵蚀,使其地势起伏程度更加低缓,落差减小,因此河流流速下降,河流含沙量降低,C正确。落差变小,纵比降变小,A错误。河流溯源侵蚀,流程变长,地形变得平坦,河流弯曲程度增大,曲流发育,B、D错误。故选C。

    答案:11.B 12.C

    13.(2022·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四川与西藏、云南交界处,金沙江支流巴楚河上游海拔3 500米以上,有一条长约20 km的山谷,谷内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良好。据考察,河谷西侧为花岗岩地层,分布着许多一直喷发的温泉;河谷东侧为石灰岩地层,分布着许多间歇喷泉。图1示意该河谷的地质构造及其温泉分布,图2示意间歇喷泉剖面。

    DL159

    DL160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段河谷的形成原因

    (2)分析该段河谷东侧间歇喷泉的形成过程。

    (3)从气候角度,分析温泉对该段河谷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在四川与西藏、云南交界处”可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断层发育;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地壳抬升之后,该地岩层出露地表,在流水的不断侵蚀作用下,断层附近的破碎岩石被侵蚀掉,形成河谷。第(2)题,分析该段河谷东侧间歇喷泉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孔洞、喷出原因以及间隙喷发的角度进行分析。孔洞产生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河谷东侧为石灰岩地层可知,河流东侧石灰岩广布,受断层的影响多裂隙发育,地下水在岩石裂隙运动时,不断溶蚀裂隙,产生孔洞。喷出的原因: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壳不稳定,地热资源丰富,地下热水和热气沿着裂隙上升进入孔洞之后,会形成很大的压力,使得地下水沿着孔洞喷出,形成喷泉。间歇喷发的原因:地下水喷发之后,地下孔洞会腾出空间,地下热水和热气再次充满孔洞,达到一定的压力之后,地下水再次喷发,周而复始,形成间歇性喷泉。第(3)题,温泉对该段河谷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水汽和热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水汽:该地温泉众多,且不断喷发,会导致水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区域降水增多,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热量:温泉喷发,会使得地下的热量释放出来,使得区域的气温升高,热量条件较好,且昼夜温差较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等。

    答案:(1)板块挤压(地壳运动)导致断层发育;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易被侵蚀,随着地壳不断上升,河水侵蚀下切形成河谷。

    (2)河流东侧为石灰岩地层,水沿裂隙运动,由于水的溶蚀作用形成许多孔洞。该河谷段地热丰富,地下热气和热水沿裂隙进入并充满孔洞时,水、气会在巨大压力下沿通向地表的通道猛然喷出,形成喷泉;等孔洞再次被热水热气充满时,便会再次喷发,周而复始,形成间歇喷泉。

    (3)众多温泉不断喷发,产生大量雾气,增加大气水汽,河谷降水较多;温泉释放大量热量,气温较高,日温差较小。

    14.(2022·山东潍坊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斯哈图石林所属的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公园,在北大山上海拔约1 700米的山脊区域。阿斯哈图石林属于花岗岩石林,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貌景观。为进一步了解该地貌景观,某地理研究小组深入该地进行调查,并发现了冰川留下的痕迹。图1示意北大山位置,图2为阿斯哈图石林景观图。

    DL161

    DL162

    (1)据图中的地理事物描述北大山的相对位置。

    (2)远望阿斯哈图石林,研究小组误认为是沉积岩,但到达后细看才知道,该岩石为花岗岩,请说出影响他们认知过程的主要因素。

    (3)请你帮助研学小组描述阿斯哈图石林的形成过程。

    解析:第(1)题,北大山的相对位置即其与周边较大的地形单元的方位关系。读图可知,北大山周边分布有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和浑善达克沙地。根据地图的一般原则可知,北大山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南(东南)缘,内蒙古高原的东侧,浑善达克沙地的东(东北)端。第(2)题,辨别岩石主要从岩石的颜色、矿物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硬度等方面进行。第(3)题,由材料可知,图中为花岗岩景观,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是岩浆向上侵入到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因此,图中“石林”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向上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使该地突出地表,最后通过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最终形成石林景观。此间的外力作用,由材料发现了冰川留下的痕迹可知,其外力作用包括冰川作用,冰川对花岗岩地貌强烈侵蚀,冰川消退以后,冰蚀地貌出现在北大山的山脊上,形成了花岗岩石林的雏形;再经历长期的风化、风蚀、冻裂及重力作用而最终形成阿斯哈图石林。

    答案:(1)大兴安岭山脉的南(东南)缘;内蒙古高原的东侧;浑善达克沙地的东(东北)端。

    (2)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岩石结构和构造;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的硬度等。

    (3)岩浆侵入,形成坚硬的花岗岩;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冰川对花岗岩地貌强烈侵蚀,冰川消退以后,冰蚀地貌出现在北大山的山脊上,形成了花岗岩石林的雏形;再经长期的风化、风蚀、冻裂及重力作用而形成。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构造地貌的形成: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构造地貌的形成,共2页。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共3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4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考点练1内力作用与地貌(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4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考点练1内力作用与地貌(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热资源矿区的形成过程中,能够开发到丰富地热资源的钻井是,火山锋的存在,导致马提尼克岛,图示区域,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跟踪练15内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