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近些年来,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两个边疆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着力开展退耕还草、还林工作,切实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2.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当你点燃一支蜡烛时,蜡烛中的化学能就转变成光能和热能。生物体的细胞也能进行能量转换。下列结构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细胞核 D. 细胞膜
3. 如图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中A点到B点变化的是( )
①氧气含量增加
②氧气含量减少
③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④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某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血糖浓度也正常,但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此时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输尿管
5.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
D. “阳光→水稻→害虫→青蛙”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6.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到乙,一般需要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 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B. 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C. 转动遮光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转动遮光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7. 在生活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科学用眼,否则容易形成近视。下列不属于科学用眼的行为是( )
A. 眼保健操正确做 B. 网络游戏玩不停 C. 用眼太久要远眺 D. 看书距离要恰当
8. 根据如图,下列与心脏结构以及血液循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c中为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B. c为左心房,与之相连的血管为肺静脉,内流静脉血
C. a与b、c与d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D. 肺循环途径为:b→③→肺部毛细血管→④→c
9.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 迁徙行为都是由于食物缺乏引起的
C. 动物的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是对立行为,二者之间毫无联系
D. 只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才有信息交流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的示意图。这两种细胞都是某一雌性动物个体内的正常细胞。据图判断,下列相关推论或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甲共有8个基因,乙共有4个基因
B. 若甲具有性染色体,则乙不具有性染色体
C. 若甲具有成对的基因,则乙不具有成对的基因
D. 甲有4对染色体,乙有2对染色体
11. “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两句诗描述了两栖动物的( )
A. 气体交换过程 B. 废物排出方式 C. 消化吸收功能 D. 生殖发育特点
12. 下列特征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 体表被毛 B. 胎生、哺乳 C. 牙齿出现分化 D. 体温恒定
13. 在你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甚至在你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细菌。下列关于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B. 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关系
C. 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D. 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14. 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下列微生物能利用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清洁能源的是(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甲烷菌 D. 醋酸菌
1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于2021年5月5日正式发布,作品《初心盛放》设计历时一年,由代表14亿中国人民的14亿针绣制而成。苏绣对于手的灵敏度要求极高,在绣花过程中,支配绣娘的手灵巧完成各项动作的结构是( )
A. 神经纤维和脊髓 B. 小脑和神经 C. 脑干和脊髓 D. 大脑和小脑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6. 叶是绿色植物的重要器官。图1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植物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内有关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 ______ 作用散失,其失水的“门户”是图1中的 ______ (填写序号)。
(2)若图2的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 ______ ,此时该结构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为 ______ ,该项生命活动能合成贮存能量的 ______ ,并能维持大气中的 ______ 平衡。
(3)若b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图2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 ______ ,其主要意义是 ______ 。
17. 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离不开疫苗的研发。某天花疫苗研发团队,在研发疫苗过程中,为检验疫苗的效能,他们用20只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 ______ , ______ 。
(2)B组小白鼠注射天花病毒后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 ______ ,这种免疫类型为 ______ 。
(3)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 ______ 。
(4)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健康人群居家不外出、对环境进行消杀等,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8. 乡村振兴战略在兴安大地全面实施。政府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鼓励种植经济作物,如种植葡萄。葡萄既可房前屋后种植,又可大田种植;既能美化绿化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葡萄生食可口开胃、营养丰富,又可深加工,深受人们喜爱。葡萄幼苗可购买,也可通过压条技术培育。压条是选择性状优良的葡萄在枝条适当的位置做环剥处理,再用肥沃疏松的土壤覆盖。约一个月环剥处开始生根,从母枝上剪断,移栽入含腐殖质较高、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中,就可长成一棵新的植株。
请据此回答问题:
(1)压条与扦插相比更易成活,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压条繁殖的优点是 ______ 。葡萄喜欢疏松的土壤,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根部对 ______ 的需要。
(2)葡萄果实的丰富汁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 ______ 中。在用葡萄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离不开 ______ 的发酵作用,这种发酵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外,还要在 ______ 条件下才能进行。
(3)我们叙述了这么多葡萄的问题,你也许早已垂涎欲滴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它是在 ______ 的参与下形成的。
19. 豌豆的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豌豆的后代如何表现?孟德尔历时八年时间,做了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尤其对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的杂交实验做得最多。请结合孟德尔有关豌豆杂交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 ______ ,控制的基因称为 ______ ;未表现的性状叫做 ______ ,控制的基因称为 ______ 。
(2)将上述子一代之间杂交,子二代决定豌豆高茎(D)、矮茎(d)的基因组成会有 ______ 三种,预测子二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______ 。
(3)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A错误;
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和水、空气、土壤等等,所以说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的说法是错误的,B错误;
C.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C正确;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说法错误,D错误。
故选:C。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答案】B
【解析】解: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属于能量转换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所以,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中的两个能量转换器,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能量转换的不同。
3.【答案】B
【解析】解:由图分析可知,A点到B点表示的是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所以A点到B点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结果是由含氧较少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
熟练掌握人体内发生的两个气体交换,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4.【答案】C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是经过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形成的;由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某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血糖浓度也正常,但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此时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
故选:C。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正确的分析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以及相关疾病即可解答。
5.【答案】C
【解析】解: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部分,A错误。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包含非生物部分,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外界干扰一旦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而无法自我修复,C正确。
D、阳光是非生物,食物链中不包含非生物部分,D错误。
故选:C。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6.【答案】A
【解析】解: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视野从甲调整到乙,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数目减少了,视野变小,由此得知,是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故应首先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
2.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眼保健操正确做,所按穴位要准确,有利于缓解眼疲劳,A正确。
B、无节制地花费时间玩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危害身体健康,B错误。
C、用眼太久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缓解眼睛疲劳,可以预防近视,C正确。
D、看书距离要恰当,如果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晶状体的曲度越大,眼睛越容易疲劳,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可以预防近视,D正确。
故选:B。
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预防应做到“三要”、“四不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预防近视的要求,并养成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
8.【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c中为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A正确;
B、由图可知,c为左心房,与之相连血管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即a、b以及c、d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肺循环途径为:b右心室→③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④肺静脉→c左心房,D正确。
故选:B。
观图可知: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①是上腔静脉、②是主动脉、③是肺动脉、④肺静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9.【答案】A
【解析】解:A、一般情况,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动物的学习行为就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A正确。
B、动物的迁徙行为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定期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过冬地(或觅食地)之间的远距离移动过程,B错误。
C、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往往是成对存在的,有攻击者就有防御者,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都是动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C错误。
D、许多动物个体之间都能通过气味、声音、动作等进行信息交流,并不是只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才有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A。
1、动物的行为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2、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
3、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4、社会行为是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10.【答案】C
【解析】解:A、甲总共含8个染色体,乙总共含4个染色体,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A错误。
B、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B错误。
C、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若若甲具有成对的基因,乙不具有成对的基因,C正确。
D、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而且成单不成对。因此,甲所示的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乙有4条染色体不是2对,D错误。
故选:C。
(1)在受精过程中,精子(染色体数目为N)进入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形成了受精卵(染色体数目为N+N=2N)。可见,受精卵的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数目,受精卵中既含有精子(父方)的一组染色体,又含有卵细胞(母方)的一组染色体。
(2)如图所示:甲、乙表示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的示意图,这两种细胞都是某一雌性动物个体内的正常细胞,甲有4对染色体,乙有4条染色体,则甲为体细胞,乙为卵细胞。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1.【答案】D
【解析】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春末夏初,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因此“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故选:D。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图中阴影部分的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共同的特征,即体温恒定。
故选:D。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
解答此题要掌握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
13.【答案】A
【解析】解:A、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A正确。
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无直接关系。B错误。
C、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C错误。
D、细菌适应性很强,遇到严寒、高温、干旱等恶劣环境时,会形成休眠体芽孢。细菌的生殖方式只一种:分裂生殖。D错误。
故选:A。
(1)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传宗接代。
(2)酵母菌、霉菌、蘑菇等都是常见的真菌,都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14.【答案】C
【解析】解:A、利用乳酸菌发酵可生产乳酸,用来制作酸奶或泡菜,A错误。
B、做馒头、面包或酿酒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
C、在无氧的环境中,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甲烷可以燃烧,能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C正确。
D、利用醋酸菌发酵可酿醋,D错误。
故选:C。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5.【答案】D
【解析】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中枢等;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
脊髓有反射(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如排便、排尿、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等)和传导的功能。
因此在绣花过程中,支配绣娘的手灵巧完成各项动作的结构是大脑(大脑皮层有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
故选:D。
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结合题干中的实例,灵活答题。
16.【答案】蒸腾 5 叶绿体 光合作用 有机物 碳—氧 呼吸作用 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析】解:(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数量是惊人的,只有1%~5%的水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不过,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消耗掉的水分不是简单地浪费,它可以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所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图2中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此时细胞内进行的是光合作用,甲代表的结构是叶绿体,合成的物质是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氧气,以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图2细胞正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故答案为:(1)蒸腾;5;
(2)叶绿体;光合作用;有机物;碳—氧;
(3)呼吸作用;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此题通过叶片的结构图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
如图:1是上表皮,2是叶肉细胞,3是叶脉,4是下表皮;
图2中a气体如果表示二氧化碳,b气体表示氧气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a气体如果表示氧气,b气体表示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呼吸,b气体如果是水蒸气,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叶片的结构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知识。
17.【答案】21天后 注射天花病毒 抗体 特异性免疫 病原体 通过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来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解析】解:(1)该实验为对照实验,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故应给B组小白鼠注射天花疫苗。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组小白鼠也应21天后注射天花病毒,因此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21天后;注射天花病毒。
(2)B组小白鼠注射天花病毒后,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天花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4)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健康人群居家不外出、对环境进行消杀等分别是通过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来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故答案为:
(1)21天后;注射天花疫苗;
(2)抗体;特异性免疫;
(3)病原体;
(4)通过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来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1、病原体主要是指导致疾病的生物及非生物的统称。
2、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
3、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解答此题要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的相关知识。
18.【答案】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 氧气 液泡 酵母菌 无氧 条件(复杂)反射 大脑皮层
【解析】解:(1)题目中繁殖葡萄的方法是压条,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根部对氧气的需要。
(2)葡萄果实的丰富汁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3)条件(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因此谈论葡萄的问题就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
(1)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氧气;
(2)液泡;酵母菌;无氧;
(3)条件(复杂)反射;大脑皮层。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嫁接、压条、扦插等,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干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
2、微生物在生活中起重要作用,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3、非条件(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4、条件(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9.【答案】显性性状 显性基因 隐性性状 隐性基因 DD、Dd、dd 3:1 相对性状
【解析】解:(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不能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只出现了高茎豌豆,说明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基因控制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故显性基因为D,隐性基因为d。
(2)子一代Dd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有3种,即DD、Dd、dd。植株表现类型有高茎和矮茎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比例约为3:1。如图所示:
(3)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故答案为:
(1)显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性状;隐性基因
(2)DD、Dd、dd;3:1
(3)相对性状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