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2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
    C.直接燃烧煤比将煤进行处理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再燃烧效果好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氨为原料可以生产化肥和硝酸。在催化剂条件下,氨催化氧化生成,进而继续被氧化为,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氨气与硝酸反应可得氮肥硝酸铵。。工业上将含废气通入溶液中可获得和,也可在催化剂条件下向废气中通入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气体排放。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低温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用表示键能之和,该反应(生成物)(反应物)
    C.分离出,平衡右移,正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反应的焓变
    3.已知:(1)   
    (2)     
    求的反应热为
    A.+566.0kJ/mol B.+283.0kJ/mol C.-566.0kJ/mol D.-283.0kJ/mol
    4.已知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吸热,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放热。关于下列△H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5.2022年,我国220/120吨级烧氢液氧发动机试车成功,为我们探索星辰大海再添助力。航空航天兴趣小组查资料得知:
    ①2H2(g)+O2(g)=2H2O(g) △H=−483.6kJ∙mol−1
    ②H2O(g)=H2O(l) △H=−44kJ∙mol−1
    ③H−H、O=O、H−O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462 kJ∙mol−1。 经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若只用以上的键能数据,使可估算出H2的燃烧热
    B.若1 mol H2(1)燃烧生成H2O(g)时,放出的热量将高于241.8 kJ
    C.若用上图所示装置,即可测出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1
    D.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6.传统的乙酸制备有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在绿色化学思想的引领下,我国科学家以和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官能团只有—COOH B.反应历程中①→②的过程放出能量
    C.是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D.生成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7.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燃烧热为
    B.
    C.
    D.
    8.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ΔΗ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ΔΗ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SO (aq)+2Na+(aq)+2OH-(aq)=Na2SO4(aq)+2H2O(l) ΔΗ=-57.3 kJ/mol
    B.KOH(aq)+H2SO4(aq)= K2SO4(aq)+H2O(l)  ΔΗ=-57.3 kJ/mol
    C.C8H18(l)+O2(g)=8CO2(g)+9H2O(g)  ΔΗ=-5518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Η=-5518 kJ/mol
    9.已知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吸热,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放热。关于下列△H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CO(aq)+H+(aq)HCO(aq)    △H1
    HCO(aq)+H+(aq)H2CO3(aq)    △H2
    H2CO3(aq)H2O(l)+CO2(g)    △H3
    OH-(aq)+H+(aq)H2O(l)    △H4
    A.△H10
    C.△H1+△H2+△H30,所以△H1>△H4,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D
    A.若只用以上的键能数据,没有H2O(g)=H2O(l) △H=−44kJ∙mol−1是无法算出H2的燃烧热,故A错误;
    B.1 mol H2(1)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根据2H2(g)+O2(g)=2H2O(g) △H=−483.6kJ∙mol−1分析,则1 mol H2(1)燃烧生成H2O(g)时,放出的热量将低于241.8 kJ,故B错误;
    C.燃烧热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即液态水,而此装置有隔热装置,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气态水,若用上图所示装置,无法测出H2的燃烧热,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吸收热量,成键释放能量,因此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6.C
    A. 的官能团只有—COOH,故A正确;
    B. 根据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可以看出,①的能量高于②的能量,反应历程中①→②的过程放出能量,故B正确;
    C. 是甲烷的球棍模型,故C错误;
    D. 根据反应历程,反应物是CO2和CH4,生成物是 CH3COOH,总反应方程式为CO2 +CH4CH3COOH,生成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D正确;
    故选C。
    7.B
    A.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即燃烧热,则的燃烧热为,A正确;
    B.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吸收热量,焓变变大,则∆H>-571.6kJ/mol,B错误;
    C.对第二条式子乘以2,得,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C正确;
    D.反应①+②-③得目标方程:,D正确;
    故选:B。
    8.B
    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A.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是2mol水,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A错误;
    B.符合中和热的定义,B正确;
    C.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是1mol可燃物的燃烧,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D错误;
    故选B。
    9.D
    由题意可知,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③可得 (aq)+H+(aq)⇌H2O(l)+CO2(g)  ΔH=ΔH2+ΔH3>0,①+②+③可得 (aq)+2H+(aq)⇌H2O(l)+CO2(g)ΔH=ΔH1+ΔH2+ΔH3<0,②-④可得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反应 (aq)+H2O(l)⇌H2CO3(aq)+OH-(aq),盐类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ΔH=ΔH2—ΔH4>0。
    A.由分析可知,ΔH2+ΔH3>0,ΔH1+ΔH2+ΔH3<0,则ΔH1<0;选项A正确;
    B.由分析可知,ΔH2+ΔH3>0,选项B正确;
    C.由分析可知,ΔH1+ΔH2+ΔH3<0,选项C正确;
    D.由分析可知,ΔH2-ΔH4>0,则ΔH2>ΔH4,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0.A
    A.根据反应①可知,当生成液态水时,由于气体转化为液体时放热,所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更多,放热越多,焓变越小,A错误;
    B.物质的量相等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②,C元素的化合价均是从-4价升高到+4价,所以转移电子数相同,B正确;
    C.标准状况下4.48L甲烷的物质的量是0.2mol,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574+1160)kJ/mol÷2×0.2mol=173.4kJ,C正确;
    D.0.2mol甲烷还原NO2至N2,C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4价,所以转移电子总数是0.2mol×8=1.6mol,D正确;
    答案选A。
    11.C
    A.过程Ⅰ分子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属于吸热过程,故A错误;
    B.过程Ⅲ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
    C.氢气燃烧放热,则a的总能量大于d的总能量,故C正确;
    D.该反应可通过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不一定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故D错误;
    故选C。
    12.D
    绝大多数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钡与铵盐反应、碳酸钙分解属于吸热反应。
    A.生石灰与水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天然气与氧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与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3. S(s) +O2(g)=SO2(g);∆ H=-299.52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H =-2600kJ·mol-1
    (1)1g 硫粉的物质的量为1/32moL,1g 硫粉在O2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则1mol硫粉充分燃烧放出 299.52kJ热量,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 +O2(g)=SO2(g);△H = -299.52 kJ·mol-1;
    (2) 2.6 g乙炔的物质的量是0.1mol,2.6 g 乙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kJ,则1moL乙炔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放热1300KJ,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2H2(g)+5O2(g)=4CO2(g)+2H2O(l);△H = -2600kJ·mol-1。
    14.+131.3 kJ·mol-1
    (①-②)得到:C(s)+H2O(g)=CO(g)+H2(g),根据盖斯定律,ΔH==+131.3 kJ∙mol-1;
    15. C(s)+H2O(g)=CO(g)+H2(g) ΔH=+131.5kJ·mol-1 多 ΔH1=ΔH2+ΔH3+ΔH4 乙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
    (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得C(s)+H2O(g)=CO(g)+H2(g),则ΔH=ΔH1-ΔH2-ΔH3=+131.5kJ·mol-1;
    (2)反应热数据ΔH3+ΔH2大于ΔH1,则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3)根据盖斯定律,焓变只与物质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则ΔH1=ΔH2+ΔH3+ΔH4;根据盖斯定律,煤炭的燃烧热与其反应路径无关,甲同学未考虑煤炭中加入水时吸收热量,则乙同学正确。
    16.(1) 吸热
    (2)放热
    (3)长颈漏斗
    (4) 玻璃搅拌器 向左上方移动
    (5)   
    (1)室温下,观察到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可知广口瓶内温度下降,压强降低,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Ca(OH)2升高温度溶解度降低,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温度升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仪器丙为长颈漏斗;
    (4)①仪器a的名称为玻璃搅拌器;
    ②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浓硫酸浓度大需要的体积减小,浓硫酸稀释液会放热,放出的热量比原来多,故M点将向左上方移动;
    (5)根据盖斯定律设①为   ;
    ②    ;
    2①-②得

    则CO与NO反应生成气体和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7.(1)11.46kJ
    (2) 环形玻璃搅拌拌 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温度计 测量溶液的温度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在实验中会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导致测得的反应热的数值常常小于正常值
    (4)偏小
    (5)偏大
    【解析】(1)
    根据的反应热
    知含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故放出的能量为57.3kJ/mol×0.2mol=11.46kJ。
    (2)
    由实验装置知,A为环形玻璃搅拌拌,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B为温度计,作用是测量溶液的温度;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在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减少热量损失是实验的关键,即在实验中会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导致测得的反应热的数值常常小于正常值。
    (4)
    因为是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所以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会使测得的数值偏小。
    (5)
    从离子反应的角度上看,用稀硫酸代替稀硝酸多了与生成的成键过程,故放出的热量偏大。
    18. 环形玻璃搅拌棒 温度计 HCl(aq)+NaOH(aq)═NaCl(aq)+H2O(l) △H=-57.3 kJ/mol 3.2 -53.5kJ/mol 相等 偏小 C
    (1)根据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步骤选用需要的仪器,然后判断还缺少的仪器;
    (2)根据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3)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kJ/mol计算出反应热;
    (4) 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5)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需要吸热,据此分析判断;
    (6)实验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据此分析判断。
    (1)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需要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和温度计,根据所给的仪器,可知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和温度计,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
    (2)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即HCl和NaOH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2O(l) △H=-57.3 kJ/mol,故答案为:HCl(aq)+NaOH(aq)═NaCl(aq)+H2O(l) △H=-57.3 kJ/mol;
    (3)3次温度差分别为:3.1℃,3.3℃,3.2℃,均有效,三次温度差平均值==3.2℃;50mL 0.55mol/L NaOH溶液和50mL 0.5mol/L盐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2℃,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2℃=1337.6J,即1.337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3.5kJ/mol,故答案为:3.2;-53.5kJ/mol;
    (4) 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 0.50 mol/L的盐酸跟60mL 0.55 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 0.50 mol/L的盐酸跟60mL 0.55 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相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相等;
    (5)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需要吸热,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放出的热量偏低,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6)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C。
    【点睛】掌握测定中和热的正确方法,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反应放出的热量与中和热的区别。
    19. 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 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 2C(s)+2H2(g)+O2(g)=CH3COOH(l) △H=-488.3kJ/mol N2(g)+3H2(g)═2NH3(g)△H=-92kJ/mol
    (1)中和热是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即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
    (2)利用△H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燃烧1g甲醇放热22.68kJ,得出燃烧1mol甲醇放出的热量为22.68kJ =725.76kJ,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
    (3)已知: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kJ/mol
    ③H2(g)+O2(g)=H2O(l) ΔH3=-285.8k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③×2-①得出:2C(s)+2H2(g)+O2(g)=CH3COOH(l) △H=ΔH2×2+ΔH3×2-ΔH1=-488.3kJ/mol;
    (4)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反应为N2+3H2═2NH3;反应焓变△H=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946kJ/mol+3×436kJ/mol-6×391kJ/mol=-92kJ/mol;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
    20.(1)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
    (2)N2(g)+2O2(g)=2NO2(g)   ΔH=+67.8kJ/mol
    (3)C2H2(g)+O2(g)=2CO2(g)+H2O(l)    ΔH=-1300kJ/mol
    (4)N2(g)+3H2(g)⇌2NH3(g)   ΔH=-92kJ/mol
    (5)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kJ·mol-1
    (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为22.68kJ×32=725.76kJ,所以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
    (2)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所以每生成92克NO2需要吸收16.95kJ´4=67.8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   ΔH=+67.8kJ/mol。
    (3)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所以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1300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ΔH=-1300kJ/mol。
    (4)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kJ/mol。
    (5)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即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则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kJ·mol-1。
    21. -726.4kJ/mol SiH4(g)+2O2(g)=SiO2(s)+2H2O(l)  ΔH=-1427.2kJ/mol 2N2H4(g)+2NO2(g)=3N2(g)+4H2O(l)  ΔH=-1135.2kJ/mol
    (1) 5 g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为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 kJ的热量,由此算出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可以放出726.4kJ的热量,所以甲醇的燃烧热ΔH=-726.4kJ/mol;
    (2)室温下1g甲硅烷的物质的量为 mol,自燃放出热量44.6kJ,由此可以求出1mol甲硅烷自燃可以放出1427.2kJ,所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  ΔH=-1427.2kJ/mol 。
    (3)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①N2(g)+2O2(g)==2NO2(g)       △H1=+67.2kJ/mol 和②N2H4 (g)+O2(g)==N2(g)+2H2O(l)   △H2=-534kJ/mol, ②-①得2N2H4(g)+2NO2(g)=3N2(g)+4H2O(l),ΔH=(-534kJ/mol)-67.2kJ/mol =-1135.2kJ/mol
    ,所以发射火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g)+2NO2(g)=3N2(g)+4H2O(l)  ΔH=-1135.2kJ/mol  。
    点睛:使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时,要先对几个反应进行观察,然后合理重组得到目标反应。重组技巧是:同向用加,异向用减,倍数用乘,焓变同变。即条件方程式中的各种物质与目标方程式同向的(如同在左边或同在右边)用加法,异向的用减法,化学计量数与目标存在倍数关系的用乘法,扩大一定倍数后(或缩小为几分之一)与目标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相同,各条件方程式中的焓变看作生成物作同样变化。
    22.(1)第三周期VA族
    (2)NH4NO3
    (3)NH3
    (4) N2H4(l)+2H2O2(l)=N2 (g)+4H2O(l)ΔH=-818 kJ/mol
    (5)Al(OH)3+OH—=AlO+2H2O
    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则a为H元素;b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b与f同主族,则b为N元素、f为P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为O元素;d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d为Na元素;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e为Al元素。
    (1)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V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VA族;
    (2)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常见化合物为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故答案为:NH4NO3;
    (3)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氨气的稳定性强于磷化氢,故答案为:NH3;
    (4)氢元素与氮、氧两元素分别可形成18电子的分子为联氨M和过氧化氢N,联氨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液态联氨和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 (g)+4H2O(l),由8 g液态M与足量的液态N反应可放出204.5 kJ的热量可知,反应的焓变ΔH==—818 kJ/mol,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 (g)+4H2O(l)ΔH=-818 kJ/mol,故答案为:;N2H4(l)+2H2O2(l)=N2 (g)+4H2O(l)ΔH=-818 kJ/mol;
    (5)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H2O。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