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1.学习思路(1)两个观点:一是变化的观点,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二是综合的观点,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再塑造,地表形态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三个层次:一是大地构造,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二是区域地质构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来说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三是在区域地质构造的基础上,侧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通过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外力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塑造。(3)相互关系: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要侧重相互关系,地表形态影响交通、聚落分布等人类活动,人类在活动中也对地表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
2.学习技法(1)直观式学习法: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野外实地考察(研学活动)及实验模拟演示内力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的形成,通过动态演示,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同时培养地理实践力。(2)典型案例法:选取一些典型地貌的案例,如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崇明岛等,渗透“变化”和“综合” 的观点,推测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过程,预测未来的演变趋势,形成动态思维,关注地理过程 分析。
(3)概念学习法:本章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如地质构造、构造地貌、褶皱、断层、冲积扇等,要抓住这些地理概念与其他地理概念本质属性上的区别。
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第1课时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小提醒]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地表多种多样的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地壳运动(1)运动方向。
(2)褶曲和褶皱。①概念。
[小提醒]地质构造不同于地貌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因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简而言之,地质构造是岩层的形态,或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地貌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
想一想1:地质作用是否就是指内力作用?【答案】地质作用不单指内力作用。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想一想2:“内、外力作用是交替进行的”,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以某种作用为主。
小拓展:认识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新视点:两处构造地貌景观图
背斜构造——岩层向上弯曲
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
[小提醒]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小技巧1:图示法理解地垒和地堑
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
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
小技巧2:如何区分震级和烈度(1)概念区分: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烈度是指地震破坏程度的大小。(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3)震级取决于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而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地面组成、房屋结构等有关。
想一想3:“内力作用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巨大影响”,这句话正确吗?为 什么?【答案】不正确。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读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能正确表示宁夏平原形成过程的是( )A.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侵蚀B.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沉积D.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沉积2.下列与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是( )A.渭河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台湾山脉【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两侧地壳抬升,中间岩层断裂陷落,形成低地,在黄河及其支流影响下,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地质构造为断层中的地堑,与其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是渭河平原。
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⑥4.下列地质作用最先发生的是( )A.岩浆的喷出B.断层的发生C.页岩的沉积D.褶皱的发生【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第4题,该地区地质作用的过程: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外力侵蚀→页岩 沉积。
5.右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答案】A
【解析】图中示意板块之间的碰撞现象,且有大小之分,小板块在与大板块碰撞后,前端向下俯冲,后端随之隆起,大板块则呈现出一系列的隆起。青藏高原及其北侧系列高大山脉的形成过程与示意图相似,故与之对应的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河谷地,全长近6 000千米。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 000米不等。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
(1)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答案】是裂谷两侧的地壳发生背离的水平张裂运动形成的。(2)材料中众多的火山是由哪种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岩浆活动。(3)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答案】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和变质作用。
1.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对地表形态施加影响,一般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2.内力作用的分类及对地表的影响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内力作用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不同的内力作用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如下表所示。
[考向: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022年山东潍坊期末)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与地貌。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开始形成,并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分离。据此完成第1~2题。
1.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2.图中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茶卡盐湖、鄂拉山、宗务隆山、柯柯盐湖B.宗务隆山、茶卡盐湖、柯柯盐湖、鄂拉山C.宗务隆山、茶卡盐湖、鄂拉山、柯柯盐湖D.茶卡盐湖、宗务隆山、柯柯盐湖、鄂拉山【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和缓,与图中地貌形态和材料中板块挤压、隆升等描述不符,故A项错误;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会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与图中的地形类型结果一致,材料中描述的板块挤压、隆升等都属于地壳运动的表现,故B项正确;变质作用一般在地下深处缓慢进行,不会塑造高大的地形,与图文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岩浆活动塑造的地貌主要有火山和熔岩高原,火山分布范围较小,多为锥形,与图中山脉形态不符,故D项错误。
第2题,根据材料“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开始形成”可推断出此时乌兰盆地北部区域地势较高,河流可能发源于宗务隆山南坡,宗务隆山形成于此次板块挤压抬升,时间比较早;材料“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说明区域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水能不断在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汇聚积累,盐分不断富集,形成茶卡盐湖;“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分离”,这会使得河流不能继续向东流入共和盆地,而是在乌兰盆地东南部地势低洼处汇聚积累、盐分富集,形成柯柯盐湖,说明柯柯盐湖形成于鄂拉山的隆升之后。所以总体先后形成顺序应该是宗务隆山、茶卡盐湖、鄂拉山、柯柯盐湖。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而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也不能仅从形态上进行区分。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有时背斜也会成谷,向斜也会成山。
地壳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解释“背斜也会成谷,向斜也会成山”的原因。【答案】背斜岩层一般向上弯曲,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但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2)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答案】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3)假设该地地下有煤层,在甲、乙两处挖煤易发生哪些事故?【答案】甲处易发生透水,乙处易发生瓦斯爆炸。
1.典型地壳运动地貌的判断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1)方法一:看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2)方法二:看岩层新老关系。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如图A为背斜,图B为向斜)
冰岛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全岛共有火山200~300座,其中有40~50座活火山,被誉为“极圈火岛”。冰岛的温泉数量居全世界之首,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去这座“火岛”看看火山、泡泡温泉,是许多旅行爱好者的梦想。图甲为火山喷发景观图,图乙为六大板块示意图。
板块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冰岛多火山、温泉的原因。【答案】冰岛处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的交界也是地壳的断裂带,地幔的熔岩能顺着这些断裂带涌出地面形成火山景观,或侵入地壳中形成温泉等。(2)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地中海未来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答案】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处于碰撞挤压中。
1.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相对运动而发生的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如下。
2.六大板块与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1)六大板块:①亚欧板块、②美洲板块、③太平洋板块、④南极洲板块、⑤印度洋板块、⑥非洲板块。(2)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3)两大山系:Ⅰ喜马拉雅山系、Ⅱ科迪勒拉山系。
[考向1:板块的类型与分布](2022年浙江十校期末)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域海底火山(20.07°S,175.65′W)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形成巨大云团冲至近20千米高空。据此完成第1~2题。1.汤加附近海域常有火山喷发活动,是因为地处( )A.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2.因汤加附近海域常有火山喷发活动,常形成新岛屿,该系列新岛( )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B.形成物质主要源于下地幔C.主要由玄武岩组成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B项正确。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系列岛屿是由岩浆直接喷发形成,主要由玄武岩组成,C项正确。是因火山喷发而形成,而并非地壳抬升而形成,A项错误;形成的物质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项错误; 该岛屿面积小,集水区域小,加之纬度低,蒸发旺盛,淡水资源短缺,D项错误。
[考向2:板块运动与地貌]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 )A.①是岩浆发源地B.②是岩石圈C.a是板块生长边界D.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4.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答案】3.D 4.D
【解析】第3题,图中①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是岩浆的发源地,A项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②不是岩石圈,B项错误;a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项错误;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第4题,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六大板块图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的西侧均与图示不符合,只有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故D项正确。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第5题。
5.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D
【解析】抓住岩浆及海山剖面图的变化:由图中“岩浆”得出平顶海山由火山喷发而成;由箭头可知板块移动导致平顶海山没入水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Ⅰ,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Ⅰ至阶段Ⅱ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
拓展 | 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教材第23页 思考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则通过削平山岭、填塞低地等方式使地表趋于平坦。
野外地貌观察为提高野外工作实践能力,拓宽知识面,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广州市白云区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利用“五一”假期到附近某景区进行野外地貌考察。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定了主题,并做了大量工作。
【考察主题】野外构造地貌观察、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工具准备】该区岩层资料、指南针、相机、地质锤、笔、纸。【地貌观察】同学们发现一处典型的地貌景观,进行拍摄并观察。
(1)结合褶皱类型——背斜和向斜,观察岩层的弯曲。【答案】略。(2)尝试判断1~5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答案】1最老,5最新,由老到新的先后顺序是1、2、3、4、5。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5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图文课件ppt,共3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基础清单,物理性状,二氧化碳,③生物风化作用,腐殖酸,碎屑状风化物,土壤母质,碎屑物质,冰川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