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850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850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850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单元测试题(50份)
-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检测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8页。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Na2CO3溶液具有碱性
除去餐具表面油污
B
液氨气化时吸热
制冷剂
C
石墨具有还原性
干电池正极材料
D
NaClO2能与SO2和NOx反应
烟气的脱硫脱硝
A.A B.B C.C D.D
2.通过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可获得难溶性的和,电解示意图如下(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极A的电极发应:
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浓度保持不变
D.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为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的水解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
C.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D.向氢氧化镁饱和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4.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冬奥会运动员“战袍”内层添加石墨烯片用于保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
B.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太阳能电池感光板所用材料均为晶体硅
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
D.不锈钢中含有镍、铬等元素, 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5.工业上,常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某小组模拟淡化海水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锂电池反应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极为阳极,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
B.锂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基态锰原子中有1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D.N极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时理论上转移1mol电子
6.一种氯离子介导的电化学合成方法,能将乙烯高效清洁、选择性地转化为环氧乙烷,电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在电解结束后,将阴、阳极电解液输出混合,便可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i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阴极生成标况下22.4L气体,最终可制得2mol
C.工作过程中阴极附近pH增大
D.在电解液混合过程中会发生反应:HCl+KOH=KCl+H2O
7.据2022年1月统计,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连续七年稳居全球首位。已知四甲基氢氧化铵常用作电子工业清洗剂,以四甲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电渗析法合成[,],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
B.c为阳离子交换膜,d、e均为阴离子交换膜
C.a电极反应式为
D.制备182g四甲基氢氧化铵,两极共产生33.6L气体(标准状况)
8.下列有关化学工业叙述错误的是
A.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方法之一:将空气中的氧气与碳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再除去二氧化碳得到氮气
B.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纯碱
C.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膜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采用质子交换膜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排放,且燃烧效率提高,有利于节能减排
9.某同学利用下列电池装置探究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右侧烧杯溶液中
B.一段时间后两烧杯溶液中均增大
C.当两烧杯溶液中相等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由A、B中的现象可知,还原性小于Fe、氧化性小于
10.如图所示的装置,甲中盛有CuSO4溶液,乙中盛有KI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分别向C、D电极附近滴入淀粉溶液,D电极附近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F电极分别是阴极、阳极
B.若甲池是电解精炼铜,则A电极为粗铜
C.甲中Cu2+移向B电极
D.若C电极为惰性电极,则电解后乙中溶液的pH增大
11.NOx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反应NO2 + NH3 → N2 + H2O消除NO2污染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b → a
B.b极的电极反应为:4H2O + 2NO2 + 8e− = N2 + 8OH−
C.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左池NaOH溶液浓度将增大
D.电路中转移4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消除标准状况下1 mol NO2的污染
12.我国科学家最近研发出一种以铝为负极、石墨烯薄膜(Cn)为正极的新型铝-石墨烯电池,AlCl可在石墨烯薄膜上嵌入或脱嵌,离子液体AlCl3/[EMIM]Cl作电解质,其中阴离子有AlCl、Al2Cl,阳离子为EMIM+ ( ,其结构中存在大π键),放电机理如图所示。已知:能量密度是指一定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用于比较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储存的电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MIM+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 B.充电时,AlCl嵌入到石墨中
C.EMIM+中I3(C)小于I3(N) D.该铝电极电池比锂电极的能量密度低
13.“钠离子电池”被欧盟评价为“锂电的性能、铅酸的价格”,因此成为弥补锂不足的替代研究对象,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某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电池总反应为:2Na2FePO4F + NaTi2 (PO4 )22NaFePO4F + Na2Ti2(PO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放电时,钠离子均向电势更高的电极移动
B.放电时,导线中每通过1mol电子,理论上a极质量减轻23g
C.充电时,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NaFePO4F+Na++e- = Na2FePO4F
D.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且孔径比锂离子电池交换膜的孔径小
14.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可以用电化学方法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反应:
B.电解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补充和
C.理论上每生成1mol硫,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
D.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二、非选择题
15.某课外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为电源对粗铜(含有Cu,少量Fe、Zn、Ag、Au等)进行精炼。(已知:装置I中发生的副反应为Fe电极直接与溶液反应)
(1)装置I中Fe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当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量发现,Fe电极质量减少0.80 g,纯铜电极质量增重0.96 g,则实际经过电流表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装置I的能量转化率为 。(已知:装置I中足量)
(3)有同学提议,为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应将装置I改为如图2所示装置,则溶液Z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装置II中X电极材料的名称为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一段时间后,装置II溶液中阳离子主要为和 。
16.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在纯氧中燃烧的能量变化如图。
(1)已知: ,则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的燃烧反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极b为 (填“正极”或“负极”);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为 。当共消耗1.568 L(标准状况)气体时,通过负载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一种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若利用该电池给铅酸蓄电池充电,当消耗3.2 g 时,电极质量 (填“增加”或“减少”) g。
17.氯及某些含氯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氯气。A室产生的氯气与B室产生的氢气、氢氧化钠需用隔膜隔开,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会产生氯气,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填化学式)。
(3)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我国规定饮用水中残留的ClO2含量在0.1~0.8mg•L-1。测定水样中ClO2含量的实验如下:
准确量取50.00mL水样,加入足量的KI晶体与水样中的ClO2充分反应,生成的I2与5.00mL1.00×10-4mol•L-1Na2S2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此过程发生反应:ClO2+I-=ClO+I2(未配平)、2S2O+I2=S4O+2I-
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并判断该水样中Cl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加入KI晶体后,反应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会导致ClO2的含量测定值偏高,其原因是 。
1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 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 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② Y电极的材料是 , 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溶于水,水解产生的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项正确;
B.液氨气化吸热,可作制冷剂,B项正确;
C.干电池中石墨棒起导电作用,C项错误;
D.利用的强氧化性将氧化为和除去,D项正确;
故选C。
2.C
【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电极A为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酸性条件下,LiMn2O4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锰离子,电极反应式为,电极B为阳极,水分子作用下,锰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Mn2+-2e-=MnO2+4H+,则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电极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电极A的电极反应:,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生成了锰离子,溶液中锰离子浓度增大,C错误;
D.由分析可知,2H2O+Mn2+-2e-=MnO2+4H+,,则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为,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碳酸氢钠溶液的水解反应:,A错误;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 ,B错误;
C.氢硫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
D.向氢氧化镁饱和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均为碳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即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说法错误;
B.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的材料,常用作制备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故B说法正确;
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硬度大、强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等,故C说法正确;
D.不锈钢中加入镍、铬等元素,改变金属的组成,使其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A。
5.C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电极M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相连,是阳极,电极反应为:2Cl- -2e-=Cl2↑,电极N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相连,是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阳离子由M极移向N极,阴离子由N极移向M极,即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M极为阳极,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锂电池电池反应为:,故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
C.已知Mn是25号元素,其核外有25个电子,根据鲍利不相容原理可知,基态锰原子中有2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C错误;
D.由分析可知,N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故N极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时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D正确;
故答案为:C。
6.B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得乙烯在左室与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ClO由Cl2与H2O反应生成,而由转化生成应发生在Pt电极上,即Pt电极为阳极,连接电源正极,Ni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知,Ni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正确;
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阴极生成标况下22.4L气体时,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2mol;阳极对应生成1molCl2,Cl2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HClO小于1mol,被氧化的CH2=CH2小于1mol,因此可制得的环氧乙烷小于1mol,B错误;
C.工作过程中,阴极上水被电解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因此阴极附近pH增大,C正确;
D.电解过程中,阳极生成的Cl2与水反应时生成HCl,阴极反应生成KOH,电解液混合时会发生以下反应:HCl+KOH=KCl+H2O,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a极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其连接的N型半导体为负极,b极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其连接的M型半导体为正极,A项正确;
B.(CH3)4N+通过c膜,通过Na+通过e膜,c、e为阳离子交换膜,Cl-通过d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B项错误;
C.a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CH3)4N++2H2O+2e−=2(CH3)4NOH+H2↑,C项正确;
D.制备182g四甲基氢氧化铵则转移2mole-,阴极产生1molH2,阳极产生0.5molO2(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共产生1.5mol气体(标准状况下为33.6L),D项正确。
答案选B。
8.C
【详解】A.将空气中的氧气与碳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再用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得到氮气是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方法之一,故A正确;
B.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用途广泛的纯碱,故B正确;
C.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膜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不允许阴离子和气体通过,防止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有利于提高燃烧的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9.C
【分析】该反应为Fe+2Fe3+=3Fe2+,负极为铁单质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正极为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据此分析下列选项。
【详解】A.铁电极失电子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阳离子从负极向正极移动,故盐桥中阳离子进入石墨电极溶液中,A正确;
B.负极反应为Fe-2e-=Fe2+,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3++e-=Fe2+,两侧均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一段时间后两烧杯溶液中均增大,故石墨电极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增大,B正确;
C.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2Fe3++2e-=2Fe2+,设两边均为1L溶液,一段时间后转移电子为2xmol时两极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相等,则0.10+x=2x+0.05,得x=0.05,则右边消耗铁离子为0.05mol<1mol,则反应仍能继续进行,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2Fe3++2e-=2Fe2+,总反应为Fe+2Fe3+=3Fe2+,反应中氧化剂为Fe3+,还原剂为Fe,Fe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故Fe2+还原性小于Fe,氧化性小于Fe3+,D正确;
故答案选C。
10.D
【分析】乙中盛有KI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分别向C、D电极附近滴入淀粉溶液,D电极附近变蓝,则D极生成I2,碘元素价态升高失电子,故D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I--2e-=I2,C极为阴极,F极为正极,E极为负极,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据此作答。
【详解】A.根据题目信息D电极附近变蓝,可知D电极I−放电产生I2,是阳极,E、F电极分别是负极、正极,A错误;
B.若甲池是电解精炼铜,则B电极作阳极,为粗铜,B错误;
C.甲中Cu2+移向阴极(A电极),C错误;
D.若C电极为惰性电极,乙中电解总反应为2KI+2H2O2KOH+H2↑+I2,生成KOH,电解后乙中溶液的pH增大,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利用反应NO2 + NH3 → N2 + H2O消除NO2污染,a极氨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b极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
【详解】A.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故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b → a,A正确;
B.b极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氢氧根离子,b极的电极反应为:4H2O + 2NO2 + 8e− = N2 + 8OH−,B正确;
C.a极氨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消耗氢氧根离子由右侧迁移过来,但是反应生成水导致左池NaOH溶液浓度将减少,C错误;
D.根据电子转移可知,2NO2~8e−,电路中转移4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消除标准状况下1 mol NO2的污染,D正确;
故选C。
12.B
【分析】由题干知,放电时,铝为负极反应为Al+7-3e-=4,石墨为正极反应为+3e-=3+3Cn。
【详解】A.EMIM+由含5个原子,与甲基相连的氮提供一个电子,与乙基相连的氮提供2个电子,每个碳提供1个带脑子,故形成5原子6电子大Π键,可表示为,A项错误;
B.从电极反应看,充电时嵌入石墨电极,B项正确;
C.C失去第二个电子后为1s22s2,s为全满p为全空稳定难失电子,而N失去两个电子后1s22s22p1失去一个电子后p为全空稳定,即I3(C)大于I3(N),C项错误;
D.27gAl产生3mol电子而7g的Li产生1mol的电子,锂的能量密度高,D项错误;
故选B。
13.B
【分析】2Na2FePO4F + NaTi2 (PO4 )22NaFePO4F + Na2Ti2(PO4) 2,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反应可知放电时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充电时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
【详解】A.充电钠离子向阴极移动,钠离子向电势低的电极移动,放电钠离子向正极移动,钠离子向电势高的电极移动,A错误;
B.放电时a极反应为Na2Ti2(PO4) 2 –e-=NaTi2 (PO4 )2+Na+,导线中每通过1mol电子,a极产生1molNa+,理论上a极质量减轻23g ,B正确;
C.充电时,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Na2FePO4F-e- = NaFePO4F+Na+,C错误;
D.充电和放电钠离子自由通过离子交换膜,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钠离子比锂离子的半径大,孔径比锂离子电池交换膜的孔径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14.B
【分析】在该电解池中,阳极是亚铁离子失电子变为三价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阴极是碳酸氢根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由此分析:
【详解】A.阳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2价的铁转化为+3价的铁,所以反应式为:,A正确;
B.通入H2S后发生反应:,所以整个过程中不需要补充和,B错误;
C.每生成1mol硫,就有1molH2S发生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为2mol,C正确;
D.虽然在消耗,但是不断在通入H2S,所以pH不变,D正确;
故选B。
15.(1)
(2) 0.03 75%
(3)
(4) 粗铜 、
【分析】由题意可知图1中装置I是原电池装置,铁电极是负极,电极反应: ;铜电极是正极,电极反应:;装置II是电解池装置,阳(X)极是粗铜,电极反应:,阴(Y)极是精铜,电极反应:。
【详解】(1)装置I中Fe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
(2)设Fe电极参加反应的铁为X g,在铁电极生成的铜为Y g,则X-Y=0.80①,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得到②,联立①②得X= 1.12 g,Y=0.32 g,实际经过电流表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装置I的能量转化率为,答案: 0.03,75%;
(3)选择原则为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且不引入新的离子,所以选择硫酸亚铁,答案:;
(4)由分析可知X电极材料的名称为粗铜,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一段时间后当存在铜离子时,比铜活泼的杂质已经参与放电,所以存在的离子还有、,答案:粗铜,,、。
16.(1)
(2) 正极 0.12
(3) 减少 12.8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
①
②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6即得到 ,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电极b通入氧气,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a是负极,氨气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氮气,电极反应为;当共消耗1.568 L(标准状况)气体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568L÷22.4L/mol=0.07mol,根据反应可知氨气是0.04mol,氧气是0.03mol,所以通过负载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3=0.12mol。
(3)①a极通入的是肼,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电池中氧气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则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利用该电池给铅酸蓄电池充电,当消耗3.2 g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电极理解原电池的正极,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2H2O=PbO2+SO+4H+,所以该电极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为0.2mol×64g/mol=12.8g。
17.(1)Cl2+2NaOH=NaCl+NaClO+H2O
(2)NaClO
(3) 根据反应2ClO2+2I-=2ClO+I2、2S2O+I2=S4O+2I-可知2ClO2~I2~2S2O,所以该水样中ClO2的含量是=0.675mg•L-1,因此符合国家规定。 空气中的氧气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
【详解】(1)由于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为防止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需用隔膜隔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盐酸生成氯气,所以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会产生氯气,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NaClO。
(3)①根据反应2ClO2+2I-=2ClO+I2、2S2O+I2=S4O+2I-可知2ClO2~I2~2S2O,所以该水样中ClO2的含量是=0.675mg•L-1,因此符合国家规定。
②若加入KI晶体后,反应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空气中的氧气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所以会导致ClO2的含量测定值偏高。
18.(1) 2Cl--2e-=Cl2↑ 2H2O+2e−=H2↑+2OH- 有气泡放出,溶液变红
(2) 纯铜片 Cu2++2e- = Cu 粗铜片 Cu-2e-= Cu2+
【详解】(1)①Y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Y极是阳极,该电极上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
②X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X极是阴极,该电极上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H2O+2e−=H2↑+2OH-,在X极附近溶液碱性增强,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放出,溶液变红。
(2)①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池的X电极是阴极,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为:Cu2++2e−=Cu;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