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50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
一、单选题
1.(2023春·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解含有尿素的碱性溶液,用于废水处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c、d均为惰性电极,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一极是燃料电池的负极
B.当有个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时,产生
C.装置中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电极d→隔膜→电极c→电极b
D.电极c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2022秋·福建泉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一种新型镁储备电池储存寿命长,电压平稳,电池反应为Mg+Cu2Cl2=2Cu+MgCl2。实验室以该电池为电源处理含Na2SO4废水,同时制备NaOH和H2S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电极材料为Mg
B.ab为阴离子交换膜
C.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Cl2+2e-=2Cu+2Cl-
D.电路上每通过4mole-,阴阳两极总共产生67.2L气体
3.(2023秋·辽宁锦州·高三统考期末)电池结构如图所示,a和b为两个电极,其中之一为单质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
B.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通过,不允许通过
C.用此电池电解水,消耗3.9g钾时,可电解1.8g水
D.充电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电极生成K发生还原反应
4.(2022秋·广东·高三校联考期末)利用电解法将CO2转化为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
B.电解时Na2SO4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C.当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时,标况下阳极产生22.4LO2
D.电极b上反应为CO2+8HCO+8e-=CH4+8CO+2H2O
5.(2023春·天津和平·高三天津一中校考阶段练习)盐酸羟胺(化学式为,其中N为价)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和显像剂,其化学性质类似。工业上主要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的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Fe的催化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B.图2中,A为,B为
C.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 NO(标准状况下),左室溶液质量减少3.3g
D.电池工作时,从右室穿过氢离子交换膜向左室迁移
6.(2023秋·广西南宁·高三统考期末)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节能超过30%,在此工艺中,物料传输和转化关系如图(电极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池中Na+通过交换膜向乙电极移动
B.B池中丁电极上的反应为O2+4e-+2H2O=4OH-
C.A池中每生成1molH2,B池中会消耗标准状况下O2气体11.2L
D.若两池中所用离子膜类型相同,则a%>b%
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一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a电极的反应为:I2Br-+2e-=2I-+Br-
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减少
C.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 g,溶液中有0.02 mol/LI-被氧化
D.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正极
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我国某公司开发的“刀片电池”外观上类似普通干电池,但内部结构看上去像一堆排列整齐的裁纸刀,每一个刀片里又被分成很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里都包含一个电芯,整个刀片是由多个极芯串联而成的模组。该电池本质上还是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其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该电池中的聚合物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在充电时,阳离子由左向右移动
C.该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刀片电池可以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作为动力来源
9.(2023秋·湖南长沙·高三长沙市实验中学校考期末)液流电池是一种新的蓄电池,是利用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的一种高性能蓄电池,具有容量高、使用领域(环境)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如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B.放电时向右侧电极移动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D.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负极
10.(2022春·河北石家庄·高三统考专题练习)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稳定,造价更低,可实现内快速充电,电池结构如图。总反应为(0≤x≤0.55,M为过渡金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位质量的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可以提供更多的电量
B.放电时,从石墨烯纳米片中脱嵌,经电解质嵌入过渡金属氧化物
C.充电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0≤x≤0.55)
D.充电时,外电路中每转移,理论上石墨烯纳米片将增重2.3g
1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不仅可以获得高效能源,还能对工业污水等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硫废水并电解制备KI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侧电池中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P极移向Q极
B.光照强度大小不影响KIO3的制备速率
C.电极Q处发生电极反应: I2 +12OH-- l0e- =2 +6H2O
D.不考虑损耗,电路中每消耗11.2LO2 (标准状况下),理论上Q极可制得342.4g KIO3
12.(2022秋·广东深圳·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以含Cu、Mg等的铝合金实现铝的再生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用酸性溶液滴定样品
铁钥匙上镀铜
实验装置
A.A B.B C.C D.D
13.(2023·湖南娄底·高三涟源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中科院研发的一种双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涂炭铝箔作为负极和集流体,石墨为正极,电解液为的溶液[溶剂为碳酸甲乙酯(EM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减小
B.放电时,正极电极式为
C.充电时,与金属Al发生化学反应
D.充电时,转移1mol电子时,两极质量变化差为152g
二、多选题
14.(2023春·山东青岛·高三专题练习)某种电催化法以CoP、Ni2P为催化电极合成腈类化合物(RCN)和偶氮化合物(R-N=N-R),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左侧电极的电势比右侧的高,且发生氧化反应
B.阴极发生反应:
C.OH-从左侧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
D.每当合成得到1molRCN,同时合成1molR-N=N-R
三、非选择题
15.(2022秋·山东枣庄·高三枣庄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金属铁是现代社会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其化合物也被应用在各个领域。
Ⅰ.利用烧结的铁碳混合材料可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在有、无溶解氧的情况下均可在溶液中生成絮凝剂,某种环境下其作用原理图示如下:
请回答:
(1)图中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铁电极为正极,碳电极为负极
B.经过加热烧结的铁碳混合物表面空隙发达,吸附能力大幅提高,有利除污
C.如图所示,碳电极上的反应环境为无溶解氧环境
D.铁碳混合材料工作过程中电子从铁电极流出,被絮凝剂运输至碳电极表面
(3)利用该材料可处理含铬废水(),最终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均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已知国家标准中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单位为,若每处理污水,电极上共转移1.2mol电子,假设废水中的Cr元素被完全处理,则该污水中的Cr在处理前的浓度为_______(以铬元素的质量计算,已知C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
Ⅱ.以高铁酸钾()为原料的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是高铁电池的模拟装置:
(4)写出电势较高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ⅡI.工业上用溶液刻蚀液晶显示器银电路板,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与Ag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按下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
(5)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一段时间后指针归零,向左侧U形管中滴加几滴浓溶液,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写出此时银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写出和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6.(2022秋·山东菏泽·高三曹县一中校考阶段练习)甲烷是常见的燃料,可作为化工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有机产品,可用多种方法进行人工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氢制备甲烷:。已知:,298K时,几种气态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表:
物质
-393.5
-241.8
x
0
则x=_______。
(2)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方法生产甲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b为_______(填“负极”或“正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理论上,每生成1L甲烷,阳极室产生_______L(标准状况)。
(3)2021年中科院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可通过催化断裂生物质中的碳氧键和碳碳键,而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直接转化为天然气,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_______eV,写出该步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17.(2022秋·福建三明·高三永安市第九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的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丙池是电解精炼铜。
(1)甲池中盛有CuSO4溶液,甲池中铁电极上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乙池中盛有饱和NaCl溶液,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往乙池中滴入酚酞试液,_______电极(填“Fe”或“C”)附近呈现红色。
(3)丙池中粗铜电极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Cu2+的浓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2022春·河南濮阳·高三校考阶段练习)1836年丹尼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电池,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原电池原理组装的丹尼尔电池,盐桥中装有饱和溶液的琼胶,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装置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在该原电池中,____是负极材料(填“锌片”或“铜片”),铜片一极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当该原电池开始工作时,盐桥中的的移动方向是____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A. 流向硫酸锌溶液 B. 流向硫酸铜溶液
(4)该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时,锌片溶解的质量为___________。
(5)图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
①甲池中负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乙池中SO向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②乙池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___。
③要使乙池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1.A
【分析】在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S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2SO4,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电解含有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过程中,电极c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电极c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在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S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2SO4,电极a为负极,A正确;
B.当有个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时,说明电路中转移0.6mol电子,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产生N21mol,未指明标况下,无法计算产生氮气的体积,B错误;
C.电子只能在导线中移动,溶液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C错误;
D.根据分析,电极c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NH2)2-6e-+8OH-=+N2↑+6H2O,D错误;
故选A。
2.D
【分析】依题意,电解池中,应透过ab膜进入左侧稀H2SO4溶液中,Na+应透过cd膜进入右侧稀NaOH溶液中,所以左侧电极为阳极,右侧电极为阴极,ab为阴离子交换膜,cd为阳离子交换膜。从而得出,N电极为正极,M电极为负极。
【详解】A.在电池反应Mg+Cu2Cl2=2Cu+MgCl2中,M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Mg电极为负极,所以M电极材料为Mg,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b为阴离子交换膜,B正确;
C.N极为正极,Cu2Cl2得电子生成Cu等,电极反应式为Cu2Cl2+2e-=2Cu+2Cl-,C正确;
D.在电解池中,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阴极反应式为4H2O+4e-=4OH-+2H2↑,电路上每通过4mole-,阴阳两极总共产生3mol气体,题中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所以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D错误;
故选D。
3.C
【详解】A.该装置负极反应:,正极反应式为,A正确;
B.从左侧运动到右侧与氧气结合生成超氧化钾,所以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通过,不允许通过,B正确;
C.电解1.8g水需要转移0.2摩尔电子,而消耗3.9g钾转移0.1摩尔电子,C错误;
D.充电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电极生成K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C。
4.B
【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有O2生成的一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a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电极b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有O2生成的一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a作阳极,电极b作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因此H+由a极区经质子交换膜向b极区迁移,故A正确;
B.电解时,a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实质是电解水,溶液中的水消耗,所以Na2SO4溶液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C.由a极电极反应式可知,当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时,产生1molO2,标况下体积为22.4L,故C正确;
D.b电极作阴极,得到电子,则b电极上反应为,故D正确;
故选B。
5.C
【详解】A.根据图示,含Fe的催化电极通入NO生成,N元素化合价降低,含Fe的催化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故A正确;
B.图2中和A反应生成B,则A为,B为,故B正确;
C.根据,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 NO(标准状况下),电路中转移0.3mol电子,有0.3molH+由右室移入左室,所以左室溶液质量增加0.1mol×30g/mol+0.3g=3.3g,故C错误;
D.根据图示,含Fe的催化电极通入NO生成,N元素化合价降低,含Fe的催化电极为阴极,电池工作时,从右室穿过氢离子交换膜向左室迁移,故D正确;
选C。
6.D
【分析】A是电解池,甲电极通入饱和食盐水,甲是阳极、乙是阴极,X是氯气、Y是氢气;B是氢氧燃料电池,丙电极通入氢气、丁电极通入空气,丙是燃料电池负极、丁是正极。
【详解】A.A是电解池,甲是阳极、乙是阴极,Na+通过交换膜向乙电极移动,故A正确;
B.B是氢氧燃料电池,丁是正极,丁电极通入空气,丁电极上的反应为O2+4e-+2H2O=4OH-,故B正确;
C.A池中每生成1molH2,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丁电极上的反应为O2+4e-+2H2O=4OH-,根据电子守恒,B池中会消耗0.5mol氧气,标准状况下消耗O2气体为11.2L,故C正确;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为防止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混合,所用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丁电极生成氢氧根离子,若两池中所用离子膜类型相同,钠离子由丙向丁移动,则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