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断句技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断句技法第1页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断句技法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断句技法

    展开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断句技法一、文言文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2“……是……”“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例]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例]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5否定判断[例]“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教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2.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意念被动(1)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①“于(乎)式”表被动,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②“……见……”/“……见……于……”式[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为……”“为所……”“为……所……”式[例]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被……”式(文言中较少见)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2意念被动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例]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3.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四种常见类型)①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易、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沛公安在?《史记》②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一般常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莫、非、勿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例]何陋之有?《陋室铭》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例]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3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①数量性定语的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②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例]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4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动词的前边充当状语,而在文言中介宾结构常常会用在谓语动词之后。我们称之为状语(介宾短语)后置。①“于(乎)+宾语”结构这类介宾结构在文言文中最多,可以表示处所、比较、被动、对象等。这种结构一般后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表示比较)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表示处所)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表示对象)②“以+宾语”结构[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4.省略句古人写文章,常常为了语言的简练,在不影响表情达意的情况下,行文时便省去一些重复的词语,这种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文言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动词宾语省略、介词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等(1)主语省略①对话省[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②承前省[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蒙后省[例]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谓语省略①对话省[例]曰:“学诗乎?”曰:“未(学诗)也。”《论语》②承前省[例]上医医国,其次(医)疾。《国语》蒙后省[例]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3动词宾语省略①对话省[例]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此乐)。”②承前省[例]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兄弟)。《论语》蒙后省[例]明日,子路行,以告(孔子)。子曰:“隐者也。”《论语》4介词宾语省略指介词“以”“与”“为”等介词的宾语的省略。[例]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5介词“以”“于”的省略现代汉语中,介词是不能省略的。文言文中,介词一般也不可以省略。古汉语中,只有“以”“于”可以省略。[例]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文言文断句技法1.找名(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也可以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尔、汝、公、卿、君、若、其、彼、此等。需要注意的是:①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②这些名词和代词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要断开。[例]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2.找虚词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唯、盍、夫、且夫、若夫 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哉、而已(陈述句末尾),与(欤)、耶(邪)、乎(疑问句末尾),哉、夫、兮(感叹句末尾),上述这些句末语气词后可断句[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还要注意,“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不能点断;“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断可不断;“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用在句中,不能点断。④句首常见关联词苟、虽、虽然、纵、纵使、向、向使、假使、是故、于是、然、然而、然则、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是以、继而、岂、岂非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句首常见时间词倾之、向之、未几、已而、久之、既而、俄而等时间词前面大多可以断句。3.找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问”“言”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语省略4.找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方岁。(顶真)[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偶)[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反复)5.找句式1.特殊句式“……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为……所……”是典型的被动句式。2.定句式“何……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