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知识点总结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知识点总结,共7页。
判断句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例如:
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例如: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例如:
①晋鄙嚄唶宿将……
②刘备天下枭雄……
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问今是何世……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被动句
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被动。例如: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
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示被动。例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例如: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孟子二章》)
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例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3.省略宾语。例如: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4.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例如:
①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5.省略介词“于”。例如: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古人一贯那样说,就无所谓倒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 —— 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2.宾语前置。
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例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未有之也(《张衡传》)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莫振救之(《论积贮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例如:
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 卿欲言何?(《赤壁之战》)
②沛公安在? —— 沛公在安?(《鸿门宴》)
③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鸿门宴》)
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置。例如:
④王问:“何以知之?” —— 以何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 君以何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 吾与谁归!(《岳阳楼记》)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有何功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 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
③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 孜孜焉唯急进修(《问说》)
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惟依兄嫂(《祭十二郎文》)
3.定语后置。
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这类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例如: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大势”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使定语更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大势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势”)
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现在的成皋、陕州以西的大沟谷里,高耸直立的土层往往高达百尺,高高地耸立着,也(算是)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的许多山峰。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定语。“雁荡具体而微者”即“具体而微之雁荡”)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
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四方之士来者”即“四方之来之士”,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
(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例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
(3)用“之……者”或“而……者”结构,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中心词“穷民”与定语“无告”之间插上“而”,以突出“无告”。“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天下无告之穷民”)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勾践灭吴》)
——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吃的。(中心词“国之孺子”与定语“游”之间插上“之”,以突出“游”。“国之孺子之游者”即“国之游之孺子”)
④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阉党之乱中,当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四海这么大,又会有几个人呢?(“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置。“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
上面所说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置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置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
(3)数量词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例如:
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四,数词,并未后置,“十二”则置于牛后)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等到达陈县时,(起义军)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几万人。(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
(4)“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例如: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4.状语和补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即现代汉语的补语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1)“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如“战[于长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数例外。
(2)“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少数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虽才于世高(《张衡传》)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南亩之农夫多(《阿房宫赋》)
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帷幕裹(之)(《赤壁之战》)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张衡传》)
断 句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现在所讲的“断句”,是指根据试题要求,用分隔号(/)将文言文语段中需要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的地方断开,类似于给文言文加标点。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正确地给文言文语段断句或加标点,做出恰当的停顿,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关键。平时学习,就应重视文言文的诵读,通过熟读培养语感。
翻 译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译文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就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知识点总结,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纳总结,共19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知识点总结,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