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5591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象版 (2017)四年级上册1 乒乓球复原了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1《乒乓球复原了》教学设计
课题 | 3.1乒乓球复原了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四年级 |
教学分析
| 教材的第一部分给出生活中的“小发现”,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烫就能复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设。第二部分是对假设的验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教师须规范实验操作的细节,强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数据,为后续实验分析与得出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正式实验前,教师须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器材。了解针筒的构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点。针筒上的刻度是获取实验现象的关键,是判断活塞是否运动的重要证据。第三部分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讨论。该部分,学生观点的呈现十分重要,教师须准确把握学生表达的内容,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达成课标中“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课型为探究实验课,因此本课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完整地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梳理提炼。 | ||||||
学习目标 | 1、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2、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5、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
重、难点 | 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 ||||||
教学准备 | 材料准备:针筒、软塞、热水、烧杯、烧瓶、乒乓球、乒乓球拍、热水、烧杯、铜球与铜环、酒精灯;PPT教学课件。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引入 | 师:有哪个同学会打乒乓球吗? 生:我! 师:请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颠球。 生:老师这个乒乓球是瘪的,不好颠。 师:大家有什么办法将这个瘪的乒乓球复原吗? 生1:捏回来。 生2:给乒乓球打气。 生3:将乒乓球放在热水里。 师:到底哪种方法可行呢,我们来试一试。 |
让瘪的乒乓球复原。 |
通过瘪的乒乓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
2.假设 | 师:我们先将瘪的乒乓球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内倒热水。一起观察,发生了什么? 生:乒乓球凹下去的地方又凸出来了,慢慢复原了。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是太棒了!为什么接触热水后,乒乓球就能恢复原样呢? 生:乒乓球里面是空气。 师:为什么乒乓球里面有空气接触热水就能复原呢? 生:因为有空气受热后空气就会变大,就把乒乓球顶起来了。 师:你们同意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 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为什么接触热水后,乒乓球就能恢复原样呢?
| 通过实验,乒乓球接触热水,就能复原了。 |
3.观察 | 师:为了帮你们更好地设计实验,老师准备了包括针筒在内的一些实验材料。请大家先认真观察针筒的构造,并想一想如何使用它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学生观察针筒) 师:观察时间到,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结构可能具有哪些功能? 生1:我发现针筒有一个可以拉出来、压进去的活塞,我觉得这个活塞可以将空气从前面的小孔吸进去或放出来。 生2:活塞可以拔出来,上面有一个大口,下面有一个小口。 生3:活塞一般是不能拔出来的,就是用来堵住大口的,所以针筒只有一个出入口,就是下面的小口。 生4:我发现针筒上有刻度,我觉得能帮助我们判断吸入或排出了多少的空气。 师:大家的推断有理有据,非常棒。如果我们想验证空气受热后会不会变大,我们还能让针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气吗? 生:不能,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知道是原来的空气变大了,还是新进去了空气。 师:非常有道理。就像乒乓球放进热水里,乒乓球本身并没有进去空气一样。那我们怎么不上针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气呢? 生:活塞是密封的,只要把下面的小孔用东西堵结实就行了。 师:说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段介绍实验方法的视频,看看和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 (板画:针筒放入热水) (此处可播放相关的操作视频,视频文案如下) 1、将针筒内原本的空气全部排出。 2、左手抓住针筒下方,右手拉出活塞,使得活塞的最下端与刻度10对齐。 3、做好标记,记录数据。 4、用软塞将针筒的排气口塞住,确保不漏气。 5、将针筒放入热水中,使得热水没过空气柱,却不超过针筒的顶部。 仔细观察活塞的变化,标记或记录数据。 师:实验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现在开始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 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实验。 | 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 |
4.研讨 | 师:时间到,请将材料归回材料区。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PPT展现出句式“我发现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生1:我发现针筒放入热水后,活塞才开始移动,说明和热水有关。 生2:我发现活塞一开始指的是10,后来移动到了12,说明里面的空气变多了。 生3: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我们已经用软塞将口堵住了,空气进不去。我认为,应该是空气受热变大了。 (板书学生关键词:受热开始移动;活塞10→12;堵住排气口→空气无法进出) 师:我们来整理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的发现:在针筒接触到热水后活塞的位置才开始发生变化,活塞往后移了2格,针筒内的空间不断变大,但外面的空气不能够进去。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可能是受热后,空气把里面的空间撑起来了。 师:是的,我们推测是针筒内原本的空气受热变大了,用科学的说法也就是膨胀了,才出现了以上的现象。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乒乓球遇到热水为什么会复原呢? 生: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 (板书学生得出的结论) | 学生根据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 听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5.小结 | 师:我们通过收集大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放在一起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了我们的结论。所以在得出结论前,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梳理和分析非常重要。 |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遇冷会收缩。 |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6.拓展应用 | 师:我们已知气体受热后会膨胀。液体和固体受热后,它们也会膨胀吗? 师:这是一个铜球,这是一个铜环。请一个同学上来操作,看看这个铜球能不能穿过铜环。 (学生操作) 师:谢谢。接下来,老师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 (教师进行演示操作) 师:现在铜球还能穿过铜环吗?请提出你的假设。(学生填写记录单)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试试,能否将铜球穿过铜环。你觉得能穿过吗? 生:可以。 师:请这位同学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认为加热后,铜球变大了。而铜环没有加热,所以还是原来的大小。 生2:说明固体和气体一样,受热也会膨胀。 师:看来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大部分同学得出的结论是:铜球受热会膨胀。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液体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性质。请同学们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内容。 (学生填写记录单) 师: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他的记录单。 生:我们提出的假设是遇热后液体的体积会变大。实验方案是将烧瓶放到热水中,观察前后玻璃管内液体的高度变化。 (教师展示具体的操作步骤) 师:实验期间请注意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实验)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加入热水后,液面变高了。 生2:一开始液柱慢慢地往上涨,后来涨得越来越快,再后来慢慢停下来了。 师:你们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液体受热也会膨胀。 师:很多物体都存在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知道了这个自然规律,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难题。 | 教师演示铜球加热实验,烧瓶放到热水中实验。 | 通过实验证明,固体、液体也有遇热膨胀的性质。 |
教 学 反 思 | 本课教学中,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验证式教学,而是探究“空气受热后会产生什么变化”,打破受热膨胀的思维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探究空间。我设定的重难点是:学生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自主分析、推断,从而得出结论。为突破重难点,我先引导学生关注针筒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设计,使学生更有目的地关注实验现象。在描述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利用例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去思考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由于本节课是单元首课,应强化验证实验的各个环节,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
小学科学1 乒乓球复原了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a href="/kx/tb_c400531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乒乓球复原了优秀课件ppt</a>,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猜想假设,实验设计,加热空气实验,新知讲解,烧瓶加热实验,铜环加热实验,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象版 (2017)四年级上册4 蜿蜒的旅行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四年级上册4 蜿蜒的旅行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54蜿蜒的旅行pptx、54蜿蜒的旅行练习题含答案pptx、54蜿蜒的旅行教学设计+反思doc、视频1mp4、视频2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四年级上册1 玩石头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上册1 玩石头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21玩石头pptx、21玩石头练习题含答案pptx、21玩石头教学设计+反思doc、视频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