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教学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1节第1课时流水侵蚀地貌与流水堆积地貌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1节第1课时流水侵蚀地貌与流水堆积地貌课件,共35页。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流水侵蚀地貌与流水堆积地貌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流水地貌1.概念: 塑造的地貌。 2.分类:流水 地貌、流水 地貌。 二、流水侵蚀地貌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 流水 侵蚀堆积湿润侵蚀V枯水期河谷平坦三、流水堆积地貌 沟谷沟谷出口山谷出口扇状干旱、半干旱中下盆地沙洲地形平坦入海沉积中下游宽谷连线生活虎跳峡是金沙江(长江)上的第一大峡谷,也是全球著名的大峡谷。长江江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夹峙,海拔落差3 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处仅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神奇的虎跳峡是如何形成的?提示 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切割。 名师点睛河流阶地的特征(1)河流阶地反映了地壳的升降运动。(2)阶地位置越高,形成的年代越老。(3)河流两侧的阶地有的对称分布,有的不对称分布。图表解读读教材图2-4,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提示 河流阶地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便于耕作,成为人类居住和耕作的主要场所。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点一 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河流上游侵蚀地貌的实验1.实验目标:理解流水侵蚀对地貌形成的影响。2.实验器材大小不等的砂砾和泥土的混合物、一端开口的长方形木盒(可用硬质的鞋盒代替)、两大瓶水、一块砖和几本书(用于垫高一端)、一面牙签做的小旗。3.实验步骤(1)将泥沙装入木盒中并适当加固,垫高木盒一端,使木盒与地面成30°~45°夹角,形成一个斜坡。(2)将小旗插在木盒顶端处。(3)开始向木盒中距小旗约5厘米的下坡处持续浇水,观察坡面的变化。(4)补充泥沙,恢复坡面,然后在坡面上沿不同方向浇水,观察坡面的变化。(5)将水瓶拿到更高处浇水(流速更快),观察坡面变化。4.注意事项(1)可以调整坡度,观察坡度对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2)在形成平直河道后,可以将一个小石子放置在河道一侧,观察流水侵蚀形成弯曲河道的现象。结合材料探究:(1)流水侵蚀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 使沟谷更深、更宽、更长。 (2)沿同一方向浇注水流和沿不同方向浇注水流相比,坡面有何不同? (3)不同河流流速对沟谷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提示 沿同一方向不断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地形,且沟谷不断加深。沿不同方向浇注水流则会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提示 流速增大时,侵蚀现象加剧,沟谷加深,呈V字形。 1.河谷(1)发育过程(2)类型 2.河漫滩、河流阶地、河曲、牛轭湖 [2023·甘肃天水一中期末]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九曲十八弯”,日落时会出现九个落日倒影的奇景。下图示意开都河位置及落日倒影景观。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形成“九曲十八弯”河道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下蚀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 D.流水侧蚀作用2.该河段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的原因主要是( )A.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B.洪水危害大,航运价值低C.保留自然奇观,发展旅游D.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D C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景观为河曲地貌,该河流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形平坦,河流的下蚀作用微弱,B错误。河流的侧蚀作用较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曲,A错误,D正确。河曲为流水地貌,与冰川堆积关系不大,C错误。第2题,保留河流原貌,有利于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价值凸显,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该河流地处新疆,属于内流河,水量少,人口、城镇稀疏,洪水危害较小,B错误。巴音布鲁克是著名景区,“九曲十八弯”作为典型景点,保留河曲自然景观,有利于发展旅游业,C正确。区域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并不大,D错误。3.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为牛轭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牛轭湖形成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B 解析 平原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岩性差异、地质结构差异等导致侧蚀不均匀而出现弯曲,先出现较小弯曲,如图②所示,弯曲河道一旦形成,则凹岸侵蚀加剧,凸岸沉积明显,使得河道弯曲逐渐加大,如图④、图③所示,当河道弯曲到一定程度,有些凹岸逐渐靠拢,当河水处于汛期,曲流河段的曲流颈容易被洪水冲开,自然裁弯取直,原来的弯曲河道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如图①所示。因此牛轭湖形成的过程为②④③①。故选B。探究点二 常见的流水堆积地貌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流水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结合材料探究:(1)图A、图B、图C三幅图分别是哪种流水堆积地貌? (2)图A所示地貌从扇顶到扇缘,河流流速如何变化?猜想堆积物的颗粒大小如何变化。 提示 图A示意冲积扇,图B示意冲积平原,图C示意三角洲。 提示 由于地势降低,河流流速降低,因此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由粗到细。 (3)图B所示地貌一般位于河流的哪一河段? (4)图C所示地貌的形成,除河口处地势低平外,还受到海(湖)水的影响,海(湖)水如何影响该地貌的形成? 提示 河流中下游。 提示 海(湖)水对河流具有顶托作用,加剧泥沙沉积,加速三角洲的形成。 1.主要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分析 2.河流凹岸与凸岸的区分(1)凹岸、凸岸的判断(如下图)(2)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作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上图。1 河流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聚落点和淘金点。2 河流凹岸处河道深且少泥沙堆积,可以筑港、建码头。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为主槽粗、边滩细。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A.洪积扇 B.冲积岛C.江心洲 D.河漫滩2.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A.长江干流北移B.南支不断淤塞C.北支河槽发育D.南支径流量大D 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河槽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地貌类型是河漫滩。洪积扇为河流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冲积岛和江心洲在高潮时也可能出露水面。第2题,据图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河槽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故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流水侵蚀地貌与流水堆积地貌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流水地貌1.概念: 塑造的地貌。 2.分类:流水 地貌、流水 地貌。 二、流水侵蚀地貌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 流水 侵蚀堆积湿润侵蚀V枯水期河谷平坦三、流水堆积地貌 沟谷沟谷出口山谷出口扇状干旱、半干旱中下盆地沙洲地形平坦入海沉积中下游宽谷连线生活虎跳峡是金沙江(长江)上的第一大峡谷,也是全球著名的大峡谷。长江江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夹峙,海拔落差3 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处仅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神奇的虎跳峡是如何形成的?提示 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切割。 名师点睛河流阶地的特征(1)河流阶地反映了地壳的升降运动。(2)阶地位置越高,形成的年代越老。(3)河流两侧的阶地有的对称分布,有的不对称分布。图表解读读教材图2-4,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提示 河流阶地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便于耕作,成为人类居住和耕作的主要场所。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点一 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河流上游侵蚀地貌的实验1.实验目标:理解流水侵蚀对地貌形成的影响。2.实验器材大小不等的砂砾和泥土的混合物、一端开口的长方形木盒(可用硬质的鞋盒代替)、两大瓶水、一块砖和几本书(用于垫高一端)、一面牙签做的小旗。3.实验步骤(1)将泥沙装入木盒中并适当加固,垫高木盒一端,使木盒与地面成30°~45°夹角,形成一个斜坡。(2)将小旗插在木盒顶端处。(3)开始向木盒中距小旗约5厘米的下坡处持续浇水,观察坡面的变化。(4)补充泥沙,恢复坡面,然后在坡面上沿不同方向浇水,观察坡面的变化。(5)将水瓶拿到更高处浇水(流速更快),观察坡面变化。4.注意事项(1)可以调整坡度,观察坡度对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2)在形成平直河道后,可以将一个小石子放置在河道一侧,观察流水侵蚀形成弯曲河道的现象。结合材料探究:(1)流水侵蚀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 使沟谷更深、更宽、更长。 (2)沿同一方向浇注水流和沿不同方向浇注水流相比,坡面有何不同? (3)不同河流流速对沟谷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提示 沿同一方向不断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地形,且沟谷不断加深。沿不同方向浇注水流则会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提示 流速增大时,侵蚀现象加剧,沟谷加深,呈V字形。 1.河谷(1)发育过程(2)类型 2.河漫滩、河流阶地、河曲、牛轭湖 [2023·甘肃天水一中期末]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九曲十八弯”,日落时会出现九个落日倒影的奇景。下图示意开都河位置及落日倒影景观。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形成“九曲十八弯”河道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下蚀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 D.流水侧蚀作用2.该河段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的原因主要是( )A.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B.洪水危害大,航运价值低C.保留自然奇观,发展旅游D.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D C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景观为河曲地貌,该河流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形平坦,河流的下蚀作用微弱,B错误。河流的侧蚀作用较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曲,A错误,D正确。河曲为流水地貌,与冰川堆积关系不大,C错误。第2题,保留河流原貌,有利于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价值凸显,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该河流地处新疆,属于内流河,水量少,人口、城镇稀疏,洪水危害较小,B错误。巴音布鲁克是著名景区,“九曲十八弯”作为典型景点,保留河曲自然景观,有利于发展旅游业,C正确。区域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并不大,D错误。3.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为牛轭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牛轭湖形成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B 解析 平原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岩性差异、地质结构差异等导致侧蚀不均匀而出现弯曲,先出现较小弯曲,如图②所示,弯曲河道一旦形成,则凹岸侵蚀加剧,凸岸沉积明显,使得河道弯曲逐渐加大,如图④、图③所示,当河道弯曲到一定程度,有些凹岸逐渐靠拢,当河水处于汛期,曲流河段的曲流颈容易被洪水冲开,自然裁弯取直,原来的弯曲河道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如图①所示。因此牛轭湖形成的过程为②④③①。故选B。探究点二 常见的流水堆积地貌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流水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结合材料探究:(1)图A、图B、图C三幅图分别是哪种流水堆积地貌? (2)图A所示地貌从扇顶到扇缘,河流流速如何变化?猜想堆积物的颗粒大小如何变化。 提示 图A示意冲积扇,图B示意冲积平原,图C示意三角洲。 提示 由于地势降低,河流流速降低,因此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由粗到细。 (3)图B所示地貌一般位于河流的哪一河段? (4)图C所示地貌的形成,除河口处地势低平外,还受到海(湖)水的影响,海(湖)水如何影响该地貌的形成? 提示 河流中下游。 提示 海(湖)水对河流具有顶托作用,加剧泥沙沉积,加速三角洲的形成。 1.主要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分析 2.河流凹岸与凸岸的区分(1)凹岸、凸岸的判断(如下图)(2)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作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上图。1 河流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聚落点和淘金点。2 河流凹岸处河道深且少泥沙堆积,可以筑港、建码头。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为主槽粗、边滩细。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A.洪积扇 B.冲积岛C.江心洲 D.河漫滩2.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A.长江干流北移B.南支不断淤塞C.北支河槽发育D.南支径流量大D 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河槽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地貌类型是河漫滩。洪积扇为河流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冲积岛和江心洲在高潮时也可能出露水面。第2题,据图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河槽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故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