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年级为高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父爱如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观察字形等方法理解“茶房”“粜米”“初小”“高小”的意思。2.通过比较发现规律,梳理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3.细读主要场景,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深沉的爱。4.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爱的伟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并学会感恩父母。教学过程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课文1.揭题。一声老爸,一句爸爸,就能叫出我们对父亲浓浓的爱。画家吴冠中用自己淡淡的水墨描绘父爱,画下了《父爱之舟》。(板书课题:父爱之舟)2. 引入。吴冠中在画完《父爱之舟》时曾经写下两句话——(出示句子)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醒来,枕边一片湿。3. 追问。是怎样的父爱让他魂牵梦萦?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第二步:突破年代,理解生词1. 课文所记录的事,离现在已经几十年了,因此有些词语不是很好理解。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级。 “茶房”是什么意思? ( 强调可以联系生活,或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粜米”是什么意思?于是家里粜米、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提醒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字形推理意思。)3.“初小”“高小”是什么意思? ( 强调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时非查资料不可。) “初小”“高小”: 旧制小学为六年制。一至四年级为初小,五、六年级为高小。第三步:借助导图,梳理场景1.本节课,我们延续《慈母情深》的学法,从场景、细节中发现父亲的爱。大家已经充分预习过课文,一定发现了这篇课文较长。作者写了自己的梦,梦中有许多场景,到底有哪些场景呢?课前老师请你们填了一张表格。这张表格里,有四个场景老师已经概括好了。读这四个“概括",你有什么发现?——主语都是父亲,突出了父亲。——“我”都加了引号。——父亲做的事都与“我”有关,都是为了“我”。这是一位同学填的表格(里面有错误),请你们看一看,点评一下。听了你们的点评,老师觉得自己填得不错。请你们对照下,对自己的表格进行修改。4.哪怕不具体看课文,只看概括的这一个个场景,我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为什么?——因为每一件事父亲都是为“我”而做。——“半夜”“熬夜”“大雨大雪天”“变卖东西”......从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父亲为“我”不辞辛苦。第四步:关注细节,体会情感1.作者吴冠中通过这些场景写出了父亲对他的爱,如果深入了解一个场景,里面的细节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父爱。但是场景太多,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选择其中一个来了解。老师建议选择第八个场景——父亲熬夜摇橹,让“我”安稳睡觉。为什么?2.请大家细读这个场景,可以画一画关键词句,动作快的适当作批注。3. 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了父爱呢?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1)你从这段话的哪个细节中感受到了父爱?(2)如果联系上文,你的感受会更强烈一点儿。前面哪个场景也写到了睡觉?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3)前后对比,你知道为什么父亲让“我”在船舱里睡觉了吗?——父亲让“我”在小舱里睡觉,是因为父亲一直记着“我”曾经在便宜旅馆里住宿半夜被臭虫咬醒的经历。——父亲虽然还是不舍得花钱住好旅馆,但又想让“我”睡得好一点儿,其用心良苦。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①你从这段话的哪个细节中感受到了父爱?②关于吃饭,前面也写到了。对比读一读,你会有新的感受。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为了省钱,父亲真是想尽了办法。——即使再穷,父亲也不想让“我”受委屈,在不能住旅店,不能进饭店的情况下,父亲也想尽量让“我”住得好一点儿,吃得好一点儿。——一天摇橹下来,父亲应该很辛苦了,但是他依然想为“我”做饭。——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①你从这段话的哪个细节中感受到了父爱?②联系前面一个细节,你的感受会更深。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简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父亲非常照顾“我”的自尊心。——为了节省钱,父者自己吃剩下的,穿旧的,腰里竟然围着女人的汗巾,又难看又滑稽。他自己无所谓,但是却担心丢了孩子的脸面。父亲非常细心,心里完全想着孩子。4.你看,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更好地从细节中感受到父爱。下面,请你们读其他场景,读其他细节,待会儿交流感受。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第五步:理解题目,升华感情1.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是从吴冠中的文章中截取出来的,题目是编者起的,如果让你来给这篇课文起个题目,你会起什么题目?2.编者也应该动了不少脑筋,最后采用《父爱之舟》。我们来说说这个题目的优点吧,这个题目好在哪里?——这篇课文有三四个场景和舟有关。——这篇课文第二个场景和舟有关,最后两个也和舟有关。——舟有象征意义,其实父亲就是舟,作者通过父亲这只舟去往人生的远方。——吴冠中自己在文章里写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3.是啊,吴冠中后来成了一名非常有名的画家,他特别爱画舟,这或许和他的父亲、和他的经历有关吧。我们来欣赏一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以情引入,揭示课题,突破字词,扫清障碍,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结合课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读文识字,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弄清脉络,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