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46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盐类的水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盐类的水解,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高三专题练习)一种吸收再经氧化得到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用0.1 mol⋅L的NaOH溶液吸收,若通入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的电离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ol⋅L溶液中:
B.在溶液中:
C.NaOH完全转化为时,溶液中:
D.若改用少量稀的溶液吸收,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2023·河北·高三专题练习)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中铜片与浓硫酸制取 B.用装置乙制备银氨溶液
C.用装置丙制备无水 D.用装置丁在铁片上镀铜
3.(2023春·广东茂名·高三茂名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实验测得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M段随温度升高溶液的pH减小,原因是HCO水解被抑制
B.O点溶液和P点溶液中c(OH-)相等
C.将N点溶液恢复到25℃,pH可能大于8.62
D.Q点、M点溶液中均有:c(CO) + c(HCO) + c(OH-) = c(Na+) + c(H+)
4.(2023·河北·高三专题练习)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 mL 0.4 mol⋅L的溶液和40 mL 0.2 mol⋅L的溶液,再分别用0.4 mol⋅L的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下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乙、丙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
B.根据图分析,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C.溶液和溶液中均满足
D.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mL时,a点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2023·北京·高三专题练习)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的过程,并进行相关物质转化的探究。
已知:酸性条件下Cu+不稳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气体是HCl,可抑制CuCl2•2H2O加热时水解
B.途径1中产生的Cl2可以回收利用,也可以通入饱和NaOH溶液中除去
C.途径2中2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l22CuO+2HCl↑
D.CuCl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4H++SO=2Cu2++SO2↑+2H2O
6.(2023·上海·高三专题练习)向100mL1mol·L-1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Ba(OH)2溶液。沉淀总物质的量n随加入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淀质量:b点>a点>c点
B.a点到c点过程中,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
C.a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NH]>[SO]>[H+]>[OH-]
D.b点到c点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7.(2023春·山西运城·高三康杰中学校考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W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基态Q原子最外层电子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的顺序为: B.由X、Y、Q、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不一定显碱性
C.氢化物的沸点 D.简单离子半径:
8.(2023秋·广西玉林·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向的醋酸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溶液,忽略温度变化,溶液与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点可知的
B.b、c之间一定存在:
C.d点之后可能存在:
D.d点至e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9.(2023春·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六中校考期中)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溶液: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溶液: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的混合溶液:
10.(2023·福建泉州·统考模拟预测)常温下,选择合适的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0.1000mol•L-1的柠檬酸(用H3A表示)溶液,溶液的pH变化随V(NaO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Na3A的一级水解常数Kh1≈4×10-8
C.当混合溶液pH=7时,混合溶液中有c(H3A)>c(A3-)
D.V(NaOH)=10.00mL时,溶液中有c(Na+)>c(H2A—)>c(HA2—)>c(H3A)
11.(2023春·北京丰台·高三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考期中)通过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或KOH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实验测得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小于其电离程度
B.的数量级为
C.水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b点
D.c点溶液中存在:
12.(2023秋·浙江台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和大小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
B
比较、结合能力的大小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量0.1溶液和溶液的pH
测得溶液和NaCN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说明结合的能力更强
C
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5~10滴溶液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除锈后的铁钉用浓盐酸浸泡后,放入连有导管的具支试管中,塞上橡胶塞,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几分钟后,导管中水柱上升,说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A.A B.B C.C D.D
13.(2023秋·浙江温州·高三统考期末)25℃时,常见酸的Ka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
B.25℃时,溶液的pH>7
C.25℃时,溶液中:
D.25℃时,中:
14.(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常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向溶液和溶液中逐滴滴加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为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B.c点的溶液中:
C.用pH试纸测得c点的pH约为8,可知:
D.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
二、非选择题
15.(2022秋·江苏徐州·高三徐州市第七中学校考期中)烟气中常常含有大量SO2和H2S等大气污染物,需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1)除去燃煤产生的废气中的SO2的过程图所示。
①过程I是一部分S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若参加反应SO2和O2的体积比为4: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过程Ⅱ利用电化学装置吸收另一部分SO2,使得Cu再生,该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此过程中除去SO2体积分数为0.5%的废气2240L(标准状况),可使_______gCu再生。
(2)用Fe2(SO4)3吸收液脱除H2S的原理如下:
反应I:H2S(g)H2S(aq)
反应Ⅱ:H2S(aq)H++HS-
反应Ⅲ:HS-+2Fe3+S↓+2Fe2++H+
一定条件下测得脱硫率与Fe3+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吸收液经除S后可进行再生,较经济的再生方法是_______。
②当Fe3+的浓度大于10g·L-1时,浓度越大,脱硫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究在活性炭催化条件下将煤气中的H2S协同脱除,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用*标注)。
①H2S中S元素的转化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
②从物质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该过程初步达到的目的为_______。
16.(2022秋·广东江门·高三江门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
(2)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请用平衡移动原理和必要的化学用语说明原因: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表示)。
(3)某二元酸溶液中检测出含有、、三种溶质粒子,则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形成安全隐患。水垢中含有少量的,处理时可先用溶液处理,转化成一种疏松、易溶于酸的固体A.写出生成固体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泡沫灭火器内两个不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有和溶液,当意外失火时,将灭火器倒过来即可使药液混合反应发挥作用,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某学生用0.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①滴定前需要在滴定管中装液,装液的步骤为:检漏→水洗→___________→注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数据
②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28.84
25.00
2
27.83
25.00
3
27.85
25.00
则待测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盐酸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盐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17.(2021秋·上海奉贤·高三校考期中)工业生产、生活中需要优质的水资源,可选用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预处理。
(1)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其溶液会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NH4Fe(SO4)2用作工业废水的凝结剂,为检验其中的铁元素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相同条件下,0.1mol/LNH4Fe(SO4)2中c(Fe3+)____0.1mol/LFeCl3中c(Fe3+)。(填“=”、“”)
(3)通常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亚铁溶液的实验现象是____,书写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转化为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在所得的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的气体是____。试解释原因:_____。
(5)配制的FeCl3溶液容易浑浊,请用方程式描述该现象____,如何来配制FeCl3溶液以防止浑浊:____。
18.(2022秋·福建三明·高三三明一中校考期中)已知:25℃时,Ka(CH3COOH)=1.8×10−5、Ka1(H2C2O4)=5.9×10−2、Ka2(H2C2O4)=6.4×10−5。
(1)常温下,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HNO3和CH3COOH溶液分别稀释,溶液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
①曲线Ⅰ代表_______溶液(填“HNO3”或“CH3COOH”)。
②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_______b(填“>”、“”、“1,则,故B错误;
C.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H2O+OH-,水的电离:H2OH++OH-,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故C错误;
D.若改用少量稀的溶液吸收,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溶液呈酸性,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将+4价硫氧化为+6价,生成,和Ba2+生成BaSO4沉淀,硝酸被还原为NO,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铜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应该向硝酸银溶液滴加氨水配制银氨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可以抑制氯化镁的水解,氯化氢氛围中加热氯化镁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故C符合题意;
D.在铁上镀铜,镀层金属铜作阳极,镀件铁作阴极。因此,铁作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 升高温度,HCO水解使pH增大,水电离使pH减小,OM段随温度升高溶液的pH减小,原因是水电离对氢离子浓度影响大于HCO水解,故A错误;
B. O点溶液和P点溶液中c(H+)相等,c(H+)c(OH-)的值不相等,c(OH-)不相等,故B错误;
C. 温度升高后,碳酸氢钠可能部分分解,将N点溶液恢复到25℃,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pH可能大于8.62,故C正确;
D. Q点、M点溶液中均有电荷守恒:2c(CO) + c(HCO) + c(OH-) = c(Na+) + c(H+),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图中甲、丁线表示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故A错误;
B.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故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故B正确;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联立得:,故C错误;
D.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mL时,在20mL时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20mL,碳酸氢根和氢离子反应,此时丁还未产生气体,反应为:,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为抑制CuCl2水解,要在HCl气流下加热,加热温度大于300C,发生,直接加热CuCl2•2H2O会生成Cu2 (OH ) 2Cl2,Cu2 (OH ) 2Cl2加热到200C生成CuO。据此解答。
A.氯化铜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氢,X气体是HCl,可抑制CuCl2•2H2O加热时水解,A正确;
B.氯气能被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也可以将其转化为氯化氢,回收循环利用,B正确;
C.途径2中200℃时反应生成氧化铜,由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l22CuO+2HCl↑,C正确;
D.氯化亚铜不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D错误;
故选D。
6.A
【分析】100mL1mol/L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Ba(OH)2溶液,a点时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此时硫酸根离子剩余0.05mol,继续滴加50mLBa(OH)2,剩余的硫酸根离子全部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0.1mol铵根离子与0.1mol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0.1mol一水合氨,继续加入50mLBa(OH)2,此时氢氧化铝开始溶解,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b点沉淀质量最大,a点为0.1mol氢氧化铝和0.15mol硫酸钡,c点为0.2mol硫酸钡,a点沉淀质量小于c点,A错误;
B.a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铵,a到b的过程中硫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b点溶质为NH3·H2O,b到c点氢氧化铝与Ba(OH)2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一水合氨抑制水的电离,故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小,B正确;
C.a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铵,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则a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NH]>[SO]>[H+]>[OH-],C正确;
D.b点到c点,氢氧化铝与Ba(OH)2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D正确;
故答案选A。
7.B
【分析】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Q原子最外层电子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Q为O元素;由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可知,W能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阴离子中X、Y、Z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分别为1、4、3,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Na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A错误;
B.由氢、碳、氧、钠四种元素形成的碳酸氢钠是强酸弱碱盐,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形成的草酸氢钠也是强酸弱碱盐,草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则由氢、碳、氧、钠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故B正确;
C.碳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固态烃,固态烃的沸点高于水,故C错误;
D.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氧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a点溶液的,溶液中,溶液中,电离程度较小,所以,,故A正确;
B.b、c之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所以存在,故B正确;
C.d点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点后溶质为,根据物料守恒知,d点后不可能存在,故错误;
D.d点至e点的过程中,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碱性增强,对水的电离抑制越来越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9.B
【详解】A.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A正确;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B错误;
C.溶液存在电荷守恒:,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显酸性,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故:,C正确;
D.根据N元素和Na元素守恒,硝酸钠溶液中,与是否添加稀盐酸无关系,D正确;
故选B。
10.C
【分析】由图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mL时,柠檬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柠檬酸二氢钠,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柠檬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柠檬酸氢钠,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30mL时,柠檬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溶液呈碱性。
【详解】A.突变时pH在9.5左右,酚酞变色范围为8.2~10.0,故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30mL时,柠檬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溶液的pH为9.5,柠檬酸钠的浓度为=0.02500mol/L,则的一级水解常数Kh1≈=4×10-8,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柠檬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柠檬酸氢钠,溶液呈酸性,则当混合溶液pH=7时,柠檬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柠檬酸氢钠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柠檬酸根离子浓度大于柠檬酸的浓度,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mL时,柠檬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柠檬酸二氢钠,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2A—)>c(HA2—)>c(H3A),故D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则所得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A错误;
B.图中pH=9.2可知,c(H3AsO3)=c(),为,数量级为10-10,B错误;
C.a点酸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b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b点,C错误;
D.由物料守恒可知,n(Na)=2n(As),c点c(H3AsO3)=c(),溶液中存在:,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向浓度均为0.1mol/L的氯化钡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出现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钙,所以无法比较硫酸钡和硫酸钙的溶度积大小,故A错误;
B.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0.1mol/LNaCN溶液的pH约为11,说明后者水解程度大,结合能力强,故B正确;
C.存在Cr2O+H2O⇌2CrO+2H+,Cr2O为橙色,CrO为黄色,加NaOH与氢离子反应,则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故C错误;
D.应将除锈后的铁钉用浓盐酸浸泡后,把铁钉放入装有食盐水的连有导管的具支试管中,且铁钉不要全部浸入食盐水,故D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A.从表中数据可知,酸性H2C2O4>HNO2>,A错误;
B.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8×10-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