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937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937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937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46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统考高考真题)为探究与一元酸HA(mol·L)的化学反应热效应,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已知℃。
实验序号
试剂I
试剂Ⅱ
反应前温度
反应后温度
①
40 mL
2.12 g
25℃
②
20 mL HCl+20 mL
2.12 g
25℃
③
20 mL +20 mL
2.12 g
25℃
④
20 mL HCl
2.12 g 与20 mL 形成的溶液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于水放热 B.与HCl反应放热
C. D.
2.(2023春·辽宁沈阳·高一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校联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B.的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燃料的热值)为,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
3.(2022秋·河南漯河·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S(g)+O2(g)=SO2(g) △H1,S(s)+O2(g)=SO2(g) △H2,则△H1>△H2
B.合成氨工业控制温度为773K是为了尽可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C.氯碱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D.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
4.(2023秋·江苏扬州·高三江苏省高邮中学校联考期末)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取硫酸、焦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其中,催化制取三氧化硫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大于产物的键能之和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二氧化硫的平衡转化率
C.增大压强,可使平衡时的值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加入高效的催化剂能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5.(2023春·上海浦东新·高二上海市进才中学校考期中)下列不饱和烃分别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g)为吸热反应
B.(g)→(g)+H2(g) △H=-20.6kJ•mol-1
C.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和完全燃烧,放热多
D.3d≠a,可推测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6.(2023春·福建福州·高一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坚硬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1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7.(2023春·河北沧州·高三泊头市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在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的合金)、压强为的条件下,利用和制备二甲醚(),反应为,实验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和二甲醚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该反应在加热时应迅速升温到
C.温度高于,的产率降低,说明高温催化剂对副反应选择性好
D.增大压强可以提高的产率
8.(2023春·河北邢台·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苯乙烷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一氯取代,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的 B.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
C.由图可知该反应历程中有三种产物 D.该历程不涉及非极性键的生成
9.(2023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一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氮汽化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
④KMnO4分解制O2
⑤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
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⑦CO2+C2CO
⑧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⑨钠块投入到水中
⑩锌与盐酸
A.②③⑥⑦⑧⑨ B.②⑥⑦⑧⑨⑩ C.③⑥⑧⑨⑩ D.③④⑧⑨⑩
10.(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校联考期中)2022年8月25日,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在四川省德阳市建成。其原理为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常压的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存储的热能加热液态至气态,驱动涡轮发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放电过程中做到了“零碳”排放
B.“飞轮储能”释能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飞轮储能”装置会用到碳纤维材料,该材料属于人造纤维
D.“储能”利用了进行储能
11.(2023春·江西·高一统考期中)石墨炔是一种新型全碳材料,由中科院院士李玉良课题组首次合成;石墨炔具有捕获水分子、催化水分解的特点,以及其天然带隙能够吸收可见光、具备光能/电能转化等性质。科学家利用石墨炔的优良性能,设计出一种如图所示新型智能固体镁水电池,图中VB表示电池两极电压,CB表示“普通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B.放电时电流由镁电极流向石墨炔电极
C.电池工作时有三种能量转化形式
D.转移2mol电子生成22.4LH2
12.(2023·海南海口·海南华侨中学校考二模)2022年8月25日,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在四川省德阳市建成。其原理为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常压的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存储的热能加热液态至气态,驱动浴轮发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放电过程中做到了“零碳”排放
B.“飞轮储能”释能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飞轮储能”装置会用到碳纤维材料,该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储能”利用了进行储能
13.(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利用下列装置以熟石灰和氯化铵为原料制备、收集并完成喷泉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选择装置①制备氨气 B.选择装置②干燥和收集氨气
C.选择装置③完成喷泉实验 D.选择装置④除去氯化钙中残余的氯化铵
14.(2023·福建龙岩·统考模拟预测)炼油、石化等含S2-工业废水可通过催化氧化法进行处理。将MnO2嵌于聚苯胺(高温会分解)表面制成催化剂,碱性条件下,催化氧化废水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因S覆盖表面或进入空位而失效,高温灼烧后可继续使用
B.反应Ⅰ为:2H++S2-+*O=H2O+S
C.反应过程中只有硫元素被氧化
D.反应Ⅲ的ΔH >0
15.(2023春·浙江温州·高一校联考期中)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2、B2、AB2的结构式分别为A=A、B-B、B-A-B),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
B.该反应若生成2molAB2(g),则放出的热量为(E1-E2)kJ
C.该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D.生成2molB-A键放出E2kJ能量
16.(2023春·广东广州·高一广东番禺中学校考期中)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试剂甲的试管中加入试剂乙时(必要时可以搅拌),U形管中液面呈现出左高右低的现象,则试剂甲、乙的组合是
A.甲:镁条、乙:盐酸 B.甲:氢氧化钡晶体、乙:氯化铵
C.甲:氢氧化钡、乙:硫酸 D.甲:二氧化锰、乙:双氧水
17.(2023春·广东广州·高一广东番禺中学校考期中)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断裂和放出的能量
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二、非选择题
18.(2023·全国·高二假期作业)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可持续治理。绿色能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生物乙醇来制取绿色能源氢气的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 ΔH1=-41
ΔH 2=+174.1
请写出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2023·全国·高二假期作业)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 Δ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 Δ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
则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ΔH3=___________。
20.(2023春·四川遂宁·高一四川省蓬溪中学校校考期中)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可发生下列反应:。下表为反应在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0
500
1000
1500
(mol)
10.00
7.04
4.96
4.96
请回答:
(1)从反应开始到500 s,生成的平均速率_______。
(2)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_______。
(3)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在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对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不可能100%转化为
C.该条件下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D.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E.200℃时,转化率几乎为0,可能原因是能量不足以破坏的分子间作用力
(5)①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解释正反应速率如图变化的原因:_______。
②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肼(),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键能是指破坏1 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下列共价键的键能信息如表所示:
共价键
N-H
N-N
O=O
O-H
键能(kJ/mol)
391
161
498
946
463
关于反应,则32g 与完全反应将放出热量_______kJ。
21.(2023春·山西朔州·高一怀仁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期中)I.请对下列化学反应按吸热或放热的标准分类: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③食物腐烂④酒精燃烧⑤光合作用将转化为⑥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⑦电解水生成和⑧铝片遇浓硫酸钝化
(1)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
Ⅱ.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甲烷和丙烷②和 ③金刚石和石墨④H和D⑤异戊烷()和新戊烷()⑥和⑦正丁烷和异丁烷⑧和⑨和
(3)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5)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6)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
(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实验①可知,溶于水后,温度℃,则该过程放热,A正确;
B.由实验①②对比可知,温度,则与HCl反应放热,B正确;
C.由实验②③对比可知,将盐酸换成醋酸,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则温度,C正确;
D.实验②④对比可知,实验④中减少了碳酸钠溶解的过程,则放出的热量会少一些,故,D错误;
故选D。
2.A
【详解】A.当<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0,则,A项正确;
B.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B项错误;
C.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速率不一定大,C项错误;
D.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D项错误。
答案选A。
3.C
【详解】A.已知S(g)+O2(g)=SO2(g)H1,S(s)+O2(g)=SO2(g)H2,且等质量的物质气态时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固态时具有的总能量,故前者放出热量更多,且放热,则H1<H2,A错误;
B.已知合成氨的焓变为负,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工业控制温度为773K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最适宜温度,提高生成效率,B错误;
C.氯碱工业生产中是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反应式为:2Cl- -2e-=Cl2↑,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为了避免Cl2与NaOH溶液反应,H2和Cl2接触发生反应甚至爆炸,工业使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C正确;
D.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由于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4.D
【详解】A.该反应放热,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产物的键能之和,故A错误;
B.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K=的值不变,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所以加入高效的催化剂能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正确;
选D。
5.C
【详解】A.由图可知,(g)的能量小于(g),则(g)→(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g)转化为(g)和氢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g)→ (g)+H2(g) ΔH=-(229-208.4) kJ/mol=-20.6kJ/mol,故B正确;
C.由图可知,(g)的能量小于(g),则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和完全燃烧,放热少,故C错误;
D.(g)转化为(g)放出热量不是(g) 转化为(g)放出热量的3倍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故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
B.反应C(s,石墨)=C(s,金刚石)ΔH=+1.90kJ·mol-1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总能量小于金刚石,不能说明金刚石比石墨坚硬,故B错误;
C.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101kPa时,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285.8kJ·mol-1=-571.6 kJ·mol-1,故C错误;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l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浓硫酸稀释放热,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升高温度,CO转化率下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吸热反应,则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图中信息升温在时CO转化率较高,的产率最大,因此该反应在加热时应迅速升温到,故B正确;
C.温度高于,的产率曲线与CO转化率曲线相接近,因此不是副反应的影响,而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的产率减小,故C错误;
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的产率,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B
【详解】A.反应①②③均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A项正确;
B.反应①中元素的化合价没变,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C.根据图示,该反应历程中有、、HCl三种产物,C项正确;
D.在分子中,同种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该历程没有非极性键的生成,D项正确。
答案选B。
9.C
【详解】①液态氮汽化吸收大量热,是吸热过程,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是放热过程,不是放热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故③符合题意;④KMnO4分解制O2是吸热反应,故④不符合题意;⑤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是吸热反应,故⑤不符合题意;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⑥符合题意;⑦CO2+C2CO是吸热反应,故⑦不符合题意;⑧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是放热反应,故⑧符合题意;⑨钠块投入到水中是放热反应,故⑨符合题意;⑩锌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故⑩符合题意;因此③⑥⑧⑨⑩是放热反应,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A
【详解】A.放电过程中不会用到化石燃料,也不会产生污染物,做到了“零碳”排放,A项正确;
B.“飞轮储能”释能时是将飞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
C.人造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碳纤维不是人造纤维,C项错误;
D.,该过程放热,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1.A
【详解】A.放电时Mg失去电子做负极,石墨极做正极,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A项正确;
B.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由石墨极流向镁极,B项错误;
C.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及电能转化为光能等4种形式,C项错误;
D.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题干中未给出温度和压强,D项错误;
故选A。
12.A
【详解】A.该装置放电过程中不会用到化石燃料,也不会产生污染物,做到了“零碳”排放,A项正确;
B.“飞轮储能”释能时是将飞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
C.碳纤维是无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
D.,该过程放热,D项错误;
故选A。
13.B
【详解】A.装置①可以用于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A正确;
B.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氯化钙能吸收氨气生成,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B错误;
C.氨气易溶于水,可用装置③完成喷泉实验,C正确;
D.氯化钙受热不挥发,装置④可用于除去中的,D正确;
故答案为:B。
14.D
【详解】A.反应中生成硫单质,生成的S覆盖在催化剂表面或进入催化剂内空位处,阻碍了反应的进行,导致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效率会下降,但题干信息可知,高温下催化剂会分解,故高温灼烧后不可继续使用,A错误;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反应Ⅰ为:2H++S2-+-Mn-O-Mn-=H2O+S+-Mn-□-Mn-,B错误;
C.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反应过程中锰形成的化学键数目发生改变,故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S和O、Mn,C错误;
D.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反应Ⅲ为化学键断裂,为吸热反应,故ΔH >0,D正确;
故答案为:D。
15.C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2molAB2(g)吸收的能量为(E1-E2)kJ,故B错误;
C.断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该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故C正确;
D.1molAB2中有2molB-A键,形成4molB-A键放出能量为E2kJ,即生成2molB-A键放出能量kJ,故D错误;
答案为C。
16.B
【详解】A.镁与盐酸反应放热,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U形管中液面呈现出左低右高的现象,选项A不符合;
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吸热,瓶内气体收缩,压强减小,U形管中液面呈现出左高右低的现象,选项B符合;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放热,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U形管中液面呈现出左低右高的现象,选项C不符合;
D.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反应放热,瓶内气压增大,U形管中液面呈现出左低右高的现象,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17.A
【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为放热反应,B错误;
C.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才能释放能量,故断裂和吸收的能量,C错误;
D.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稳定的物质是释放的热量,H2燃烧需生成液态水,故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A。
18.CH3CH2OH(g)+H2O(g) 2CO(g)+4H2(g) ΔH=+256.1
【详解】根据反应过程图,反应Ⅰ是CH3CH2OH(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由题①CO(g)+H2O(g) CO2(g)+H2(g) ΔH1=-41 、②CH3CH2OH(g)+3H2O(g) 2CO2(g)+6H2(g) ΔH2=+174.1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②-①×2得: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CH3CH2OH(g)+H2O(g) 2CO(g)+4H2(g) ΔH=+174.1 -(-41)×2=+256.1 ,故答案为:CH3CH2OH(g)+H2O(g) 2CO(g)+4H2(g) ΔH=+256.1 。
19.2ΔH2-ΔH1
【详解】根据反应Ⅰ、Ⅱ和Ⅲ之间的关系,由盖斯定律可知2×②-①得热化学方程式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2ΔH2-ΔH1。
20.(1)
(2)50.4%
(3) NO+NO2+2NaOH = 2NaNO2+H2O 1:1
(4)CE
(5) 温度升高大于反应物浓度下降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下降大于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使正反应速率减小;t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87.5kJ/mol
【详解】(1);
故答案为:;
(2)根据数据可知,1000s时反应达到平衡,;故答案为:50.4%;
(3)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 = 2NaNO2+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比为1:1;
(4)A.刚开始反应时候,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最小,则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最小,A正确;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N2O5不可能100%转化,B正确;
C.根据公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恒容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密度不变,C错误;
D.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促进平衡正向进行,D正确;
E.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物理性质,E错误;
故答案为:CE;
(5)①温度升高大于反应物浓度下降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下降大于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使正反应速率减小;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②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
故答案为:287.5kJ/mol。
21.(1)①③④⑥⑧
(2)②⑤⑦
(3)②④
(4)⑤⑦
(5)①
(6)⑥⑧⑨
(7)③
【分析】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③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属于放热反应;④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⑤光合作用将转化为是吸收了外界的能量,是吸热反应;⑥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是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⑦电解水生成和是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⑧铝片遇浓硫酸钝化是放热反应。
【详解】(1)属于放热反应的有:①③④⑥⑧;故答案为:①③④⑥⑧。
(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②⑤⑦;故答案为:②⑤⑦。
(3)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因此互为同位素的是②④;故答案为:②④。
(4)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因此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⑤⑦;故答案为:⑤⑦。
(5)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的是①;故答案为:①。
(6)同一种物质是同种物质,可能在书写时故意写着不同,因此为同一种物质的是⑥⑧⑨;故答案为:⑥⑧⑨。
(7)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③;故答案为: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