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45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
一、单选题
1.(2023年高考湖南卷化学真题)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反应速率:
C.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
D.反应温度为,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2023春·山西大同·高三大同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内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mL,溶液中加入5mL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2mL苯,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后将水层分装于两支小试管中,向其中一支小试管中滴加5~6滴15%的溶液,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证明与之间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B
室温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的溶液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探究、催化效果的优劣
C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4%、5mL12%的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将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将两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等温等量的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的快慢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3.(2023·山东聊城·校联考三模)时,将足量某碳酸氢盐固体置于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的总浓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增大
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适量,逆反应速率增大
D.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4.(2023·辽宁朝阳·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二模)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用于酸性溶液滴定溶液
B.乙装置用于判断,且可转化成
C.丙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D.丁装置可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l
5.(2023春·广西玉林·高三博白县中学校考期中)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达到如下图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改变的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B.图Ⅱ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C.图Ⅲ是增大压强
D.图Ⅲ是升高温度
6.(2023春·重庆渝中·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和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B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别向体积为20mL浓度为的稀硫酸和的浓硫酸中加入2g锌粉,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反应物浓度越大,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
D
检验是否变质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已变质
A.A B.B C.C D.D
7.(2023春·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0
2
4
6
8
0
1.6
2.8
3.6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s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C.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有、和,则反应逆向进行
D.当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8.(2023春·陕西西安·高三长安一中校考期中)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 + O2(g) 2SO3(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B.SO2、O2、SO3的浓度相等
C.SO2的浓度保持不变 D.SO2、O2、SO3的体积比为2∶1∶2
9.(2023春·河北保定·高三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由实验操作、现象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5mL 0.1 溶液中先加入2mL 0.4 NaOH溶液,再加入1mL 0.1 溶液
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后出现黑色沉淀
B
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
C
将盛有气体的密闭容器压缩体积
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平衡向消耗气体的方向移动
D
将适量氯水滴入石蕊溶液中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A.A B.B C.C D.D
10.(2023春·江苏南通·高三海安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既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又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可生产并进而制得硫酸等,其反应原理为:。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和所含键能总和比所含键能小
C.反应达平衡后再通入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D.反应在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11.(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钛酸钡是电子陶瓷基础母体原料,超细微粉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中先加入,可防止其水解生成
B.得到溶液1的反应:
C.加入过量氨水,有利于提高的产率
D.“煅烧”得到的气体A是和的混合物
12.(2023·江苏·统考二模)用粗硅制备多晶硅,主要发生的反应有: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
B.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
C.制备多晶硅的过程中应设法循环使用和HCl
D.1mol晶体硅中含有4mol Si—Si键
13.(2023·辽宁大连·统考二模)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该反应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10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且此时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上述反应的反应条件是合适催化剂,加热,不需要加压
14.(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同温同容且恒温恒容的两个密闭容器Ⅰ,Ⅱ中分别发生:,此反应的,,、为速率常数,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起始浓度/mol/L
平衡浓度/mol/L
Ⅰ
0.6
0
0
0.2
Ⅱ
0.3
0.5
0.2
A.若容器Ⅰ两分钟达到平衡,则0~2分钟反应平均速率
B.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加入,重新达平衡后,的体积分数减小
C.容器Ⅱ中起始时速率
D.该反应、随催化剂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不随浓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二、非选择题
15.(2023春·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白云中学校考期中)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除了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以实现新期特的物质转化或能量转化,还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1)控制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表。
时间
0
1
2
3
4
5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从表格看,已达化学平衡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
(2)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后,发生反应,已知是红棕色气体,是无色气体。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浓度在减小
b.时,反应达到平衡,反应不再进行
c.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
d.各物质浓度相等
e.,浓度增大
f.反应过程中气体的颜色不变
(3)在压强为条件下,与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放热反应生成甲醇:。为了寻得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与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的实验设计表中。表中剩余的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
(℃)
①
180
0.1
②
5
③
350
5
(4)比较相同浓度的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溶液反应的反应快慢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来实现。
(5)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
A. B.
C. D.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CH4(g)= C(s)+2H2(g)
消碳反应
CO2(g)+ C(s)= 2CO(g)
ΔH/(kJ·mol−1)
75
172
活化能/
(kJ·mol−1)
催化剂X
33
91
催化剂Y
43
72
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____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___。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 B.v积减小,v消增加
C.K积减小,K消增加 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17.(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正定中学校考阶段练习)Ⅰ.在1×105Pa, 25℃时,H-H键、N ≡N键和N- 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945 kJ·mol-1和391 kJ·mol-1。
(1)①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5℃时,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消耗1 mol氮气和3 mol氢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实际生产中,加入0.5 mol氮气和1.5 mol氢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 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Q1> 2Q2 b. Q1Q2
Ⅱ. 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至2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v(A)=2v(B)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2v正(A)=v逆(B)
d.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5)在密闭容器里,通入一定量的A、B、C,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减小容器容积
Ⅲ.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装置如图:
(6)乙装置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7)丙装置中溶液碱性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8)假设开始时甲装置中两电极质量相等,导线中转移0.3 mol电子时,两电极质量相差___________ g。
1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 mol CH3CH2OH和1 mol H2O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4H2(g) CH3CH2OH(g)+H2O(g),在550 K时,气体混合物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
0
20
40
60
80
100
x(H2)/%
0
15
29
40
48
48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x2(CO)·x4(H2),逆反应速率v逆=k逆·x(CH3CH2OH)·x(H2O),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___________(以Kx和k正表示,其中Kx为用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若k逆=75mol·L-1·min-1,在t=80 min时,v逆=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一定条件下,增大水的浓度,能提高CH4的转化率,即x值越小,CH4的转化率越大,则,故A正确;
B.b点和c点温度相同,CH4的起始物质的量都为1mol,b点x值小于c点,则b点加水多,反应物浓度大,则反应速率:,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x一定时,温度升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温度相同,K不变,则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反应进行时压强发生改变,所以温度一定时,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答案选B。
2.A
【详解】A.向溶液中加入溶液,FeCl3不足,充分反应后,水层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证明与之间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A正确;
B.室温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的溶液中,、中的阴阳离子都不同,不能根据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探究、催化效果的优劣,B错误;
C.两支试管中双氧水浓度不同、催化剂不同,不能根据气泡产生的快慢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
D.混合后两支试管中硫酸浓度不同、浓度不同,不能根据气泡产生的快慢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反应中H2O和CO2按照1:1产生,则反应中CO2的体积分数一直为50%,CO2体积分数不变无法判断化学平衡,A项不符合题意;
B.加入固体不改变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CO的浓度不发生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充入CO2增加了产物浓度,v逆速率增大,平衡逆向,C项符合题意;
D.平衡时气体总浓度为c0mol/L,则c(CO2)=c(H2O)= mol/L,计算K=×=0.25,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腐蚀橡胶,应选酸式滴定管盛放,A错误;
B.浓度相同,小的先沉淀,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则,但不能说明可转化成,B错误;
C.氨气为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不溶于,且的密度大于水。导管口插在中,氨气不溶解,逸出后被水吸收,可防止倒吸,C正确;
D.食盐水可抑制氯气的溶解,HCl极易溶于水,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但装置应长管进短管出,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图I在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若只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只有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
B.图II正逆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程度相同,可能是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因为该反应是前后气体分子数相同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速率都增大,但仍相等,平衡不移动,B错误;
C.图III中t时刻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 是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图III是升高温度,故C错误;
D.由C可知,图Ⅲ是升高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CH3COONH4中水解,,会消耗CH3COO−水解生成的OH−,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不能说明Kh(CH3COO−)2Q2,故选a;
(2)根据图像判断,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增大的物质生成物,变化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的A、B、C物质的量之比为(5-3): (2-1): (4-2)=2:1:2;且因为2min后各物质都存在,且物质的量不变,说明达到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方程式为:2A(g)+B(g) 2C(g);
(3)反应开始至2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 mol·L-1·min-1;
(4)a.速率没有说明正逆,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装置,a不符合题意;
b.容器体积和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不等于系数比,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不能说明达到平衡,c不符合题意;
d.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平衡不再移动,能作为平衡标志,故d符合题意;
故选答案d;
(5)根据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降低温度时速率会减小,加入正催化剂会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物质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选①;
(6)乙装置中铝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7)丙装置中总反应为甲烷和氧气、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反应消耗氢氧根离子,故溶液碱性减弱;
(8)甲装置中两电极质量相等,反应时铁极溶解生成亚铁离子,Pt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铜单质,导线中转移0.3 mol电子时,铁极减小0.15mol铁,质量为8.4g,Pt极析出0.15mol铜,质量为9.6g,两电极质量相差18g。
18. 1.47 mol·L-1·min-1
【详解】平衡时v正=v逆,可得k正·x2(CO)·x4(H2)=k逆·x(CH3CH2OH)·x(H2O),Kx=,则k逆=;t=80min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8%,则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4%,CH3CH2OH、H2O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14%。v逆=k逆x(CH3CH2OH)·x(H2O)=75mol·L-1·min-1×0.14×0.14=1.47 mol·L-1·min-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平衡,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