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用法律基础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4896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善用法律基础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4896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善用法律基础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4896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课堂检测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3善用法律基础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初中生小东父母离异,小东随母亲生活。但小东的父亲一直未支付小东每月的生活费。小东遂将父亲告上了法庭。这说明小东
①善用法律,具有法治精神
②采取了行政诉讼的手段
③能依法自律,自觉守法
④遇到侵害,能依法求助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2016年11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当你看到别的同学受欺负时,恰当的做法是( )
A.不关自己的事,默默走开
B.叫上朋友一起去找欺凌者算账,人多力量大
C.不管欺凌者是谁,直接上前阻止
D.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告诉老师
3.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A.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
B.商家怀疑商品被偷,对顾客强行搜身
C.与邻居发生纠纷,向居委会起诉
D.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向人民法院起诉
4.小学生陈某在路边树下摘果子遭到路边电表箱电机受伤。事后,陈某的父亲代儿子向法院起诉电力公司,这里陈某的父亲使用了________手段维护了儿子合法权益( )
A.诉讼 B.调解 C.和解 D.仲裁
5.2019年5月,某校开展“法律在我心中”普法宣传活动,大家围绕“遇到侵害如何求助”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A.遇到非法侵害时尽量不要诉诸法律,先私下和解,走法律途径太麻烦
B.可以通过仲裁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这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无论受到何种非法侵害,都应第一时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遇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图: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就删除“见义勇为”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讨论并建言献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讨论并建言献策,说明了( )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改进社会规则青少年就能身心健康发展
④社会规则也要与时俱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的修订,这体现了(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删除“见义勇为”的守则更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
④删除“见义勇为”守则是《中小学生守则》内容上的倒退,对青少年良好品格养成不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新版《中学生守则》中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内容。这启示我们中学生发现或遇到违法犯罪时应( )
①勇敢地冲上去与歹徒殊死搏斗
②忍一忍风平浪静
③见义智为,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④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分子智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小勇的爸爸轻信来自“单位领导”的微信求助,被诈骗2000元。对此,小勇爸爸的正确选择是( )
A.反正金额也不是特别巨大,就算了 B.向律师事务所请求进行调解
C.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 D.向检察院起诉,维护合法权益
10.生活中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需要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进行,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的维权方式是(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1.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在我国,校园欺凌也屡屡发生。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应该( )
①忍气吞声,听之任之 ②锻炼好身体,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③奋起反抗,以暴制暴 ④及时报告老师或向家长、警方等求助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2.小区一住户养了一条大型犬,每天在小区内狂吠,到处乱跑,给小区居民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小区几家住户多次劝说无效,他们可以通过( )
①限制养狗者人身自由来维权 ②向法院起诉养狗者来维权
③法律服务机构解决争议维权 ④网络曝光养狗者信息维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判断题
13.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所以没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责任。( )
14.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15.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说明理由。
(1)2019年7月1日,余某某未经核实,将自己道听途说的“交警查处违章时将电动车驾驶员吓死”这一消息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 )
理由:
(2)放学后,小明在回家路上遭到社会青年的敲诈,无奈之下,他将身上和零花钱全都交出。事后,小明立即拨打“110”报警。小明的做法( )
理由:
16.初中生小东放学路上受到几个社会青年恐吓,被敲诈一百元钱。事后他选择果断报警。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初中生要有社会责任感,不顾一切地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三、综合探究题
18.七年级学生王某的父亲因宅基地问题和邻居张某发生口角,被张某的儿子打成重伤。事发后,张某托人说和,要求将此事私了,并愿意承担医疗费用。王某的母亲觉得是多年的邻居,也同意私了。而王某的哥哥却不同意,要“以牙还牙”,非要报复张某的儿子不可。王某在此情况下左右为难,他向周围的同学求教,希望同学们帮助他出个主意。
(1)王某的母亲和哥哥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
(2)请你为王某一家设计一个维权的方案。
19.【增强信息意识提升媒介素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五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3亿。
材料二 针对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日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除外。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材料二中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容易带来什么危害?面对这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20.2019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这也是我国的第18个法制宣传日。从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中国各地全面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某校八年级(3)班也准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活动方式】
(1)请你帮助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法律课堂】
(2)《刑法》是惩治哪种行为的法律?这种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它分为哪几类?
(3)人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是什么?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
【学以致用】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法律迁移】
法律属于规则的一种,除法律外,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还有道德、纪律、规章等。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照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D
6.A 7.D 8.D
9.C
10.D
11.D
12.C
13.错误
14.正确
15.(1)错误 理由:①在网络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②传播网络谣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轻则是一般违法行为,重则是犯罪行为。③余某的作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2)正确 理由:小明的做法是正确的。①应对违法犯罪,要有勇有谋,要善于保护自己。②要善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6.判断:正确
理由:①果断报警是正确维权和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表现。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采取机智灵活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7.错误
18.(1)不可取。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9.(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导致公民的隐私权被侵犯。(答出一点即可)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主题班会;展报宣传;文艺演出等。
(2)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刑罚(或刑事处罚或刑事处分)。主刑和附加刑。
(3)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4)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②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③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④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等。
(5)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5.3善用法律寒假复习自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