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第1页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第2页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利用浓缩海水,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Na2CO3和NH4Cl,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饱和氨盐水雾化后与CO2反应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B.制备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C.流程中“气体”可循环利用
    D.将“母液”低温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NH4Cl
    2.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②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
    B.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互换
    C.操作2是将滤液蒸发结晶
    D.为提高生产效率,通入的CO2应过量,且CO2可循环利用
    3.侯氏制碱法制取的原理为。实验室用如题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向装置Ⅱ洗气瓶中加入饱和溶液以除去中的少量
    C.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冷却试管内溶液有利于析出固体
    D.析出固体的上层清液中不存在
    4.侯德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提出的联合制碱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B.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过量,再通入
    C.“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可循环利用
    D.由流程图可知,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钠,可通过煅烧,除去碳酸钠
    5.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6.科学家为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家与其做出的贡献不对应的是
    A.玻尔总结出了阿伏加德罗定律 B.门捷列夫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D.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7.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和都是常用的化肥
    B.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与反应:
    D.制备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后通,然后过滤得到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夹持装置已略)
    A
    B


    检验1-溴丁烷与乙醇溶液生成1-丁烯
    验证
    C
    D


    制备
    证明乙炔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A.A B.B C.C D.D
    9.在合成氨和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均采用高压条件 B.均选择较高温度
    C.均进行循环操作 D.均使用合适催化剂
    10.(NH4)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3、H2O和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互换
    B.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NH4)2SO4
    C.操作1为过滤
    D.操作2为将滤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NH4)2SO4
    11.相比索尔维制碱法,下列不属于侯氏制碱法的优点的是
    A.食盐的利用率高 B.氨气可循环使用、生产过程简单
    C.不生成难以处理的CaCl2 D.副产物可做氮肥
    1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系统所含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O2
    B.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原料
    C.“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用于环境的杀菌消毒
    13.硫酸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炉中通入足量空气可以使黄铁矿(主要成分为)直接被氧化为和
    B.接触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吸收塔排放的尾气可用石灰乳来吸收
    D.为了降低成本,可将吸收塔内98.3%的浓硫酸替换为蒸馏水来吸收
    14.俗称“纯碱”又名苏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向固体中滴加几滴水,测得温度下降
    B.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C.水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有H-Cl共价键的断裂
    D.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可以一步生成
    15.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氢氟酸雕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
    C.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黑火药由硫黄、硝酸镁、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二、实验题
    16.海洋中有丰富的NaCl资源。研究表明,氯离子的侵入是造成钢筋混凝土腐蚀的主要原因(Na+对腐蚀无影响)。海砂经淡化后,Cl-的含量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作建筑用砂。某合作学习小组猜测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或酸溶液的反应速率。
    (1)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制Cl2。检验产生的Cl2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

    (3)探究Cl-是否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
    ①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当Zn-Cu原电池工作约30s后,向电池槽内加入少量NaCl固体,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甲同学认为加入NaCl固体后电流强度增大并不能说明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其理由可能是_____。

    ②乙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探究。分别取20mL0.1mol/LCuSO4溶液于A、B两个100mL烧杯中;向B烧杯中加入5gNaCl固体,使其溶解。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往两个烧杯中加入相同的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采集温度数据,得出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已知0-100sA烧杯中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0~100sB烧杯中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00s时反应仍在进行) _____。

    (4)探究Cl-是否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Zn片

    其他试剂
    生成VmLH2的时间
    I
    完全相同
    100mL0.1mol/L硫酸溶液

    t1
    II
    100mL0.2mol/L盐酸

    t2
    III
    100mLamol/L硫酸溶液
    少量b
    t3
    其中,t1>t2,t1>t3。
    ①由实验I和实验II_____(填“能”或“不能”)推知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理由是_____。
    ②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由实验I和实验III可推知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则实验III中,a处填_____,b处填_____。
    (5)提出一种合理的降低海砂中Cl-含量的方法: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I.先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
    (3)用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可制取Na2C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II.为进一步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继续做如图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实验I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II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注: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浓度相等

    (查阅资料)溶液pH越小,OH-的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4)实验I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5)实验II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说明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6)实验II中,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pH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______参与了反应。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示意简图如下:

    (1)物质X的电子式为_______;
    (2)上述转化过程可证明热稳定性:NaHCO3_______Na2CO3(填“>”、“=”或“<”);如图装置也可比较二者的稳定性,则Z为_______(填物质名称),烧杯_______(填“I”或“II”)中溶液变浑浊。

    (3)“操作①”得到的NaHCO3晶体中会含有少量NaCl杂质。
    ①检验含有该杂质的操作为_______。
    ②采用如下方法进行NaHCO3晶体纯度测定:

    该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
    19.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2)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两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_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3)装置A中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
    (4)实验前称取28.80g样品,实验后测得D装置增重8.80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若缺少E装置,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0.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独立发明,它打破了当时外国的技术封锁。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洗涤、灼烧。NaHCO3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时,应先通NH3,后通CO2,目的是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为增大CO2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先往浓缩海水中通入氨气,制得饱和氨盐水,再往此氨盐水中通入CO2,得到NaHCO3沉淀;将混合物过滤、洗涤,从而获得NaHCO3晶体;灼烧晶体,可获得Na2CO3产品。
    【详解】A.将饱和氨盐水雾化后,再通入CO2发生反应,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更快更充分,A正确;
    B.制备NaHCO3时,将CO2通入雾化的饱和氨盐水,发生反应生成NaHCO3沉淀和NH4Cl,化学方程式为NH3+NaCl+H2O+CO2=NaHCO3↓+NH4Cl,B正确;
    C.反应过程中,需要通入CO2,灼烧NaHCO3晶体时,又生成CO2,所以流程中“气体”为CO2,可循环利用,C正确;
    D.“母液”中含有NH4Cl、NaCl、NaHCO3等,将“母液”低温蒸发结晶,得到的是混合物,D错误;
    故选D。
    2.A
    【分析】先通入氨气主要是形成碱性环境,便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通入二氧化碳后发生的反应是CaSO4+2NH3+CO2+H2O=CaCO3↓+(NH4)2SO4, 需要进行过滤操作,得到滤液和碳酸钙,对滤液进行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的打破较纯净的硫酸铵晶体,碳酸钙进行加热煅烧得到生石灰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量需要控制变量,因此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会溶解碳酸钙,以此解答。
    【详解】A.硫酸钙与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步骤①②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故A正确;
    B.由于CO2微溶于水,NH3易溶于水,应先通入足量NH3,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通入适量CO2,通入NH3和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操作1过滤后得到(NH4)2SO4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再降温冷却,结晶析出,过滤,则可以使硫酸铵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操作2是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的过程,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故C错误;
    D.反应过程中需通入适量二氧化碳,否则二氧化碳会和碳酸钙反应导致碳酸钙溶解,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要保留化学式的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溶液也能吸收CO2,所以除去CO2中的少量HCl要用饱和NaHCO3溶液,故B错误;
    C.为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充分冷却试管内溶液,使NaHCO3固体析出,故C正确;
    D.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为混有氯化铵的饱和NaHCO3溶液,上层清液中还存在,故D错误;
    答案选C。
    4.C
    【分析】氨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大,故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过滤后滤渣为碳酸氢钠,煅烧得到碳酸钠,滤液为氯化铵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后经过降温结晶得到氯化铵晶体和母液,母液为氯化钠溶液。
    【详解】A.该工艺流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过量,再通入,B错误;
    C.“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可循环利用,C正确;
    D.由流程图可知,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通过煅烧,除去碳酸氢钠,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A错误;
    B.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氨气营造碱性环境,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因过饱和而析出晶体,碳酸氢钠热稳定性不好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B错误;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盐酸,C错误;
    D.氧气充足时,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生成硫酸,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玻尔引入量子论的观点,大胆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而总结出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A不正确;
    B.门捷列夫在研究前人经验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正确;
    C.侯德榜将氨气、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最终制得纯碱(将制得的碳酸氢钠分解制得碳酸钠)和氯化铵,发明了联合制碱法,C正确;
    D.道尔顿研究原子结构,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从而提出了原子论,D正确;
    故选A。
    7.B
    【详解】A.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不含有氮、磷、钾元素,不是常用的化肥,故A错误;
    B.根据图表知,氨气具有还原性、一氧化氮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其中NO2的N分别由+4→+5和+4→+2,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制NaHCO3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NH3和CO2,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若溴水褪色,说明1-溴丁烷在乙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了1-丁烯,故A符合题意;
    B.1mL溶液约为20滴,AgNO3溶液和NaCl溶液反应后,AgNO3有剩余,剩余的AgNO3直接和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AgI,没有发生AgCl沉淀向AgI沉淀的转化,不能验证,故B不符合题意;
    C.NH3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CO2,应先通NH3,后通CO2,便于生成和析出更多的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中含有的H2S杂质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乙炔可使酸性溶液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9.A
    【详解】A.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不需要采用高压条件,A错误;
    B.合成氨和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中均需要较高的温度,B正确;
    C.合成氨和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中均涉及到可逆反应,都需要进行循环操作,C正确;
    D.合成氨和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中均需要使用合适的催化剂,D正确;
    故答案选A。
    10.A
    【分析】根据流程图,需要向硫酸钙浊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首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硫酸钙与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液蒸发结晶,可以使硫酸铵从溶液中析出,碳酸钙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详解】A.由于CO2微溶于水,NH3易溶于水,应先通入足量NH3,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通入适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NH4)2SO4+CaCO3↓,通入NH3和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故A错误;
    B.硫酸钙与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物质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aSO4+2NH3+CO2+H2O=(NH4)2SO4+CaCO3↓,故B正确;
    C.②中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故分离滤液和碳酸钙的方法为过滤,故C正确;
    D.流程中,向硫酸钙浊液中通入足量的氨气,使溶液成碱性,再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利于反应的进行,硫酸钙与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加热制成饱和溶液,再降温冷却,结晶析出,过滤,则可以使硫酸铵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操作2是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的过程,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可得(NH4)2SO4,故D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索尔维制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l2,含Cl几乎没什么用,索氏氨碱法缺点:大量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减少无用的氯化钙生成;所以B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2.A
    【详解】A.北斗导航系统所含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SiO2用于生产光导纤维,A不正确;
    B.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高温煅烧可制得Fe2O3和SO2,SO2催化氧化生成SO3,SO3用水吸收制得硫酸,B正确;
    C.不同的金属可产生不同的焰色,“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C正确;
    D.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环境的杀菌消毒,D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A.沸腾炉中通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使黄铁矿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接触室内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所以吸收塔排放的尾气可用石灰乳来吸收,故C正确;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若用蒸馏水吸收三氧化硫会形成酸雾,降低吸收效率,所以吸收塔内98.3%的浓硫酸不能替换为蒸馏水,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测得温度升高,A错误;
    B.碳酸钠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碳酸根离子内部存在共价键,碳酸钠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
    C.稀盐酸中不存在HCl分子,只存在H+和Cl-,故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没有H-Cl共价键断裂,C错误;
    D.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无法一步生成碳酸钠,D错误;
    故答案选B。
    15.D
    【详解】A.侯氏制碱法是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A正确;
    B.氢氟酸能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SiO2+4HF=SiF4↑+2H2O,常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故B正确;
    C.Na2O2能与水或CO2反应生成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故C正确;
    D.制备黑火药的原料为S、KNO3、C,三者比例为1:2:3,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6.(1)2Cl-+2H2O2OH-+Cl2↑+H2↑
    (2)将淀粉KI试纸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将此端靠近a管口,试纸变蓝,则表明反应生成Cl2
    (3) 加入NaCl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4) 不能 Zn与酸反应时,c(H+)相同,但盐酸与Zn反应所用时间比硫酸短,可能是Cl-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 0.1 NaCl固体
    (5)用淡水冲洗(或其它合理方法)

    【分析】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左侧石墨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则其为阳极,右侧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则其为阴极。在阳极,Cl-失电子生成Cl2,在阴极,H2O得电子生成H2和OH-。
    【详解】(1)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Cl2,同时生成烧碱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2)检验产生的Cl2时,通常使用淀粉KI试纸,则操作及现象是:将淀粉KI试纸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将此端靠近a管口,试纸变蓝,则表明反应生成Cl2。答案为:将淀粉KI试纸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将此端靠近a管口,试纸变蓝,则表明反应生成Cl2;
    (3)①加入NaCl固体后,固体溶于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甲同学认为加入NaCl固体后电流强度增大并不能说明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其理由可能是:加入NaCl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②向B烧杯中加入5gNaCl固体,使其溶解,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则0~100sB烧杯中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00s时反应仍在进行)为:。答案为:加入NaCl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4)①实验I和实验II相比,实验Ⅱ所用时间短,反应速率快,但并不能说明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理由是:Zn与酸反应时,c(H+)相同,但盐酸与Zn反应所用时间比硫酸短,可能是Cl-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
    ②若要由实验I和实验III推知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应在实验Ⅰ的基础上,再加入NaCl固体,则实验III中,a处填0.1,b处填NaCl固体。答案为:不能;Zn与酸反应时,c(H+)相同,但盐酸与Zn反应所用时间比硫酸短,可能是Cl-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0.1;NaCl固体;
    (5)降低海砂中Cl-含量,可将Cl-转移到其它物质中,方法是:用淡水冲洗(或其它合理方法)。答案为:用淡水冲洗(或其它合理方法)。
    【点睛】比较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其它条件应相同,只改变一个量。
    17.(1)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2)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冷却,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3)2NaHCO3Na2CO3+H2O+CO2↑或NaHCO3+NaOH=Na2CO3+H2O
    (4)NaHCO3
    (5) CO+Ca2+=CaCO3↓ 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曲线基本重合
    (6)OH-

    【分析】I.甲中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用乙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丙中发生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制备NaHCO3,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到Na2CO3。
    【详解】(1)装置丙中利用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制备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2)盐酸易挥发,甲中制得的CO2中混有HCl,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降温可以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促其析出,同时可增大反应物气体的溶解度,也利于碳酸氢钠析出,故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却,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3)碳酸氢钠受热反应转化为碳酸钠或与适量NaOH反应可制备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或NaHCO3+NaOH=Na2CO3+H2O;
    (4)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故实验I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NaHCO3;
    (5)实验II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Ca2+=CaCO3↓;OH-若参与反应,则其pH应快速下降,说明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曲线基本重合;
    (6)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钙离子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和水,而碳酸根只与钙离子反应,不消耗OH-,故实验II中,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pH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OH-参与了反应。
    18.(1)
    (2) < 碳酸钠 II
    (3) 取少量NaHCO3晶体于一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得到的NaHCO3晶体中会含有少量NaCl杂质 92.8

    【分析】混合液中发生反应,操作①为过滤,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故X为二氧化碳。
    【详解】(1)物质X为二氧化碳,电子式为。
    (2)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故热稳定性:NaHCO3<Na2CO3;大试管内温度高,小试管内温度低,用该图装置比较二者的稳定性时,应将NaHCO3放在小试管,则Z为碳酸钠,避免试管内温度对实验造成干扰,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难分解,故烧杯II中溶液变浑浊。
    (3)①检验含有该杂质的操作为取少量NaHCO3晶体于一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得到的NaHCO3晶体中会含有少量NaCl杂质。
    ②NaH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与原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则NaHCO3与原NaCl物质的量之和为0.1mol,设NaHCO3物质的量为x mol,原NaCl物质的量为(0.1-x)mol,则84x+58.5(0.1-x)=8.145,解得x=0.09,故该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9.(1)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漏斗中与广口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3) 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浓硫酸
    (4) 73.6% 偏高

    【分析】I.依次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固体,过滤后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得到CO2和纯碱;
    Ⅱ.纯碱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CO2全部赶到装置D中被吸收,由于碱石灰也可以吸收水蒸气,所以二氧化碳需要先进行干燥再进行吸收,同时也要注意要防止D装置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1)依次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固体,同时得到主要含氯化铵的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若装置B气密性良好,则常见漏斗内的液体不会滴落,所以若漏斗中与广口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3)根据分析可知A装置可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为氢氧化钠溶液;装置C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所以为浓硫酸;
    (4)D装置增重8.80g,即生成=0.2mol二氧化碳,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分数为×100%=73.6%;若缺少装置E,则D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导致测定的CO2的质量偏大,继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20.(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
    (2) 过滤
    (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分析】装置甲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混有HCl,其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装置乙的作用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装置丙中制取NaHCO3,然后过滤、洗涤,再灼烧NaHCO3制取Na2CO3。
    【详解】(1)二氧化碳中混有HCl,其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故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过滤、洗涤、灼烧。NaHCO3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因为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先通NH3,后通CO2的目的是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相关试卷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烃: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平衡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平衡专项训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