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大同一中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大同一中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大同一中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2高一年级3月学情检测
    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第五章第1、2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35.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62分)
    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侯氏制碱法中为获得更多产品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足量CO2再通NH3
    B. 等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后者碱性更强
    C. 氯水久置后,溶液的氧化性减弱
    D.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远大于二氧化碳,侯氏制碱法中为了获得更多的产品,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氨气,再通二氧化碳,A错误;
    B.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前者碱性更强,B错误;
    C.氯水久置后HClO会分解,浓度降低,故溶液的氧化性减弱,C正确;
    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D错误;
    故选C。
    2. 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B. AlCl3、FeCl2、Cu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C.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D
    【解析】
    【详解】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由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制“84”消毒液,利用NaClO的氧化性达到消毒的作用,A项正确;
    B.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铁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铜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B项正确;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直至溶液呈现透明的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项正确;
    D.氯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中的氯气和HClO均能和FeCl2溶液反应,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项错误;
    故选D。
    3. 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Cl-、、 Na+、 Mg2+、 Ba2+,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上述溶液X,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Ba (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②将①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Ba2+
    B. 溶液X中一定存在 、
    C. ①中得到的白色沉淀一定 是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D. 无法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Na+,需要做焰色试验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aSO4或BaCO3或Mg(OH)2,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或或Mg2+;②将①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体,说明白色沉淀有BaSO4和BaCO3,则原溶液有、。
    【详解】A.据分析,溶液X中一定存在则一定不存在Ba2+,A正确;
    B.溶液X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Mg2+,B正确;
    C.据分析,①中得到的白色沉淀含有BaCO3和BaSO4,可能有Mg(OH)2,C错误;
    D.题给条件无法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Na+,需要做焰色试验才能确定,D正确;
    故选C。
    4.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存在:
    B. 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C. ,溶液中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D. d点溶液中与含碳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a→b发生的反应为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b点得到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b→c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点所得溶液为碳酸钠溶液;c→d没有反应发生,d点得到的溶液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
    【详解】A.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b发生的反应为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b→c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碳酸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d点得到物质的量均为0.001mol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则溶液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0.003mol:0.002mol=3:2,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和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物质用途
    原因解释
    A
    可用作潜水艇中供氧剂
    具有漂白性
    B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杀菌消毒
    C
    可用来制作红色颜料
    是红棕色粉末,性质稳定
    D
    铝合金可用作门窗材料
    铝合金硬度大,强度高,密度小,易于加工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用作潜水艇中供氧剂,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A错误;
    B. 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正确;
    C.是红棕色粉末,性质稳定,可用来制作红色颜料,C正确;
    D.铝合金硬度大,强度高,密度小,易于加工,可用作门窗材料,D正确;
    故选A。
    6. 向一定量的CuO、的混合物中加入2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若用过量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A. 6.4g B. 3.2g C. 1.6g D. 0.8g
    【答案】B
    【解析】
    【详解】CuO、的混合物中加入200mL,2mol/L的盐酸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液中溶质为氯化铜、氯化铁。由水的分子式H2O可知,氧化物中2n(O)=n(HCl)=0.2L×2mol/L=0.4mol,故n(O)=0.2mol,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0.2mol×16g/mol = 3.2g,B正确;
    故选B。
    7.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该溶液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含有或 ,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放出的气体一定是氨气,该溶液一定含有,故B正确;
    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含有或,故C错误;
    D.向某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物质,不一定是,故D错误;
    选B。
    8.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①用于观察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所发生的变化
    B. 图②用于验证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C. 图③用于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D. 图④用于检验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和氧气加热生成过氧化钠,图①用于观察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所发生的变化,故A正确;
    B.图②能形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易溶于水,故B正确;
    C.SO2和H2S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S,体现SO2的氧化性,故C正确;
    D.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氧化性,硝酸和NO2都能氧化I-,所以图④不能用于检验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故D错误;
    选D。
    9.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装置I实验室制取 B. 利用装置II收集并吸收多余尾气
    C. 利用装置III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O D. 利用装置IV制备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利用装置I实验室制取,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A错误;
    B.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硫,利用装置II收集并吸收多余尾气,故B正确;
    C.NO能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C错误;
    D.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生成胶体,故D错误;
    选B。
    10. 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的生成可能存在三个阶段的转化,其主要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酸性氧化物
    B. 第I阶段中发生还原反应
    C. 的电离方程式为
    D. 第II、III阶段总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指能跟碱反应生成相应的同价态的盐和水的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第I阶段中转化为,S化合价上升,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是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H+和,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第II、III阶段总反应为+H2O+NO2=H+HNO2,S元素化合价上升,为还原剂,N元素化合价下降,NO2为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D。
    11. 在混合溶液中,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和,向该溶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100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0.1mol⋅L-1,向该溶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铜与投入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为硫酸提供氢离子确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继续反应,反应实质为:3Cu+8H++2NO=3Cu2++2NO+4H2O,根据反应的量来确定消耗的铜以及生成气体的量,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析判断,以此来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实质:3Cu+8H++2NO=3Cu2++2NO+4H2O,1.92g铜粉物质的量= =0.03mol,100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0.1mol⋅L-1,所含氢离子物质的量=0.1L×0.4mol/L+0.1L×0.1mol/L×2=0.06mol,依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铜剩余,根据反应可知:8H+~3Cu2+,得到铜离子物质的量为0.06mol×=0.0225mol,所得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0.225mol/L;
    故选B。
    12. 探究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装置
    试剂a
    实验现象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溶液
    溶液变浑浊

    溶液
    白色沉淀

    溶液
    有气泡
    由上述实验所得的性质及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表明具有漂白性
    B. 实验②表明具有氧化性
    C. 实验③产生的白色沉淀难溶于盐酸
    D. 实验④通入足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故A正确;
    B.和溶液生成S固体,溶液变浑浊,该过程中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故B正确;
    C.和、混合溶液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BaSO3能溶于盐酸生成,故C错误;
    D.由于酸性:H2SO3>H2CO3,足量和溶液反应生成和,故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作用
    B. 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在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C. 熟石膏转化为生石膏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H2O+3H2O=2CaSO4+5H2O
    D. 无水硫酸铜可以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二氧化硫添加于红酒中,利用了SO2具有杀菌作用和抗氧化特性,故A正确;
    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利用的是硫酸钡不溶于酸,故B正确;
    C.生石膏是CaSO4•2H2O,故熟石膏(2CaSO4•H2O)转化为生石膏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H2O+3H2O=2(CaSO4•2H2O),故C错误;
    D.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能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涉及硫酸钡的用途,环境污染与治理,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熟悉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14.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硒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②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纵行的元素都是碱金属
    ③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④原子序数为2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IIB族
    ⑤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Se与S是同主族元素,Se在S的下方,非金属性Se小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则硫化氢比硒化氢稳定,①错误;
    ②氢元素也属于ⅠA族元素,它不属于碱金属元素,②错误;
    ③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卤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正确;
    ④原子序数为22的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ⅣB族,④错误;
    ⑤第二周期元素中,O不能表现+6价、F不能表现+7价,而同周期元素最低化合价是从-4→-1价,⑤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③正确,故选A。
    15.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 把水加入浓硫酸中可稀释浓硫酸
    D.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出脱水性,A不正确;
    B.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片不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B不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加入水中,且边加边搅拌,C不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膜,D正确;
    故选D。
    16. 有a、b、c、d、e五种气体,现进行下列实验:
    (1)a和b混合
    气体变红棕色
    (2)c和d混合
    产生白烟
    (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都产生淡黄色浑浊
    则a、b、c、d、e依次可能是
    A. O2、NO、HCl、NH3、CO2 B. O2、NO、NH3、HCl、SO3
    C. NO、O2、NH3、HCl、SO2 D. HCl、CO2、NH3、H2S、CH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a和b混合,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a和b为NO与O2的混合气;b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则b为氧气,a为NO;c和d混合产生白烟,则c和d为NH3、HCl的混合气;c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则c为NH3,d为HCl;e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e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e为SO2,则a为NO,b为O2,c为NH3,d为HCl,e为SO2,故合理选项是C,故选:C。
    17. 将一定量含CuS和的固体物质投入到足量的中,收集到气体a 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和)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8.0g,若上述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NO和,则a可能为
    A. 0.1 B. 0.2 C. 0.3 D. 0.5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原子守恒可知,若固体物质全部为CuS,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设NO、NO2的物质的量均为x mol,则,解得,故a为0.4;若固体物质全部为,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解得,故a为0.25,综上所述,,C正确,故答案为:C。
    18. 3.2g铜与过量硝酸(8mol·L-1、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反应后溶液中含amol氢离子,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0.2+a)mol B. (0.1+a)mol
    C. (0.05+a)mol D. a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铜与浓硝酸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2+amol=(0.1+a)mol,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性质的不同,明确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和硝酸的关系以及铜与硝酸(表现酸性)的关系式是解本题的关键。铜和硝酸反应,随着浓度的减少,硝酸的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而与稀硝酸反应时则生成NO,故生成的气体有NO2和NO,根据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可得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根据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可知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二、多选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
    19.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1
    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⑥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
    B. ②中溶液存在:2c(Cu2+)+c(H+)=c()+c(OH-)
    C. 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 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8H+=3Cu2++2NO↑+4H2O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稀硝酸与铜发生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故A错误;
    B.②中溶液存在电荷守恒:2c(Cu2+)+c(H+)=c(NO)+c(OH-),故B正确;
    C.由实验可得出结论:常温下Cu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8H+=3Cu2++2NO↑+4H2O,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0.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检验产物”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C不需要持续加热
    B. D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C. B是无用装置
    D. 仅用该套装置和药品无法达到检验产物的目的
    【答案】AD
    【解析】
    【分析】浓氨水易挥发,鼓入空气将挥发的浓氨水吹入B装置,B中的碱石灰用来干燥氨气,干燥的氨气在C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和剩余的氨,剩余干燥的一氧化氮在E中遇到空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F中的水生成硝酸,溶液显酸性,能够使石蕊变红色,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二氧化氮,据此解答。
    【详解】A. 氨气的催化氧化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够维持反应继续进行,铂丝不需要持续加热;故A正确;
    B. 装置B作用为干燥氨气,装置D的作用不是用来干燥气体,而是通过浓硫酸质量的变化检验水的生成,但装置D中的浓硫酸除了能够吸收水外,还能吸收未参加反应的氨气,故B错误;
    C. 装置B的作用为干燥氨气,故C错误;
    D. 不能通过D装置增重得出结论反应生成水,一氧化氮为无色,而一氧化氮容易被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也不能通过颜色断定氨气的催化氧化生成的氮氧化物,故D正确;
    推断合理的是AD。
    【点睛】本题为实验题,考查了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明确实验原理及各装置的作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8分)
    三、填空题
    21. 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

    (1)据图中信息,物质a和b的化学式:a_____;b_____。
    (2)Na2S2O5和Na2S2O3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若将Na2S2O5归入图中,应置于图中的_____(填“c”、“d”或“e”)点。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类别此反应中的物质没有涉及的类别是_____(填序号)。
    A.单质 B.酸性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3)将SO2通入以下溶液,均会发生颜色变化,其中体现SO2还原性的是_____(填序号)。
    A. 使溴水褪色
    B. 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机硫
    C. 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D. 使氢硫酸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4)硫元素的部分转化如图所示。过程①可利用克劳斯法实现,该法先将部分H2S通过燃烧转化为SO2,再将SO2与剩余的H2S混合。为实现硫的最大回收,燃烧的H2S和剩余的H2S物质的量之比应为_____。过程②宜在土壤的_____区实现(填“富氧”或“缺氧”)。

    【答案】(1) ①. SO3 ②. H2SO3
    (2) ①. d ②. D (3)A
    (4) ①. 1:2 ②. 富氧区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中信息,a点为硫+6价的氧化物,则可判断为SO3;b点为酸且为+4价,则可判断为H2SO3;
    【小问2详解】
    Na2S2O5中S化合价为+4,且为盐,应置于图中d点;观察方程式中化学式可知没有涉及的类别为碱,则答案选D;
    【小问3详解】
    A体现SO2还原性,B体现SO2漂白性,C体现SO2是酸性氧化物,D体现了SO2氧化性。则体现SO2还原性的是A;
    【小问4详解】
    图中①可通过2H2S+3O2=2SO2+2H2O及SO2+2H2S=3S+2H2O来实现H2S→S的转化。要实现S的最大回收,则SO2与H2S反应中n(SO2):n(H2S)=1:2,根据S守恒,SO2物质的量与被燃烧的H2S物质的量相等。图中②为S→,硫元素被氧化,显然应在富氧区。
    四、实验题
    22. 氮及其化合物是我们熟悉的典型非金属元素,研究它们的性质对于生产、生活、科研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以下问题:
    I.(1)图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得到干燥的 NH3,可用_______做干燥剂。若有5.35g氯化铵参加反应,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II.铵盐受热易分解,如图所示

    (1)被加热的铂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C中发生反应可得到酸X,如图:足量X的浓溶液与Cu反应,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 ①. D ②.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③. 碱石灰 ④. 2.24 ⑤. 4NH3+5O24NO+6H2O ⑥.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 ⑦. Cu+4H++2NO3-=Cu2++2NO2↑+2H2O ⑧. NO
    【解析】
    【分析】I.(1)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浓氨水、浓氨水与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固固加热时试管口向下倾斜;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用碱石灰干燥;
    II.(1)在铂丝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2)一氧化氮和氧气是无色气体,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
    (3)稀HNO3可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详解】I.(1) ①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故①错误;
    ②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故②正确;
    ③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使产生的水能够流出,以免损坏试管,所以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取氨气需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③错误;
    ④浓氨水易挥发,用浓氨水加热制取NH3的方法是正确的,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氨气为碱性气体,应该用碱性或中性物质干燥,但不能用氯化钙干燥,可用碱石灰;设生成氨气的体积是VL,由方程式可得:107g:44.8L=5.35g:V,解得V=2.24L,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H2O+
    2NH3↑;碱石灰;2.24L;
    II.(1)在铂丝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2)一氧化氮和氧气是无色气体,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故答案为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
    (3)HNO3具有强氧化性,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O,故答案为Cu+4H++2NO3-=Cu2++2NO2↑+2H2O;NO。
    23. 某实验兴趣小组用氯酸钾(KClO3)和浓盐酸制取氯气,为了制取并验证氯气的某些性质和证明在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某甲同学查阅资料知Cl2易溶于CCl4,HCl不溶于CCl4,于是设计如图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
    (2)证明混有水蒸气,装置B中的U形接管中所盛试剂为______。
    (3)装置D、E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4)装置F中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证明混有H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H和I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瓶检验。你认为该装置瓶中可以放入______。
    【答案】(1) ①.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②. 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顺利流下
    (2)无水硫酸铜 (3)检验干燥和湿润条件下的Cl2是否具有漂白性
    (4)Cl2+2I-=I2+2Cl-
    (5)Ag++Cl-=AgCl↓
    (6)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品红试纸)
    【解析】
    【分析】氯酸钾(KClO3)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气和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再通到干燥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不褪色,再通到湿润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氯气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用四氯化碳吸收氯气,再用硝酸银检验是否有HCl。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气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橡皮管的作用是使烧瓶和分液漏斗压强相等,能使浓盐酸顺利流下;故答案为:;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顺利流下。
    【小问2详解】
    U形管中所盛试剂作用是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可用来检验水;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小问3详解】
    D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在干燥条件下没有漂白性,E中有色布条褪色,说明在湿润条件下有漂白性,故D、E的实验目的是检验干燥和湿润条件下的是否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检验干燥和湿润条件下的Cl2是否具有漂白性。
    【小问4详解】
    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色,则有I2生成,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用溶液检验HCl,可产生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用Ⅰ装置用来检验HCl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的干扰,在H吸收氯气之后要检验氯气是否完全除去,根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性质,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如试纸不变色(或不褪色),说明已经完全除去;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品红试纸)。

    相关试卷

    2022延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延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大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上海市大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大多是合金, 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含物质种类最多的晶体是, 下列物质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烟台招远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烟台招远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招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烟台市招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