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一课一练
展开9屈原列传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②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删改)
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②梁孝王:汉景帝之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B.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C.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D.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答案:B
解析:句中“孟舒”为“知”的主语,应在“孟舒”前断开,因此,排除A、C两项。“临城死敌”作“士”的谓语,由此答案选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者”,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指德高望重的人。
B.“赭衣”,古代囚徒的衣服。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又指囚犯,罪人。
C.“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
D.“拜”表授予官职,同样类似的词还有“拔”“迁”“左迁”等。
答案:D
解析:D项,“拔”表示授予或提升官职,“迁”表示调动或升迁,“左迁”指贬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受到牵连。
C.田叔之所以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欲起用孟舒又有顾虑。后在田叔的一再举荐下,坚定了任命孟舒的信心,于是任用他为云中太守。
答案:D
解析:D项,“欲起用孟舒”错,孝文帝事先并没有想用孟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参考答案:(1)您侍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
(2)当时孟舒因为匈奴大举进入边塞劫掠,云中最严重,被免官。
5.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后,景帝为什么“大贤之”并任命他为鲁国国相?
参考答案:因为田叔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责;又给皇帝处理此案提出了周全妥当的建议,使皇帝免于陷入维护国法和使太后悲戚的两难境地。
参考译文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为人严正清廉,洁身自好,喜欢和诸位前辈交游。赵王张敖让他做了郎中。
汉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国,赵王张敖亲自端着食盘进献食物,礼节非常恭顺,高祖却伸足而坐,傲慢地骂他。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赵王咬破手指流出了血,说道:“先人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们怎么说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人说:“大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背弃皇上的恩德。”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要弑杀皇上。恰逢事情被发觉,汉王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全都自杀,只有贯高被抓。这时汉王下诏书说:“赵国如果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穿着囚服,自己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自称是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贯高谋反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释放,降为宣平侯,于是向皇上进荐了田叔等十余人。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谈话,感到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很高兴,全都封他们做了郡守或诸侯国的丞相。田叔做了汉中郡守十多年。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你知道谁是天下忠厚的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当时孟舒因为匈奴大举进入边塞劫掠,云中最严重,被免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做云中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曾袭扰一次,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难道还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当贯高等人谋反时,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赵国有敢追随赵王张敖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随着赵王张敖到了(被囚禁的)地方,想要为赵王殉死,哪里知道自己能做云中太守呢!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卒都很疲惫。匈奴冒顿刚收服了北夷,又来为害边塞,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说出战,士卒争相登城拼死抵抗,如同儿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有几百人。孟舒哪里是故意驱使他们作战呢!这就是我说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于是文帝又召见孟舒,让他做了云中太守。
几年后,田叔因犯法而丢了官。梁孝王派人刺杀从前吴国的丞相袁盎,汉景帝召回田叔让他到梁国审查这个案件,田叔查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汉景帝说:“梁国有派人暗杀袁盎的事吗?”田叔回答说:“我有死罪!梁国有那件事!”皇帝说:“那件事到底怎么样?”田叔说:“皇上不要过问梁王的事了。”皇帝说:“为什么呢?”田叔说:“现在梁王如不被处死,这是汉朝的刑法没有执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样忧虑的就是陛下您了。”汉景帝非常赏识他,让他做了鲁国的国相。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水调歌头·泛湘江①
张孝祥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③。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遭谗言去职,从桂林北归途中。②蝶梦:梦蝶,出自《庄子》。水云乡:隐者居所,出自苏轼的诗歌。③渠:同“遽”,迅速。央:尽。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濯足”,即洗脚。“晞发”,指晒干头发。这种朝晞发而夕濯足的意象,显示出词人高洁的情怀。
B.“吴山”二句承上抒发词人深藏内心的渴望舟行到潇湘的意愿。“买得”三句更进一层,揭示此次北归,六月下湘江的机遇。
C.“制荷衣”三句承上启下,屈原的伟大人格和作品,浮现在词人的脑海里,倾注到笔底下。
D.结尾“莫遣”二句把超越时空的思维意识拉回到现实中清幽的自然之景,显示出乐趣迅速消失殆尽。
答案:D
解析:D项,“显示出乐趣迅速消失殆尽”错,“未渠央”意为没有迅速消失殆尽。
7.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此词表达了词人放浪江湖而清高闲远的情志,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享受纵情山水的无穷乐趣。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词的上片写行舟过湘水的情景,下片即景抒情。作者荡舟湘江,脑海里浮现出屈原的形象。屈原那忠愤忧国的情操,精美多姿的诗句,撼动着词人的心扉。
(三)名篇名句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 , ”。
(2)《屈原列传》中,“ , , ,
, ”几句体现出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离骚》的文风特点是“ , ”。
答案:(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3)其文约 其辞微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尤其是文学创作,走上了“快车道”,每年都有大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问世,这种繁荣所带来的百卉千葩,让人应接不暇。纵观历史,古有司马迁历时十余载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近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当代作家路遥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创作生活,耗时很久才得以完成的《平凡的世界》三部曲……毋庸置疑,这些可以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坚忍的信念和执着的意志经过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上乘之作。同时,这些著者更以“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着一字空”的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当然,在繁荣背后也存在急功近利、胡乱拼凑而成的“文学快餐”,其低劣文字会让很多读者深受其害。
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可以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经过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上乘之作。
B.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坚忍的信念和执着的意志经过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上乘之作。
C.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经过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上乘之作。
D.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经过长期精雕细琢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而成的上乘之作。
答案:C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赘余,“可以”与“堪”语义重复,据此可排除A项;二是搭配不当,“执着”应与“信念”搭配,“坚忍”应与“意志”搭配,据此可排除B项。D项,语序不当,“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应放在“经过长期精雕细琢”的前面。
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完美地诠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
B.“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被完美地诠释了
C.诠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完美创作品质
D.把完美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诠释了
答案:A
解析:括号前语句的主语是“这些著者”,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应排除B项;“完美”应作为状语修饰“诠释”,而非作为定语修饰“创作品质”,据此可排除C、D两项。
11.下列对文段中心论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21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学创作走上了“快车道”。
B.急功近利、胡乱拼凑而成的“文学快餐”的低劣文字会让很多读者深受其害。
C.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D.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著者坚持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答案:D
解析:A项,文段首句只是陈述现象,不是观点。B项,结尾处是批判“急功近利、胡乱拼凑而成”的“文学快餐”,不是文段的中心论点。C项,陈述对象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就偏离了文段中心。
12.仿照下面的句子,在后面横线处再写两个符合文段主旨的句子。
阅读屈原,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 ; 。
参考答案:阅读李白,就是在阅读一种豁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度激励着一辈辈人乐观面对 阅读鲁迅,就是在阅读一种魄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鼓舞着一代代人前赴后继
1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字。
从2019年6月1日开始,八达岭长城景区正式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及限流措施,每日游客总量控制在6.5万人次。通过预约、限流等方式,不仅能保障游客的游览安全,也能提升观赏体验,让长城内外、无限风光更好地丰盈每个人的心灵。另外,蜂拥而至的游客,让长城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增加了被破坏、被损毁的可能性。通过预约、限流为长城“减负”“纾压”,也是对长城必要而及时的保护。
参考答案:2019年6月1日开始,八达岭长城正式“限流”,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课后测评,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知识梳理1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初读课文•明大意,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9 屈原列传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 屈原列传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