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6月模拟测试化学试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180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6月模拟测试化学试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180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6月模拟测试化学试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180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6月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展开高一下期化学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以及泥沙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生成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②步的滤渣是泥沙
B.第④步中不能用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
C.第⑤步加入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和
D.第③、④、⑤步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还可以是NaOH溶液、溶液、溶液
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空气:
B.水玻璃:
C.氨水:
D.pH=2的溶液:
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和反应,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O元素的化合价均有变化
B.(g)和(g)反应生成2molNO(g)时吸收183kJ能量
C.1mol气态氮原子转化成(g)时,能放出945kJ能量
D.从图中数据可知比更稳定
5.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 | 1 | 1.2 | 0 |
2 | 0.9 |
|
|
4 |
| 0.75 |
|
6 |
|
| 0.3 |
A.0~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
B.2min时,的物质的量为0.3mol
C.4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D.4~6min内,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多
6.京沪高铁是目前世界铁路历史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科研人员通过改良技术可提高高铁速度,同样改变一些条件也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C.在溶液与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将铝片改为铝粉,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7.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内的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容器对外界释放的热量为,则生成1molB(g)时放出的热量为
B.若=15,则0~s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60%
8.《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乙烯 B.脱落酸 C.生长素 D.甲烷
9.运动员无论是在比赛时或者训练时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要快速补充能量,可以饮用葡萄糖水。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
A.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还原反应 D.水解反应
10.中国研制成功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烃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分子式是
11.日常生活中常常涉及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灼烧法可鉴别织物的成分是真丝还是棉花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会出现黄色
C.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易使人发胖,所以不要摄入
D.向植物油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可制取肥皂
12.下列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金属 | 存在形式 | 冶炼方法 |
A | 金 | 游离态 | 金子的密度比沙子的大,可利用水洗法直接分离 |
B | 银 | 化合态 | 银的金属性弱,可用加热的方法冶炼 |
C | 铁 | 化合态 | 铝的金属性比铁的强,可以用铝热法炼铁 |
D | 钠 | 化合态 | 钠的金属性强,一般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出来,所以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治炼 |
A.A B.B C.C D.D
13.有人提出利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冶炼铜的炉渣冶炼铁。用黄铜矿冶炼铜的步骤大致为:
①富集,将硫化物矿石进行浮选;
②焙烧,主要反应为(炉渣);
③制粗铜,120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④电解精炼铜。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冶炼铜的炉渣可冶炼铁
B.不计损耗时,治炼出6 mol Cu,共消耗12mol
C.反应③中的氧化剂为
D.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尾气可造成酸雨
14.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下列处理措施和方法类别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污染物 | 处理措施 | 方法类别 |
A | 含的废水 | 加反应 | 物理法 |
B | 含纯碱的废水 | 加石灰石反应 | 化学法 |
C | 含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 加硫酸盐沉降 | 化学法 |
D | 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 | 通过微生物代谢 | 生物法 |
A.A B.B C.C D.D
15.采用微生物脱氮法、化学沉淀法均可除去废水中的氨氮(),具体原理如下:①微生物脱氮法:;②化学沉淀法:向废水中加入含的溶液,生成沉淀从而去除氨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氨氮的废水直接大量排放,对水体的影响不大
B.微生物脱氮时可在高温下进行,以加快脱氮的速率
C.步骤a发生的反应为
D.化学沉淀法脱氮时,如果溶液的碱性过强,氨氮的去除率会升高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5分。
16.(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制备、喷泉实验。
(1)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将氯气和氨气在集气瓶中混合,会出现浓厚的白烟,工业上常利用此反应来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适合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4)有两个干燥的规格相同的烧瓶,在常温常压下,向第一个烧瓶中充满干燥、纯净的氨气,向第二个烧瓶中充满干燥的体积比为4:1的和。以足量蒸馏水为溶剂做喷泉实验后第一、第二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假设溶质不扩散)。
(5)可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装置A与装置B相连,关闭b,打开a,开始实验,使三颈烧瓶内充满。将吸有2mL蒸馏水的胶头滴管插入颈口1,通过颈口2将数据采集器的探头插入三颈烧瓶中。关闭a,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进行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烧瓶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图中_______点时喷泉最剧烈。
17.(12分)常温常压下肼()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强还原性,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1)已知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___。
(2)发射卫星时可用肼作燃料,用作氧化剂,当12.8g气态肼和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27.14kJ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mol气态肼参与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kJ。
(3)液态肼、空气、KOH溶液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b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a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B.放电时,电子从b电极经过负载流向a电极
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4)向一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在303K、Pt催化下发生反应:。测得容器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4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则平衡被打破,反应________(填“正”或“逆”)向进行。
②0~4min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18.(16分)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C和有机物D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B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反应⑦中X的分子式为________,反应⑧的类型为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⑥用于实验室制乙烯,为除去其中可能混有的,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4)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8,其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8%、5.08%,其余为氧元素,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向反应①后的体系中先后加入NaOH溶液、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产生,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反应①已反应完全,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
19.(12分)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类似。从刚玉渣(含钛、镓的低硅铁合金,还含有少量氧化铝)回收镓的流程如图所示: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利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4.5 | 3.7 | 2.2 | 7.5 |
沉淀完全时的pH | 5.5 | 4.7 | 3.2 | 9.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程中禁止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_____。
(2)“结晶”过程中得到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
(3)“中和沉淀”过程中pH应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__。
(4)“碳酸化”过程中不能通入过量的原因为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为提高浸出率,可将刚玉渣研磨
B.“结晶”过程中得到的可作为净水剂
C.由流程图可知酸性:
D.“碱浸”过程中可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
(6)GaN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工业上常采用在1100℃条件下,利用Ga与反应可制备GaN,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不能一步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不能一步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不能一步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粗盐溶解后经过滤除去泥沙,第③步加入过量溶液可除去,第④步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除去,第⑤步加入过量溶液可除去,第⑥步过滤后滤液中溶质为NaCl、NaOH和,第⑦步加入适量盐酸可除去,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Cl,最后蒸发、结晶得到NaCl。由上述分析知,A、C项正确;第④步中若用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会在溶液中引入杂质离子,因此不能用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B项正确;若第③步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除去,第④步加入过量溶液,可除去,第⑤步加入过量溶液,可除去,但溶液中引入了杂质离子,加入盐酸不能除去,所以溶液必须在加入溶液之前加入,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HCl与反应生成氯化铵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水玻璃不能存在于酸性环境中,会生成硅酸沉淀,B错误;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可大量共存,C正确;pH=2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4.答案:C
解析:和反应生成NO的反应中,N、O元素的化合价均有变化,A项正确;1mol(g)和1mol(g)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945kJ+498kJ=1443kJ,形成2molNO(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630kJ×2=1260kJ,则(g)和(g)反应生成2molNO(g)时吸收能量1443kJ-1260kJ=183kJ,B项正确;1mol气态氮原子转化成(g)时,能放出945kJ÷2=472.5kJ能量,C项错误;从图中数据可知,1mol(g)中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大于1mol(g),则比更稳定,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依据表中数据可得:
0~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A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2min时的物质的量为0.9mol,B项错误;根据分析可知,4min时与6min时各组分的浓度相等,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4~6min内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水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增加水的用量,水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A项错误;铁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不再产生氢气,B项错误;通常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速率,C项错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由图像知,初始时,A的浓度为,此时A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该容器的体积为,内,,则,此时放出热量,若3molA(g)完全反应[对应生成1molB(g)],则放出的热量为,A项正确;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项正确;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根据反应可知,,由图像可知,反应达到平衡后,所以B的起始浓度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C项错误;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根据A项中分析可知A的转化率为,D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记载可知“气”能催熟红柿,而乙烯能催熟水果,故本题选A。
9.答案:B
解析: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转变为和,同时释放能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B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烃是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青蒿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烃,A项错误;青蒿素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青蒿素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项错误;根据青蒿素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D项正确。
11.答案:A
解析: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灼烧法鉴别真丝和棉花,A项正确;浓硝酸会使某些蛋白质变黄,B项错误;油脂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需要适量摄入,C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用来制取肥皂,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金的活泼性很弱,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根据密度的不同,可以采用水洗法分离得到金单质,A正确;常温下,银易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银的金属性弱,可用加热的方法冶炼,B正确;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铝的金属性比铁的强,铝能和铁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可以用铝热法炼铁,C正确;钠的性质很活泼,极易和氧气反应,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一般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出来,所以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D不正确。
13.答案:B
解析:炉渣的主要成分为FeO,利用FeO可冶炼出铁,A正确;由反应过程可知,故不计损耗时,冶炼出6 mol Cu共消耗的物质的量为(12+3)mol=15mol,B不正确;分析反应③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均作氧化剂,C正确;由反应原理可知,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为,可造成酸雨,D正确。
14.答案:D
解析:具有还原性,可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方法类别为化学法,A错误;纯碱与不反应,B错误;硫酸铜可溶于水,不能通过沉淀法除去,C错误;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可通过微生物代谢进行处理,利用的是生物法,D正确。
15.答案:C
解析:含氨氮的废水直接大量排放,可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A错误;微生物在高温下会死亡,脱氮的速率会减慢,B错误;步骤a发生的反应是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氧气将废水中的氧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化学沉淀法脱氮时,若溶液的碱性过强,会生成沉淀,氨氮的去除率会下降,D正确。
16.答案:(1)
(2)
(3)②④⑤
(4)5:4
(5)C
解析:(1)加热条件下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氯气和氨气在集气瓶中混合,会出现浓厚的白烟,有氯化铵生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知,还有氮气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装置①不利于的吸收;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选择的装置必须能够防止倒吸,则装置③不适合。
(4)第一个烧瓶中充满干燥、纯净的氨气,做喷泉实验后液体充满整个烧瓶;第二个烧瓶中充满千燥的体积比为4:1的和,加入水发生化学反应:,做喷泉实验后液体充满整个烧瓶,设烧瓶体积为,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则第一个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第二个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5)外界大气压与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之差越大,喷泉越剧烈,C点的压强最小,大气压不变,则大气压与C点的压强差最大,C点喷泉最剧烈。
17.答案:(1)
(2);567.85
(3)C
(4)①正;②
解析:(1)分子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即其中两个氮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氮、氢原子间形成极性键,的电子式为。
(2)与反应生成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8g(0.4mol)(g)参与该反应生成(g)和(g),放出227.14kJ热量,则1mol(g)参与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3)该燃料电池中,通入空气的b电极为正极,通入燃料的a电极为负极,A项错误;放电时,电子从a电极(负极)经过负载流向b电极(正极), B项错误;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正确;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项错误。
(4)①,即,故反应正向进行。②设4min时生成的物质的量为,由可知,4min时生成的物质的量为2,此时剩余的物质的量为mol,由图可知,4min时,则,解得,故0~4min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8.答案:(1);羧基(2);取代反应
(3);NaOH溶液
(4)
(5)不能;若淀粉部分水解,也会有银镜产生
解析:(1)反应③是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被氧化成乙醛,其结构简式为,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则B的结构简式为,含有的宫能团是羧基。
(2)反应⑦是乙烯和溴发生的加成反应;反应⑧中—Br被—CN取代,属于取代反应。
(3)反应⑤为;属于酸性氧化物,可用NaOH溶液除去。
(4)1mol有机物D中,,因此D的分子式为,再结合反应⑦、⑧、⑨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
(5)题述现象说明淀粉发生了水解,但不能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19.答案:(1)金属与酸反应会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5.5~7.5
(4)
(5)CD
(6)
解析:(1)“酸浸”过程中金属与酸反应会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2)“结晶”过程中得到的具体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中和沉淀”过程是为了分离出,pH应调节的范围为5.5~7.5。
(4)“碳酸化”过程中若通入过量会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5)将刚玉渣研磨,使反应更充分,可提高浸出率,A项正确;是绿矾,可作净水剂,B项正确;由流程图可知,加入适量转化为的碱性比的强,C项不正确;“碱浸”是、分别与反应生成,不与弱碱反应,D项不正确。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0页。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