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频数与频率(2)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4166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合作交流,应用迁移,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频数与频率(二)主备人 执教人 课时 总课时 执教时间 集体备课成员 课题频数与频率(二)预设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2.理解样本容量、频数、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并绘制出相应的统计图表,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难点:正确列出统计图表。 教具 准备硬币、自制转盘知识链接频数、频率的概念及折线统计图相关知识教法学法实验,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一般地,每一组频数与数据总数(或实验总次数)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由此可知:频数=频率×数据总数;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有时我们还可以将发生的事件按类别分组,这时频数就是各类事件发生的次数。(学生活动)与同桌同学合作,掷10次硬币,并把10次试验结果记录下来:次数12345678910结果(填“正”或“反”) (1)计算“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数各是多少?(2)计算“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率各是多少?归纳:一般地,如果重复进行n次试验,某个实验结果出现的次数m称为这个实验结果在这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数,而频数与实验总次数的比 称为这个实验结果在这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做一做、一次抛掷两枚硬币,用A,B,C分别代表可能发生的情况:A.两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B.两枚硬币都是“反面朝上”;C、A.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另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现在全班同学每人各掷两枚硬币5次,记录所得结果,将全班的结果汇总成表格,并计算频率。说一说,出现哪一种情形的频率高?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各小组将自制的转盘准备好,一人制频数表,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负责发言。组别划记频数黄 红 绿 合计 20 问题:请制作反映指针所在区域颜色的频数分布表。这个频数分布表是否反映了指针落在各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小?例2.小明和小亮从同一本书中分别随机抽取了6页,在统计了1,2,3,4,5,6页的“的”字和“了”字出现的次数后,分别求出了它们的频率,并绘制了下图:(1)随着统计页数的增加,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如何变化的?(2)你认为该书中“的”和“了”两个字的使用频率哪个高? 四、随堂练习教材P152页 练习五、课堂小结1.频数与频率两个基本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并会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表示。 板书设计频数与频率(二)1.什么是频率。 例22.例1 学生练习 作业作业本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地位,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案,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