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科举制(1)发展历程
(2)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
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
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唐时期(1)形成: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2)职能①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
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②唐太宗时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3)影响①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至唐初(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
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初:实行租庸调制。①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
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2.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意义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典例 唐初进士科考试只试策,并不试文。唐高宗时杂文成为进士科考试的法定项目,永隆二年以后,进士科考试内容以帖经、杂文、试策为主,但更加重视文
词。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 )A.改变了文坛骈丽浮艳之风B.端正了科举考试考场考风C.加强了中央选拔官吏权力D.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学素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展示•定方向,基础必备•探新知,分科考试,隋炀帝,进士科,社会中下层,文化素质,中央集权,尚书省,中书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图片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正官,中书省,租调制,均田令,论从史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学案,导研案,导练案,评定等级,士族特权,相对公平,文化素质,尚书省,品位较低,中书门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