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东直门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东直门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东直门中学高一(上)期中
化 学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下列垃圾分类错误的是( )
A
B
C
D
垃圾
废玻璃
铅酸电池
杀虫剂
果皮
分害
A.A B.B C.C D.D
2.(2分)配制一定体积的1.00 mol/LNaCl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B.B C. D.
3.(2分)下列实验操作与微粒直径大小无关的是( )
A.渗析 B.升华
C.过滤 D.验证丁达尔效应
4.(2分)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2 B.FeCl3 C.MgCl2 D.CuCl2
5.(2分)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A.紫色 B.黄色 C.绿色 D.红色
6.(2分)下列转换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A.MnO4﹣——Mn2+ B.HCl——Cl2
C.Fe——Fe3+ D.NH3——NO
7.(2分)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 )
A.200mL0.4mol/L的MgCl2溶液
B.500mL1mol/L的CaCl2溶液
C.500mL0.6mol/L的KCl溶液
D.1000mL5mol/L的NaCl溶液
8.(2分)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l2+H2O═HCl+HClO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NH4ClNH3↑+HCl↑
D.2Al+Fe2O32Fe+Al2O3
9.(2分)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Na+、SO42﹣、Cl﹣ B.Ba2+、Na+、NO3﹣、SO42﹣
C.K+、H+、SO42﹣、OH﹣ D.Ag+、Al3+、Cl﹣、H+
10.(2分)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表明 CO2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Na2O2能和 CO2反应,说明 Na2O2是碱性氧化物
11.(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C.氢氧化钠可作食品干燥剂
D.苏打可用于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12.(2分)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a2CO3=Na2++CO32﹣ B.Ba(OH)2=Ba2++OH2﹣
C.NaHCO3=Na++HCO3﹣ D.HClO=H++Cl++O2﹣
13.(2分)1984年,北京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们,经过3000多次的实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菌类的变化进行了上百次的调整,最终研制出了84消毒液。新冠疫情期间84消毒液曾一度脱销,其有效成分是( )
A.氯气 B.水 C.氯化氢 D.次氯酸钠
14.(2分)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剧烈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
③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
⑤有蓝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5.(2分)将11.5g钠、12g镁、28g铁分别投入过量的盐酸中,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 )
A.钠最少 B.镁最少 C.铁最少 D.一样多
16.(2分)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分子数之比为1:1
C.原子总数之比为4:3 D.质量之比为1:1
1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gCO和1gN2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NO和C2H4(气体)体积相同
C.在0℃时,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H2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18.(2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钠与水反应生成1molH2
B.7.1g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16gO3和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19.(2分)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盐酸调pH至中性
B.KNO3溶液(AgNO3):加过量盐酸,再加NaOH溶液调pH至中性
C.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D.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充分反应
20.(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HCO3﹣+H+═CO2↑+H2O
C.大理石加入到盐酸中:CO32﹣+2H+═CO2↑+H2O
D.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H++OH﹣═H2O
21.(2分)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按下式反应:2KClO3+I2═2KIO3+Cl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还原产物为Cl2,氧化产物为KIO3
C.还原性KClO3>I2
D.氧化性I2>KClO3
22.(2分)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23.(2分)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40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然后收集
D
未知样品中Cl﹣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样品中含有Cl﹣
A.A B.B C.C D.D
24.(2分)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B.实验ⅲ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C.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
D.综合实验表明,实验ⅱ酚酞褪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变弱
25.(2分)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
Ⅱ.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产物都是H3PO4
C.在上述两个反应中,白磷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D.等质量的白磷分别发生上述两个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为6:11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场面震撼、激动人心。活动践行了环保理念。庆祝活动伊始,56门礼炮交替鸣放70响,礼炮弹药燃烧后几乎没有留下灰渣,近乎零污染。活动中使用的约2.4万平方米红地毯,是以40余万个废旧矿泉水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飞机使用的新型“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其研制生产中选用了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广场上放飞了7万个充氦气的气球,这些气球都是由可降解的材料制成的。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礼炮弹药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
(2)废旧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利用 。
(3)“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的研制生产选用了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 。
(4)用氦气填充气球的原因是氦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性质稳定 。
27.(10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上述①②③④⑥⑧六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填序号)
(2)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
(3)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请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属于置换反应的请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12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在反应中通常体现 性(填“氧化”或“还原”)。
(2)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NaN3可由金属钠生产。某汽车安全气囊内含NaN3、Fe2O3和NaHCO3等物质。
ⅰ.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受热分解为Na和N2,其化学方程式为 ,一个安全气囊通常装有65gNaN3,其完全分解所释放的N2为 mol。
ⅱ.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2O,化学方程式是 (完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情况)。
ⅲ.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NaHCO3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12分)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
(4)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漂粉精常用于游泳池的消毒,起消毒作用的是HClO;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
①池水碱性过强,杀毒作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
②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有时加入Na2CO3、NaHCO3以降低酸性,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 (填离子符号)。
30.(8分)电解质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电导率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变化。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就越大。如图1是向20mL 0.01mol/L Ba(OH)2溶液中滴入了2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0.2mol/L H2SO4溶液,获得如图2所示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0~80s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截至b点,加入0.2mol•L﹣1H2SO4溶液的体积为 mL。
(2)写出该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 。
(3)证明水是电解质的实验证据是 。
(4)某同学向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bd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填a、b、c、d,下同); 点对应的溶液中Ba2+沉淀完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分析】A.废旧玻璃可以回收利用;
B.铅蓄电池含有重金属;
C.杀虫剂有毒;
D.菜叶、果皮等厨余垃圾属于有机物。
【解答】解:A.废旧玻璃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A正确;
B.铅蓄电池含有重金属,有毒,属于有害垃圾,故B错误;
C.杀虫剂有毒,属于有害垃圾,故C正确;
D.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可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属于厨余垃圾,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垃圾分类,熟悉垃圾成分及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可以根据配制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然后判断不需要的仪器。
【解答】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使用托盘天平、用药匙称量固体,然后将称量的固体或液体放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同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再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时需要使用胶头滴管,所以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和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过程中不需要漏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仪器选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明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步骤,然后根据配制步骤判断使用的仪器。
3.【分析】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B.物质升华与物质的沸点有关;
C.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溶液能通过滤纸;
D.胶体微粒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答】解: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渗析利用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与微粒直径大小有关,故A错误;
B.物质升华与物质的沸点有关,与微粒直径大小无关,故B正确;
C.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过滤利用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与微粒直径大小有关,故C错误;
D.胶体微粒能对光线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的粒子很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分散系的根本区别、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等知识点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胶体的性质,试题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4.【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最高价态,盐酸具有弱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化合物,金属铜不活泼,与盐酸不反应,镁不存在多种化合价,以此分析.
【解答】解:A.FeCl2只能由Fe和盐酸反应生成,故A错误;
B.FeCl3只能由Fe和氯气反应生成,故B错误;
C.MgCl2由可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故C正确;
D.Cu为不活泼金属,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铁在氯气中燃烧时,无论铁是否过量都生成氯化铁,为易错点.
5.【分析】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火焰呈黄色,可知溶液中一定含钠离子。
【解答】解: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钠元素的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黄色,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焰色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特征颜色的记忆。
6.【分析】变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给予物质作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氧化剂、还原剂概念内涵及其与化合价变化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元素化合价,题目难度不大。
7.【分析】氯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与溶质化学式组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200mL 0.4mol/L的MgCl2溶液中Cl﹣浓度为:0.4mol/L×2=0.8mol/L;
B.500mL 1mol/L的CaCl2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2=2mol/L;
C.500mL 0.6mol/L的KCl溶液中Cl﹣浓度为:0.6mol/L×1=0.6mol/L;
D.1000mL 5mol/L的NaCl溶液中Cl﹣浓度为:5mol/L×1=5mol/L;
根据分析可知,Cl﹣浓度最小的为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即可解答,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8.【分析】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反应中C、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反应中Al、Fe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9.【分析】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
B.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C.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D.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
【解答】解:A.H+、Na+、SO42﹣、Cl﹣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OH﹣之间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Ag+、Cl﹣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氯化银,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0.【分析】A.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放置空气中最终得到碳酸钠;
C.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
D.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
【解答】解:A.反应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表明 CO2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
B.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放置空气中最终得到碳酸钠,碳酸钠为白色固体,故B正确;
C.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所以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故C正确;
D.Na2O2能和 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说明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钠及其化合物性质,明确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及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分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B.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
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有腐蚀性;
D.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
【解答】解:A.氯气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故A正确;
B.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可作食品干燥剂,故C错误;
D.碳酸钠俗名苏打,属于强碱弱酸盐,苏打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分析】A.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B.氢氧化钡电离生成两个氢氧根离子;
C.碳酸氢钠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D.次氯酸根离子是原子团,不能拆写。
【解答】解:A.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故A错误;
B.氢氧化钡电离生成两个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错误;
C.碳酸氢钠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C正确;
D.次氯酸根离子是原子团,不能拆写,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明确电解质构成微粒及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原子团不能拆写,题目难度不大。
13.【分析】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84消毒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NaClO,且NaClO具有强氧化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84消毒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NaClO,且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只有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含氯物质及消毒液,为高频考点,把握84消毒液的制备及有效成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14.【分析】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低,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进一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现象总结为:浮水面、熔小球、乱游动、嘶嘶响,有蓝色沉淀产生,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的烧杯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进一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①钠密度小于水,钠浮在水面,故①错误;
②与水剧烈反应,并有可燃性的氢气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②正确;
③没有加酚酞,不会看到溶液变红,故③错误;
④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小球,并有可燃性的氢气气体产生,四处游动,故④正确;
⑤生成的氢氧化钠进一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有蓝色沉淀产生,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⑤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钠和盐溶液反应的过程分析、钠物理性质的应用,准确掌握反应现象和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5.【分析】根据n=计算金属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氢气的量,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2Na+2HCl=2NaCl+H2↑,知Na与盐酸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Na(H2)=n(Na)=×=0.25mol,12gMg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由Mg+2HCl=MgCl2+H2↑,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Mg(H2)=n(Mg)=0.5mol,28gFe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由Fe+2HCl=FeCl2+H2↑,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Fe(H2)=n(Fe)=0.5mol,故Na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少,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金属的性质以及方程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
16.【分析】根据n==,结合SO2和SO3的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解:A、1个SO2和SO3的分子中都含一个硫原子,相同物质的量,硫原子数相同,二者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故A错误;
B、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分子数之比为1:1,故B正确;
C、每个SO2含有3个原子,每个SO3含有4个原子,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所含原子数之比为3:4,故C错误;
D、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64g/mol:80g/mol=4:5,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数,难度不大,注意在标准状况下,SO2为气体,SO3为液体.
17.【分析】A.相同条件下,n=,分别求出CO的物质的量==mol,N2的物质的量==mol,1gCO和1gN2所含分子数相同;
B.同温同压下,pV=RT,当摩尔质量相等时,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成正比,NO的摩尔质量为30g•mol﹣1,C2H4的摩尔质量是28g•mol﹣1,所以≠;
C.同温同压下,pV=nRT,当气体体积相等时,物质的量也相等,所含分子数目相等;
D.同温同压下,pM=ρRT,气体密度和其摩尔质量成正比,也就是说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解答】解:A.根据物质的量公式可知,摩尔质量相同时,相同质量的气体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CO和N2的摩尔质量相同,质量也相同,所以分子数目相同,故A正确;
B.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同摩尔质量时,相同质量的气体体积相同,NO和C2H4摩尔质量不相同,所以相同质量的NO和C2H4体积不相同,故B错误;
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所以等体积的CO2和H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目,故C正确;
D.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密度的任何气体具有相等的摩尔质量,所以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阿伏加德罗定律是解决气体相关计算问题时的一大利器,在高考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8.【分析】A.钠与水反应为2Na+2H2O=2NaOH+H2↑;
B.Cl2与NaOH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1mol氯气反应转移1mol电子;
C.22.4L/mol的适用条件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D.O3和O2均由氧原子组成。
【解答】解:A.由反应2Na+2H2O=2NaOH+H2↑可知,1molNa反应生成0.5mol氢气,故A错误;
B.7.1g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mol=0.1NA,故B错误;
C.标况下,水不是气态,无法用22.4L/mol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16gO3和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mol=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分析】A.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B.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NaCl,引入新杂质;
C.盐酸和BaCO3反应生成BaCl2、H2O、CO2;
D.Na2CO3可与H2O、CO2反应生成NaHCO3。
【解答】解:A.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NaCl和BaCO3沉淀,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则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足量盐酸再蒸发结晶可除杂,故A正确;
B.HCl和NaOH生成NaCl,反应后引进了新杂质,违反了除杂原则,故B错误;
C.过量的盐酸和B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BaCl2、H2O、CO2,BaSO4不溶于稀盐酸,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可除杂,故C正确;
D.Na2CO3可与H2O、CO2反应生成NaHCO3,除去杂质且不引进新的杂质,所以可用于除杂,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来除杂,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题目难度不大。
20.【分析】A.离子方程式要满足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B.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拆;
D.醋酸是弱酸,不能拆。
【解答】解:A.离子方程式要满足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只能拆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故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B正确;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C错误;
D.醋酸是弱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如: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21.【分析】2KClO3+I2=2KIO3+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来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被还原,Cl2为还原产物,I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被氧化,KIO3是氧化产物,故B正确;
C.KClO3是氧化剂,I2是还原剂,则还原性:I2>KClO3,故C错误;
D.KClO3是氧化剂,I2是还原剂,则氧化性:KClO3>I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2.【分析】因为溶液呈电中性,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来计算。
【解答】解:溶液中电荷守恒,也就是说所有正电的总数应该等于所有负电的总数,
即:Na++3Al3+=Cl﹣+2SO42﹣(乘的系数就是它的电荷数),
设SO42﹣的离子个数为x,
所以3+3×2=1+2×x,
解得x=4,
所以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4=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3.【分析】A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得溶液浓度为c(NaOH)==0.2mol/L;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维生素C,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应该先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然后用浓硫酸干燥氢气;
D.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
【解答】解:A.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得溶液浓度为c(NaOH)==0.20mol/L,所以不能配制0.40mol/L的NaOH溶液,应该冷却后将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故A错误;
B.维生素C可还原高锰酸钾,导致溶液褪色,观察溶液的颜色的变化可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故B正确;
C.盐酸易挥发,所以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Cl,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时,应该先除杂后干燥,所以应该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然后收集,故C错误;
D.取少量未知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C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溶液的配制、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4.【分析】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过氧化钠、氧气具有氧化性也可以使酚酞褪色。
【解答】解: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H2O22H2O+O2↑,实验ⅲ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故C正确;
D.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氧气具有氧化性,都也可以使酚酞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的性质,主要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过程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5.【分析】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该反应中P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5价,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只有P、Cu元素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正确;
B.两个反应中P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5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氧化产物都是H3PO4,故B正确;
C.反应I白磷只是还原剂,反应II白磷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C正确;
D.等质量的白磷分别发生上述两个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为220:120=11:6,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转移电子、基本概念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50分)
26.【分析】(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2)废塑料、废旧书本报纸、废玻璃、废金属、废皮革衣物等属于可回收垃圾;
(3)依据题意可知,国庆70周年阅兵使用的彩色拉烟剂是一种环保无毒的物质;
(4)氦气为惰性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解答】解:(1)礼炮弹药的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对;
(2)废旧矿泉水瓶成分为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对;
(3)依据题意可知,“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的研制生产选用了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
故答案为:对;
(4)用氦气填充气球的原因是氦气密度比空气的小、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错。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27.【分析】(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解决该题应该找出一条不能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构成的路.酸的化学性质有:能够和酸碱指示剂变色,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能够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能够和碱反应,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活泼金属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酸和金属氧化物、碱、盐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与锌反应置换得到氢气和氯化锌;碳酸钠属于盐,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
【解答】解:(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符合条件的有:②Na2CO3、④NaOH、⑤Fe2O3、⑥NaCl、⑧Ca(OH)2、⑨MgO、⑪H2SO4,
故答案为:②④⑤⑥⑧⑨⑪;
(2)利用图示的物质对相关的与盐酸不能反应的物质作出判断即可,由于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不活泼金属铜和银、氯化钠、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③→⑥→⑩→⑦→⑪→⑫;
(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盐酸与锌反应置换得到氢气和氯化锌,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碳酸钠属于盐,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Zn+2HCl=ZnCl2+H2↑;Na2CO3;CO32﹣+2H+=H2O+C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质判断、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28.【分析】(1)钠核外11个电子,核内11个质子,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2)ⅰ.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NaN3受热分解为Na和N2;根据NaN3的物质的量和方程式计算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
ⅱ.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均为单质和化合物,故Fe2O3与Na发生置换反应的产物是Fe和Na2O,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很容易判断出还原产物;
ⅲ.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H2O。
【解答】解:(1)钠核外11个电子,核内11个质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钠在反应中通常体现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
(2)ⅰ.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NaN3受热分解为Na和N2,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65gNaN3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2NaN32Na+3N2可知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为1mol×=1.5mol,
故答案为:2NaN32Na+3N2;1.5mol;
ⅱ.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均为单质和化合物,故Fe2O3与Na发生置换反应的产物是Fe和Na2O,Fe为Fe2O3得电子后的产物,为还原产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Na=2Fe+3Na2O,用双线桥表示为:,
故答案为:;
ⅲ.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分解过程吸收热量,达到冷却作用,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点评】本题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熟悉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有关反应是解答的关键。
29.【分析】装置A为发生装置,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氯气,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故装置B中盛有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l,再用装置C中的浓硫酸干燥氯气,装置D为收集氯气的装置,由于氯气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可用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解答】解:(1)装置A为发生装置,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故装置B中盛有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l,
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HCl;
(3)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故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
故答案为:浓硫酸;
(4)氯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故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l2═Cl﹣+ClO﹣+H2O,
故答案为:2OH﹣+Cl2═Cl﹣+ClO﹣+H2O;
(5)①起消毒作用的是HClO,碱性过强,HClO浓度减小,故杀毒作用会减弱,
故答案为:减弱;
②Na2CO3、NaHCO3溶于水电离出的CO32﹣、HCO3﹣能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CO32﹣、HCO3﹣,
故答案为:CO32﹣、HCO3﹣。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取实验和次氯酸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实验原理以及氯气和次氯酸的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30.【分析】(1)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就越大,图象分析可知,0﹣80 s电导率减小,说明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过程;截至b点,加入0.2mol•L﹣1H2SO4溶液的体积依据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得到;
(2)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3)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导电能力不为零;
(4)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和Na2SO4+Ba(OH)2=BaSO4↓+2NaOH,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
【解答】解:(1)由图可知,0﹣80 s电导率减小,说明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过程,随反应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钡和水,导电性最小,0﹣80 s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褪去,电导率减小,截至b点,加入0.2mol•L﹣1H2SO4溶液的体积为V,则反应定量关系计算得到:0.2mol•L﹣1×V=0.020 mL×0.01 mol/L,V=1mL,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褪去,电导率减小;1;
(2)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2H2O+BaSO4↓,
故答案为:2H++SO42﹣+Ba2++2OH﹣=2H2O+BaSO4↓;
(3)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溶液中只含水,导电能力不为零,说明水是电解质,存在微弱的电离;
故答案为: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溶液中只含水,导电能力不为零;
(4)A.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和Na2SO4+Ba(OH)2=BaSO4↓+2NaOH,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d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4+Ba(OH)2=BaSO4↓+2NaOH,bd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42﹣+Ba2+=BaSO4↓,所以b点为反应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结束,反应Na2SO4+Ba(OH)2=BaSO4↓+2NaOH开始,所以a和b点为中性,a、d点对应的溶液中Ba2+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SO42﹣+Ba2+=BaSO4↓;a、b;a、d。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识图能力,明确发生的反应及各点溶液中溶质成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北京二十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中关村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5 137,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关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